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热水软化吸痰管在小儿吸痰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科收洽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需吸痰护理的患儿作为观察组,2009年4月~2010年3月收治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需吸痰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吸痰操作前使用低热度生理盐水(50~60℃)加热软化吸痰管后,再行吸痰;对照组直接使用未经加热软化的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比较两组患儿吸痰阻力、黏膜损伤率、患儿的恐惧和哭闹、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吸痰无阻力为67例,对照组为44例;观察组黏膜损伤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观察组患儿的恐惧和哭闹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50%;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用低热度生理盐水软化吸痰管,可以增加吸痰成功率,减少息儿黏膜损伤的发生,减少出血,降低患儿的恐惧和哭闹,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增加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软化吸痰管前端对婴儿吸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入住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并需要吸痰的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吸痰管前端进行软化处理;对照组患儿吸痰管不经处理。比较两组患儿吸痰过程中呼吸道黏膜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共吸痰30次,其中发生出血者为5例,占16.7%;而对照组患儿共吸痰30次,其中发生出血者11例,占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9,P<0.05)。结论吸痰管前端软化能有效减少黏膜的损伤,增强吸痰安全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吸痰方法在机械通气病人吸痰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雅丽 《家庭护士》2009,7(10):862-863
[目的]对比观察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病人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B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及痰液喷出情况等.[结果]吸痰后B组SpO2恢复时间较快;B组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及痰液喷出情况少于A组(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为适宜于机械通气病人的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含液吸痰管对老年患者经口/鼻置管与吸痰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需经口/鼻吸痰的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管置管,观察组采用满含无菌生理盐水的吸痰管置管。观察两组在一次性成功置管、有效置管操作时间、黏膜损伤和患者耐受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一次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操作时间、减少黏膜损伤和提高患者耐受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吸痰管内满含无菌生理盐水置管方法能提高置管的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王卫红  韩臻  黄霞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1):1567-1568
目的探讨气道内保留吸痰管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6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和实验组(气道内保留吸痰管法)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气道黏膜有无损伤出血、血氧饱和度变化、吸痰前后肺部听诊痰鸣音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气道黏膜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吸痰后肺部痰鸣音明显减少,两组吸痰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气道内保留吸痰管吸痰安全、实用,既能及时、有效地吸净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还可以减少吸痰过程中气道黏膜损伤;并且可以通过保留的管道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6.
人工气道吸痰导管插入深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峰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3):209-209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时吸痰管插入的有效深度。方法:将90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成A组(浅吸痰)30例,B组(深吸痰)30例,C组(吸引管插入的深度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的长度再延长1 cm)30例,观察3种方法吸痰的效果。结果:A、B两组患者痰痂堵塞、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吸痰导管插入深度按厘米加刻度标记,以气管插管或切开导管长度再延长1 cm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道内保留吸痰管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6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和实验组(气道内保留吸痰管法)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气道黏膜有无损伤出血、血氧饱和度变化、吸痰前后肺部听诊痰鸣音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气道黏膜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吸痰后肺部痰鸣音明显减少,两组吸痰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气道内保留吸痰管吸痰安全、实用,既能及时、有效地吸净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还可以减少吸痰过程中气道黏膜损伤;并且可以通过保留的管道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吸痰过程患者SaO2值、HR的变化、肺部感染率、血气分析以及气道黏膜的损伤情况等.结果 两组SaO2变化、肺部感染情况和血气分析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心率下降>20%例数、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密闭式吸痰较开放式吸痰能更好维持患者的氧合状态,减少气道黏膜损伤,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操作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30例)吸痰时带负压进管,边吸痰边进管至深部后负压退管;对照组(n=30例)吸痰时零负压进管,至深部后边吸痰边负压退管。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呼吸道粘膜的损伤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道粘膜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痰时带负压进管,边吸痰边进管至深部后负压退管的吸痰技术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效果方面具有安全性和优越性,与常规吸痰方法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低,吸痰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吸痰枕干预中风患者对抗吸痰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中风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体位,试验组应用吸痰枕吸痰,观察比较两组吸痰效果。结果:试验组吸痰有效率为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2.22%(3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次插入呼吸道成功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道黏膜出血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吸痰枕干预对抗吸痰的中风患者,可实现安全的深部吸痰,减少气管损伤及切开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旋转吸痰管360°吸痰方法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符合吸痰指征的ICU人工气道患者3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0例。研究组采用旋转吸痰管360°吸痰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循环、呼吸参数的变化,以及吸痰间隔时间、吸痰次数、吸痰后痰鸣音的改善情况,同时对两组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等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吸痰前1 min、吸痰后5 min的HR、SBP、RR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pO_2升高值、VT升高值、Peak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吸痰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每日吸痰次数低于对照组,痰鸣音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ICU人工气道患者应用旋转吸痰管360°吸痰方法,有利于彻底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降低气道阻力,改善机体缺氧,同时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法和经鼻咽吸痰法的护理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18例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吸痰方式分为经口咽通气管吸痰组与经鼻咽吸痰组.在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咳嗽反射及吸痰量等方面对2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方面:经口咽通气管吸痰组明显低于经鼻咽吸痰组(P<0.05),咳嗽反射及吸痰量方面显著优于经鼻咽吸痰组(P<0.05).结论 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吸痰法和经口、鼻腔吸痰法在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有何不同.方法 将选取的46例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口、鼻腔吸痰法,比较2组的吸痰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黏膜损伤发生率为0.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92%.结论 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对患者黏膜的损伤率极低,操作时吸痰管放置省时、顺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冲吸式吸痰管应用于气管插管危重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6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100mL+冲吸式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棉球擦拭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口腔不洁、口臭、口腔炎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P、口腔不洁、口臭、口腔炎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冲吸式吸痰管应用于气管插管危重病人口腔护理,能够彻底清洁口腔、减少口臭及口腔炎症的发生、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内深部吸痰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0例清理呼吸道无效、抗拒吸痰的患者,根据吸痰方法分为观察组21例,对照组19例。两组均用口咽通气管建立临时气道,对照组用普通枕头垫高肩部(≤10cm)后行气道内深部吸痰;观察组用吸痰枕垫高肩部15cm后行气道内深部吸痰。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吸痰效果(吸痰次数、吸痰量)和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每日吸痰次数较对照组少;每次吸痰量较对照组多,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肩部抬高15cm,暂时留置吸痰管等方法行气道内深部吸痰,可提高吸痰效果和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经囗/鼻吸痰患者的置管方法。[方法]将100例老年经口/鼻吸痰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管置管,实验组采用满含无菌生理盐水的吸痰管置管;观察两组在一次性成功置管、有效置管操作时间、黏膜损伤、患者耐受方面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操作时间、减少黏膜损伤、提高患者耐受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吸痰管内满含无菌生理盐水置管方法置管效率高、易于操作、利于达到满意的吸痰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均 《全科护理》2014,12(1):58-59
[目的]观察胸外科病人气管插管按需吸痰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胸外科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按需吸痰,比较两组的吸痰效果和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每天吸痰次数、气道黏膜出血比例、痰培养阳性率和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痰液性质、气道通畅、黏膜状态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舒适度、陪护心理反应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需吸痰可以减少胸外科病人的气管黏膜损伤,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升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进喉癌术后气切患者吸痰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择喉癌手术治疗并同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喉癌术后气道护理;观察组按全程负压浅部吸痰联合氧气雾化吸入的个性化吸痰法进行气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72 h吸痰次数、吸痰彻底程度、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痰痂形成及吸痰舒适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24~72 h吸痰次数、吸痰彻底程度、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痰痂形成、吸痰舒适度5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负压浅部吸痰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法用于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可减少吸痰次数,提高每次吸痰彻底程度,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率和痰痂形成率,同时提高吸痰舒适度,提高吸痰依从性,方法简单,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鼻下咽腔留置吸痰管在高龄吞咽障碍并长期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3年6月-2009年10月30例高龄吞咽障碍并长期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常规每天按需数次经口腔或者鼻腔插入吸痰管吸出口鼻分泌物,观察组经鼻下咽腔留置吸痰管,每小时吸痰1次,若分泌物多随时吸出.观察两组患者黏膜损伤、吸出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吸出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龄吞咽障碍并长期留置胃管患者经鼻下咽腔留置吸痰管简单易行、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采用不同吸痰方法的效果及气道黏膜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生儿采用不同吸痰方法的效果和气道黏膜损伤情况。方法将10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58例,采用常规负压吸痰;观察组50例,吸痰过程中结合应用解除负压等方法,观察两种吸痰方法效果及对气道黏膜损伤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吸痰方法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吸痰时结合应用解除负压的方法对黏膜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