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已成为部分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不同病理类型黏膜内早期胃癌的内镜下治疗适应证仍有争议。目的:探讨黏膜内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内镜下治疗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6年12月于安徽省立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325例黏膜内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黏膜内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风险。结果:肿瘤直径 2 cm、病理类型为未分化型或混合型、存在溃疡、脉管浸润是黏膜内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无溃疡或肿瘤直径≤3 cm、有溃疡的分化型黏膜内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风险均小于1%。肿瘤直径≤2 cm、无溃疡的未分化型黏膜内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风险为2. 7%,其他未分化型和混合型黏膜内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风险较高(8. 6%~22. 2%)。结论:临床病理因素对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价值,无溃疡或肿瘤直径≤3 cm、有溃疡的分化型黏膜内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风险极低,或可成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绝对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为老年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57例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结果老年早期胃癌最常见症状是上腹不适和隐痛。3年和5年生存率为100.0%和91.8%。胃镜病理活检确诊率为94.6%。胃上部黏膜下癌3例,淋巴结转移限于第1站;胃中部黏膜下癌10例,其中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4例;胃下部黏膜下癌20例,其中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3例、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4例、腹腔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例。癌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型是老年人早期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1)。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型是老年早期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建议对老年早期胃癌组织学分型分化差且侵及黏膜下层者宜行D1+根治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影响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5.8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P=0.046)及脉管癌栓(P=0.018)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浸润栓(P0.001)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直径2 cm或(和)有脉管癌栓的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4.
背景:手术是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淋巴结转移是早期胃癌的关键预后因素,术中淋巴结清扫虽可降低术后复发率,但清扫过度可能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1982年1月~2009年2月于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行胃癌根治术且淋巴结清扫〉15枚的376例早期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性别、年龄以及6项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2cm、大体类型为隆起型、黏膜下浸润、分化差和有淋巴管癌栓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师术前可通过内镜超声、CT和活检病理检查确定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肿大情况以及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组织学类型.据此推测有无淋巴结转移倾向.从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5.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范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戈  张玉华  吕谦  赵英 《山东医药》2008,48(45):60-61
回顾性研究132例早期胃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范围的关系.发现癌灶>2 cm、癌细胞低分化、大体分型为凹陷型三个临床病理特征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同上述三个特征的早期胃癌无淋巴结转移,同时具备者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率为18.75%.提示癌灶大小、癌细胞分化程度、大体分型对正确判断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和指导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探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华山医院行胃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30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变部位、大体分型、有无溃疡、分化类型、有无印戒细胞、有无脉管侵犯、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指标。对单因素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03例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45例(14.9%)。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率为7.1%(14/198),侵及黏膜下层时淋巴结转移率为29.5%(31/1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大体分型、浸润深度、脉管累及、分化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的浸润深度(OR=3.701,95%CI:1.748~7.836,P=0.001)、脉管累及(OR=2.929,95%CI:1.090~7.870,P=0.033)、分化类型(OR=0.352,95%CI:0.164~0.757,P=0.008)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脉管累及和分化类型为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选择内镜切除的早期胃癌患者,应警惕上述危险因素,对于淋巴结转移高风险患者密切随访,必要时追加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39例EGC患者,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合并溃疡、淋巴管有无癌栓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339例EGC患者中有35例有LNM,淋巴结转移率为10.3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无合并溃疡、淋巴管有无癌栓浸润与EGC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χ2值分别为10.734、6.241、17.694、11.694、27.656,P值均0.05)。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2 cm、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肿瘤未分化型、合并有溃疡均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R分别为2.063、2.743、1.706、1.552、0.195,P值均0.05)。结论肿瘤最大直径2 cm、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肿瘤未分化型、合并溃疡均是早期LN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黏膜下层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2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黏膜下层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6-2010年手术治疗的290例黏膜下层早期胃癌中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黏膜下层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1.4%.单因素分析表明影响黏膜下层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主要有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脉管浸润.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脉管浸润与黏膜下层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独立相关.结论:黏膜下层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脉管浸润因素有关.内镜治疗等微创治疗可考虑应用于肿瘤<2cm同时为分化型的黏膜下层早期胃癌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计算早期胃癌的早诊率,并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6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计算早诊率;从中选取99例行外科胃癌根治术者,以淋巴结转移与否分为淋巴结阴性组(88例)和淋巴结阳性组(11例),进行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结果 2015年至2017年每年早诊率分别为10.23%、14.25%、12.87%,3年平均早诊率为12.40%。性别、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其中性别和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682(95%CI:0.508~0.856);浸润深度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722(95%CI:0.573~0.871);二者联合时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06(95%CI:0.696~0.917),均高于单独的性别或浸润深度的AUC。女性和黏膜下层浸润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结合时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较单独时高。结论本院早期胃癌近3年的早诊率为12%左右。女性患者、黏膜下层浸润或分化程度低的早期胃癌均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应谨慎行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扩大适应证的可行性,探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胃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的807例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2%(139/807)的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110例符合ESD扩大适应证的患者均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与癌胚抗原水平升高、肿瘤大小、大体分型、溃疡、浸润深度、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均有关(χ^2=4.500、13.332、16.611、6.083、51.064、0.564、17.006,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最大径>20 mm(OR=1.606,95%CI 1.021~2.526,P=0.040)、脉管侵犯(OR=16.835,95%CI 10.510~26.966,P<0.01)、黏膜下浅浸润(≤500μm;OR=1.962,95%CI 1.022~3.765,P=0.043)和黏膜下深浸润(>500μm;OR=3.014,95%CI 1.753~5.181,P<0.01)均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的ESD扩大适应证适用于内镜下治疗,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肿瘤最大径>20 mm、脉管侵犯、黏膜下浅浸润和黏膜下深浸润均是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老年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早期胃癌患者148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中老年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收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合并基础疾病、浸润深度、脉管瘤栓、组织学分型。结果纳入的148例早期胃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35例(23.65%)。单因素分析表明,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和合并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低分化比例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肿瘤最大径≥2 cm比例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浸润黏膜下层比例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脉管瘤栓比例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组织学未分化型比例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将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和组织学分型为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老年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受多因素影响,其中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和组织学分型为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未分化型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s,EGCs)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9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手术病理诊断符合EGCs的老年(≥65岁)患者,以分化型EGCs为对照,比较分析未分化型EGCs(即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用Logistic回归对老年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风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老年EGCs共165例,其中未分化型EGCs 82例(印戒细胞癌11例,低分化腺癌 71例),分化型EGCs 83例。淋巴结转移率方面,老年EGCs淋巴结转移率为9.1%(15/165),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率为4.8%(4/83),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率为13.4%(11/82)。未分化型EGCs中,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5.5%(11/71),印戒细胞癌11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提示浸润深度(P=0.019)、病变大小(P=0.006)、合并溃疡(P=0.006)、凹陷型(P=0.003)与老年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黏膜下层浸润(OR=11.98,95%CI:1.17~122.84,P=0.037 )、病变直径>2 cm(OR=11.95,95%CI:1.88~76.07,P=0.009)是老年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满足扩大适应证的老年未分化型EGCs无淋巴结转移。结论黏膜下层浸润、病变直径>2 cm是老年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满足扩大适应证的老年未分化型EGCs患者适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胃镜下活检病理确诊,并实施外科根治手术的早期胃癌病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与各组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64例早期癌患者中,34例出现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最大径、脉管浸润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2 cm(OR=3.2,95%CI:2.305~4.187)、浸润至黏膜下层(OR=2.5,95%CI:2.091~3.859)、病理分化不良(OR=1.7,95%CI:1.029~2.933)及脉管侵犯(OR=2.1,95%CI:1.817~3.176)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上部癌中转移率较高的淋巴结依次是第1组(66.7%)、第3组(33.3%);中部癌中转移率较高的淋巴结依次是第3组(75.0%)、第4组(25.0%);下部癌中转移率较高的淋巴结依次是第6组(33.3%)、第3组(25.9%)、第4组(25.9%)及第7组(14.8%)。从转移站别看,分化良好且肿瘤直径≤2 cm的黏膜内早期癌,各部位癌第1站均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早期胃癌肿瘤最大径>2 cm﹑浸润至黏膜下层﹑病理分化程度低及脉管受侵犯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上、中、下部癌均有其各自的高发区域,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胃周转移基本符合由近及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分化不良型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内镜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8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100例分化不良型早期胃癌患者,对其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大体类型、溃疡、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管肿瘤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分化不良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达18.00%。多变量分析显示肿瘤大小(〉2cm)、侵犯至黏膜下层、淋巴管肿瘤浸润均是分化不良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大小和淋巴管肿瘤浸润是分化不良型黏膜内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直径≤2cm且无淋巴管肿瘤浸润的分化不良型黏膜内早期胃癌中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直径≤2cm且无淋巴管肿瘤浸润的分化不良型黏膜内癌患者可考虑内镜治疗,术后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3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复发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233例患者中220例(94.42%)获得随访,其中57例(25.91%)出现术后肿瘤复发;单因素分析发现,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腺体包膜、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有关(P0.05),而与性别、肿瘤分期和淋巴结清扫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腺体包膜、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是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5.082、2.224、2.019、1.214、3.278)。结论肿瘤直径大、有淋巴结转移、腺体包膜出现浸润或浸出、手术切除范围不足、病理组织学恶性程度高是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要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适合纳入条件的33例老年喉癌的临床资料,选择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原发部位、颈部淋巴结转移部位、肿瘤临床分期、治疗方案作为分析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老年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后因素。结果 33例患者失访2例,随访率为93.9%,老年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3年生存率为80.6%,5年生存率为51.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方式与老年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有关(P0.05),性别、肿瘤原发部位、颈部淋巴结转移部位与预后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影响老年喉癌颈部淋巴结转预后的独立因素是病理类型及治疗方式,对于老年喉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及早诊断和早期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17.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88年3月-2009年3月于外科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03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部位、大体类型、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7.5%(18/103),其中黏膜内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1%(2/49),黏膜下层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9.6%(16/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浸润至黏膜下层(P=0.001)及肿瘤>2 cm(P=0.003)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子.黏膜内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2例均为直径>2 cm的印戒细胞癌;黏膜下层癌中,≤2 cm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6.1%(5/31),>2 cm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率高达47.8%(11/23)(P=0.012).高分化程度的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0(0/13),中分化癌转移率为18.2%(4/22),低分化癌转移率为16.7%(5/30),印戒细胞癌转移率为23.7%(9/38),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4).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胃上部、中部、下部)和大体分型(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 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决定早期胃癌治疗方案时,可参考上述因素判断淋巴结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8.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总结了我院经内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53例,认为提高对早期胃癌内镜下分型的认识与鉴别水平,重视内镜普查和对癌前病变的随访,可早期发现胃癌,提高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同时作者还对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癌浸润深度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MDCT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einoma,EG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多排CT(multidetector-row CT,MDCT)对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术前行MDCT检查并行根治性胃切除术的EGC患者109例,男64例,女45例,平均年龄56岁,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与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将MDCT对淋巴结状况的评估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EG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5.60%,其中黏膜下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黏膜内癌(25.00% vs 9.23%,P=0.026).EGC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大体类型、肿瘤位置和组织学类型均无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进一步显示EGC肿瘤大小对淋巴结转移判断的价值相对较小(曲线下面积为0.63).MDCT对早期胃癌N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为82.6%,其中N0为85.9%,N1为64.3%,N2为66.7%.MDCT对EGC淋巴结转移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0.6%、85.9%和83.5%.MDCT对单发淋巴结转移患者判断的敏感度为50.0%,对1枚以上淋巴结转移患者判断的敏感度为88.9%.MDCT未检出转移淋巴结的EGC患者5例的肿瘤均大于或等于2cm,其中2例黏膜内癌均为凹陷型.结论:MDCT对EGC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对EGC患者实施微创治疗时,应重视淋巴结转移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137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部位、大小、内镜形态、病理学分型、淋巴结转移等,比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术后病理特征及疗效的差异,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005年1月~2015年6月我院进行治疗的137例早期胃癌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应用χ2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5年1月~2015年6月共诊断新发早期胃癌137例,淋巴结转移率为7.30%(10/137),其中黏膜内癌转移率为2.36%(2/85),黏膜下癌转移率为15.38%(8/52)。经单因素χ2检验提示浸润深度与组织学分型及淋巴结转移相关,ESD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外科手术。[结论]目前经外科治疗的早期胃癌中接近一半的患者可经ESD治愈。早期胃癌患者中仍有部分患者术后病理见淋巴结转移且与肿瘤的黏膜浸润深度相关。胃镜下诊断胃癌需要熟练掌握其特征并善于结合病理活检。ESD早期胃癌治疗存在其优越性,在诊断淋巴结转移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