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外科手术仍是治疗早期肺癌的主要手段和首选方式[2]。淋巴结转移在肺癌转移中最早出现,是肺癌转移的主要方式,手术治疗时清扫转移淋巴结对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3]。随着低剂量螺旋CT应用的普及,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越来越高[4]。早期肺癌很少伴有淋巴结转移,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会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风险,如何更好地了解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特征,对于合理的进行淋巴结清扫,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5]。  相似文献   

2.
<正>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1]。早发现、早治疗是提升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肺部小结节(small pulmonary nodules,SPN)较为常见,恶变概率高达48%[2],目前临床对于SPN的处理意见是长期随访。近些年来,随着胸部低剂量螺旋CT、高分辨率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SPN被检出,提高了肺癌的早发现率[3]。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治疗SPN、早期肺癌较成熟的胸部微创手术[4],在临床已开展多年。  相似文献   

3.
<正>数据显示,食管癌已成为继肺癌、肝癌、胃癌及乳腺癌后导致我国人群死亡的第五位恶性肿瘤[1]。在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居世界前五,发病率高达572000例,死亡率达509000例[2],据统计,全世界的食管癌患者中,约有半数都在我国[3]。早期食管癌患者因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大多数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临床治疗效果差且生存率低[4]。当前食管癌总体的5年生存率低于20%,而早期食管癌(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及时诊断并在内镜或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到90%以上[5]。  相似文献   

4.
<正>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0.9%[1]。胶质瘤在目前的多模式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替莫唑胺联合化疗)后,患者总体预后仍较差,长期生存率低[2]。胶质瘤早期临床症状没有显著特异性,通过标准磁共振成像确定病变时,肿瘤已处于晚期,无法早期诊断,因此,开发新的分子标志物对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4]。  相似文献   

5.
<正>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全球第5位,在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位居第4位[1]。胃癌患者的预后与其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20%~30%,而早期胃癌患者经有效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2]。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6.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3位,病死率居第2位,仅次于肺癌[1]。早期结直肠癌预后良好,但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时已是晚期,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因其疗效显著已成为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热点。ICI能改善微卫星不稳定(MSI)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生存率和生活质量[2],但MSI患者仅占全部结直肠癌患者的5%,而占95%的微卫星稳定(MSS)患者对于ICI治疗反应不佳,这与其肿瘤抗原数量少和易发生免疫逃逸的特性有关[3]。研究证明大多数MSS晚期结直肠患者对免疫单药治疗无反应或无持久的临床反应,为提高疗效,基于ICI的联合治疗值得探索,本文就此问题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肺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国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1],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所面临的肺癌癌症负担沉重。外科手术是中早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临床治愈肺癌的重要方法[2]。近年来,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快速康复为目的的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胰腺癌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2021年美国癌症学会统计,胰腺癌占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四位[1]。胰腺癌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低于10%,且对化疗的敏感性较低[2-3]。近年来,随着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的进步,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外科手术仍然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4]。胰腺手术的复杂性与其解剖位置有关,胰腺邻近胃、十二指肠、小肠、脾等器官并被包裹于其中,后方有脾动静脉经过,上缘有肝动脉走行,纵向则有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动静脉等腹腔大血管包绕[5-7]。同时,由于胰腺是腹膜后位器官,导致胰腺癌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当出现临床症状而就诊时,肿瘤往往有一定进展,更加提高了手术难度[8-9]。  相似文献   

9.
<正>子宫内膜癌为中高等收入国家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患病群体数量仍呈上升趋势[1]。手术、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为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式[2]。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疾病诊断时常处于早期阶段,其预后较好。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后期复发风险增高,而复发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因此合并高危因素或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应接受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2]。  相似文献   

10.
<正>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中黏液腺癌约占结直肠癌总数的30%,相对于其他类型结直肠癌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和转移性,5年生存率仅为60%[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的一员,已成为判断乳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2-3]。近几年,关于HER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和作用的研究认为其密切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4]。  相似文献   

11.
<正>在女性群体中,乳腺癌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女性生命健康[1]。临床上对于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评估是乳腺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2]。有研究证明,淋巴结比率(LNR)被认为是乳腺癌生存率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因子[3]。VINH-HUNG等[4]将LNR进行了风险分类,其中低风险为<0.2,中风险为0.2~0.65;高风险为>0.65。除此之外,JIN等[5]的研究中,强调在清扫有限数量的淋巴结时,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最新统计,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的第一好发肿瘤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新发病例数的32%,发病率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时也是排名第二的女性致死肿瘤,仅次于肺癌[1]。现阶段,化疗被认为是提高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最有效的选择之一。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将接受紫杉醇(paclitaxel,PTX)治疗,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作为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2]。然而,约30%的患者对紫杉醇治疗出现敏感性降低,这就会导致癌症化疗失败,并产生较差的临床结果[3]。  相似文献   

13.
<正>恶性肿瘤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已成为医药卫生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根据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最新数据显示[1],2020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为1930万例,死亡病例约为1000万例。随着高危人群恶性肿瘤早期筛查的普及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2],然而疾病及其治疗常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等不良反应,如癌因性疲劳、疼痛、身体形象改变、社交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3],这意味着越来越多恶性肿瘤患者进入慢性疾病状态后需要接受长期乃至终身随访。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已取得成功,迄今为止,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已批准6种CAR-T细胞疗法用于治疗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或CD19抗原阳性的血液肿瘤[1]。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基于CAR-T细胞治疗方式对标准治疗无法治愈的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治愈率达25%~50%[2-3],其中靶向CD19的CAR显示出最高的临床缓解率,高达80%~90%[4]。然而,CAR-T细胞治疗后无法保障患者的症状得到持续性的缓解,  相似文献   

15.
<正>结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位居第三的恶性肿瘤,年发病率高达1400万人,死亡率高达69.4万人[1]。在我国,结肠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疾病的第5大原因。约有75%的结肠癌诊断时已发展至临床晚期,5年生存率仅有14%;而早期诊断可显著降低死亡率,5年生存率可达到90%[2]。目前,对于结肠癌高风险人群推荐的筛查方法主要有结肠镜和粪便潜血实验[3]。粪便潜血实验对早期诊断和高危人群筛查的敏感性有限[4]。结肠镜虽然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但是具有有创性、费用昂贵,耗时且耐受性差[5]。  相似文献   

16.
孙海波  宋欣  晋薇  陈薇  高杰 《诊断病理学杂志》2022,(12):1169-1171+1182
<正>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由于肺癌早期阶段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在临床诊断时易漏诊,还易与肺部良性病变相混淆,导致患者延误治疗时机,故做好肺癌的早期诊断工作十分重要[1-3]。由于血清肿瘤标志物往往会在恶性肿瘤早期阶段出现异常表达,临床上主张在恶性肿瘤早期阶段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辅助诊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相似文献   

17.
<正>肺癌是发于肺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较快,严重威胁人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1,2]。手术配合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案,在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中效果确切。但肺癌手术、化疗等均会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导致多种不良心理及身体负担。癌因性疲乏是癌症及相关治疗引起的持续性疲乏感,也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3]。  相似文献   

18.
<正>放射治疗是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但由于肺是射线敏感器官,其组织细胞容易受到辐射的损坏[1]从而可以引发放射性肺损伤(RILI)。RILI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肺泡及内皮细胞损伤等有关[2]。在体外研究中,细胞外组蛋白可损伤内皮细胞[3]、刺激细胞因子的释放[4],并可以诱导嗜中性粒细胞细胞外诱捕网的形成和髓过氧化物酶的释放。因此,推测细胞外组蛋白可能作为促炎介质在RILI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拟通过收集接受胸部放疗的肺癌患者并利用细胞实验,测定细胞外组蛋白及相关炎症因子以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正>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盆腔[1]、腹腔及腹膜后等恶性肿瘤予以放射线治疗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较多累及小肠、直肠及结肠[2]。据统计,50%肿瘤患者接受过放射治疗,在25%的肿瘤中放疗起着重要的治疗作用,放射线导致的肠道损伤也随之增加[3-4]。国外报道显示,因长期放疗引起的急性RE发病率高达60%~80%,超过了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总发病率[5],还可能存在临床研究对慢性RE发病率低估的可能[6]。  相似文献   

20.
<正>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2],急性白血病约占97%,其中2/3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儿童ALL发病率为4.5/10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3-4]。目前,多药联合分阶段化疗是治疗ALL的主要方式[5]。ALL患儿的化疗周期长,一般为2.5~3.0年,包括诱导缓解期、巩固强化期和维持期[6-7]。尽管目前ALL患儿5年总生存率可达到90%[8],但由疾病本身、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导致的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