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寻找偏瘫患者步态特点,比较分析步行能力与运动学和动力学之间的关系,从运动力学角度探讨偏瘫患者异常步行的原因,寻找康复治疗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方法:选择首次脑卒中后可以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右侧偏瘫患者20例为实验组,正常健康中老年人16例为对照组。采用Vicon和AMTOR6-7进行三维步态运动学和动力学检测和分析。结果: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卒中患者与健康中老年人在步频、跨步时间、双腿支撑时间、步时、离地比率、步长、跨步长和步速同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侧离地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和健侧单腿支撑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矢状面上同侧髋关节伸展角度、膝关节屈曲角度和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角度比较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侧髋关节屈伸力矩、同侧膝关节伸直力矩和患侧踝关节背伸力矩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步行能力(步速)与患侧髋关节伸展、健侧膝关节屈曲、双侧膝关节伸展、双侧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相关,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也和双侧髋关节屈伸、膝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伸力矩相关(P<0.01)。结论:①步长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异常的重要参考指数;②髋关节和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背伸和跖屈是步态异常的重要表现;③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屈伸肌群和踝关节背伸肌群的力量是影响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稳定型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强化组给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2组均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能力;简式Fugl-Meyer评价法(FMA-L)评价下肢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评价行走能力,独立功能量表(FIM)评价ADL。结果:治疗8周后,2组FMA-L、BBS、FAC及FI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上升(P〈0.05,0.01),且强化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能独立步行的比例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强化组更高于对照组(72.9%与54.2%,P〈0.05)。结论:配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最大程度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意识关注下的下肢运动训练对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意识关注下的下肢运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下肢运动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平衡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估步行功能,进行"起立-行走"计时测定(TUGT),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日常活动能力,测定平均步长、步宽、步速。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各评分、BBS评分、FAC评分、ADL评分,平均步长、步宽、步速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TUGT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意识关注下的下肢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步行、平衡运动功能,并且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镜像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常规康复干预,镜像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照组患者则辅以假镜像视觉反馈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并同时采用Brunnstrom分期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偏瘫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患侧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下肢FMA、FAC、BBS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发现2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镜像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镜像视觉反馈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ADL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多模式下的踝关节背屈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程≤3个月首次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多模式下的踝背屈训练,疗程为8周。采用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AC)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简化FMA评分、BBS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以观察组提高幅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Holden步行能力分级评定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lden步行能力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以观察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多模式下踝关节背屈训练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踝背屈功能,促进下肢运动、平衡功能、步行和ADL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45min/次,每周6次)和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功能训练(20min/次,每周6次),一共6周。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在训练结束后进行运动想象疗法(15min/次,每周6次)。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6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FMA)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FMA,BBS,FAC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运动想象疗法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不完全性SCI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悬吊运动训练,观察组则辅以运动想象疗法及悬吊运动训练。于入选时、干预8周后,对比2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躯干控制能力及步行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下肢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躯干控制测试量表(TCT)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下肢ASIA评分[(37.55±5.04)分]、BBS评分[(42.03±5.68)分]及TCT评分[(49.43±8.10)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AC)以3~4级为主,对照组FAC分级以1~3级为主,干预后观察组FAC分级≥3级占比(54.76%)显著高于对照组(30.95%)水平(P<0.05)。 结论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悬吊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SCI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躯干控制能力及步行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行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估步行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BBS、FAC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其下肢功能进行强化训练,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牵张训练、躯干肌控制训练、髋关节控制训练、膝关节控制训练、踝背屈诱发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及简式Fugl-Meyer下肢功能量表(FMA-LE)对2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8周治疗后,发现其BBS评分及FMA-L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BBS评分[(48.2±5.7)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FMA-LE评分[(27.9±4.4)分]与对照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平衡能力,对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凝视稳定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凝视稳定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动态步态指数(DGI)评定动态平衡功能,Balance-B平衡评定与训练系统评定静态平衡功能和跌倒风险,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中下肢部分(FMA-LE)评定下肢运动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定步行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BBS、DGI、FMA-LE、FAC和MBI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均更高于对照组(P<0.01,0.05);2组患者X轴和Y轴重心偏移、X轴和Y轴重心移动平均速度、重心移动总轨迹长和跌倒风险系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均更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凝视稳定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降低跌倒风险,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52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予以康复干预。采用卒中患者神经技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5d、30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另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FMA)量表、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及6min步行测试、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法中的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5d的神经技能缺损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5d、30d的神经技能缺损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干预后30d观察组患者的神经技能缺损NIHSS评分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FMA评分、FAC评分、6min步行距离、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干预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有效降低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其下肢功能进行强化训练,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牵张训练、躯干肌控制训练、髋关节控制训练、膝关节控制训练、踝背屈诱发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及简式Fugl-Meyer下肢功能量表(FMA-LE)对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8周治疗后,发现其BBS评分及FMA-L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BBS评分(48.2±5.7)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FMA-LE评分(27.9±4.4)分与对照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平衡能力,对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虚拟现实与同步减重步态训练(VR+BWSTT)对脑卒中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将12例发病3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至实验组(VR+BWSTT)和常规组(常规物理治疗)各6例,另6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训练前后以三维步态分析对以下参数进行对比:步行速度、步长不对称性、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度、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支撑相膝关节最大伸展角度、支撑相踝关节最大背伸角度。结果:训练前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脑卒中性质、偏瘫侧、患侧下肢肌力、肌张力、步行速度、步长不对称性、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及患侧下肢各关节角度差异无显著性。脑卒中患者步行速度、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低于正常组,步长不对称性、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高于正常组(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步行速度、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均有改善,实验组的步长不对称性、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度有改善(P<0.05)。结论:VR与同步BWSTT可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在改善脑卒中的步长不对称性、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度方面较常规物理治疗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王辉 《中国康复》2018,33(2):138-139
目的:观察下肢机器人应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将40名步态异常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步态纠正训练,观察组除常规步态纠正训练外还进行下肢机器人训练。训练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和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BS、FAC、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下肢机器人的应用对于纠正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提高步行能力,改善ADL水平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重复性外周磁刺激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踝跖屈肌痉挛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运动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重复性外周磁刺激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踝关节背伸最大等长收缩时胫前肌及腓肠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计算协同收缩率(CO);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E)、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和综合痉挛量表(CSS)分别评定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以及踝跖屈肌张力。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踝背伸最大等长收缩时的胫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治疗组(52.25±6.97)μV·s、对照组(47.01±9.02)μV·s]、FMA-LE评分[治疗组(20.13±6.20)分、对照组(16.07±5.10)分]及FAC分级[治疗组(2.53±0.90)分、对照组(2.03±0.81)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2组患者的综合痉挛评分(CSS)[治疗组(8.90±1.81)分、对照组(9.83±1.49)分]及踝背伸协同收缩率(CO)[治疗组(33.50±4.95)%、对照组(39.93±4.58)%]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复性外周磁刺激联合运动疗法可以更有效的减轻脑卒中患者踝跖屈肌痉挛,同时提高下肢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病程<12周)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步行训练,每天治疗1次,共连续治疗6周。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评分及上田敏式偏瘫下肢功能量表对2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同时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价2组患者步行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上田敏式分级及FAC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发现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上田敏式分级及F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下肢FMA评分[(28.14±3.37)分]、上田敏式分级[(10.29±1.69)级]及FAC评分[(3.86±0.77)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分别为(24.62±3.69)分、(8.85±1.73)级和(2.92±0.86)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步行训练,能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次发病且病程<3个月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5例)及对照组(12例).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地面步行训练,治疗组则将地面步行训练改为减重平板训练,平板运动速度从起始阶段0.22 m/s逐渐增加至0.60 ~ 0.80 m/s,减重量不超过体重的30%水平,减重平板训练时间从起始阶段的5 min逐渐增加至20 ~ 40 min.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AMT测力板及Vicon Nexus三维摄像系统对入选患者进行动态力学检测(检测指标包括患侧下肢力矩峰值、地面反作用力等),同时选用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定2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27.18±2.64)分]及对照组FMA评分[(25.64±4.6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其地面反作用力[(10.76±1.11)%]较治疗前[(10.08±1.84)%]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髋关节伸展力矩峰值[(0.44 ±0.40)Nm/kg VS (0.69±0.67)Nm/kg]、膝关节屈曲力矩峰值[(0.38±0.65)Nm/kg VS (0.53±0.55)Nm/kg]、踝关节背伸[(1.06±1.45)Nm/kg VS(0.61±0.46) Nm/kg]及跖屈力矩峰值[(0.39 ±0.60) Nm/kg VS (0.66 ±0.81) Nm/kg]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时治疗组、对照组远端和近端联合力矩峰值(包括屈曲和伸展)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促进早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偏瘫侧下肢地面反作用力,增强患侧肢体负重能力及地面推进力,同时还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异常运动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拮抗肌运动点和腧穴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踝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96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8),两组均予Bobath 法康复治疗,治疗组予拮抗肌运动点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拮抗肌常规腧穴电针治疗,共4 周。治疗前后采用Holden 步行功能分类、改良Ashworth 量表和踝关节自主背伸外翻分级法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olden 步行功能分类、改良Ashworth 量表、踝关节自主背伸外翻分级评分都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拮抗肌运动点电针缓解脑卒中患者痉挛性踝内翻疗效优于常规腧穴电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心理的影响。方法: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音乐运动疗法组和运动疗法组。运动疗法组接受为期3周的常规运动康复训练。音乐运动疗法组在接受常规运动康复训练的同时,配合聆听患者喜爱的音乐,共3周。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Borg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自觉疲劳程度和神经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治疗前后FMA差值显著高于运动疗法组(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患者治疗后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显著高于运动疗法组(P0.05),步行200m之后的Borg评分显著低于运动疗法组(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也显著低于运动疗法组治疗后评分(P0.05)。结论:音乐运动疗法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减轻患者运动后的主观疲劳感觉,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步行过程中脑卒中患者躯体和偏瘫侧下肢关节的异常运动学特征对其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32例可以独立步行10 m以上的慢性偏瘫患者,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测其最大步行速度、身体重心、骨盆和偏瘫侧下肢关节的运动学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患者步行能力与身体重心侧方移动、偏瘫侧下肢髋后伸和膝屈曲不良有明显相关性(P<0.01)。身体重心侧方移动又与偏瘫侧下肢髋后伸和膝关节活动范围明显相关。 结论身体重心侧方移动、偏瘫侧髋关节伸展和膝关节屈曲异常是影响患者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并且身体重心侧方移动异常与偏瘫侧髋关节伸展和膝关节活动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