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X线定位针吸细胞学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对46例女性患者进行互线立体定位下穿刺,其中临床触诊阴性为32例,临床触诊阳性为14例,并与20例手术取得病理结果比较。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一致,无假阳性及假阴性。细针穿刺是一种创伤性小、准确度高的诊断方法,其推广应用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2.
细针穿刺定位活检对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导丝定位活检(FNL)对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意义。方法 28例临床触诊阴性、乳腺钼靶照相可疑病变的患者,根据轴位及侧位摄片显示的病灶位置,将穿刺细针穿入,并将导丝留置于病变内,随后外科医师沿留置的导丝将病灶切除,行病理检查。结果 5例病灶病理诊断为原位癌,1例浸润癌,阳性率为23.1%,患者行局部放射治疗,一年后未见转移及复发。1例轻度非典型增生伴导管内乳头状瘤,另6例为良性病变,14例为乳腺组织增生,1例穿刺失败。结论 细针穿刺定位活检不仅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而且可以协助治疗。  相似文献   

3.
细针不抽吸法与抽吸法活检术对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针不抽吸法与抽吸法活检术对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曹永政,杜毅力,刘权Briffod等于1982年介绍了一种新的细针活检技术,系根据物理学上毛细管作用,不经抽吸而将液体吸入针腔,故称为细针不抽吸法活检术(fine-needlenonaspirationb...  相似文献   

4.
乳腺X线SNLB技术的定位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X线立体定位细针活检技术(SNLB)定位、定性诊断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方法 对36例患者以SNLB进行定位及定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31例定位满意;其中。恶性病变16例。良性20例。结论 SNLB对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X线立体定位倒钩钢丝置入引导切取活检术(stereotacticmammographyneedlelocalizedbiopsy,SNLB)对乳腺隐匿病灶(nonpalpablebreastlesion,NPB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行SNLB活检病例,所有病例均为临床触诊阴性,X线片上发现可疑改变但不能定性的病灶,将活检标本病理结果与X线表现进行对照。结果乳腺X线片上表现为细沙样簇状钙化18例;孤立的结节8例:局限性致密或结构紊乱7例;放射状毛刺影4例。SNLB活检组织标本病理结果中良性病变26例、恶性病变11例,其中包括导管原位癌4例。结论SNLB可准确诊断NPBL的性质,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传统细针穿刺法与“友谊式细针穿刺器”穿刺法在诊断甲状腺肿块中的价值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方法使用徒手操作注射器负压针吸标本采集法及友谊式细针穿刺器负压针吸标本采集法,并且使用瑞氏染色法与H—E染色法进行涂片染色。就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进行比较。结果243例甲状腺病例中,其中乔本甲状腺炎127例,占甲状腺疾病的52.3%;甲状腺良性肿瘤45例,占甲状腺疾病的18.5%;甲状腺癌6例,占甲状腺疾病2.5%;亚甲炎15例,占甲状腺疾病的6.2%;结节性甲状腺肿为27例,占甲状腺疾病的11.1%;许特莱细胞瘤1例。其中注射器负压针吸标本采集法采集标本141例,友谊式细针穿刺器负压针吸标本采集法采集标本102例。在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囊性变病例,友谊式细针穿刺器负压针吸标本采集法准确率分别为98.8%、91.7%和92.3%。在桥本甲状腺炎、亚甲炎病例,徒手操作注射器负压针吸标本采集法准确率分别为92.6%、90.9%。在甲状腺癌病例,两种方法准确率相同。结论,临床上在根据触感及其它辅助诊断考虑有甲状腺炎性改变倾向时,建议使用徒手操作注射器负压针吸标本采集法;而当考虑有肿瘤性改变时,推荐使用友谊式细针穿刺器负压针吸标本采集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不断改进细针穿刺细胞学的穿刺手法技巧,以便不断提高细针穿刺细胞学的诊断水平。方法:细针穿刺细胞学在穿刺过程中针栓拉成负压前后时期对细胞组织成分效果影响的观察和体会。结果:细针穿刺在后期拉成负压获得细胞组织成分效果更佳,结论:细针穿刺过程中后期拉成负压优于全程负压。  相似文献   

8.
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成 《华西医学》1998,13(3):380-381
在B超引导下对1328例原发性肝癌进行了细针肝穿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1220例找到肝癌细胞,108例未找到癌细胞。该方法的灵敏度是919%,特异度是100%。5例患者检查后出现并发症,2例为癌结节破裂,3例为肝包膜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04%。没有发现因针吸细胞学检查而引起肿瘤种植或扩散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癌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是老年性多发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美国已位居男性肿瘤第一位,超过了肺癌[1]。在我国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形成,前列腺癌的发生将逐年增多。所以前列腺癌的诊断问题,应引起重视。我们从1981年开始对26例可疑前列腺癌的病人,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并与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对照,其诊断符合率达96.15%,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供参考。1标本采集让病人取膝胸位,于会阴部常规消毒后,铺消毒洞巾,戴无菌手套,局麻成功后,以左手中、食指插入肛门,触及肿大的前列腺后,右手将穿刺针由会阴部向前略向上方刺入前列腺肿块…  相似文献   

10.
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炎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697例甲状腺炎的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进行总结,急性甲状腺炎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64例,木样甲状腺炎7例,放射性甲状腺炎2例,毒性甲状腺肿伴淋巴细胞浸润67例,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78例及桥本甲状腺炎273例。文中着重描述了甲状腺针吸的方法步骤,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作者认为,用针吸细胞学检查方法确定甲状腺炎症,能获得满意结果,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因此,该方法在甲状腺疾病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病理学(FNAC)对甲状腺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5年间经FNAC诊断结果。结果:在本组甲状腺肿块患者中,男女之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01),在经病理切片诊断病例比较发现,FNAC诊断准确率97.3%,误诊率2.7%。结论:FNA用于早期诊断甲状腺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钼靶乳腺机对乳腺内隐匿性病灶的穿刺定位与活检的成功率,并通过积极科学的护理配合达到早期诊断、治疗乳腺癌的目的.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病人进行定位与活检以及与护理的配合.结果 61例病人均顺利完成定位与活检,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其中23例诊断为乳腺癌立即实施乳腺癌根治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积极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乳腺癌隐匿性病灶立体穿刺定位与活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张凌  姚金朋 《现代护理》2007,13(24):2330
目的提高钼靶乳腺机对乳腺内隐匿性病灶的穿刺定位与活检的成功率,并通过积极科学的护理配合达到早期诊断、治疗乳腺癌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病人进行定位与活检以及与护理的配合。结果61例病人均顺利完成定位与活检,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其中23例诊断为乳腺癌立即实施乳腺癌根治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论积极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乳腺癌隐匿性病灶立体穿刺定位与活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分析774例细针穿刺诊断慢淋巴结炎,淋巴结内转移性肿瘤的病理资料,从细胞种类,开头排列、细胞核情况四个方面总结出二者的鉴别要点。提出对疑难涂片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5.
超声引导下脾脏细针活检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淋巴结结核病的细针针吸细胞学分期。方法对该院2000~2009年经细针针吸细胞学诊断的淋巴结结核病患者诊断结果进行动态分析,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根据对患者诊断结果的动态分析,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资料,可将淋巴结结核分为组织细胞期、增殖期、移行期、干酪期和恢复期。结论淋巴结结核病的细针针吸细胞学分期符合疾病发生、发展客观规律,有利于提高诊断率,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动态观察以及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在评估乳头状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分析了我院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36例(153个淋巴结)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转移组42例(74个淋巴结)和无转移组48例(79个)。分析在FNA-Tg≤1.0ng/ml或≤1.0ng/ml时,两组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是否有差异。比较US-FNA、FNA-Tg以及联合法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析符合1、2、3、≥4个可疑转移性淋巴结超声征象时,采用US-FNA或联合法判断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转移组的FNA-Tg>1.0ng/ml的淋巴结比例明显高于非转移组(X2=85.416 P=0.000)。判断转移性淋巴结采用联合法(91.9%)、FNA-Tg(90.5%)的敏感性高于单独使用US-FNA(70%)(P<0.05);联合法的特异性(97.5%)和准确性(94.8%)高于US-FNA(88.6%,79.7%)或是FNA-Tg(83.5%,86.9%)(P<0.05),而US-FNA和FNA-Tg之间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符合1个、2个超声征象时,联合法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80%、90%)、准确性(88%、92.9%)均高于US-FNA(敏感性:46%、60%;准确性:74%、76.2%)(P<0.05),但特异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当符合3个超声征象时,采用US-FNA或联合法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当符合≥4个超声征象时,采用US-FNA或联合法判断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为100%。结论 对于具有1或2个可疑淋巴结超声征象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联合US-FNA和FNA-Tg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腹腔灌洗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从2001年4月至2003年7月,对108例急腹症病人进行细针穿刺腹腔灌洗并进行结果判定。结果108例病人中灌洗阳性78例,阳性率72.2%,其中62例经急诊手术证实。灌洗液阴性30例,占27.8%,其中6例行急诊手术,5例证实腹腔内有较多脓液或消化液,可视为假阴性。结论对于部分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病人,实施细针穿刺腹腔局部灌洗术有助于迅速明确病情及诊断。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是一种有价值,值得推广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9.
“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是国际间发展较快的新学科,是癌症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由于其明显的优越性(即安全、迅速、准确、经济等),深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所以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线索和根据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细针吸取甲状腺细胞学检查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针吸取甲状腺细胞学检查、除明确诊断甲腺结节良、恶性以外,对甲亢的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等,可以作出直接诊断,并可以对甲状遥囊肿进行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