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高脂血症主要是以血浆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为表现的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状态,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形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人群平均的血浆胆固醇水平正逐步升高。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2.9%,胆固醇边缘性升高率为3.9%;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11.9%;低高密度脂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致我国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明显升高。据2014年血脂异常流行病学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7.9%,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为13.7%,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7.6%,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11.0%[1]。我国血脂达标情况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高脂血症治疗率仅有39%,其中仅25.8%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达标。目前,我国高脂血症正在面临着高患病率、低治疗率与低控制率的现状。现代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血脂异常:遵循指南,分层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的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膜、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和胆汁酸。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高脂血症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和甘油三酯(TG)升高。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除了这些成分的升高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下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建议采用脂…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的实验室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 (血浆 )所含的脂类统称血脂。血脂主要包括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脂在人体内是以与蛋白结合 ,即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及运输的。通常 ,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最基本的血脂检查项目。其中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任何一项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异常减低都可以称为血脂异常或紊乱。高脂血症一般指上述最基本的四项血脂水平超出参考值范围而言。血脂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诊断、治疗由高脂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 ,降低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  相似文献   

5.
中山市社区人群血脂水平、生活方式干预及2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莹  郭志刚  袁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321-1323
目的:了解中山市社区人群饮食习惯、体重指数、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患病率,以及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干预2年后血脂情况。方法:对广东省中山市16~93岁社区居民应用标准问卷进行调查,并测定其血脂水平,对冠心病低危血脂异常患者以及伴有血脂异常者采取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干预,2年随访治疗后复查血脂水平。结果:中山市社区人群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存在70岁以前呈逐渐上升,70岁以后逐渐下降的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随年龄增大呈逐渐下降趋势。喜肉食者、超重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较素食者人群明显增高,总体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3.9%。经过干预后2年随访,总体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5.2%。结论:中山社区居民血脂水平随年龄而变化,血脂指标异常以TG升高、HDL-C降低为主,患者经过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干预后,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浙江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现患率,为进一步制定血脂异常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8周岁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测定其血脂情况。 结果 共有效调查成年居民17 437人,按年龄、性别和地区加权调整后,浙江省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9.19%(粗患病率为49.86%),其中男性(54.29%)高于女性(43.80%),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年组(18~44岁)、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60岁)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50.07%、49.33%和45.87%,血脂异常年轻化趋势明显。各类分型中以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最高(42.28%),其中男性青年组患病率达51.70%;甘油三酯升高率(12.14%)与边缘升高率(10.94%)合计达23.08%;胆固醇边缘升高率(10.42%)是患病率(1.93%)的5.4倍。与2002年相比,浙江省血脂异常患病率有所增加,其中青年男性增加明显。调查发现血脂异常知晓率为11.25%,青年人群呈现低知晓率、高患病率的特点。 结论 浙江省近半数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其中以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为主,患病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知晓率有待提高,应引起重视,积极进行干预控制。  相似文献   

7.
苏英  王同庆  杜松梅  高娟  田英平 《临床荟萃》2010,25(9):754-757,F0003
目的 调查北京朝阳区某社区居民健康情况,制定社区医疗服务规划.方法 2007年7月对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户籍居民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按国际或国内常用诊断标准确定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和糖尿病患者;并采用标准化的问卷方式调查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习惯等.结果 ①超重、肥胖患病率75.4%、腹型肥胖患病率79.2%,体质量指数(BMI)≤24但腰围(WC)超标者占31.0%(40/129);BMI≥28且WC≥80(女)/85(男)者占33.3%(175/525);②高血压总患病率21.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患病率与BMI、WC呈正相关;③糖尿病总患病率9.9%,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④高胆固醇(TC)、高甘油三酯(TG)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患病率明显高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5.9%、15.7%、7.2%,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率女性32.9%,男性31.7%;⑤冠心病与脑卒中患病率均与BMI、WC正相关,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⑥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广泛存在.结论 北京朝阳区某社区人群中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患病率高,应采取措施,改善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以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8.
高脂血症的中西医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脂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超过正常的高限水平,临床上把高脂血症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高胆固醇血症即总胆固醇增高;二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即甘油三酯增高;三是混合型高脂血症即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高.  相似文献   

9.
张洁  李春岭  蒋升 《临床荟萃》2014,(9):999-1001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血脂代谢状况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 656例30~80岁汉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筛查血糖、血脂等相关项目,筛查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分析该人群血脂代谢状况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34.7%,男性(38.2%)高于女性(28.3%)(P0.05);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59.2%,男性(61.2%)、女性(5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29.4%,男性(33.2%)高于女性(22.3%)(P0.05);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22.7%,男性(18.7%)低于女性(30.1%)(P0.05)。血脂代谢紊乱的总患病率6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和胆固醇。结论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存在血脂代谢紊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和胆固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宣城地区居民血浆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分布。方法应用日立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宣城地区3310例体检人员空腹血脂,血脂指标包括TG、CHOL和HDL-C,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差别及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差异。结果 3310例中检出高CHOL500例(占15.10%),高TG1140例(占34.44%)以及HDL-C降低700例(占21.14%)。结论宣城地区成人中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并且随年龄增大而增高,男女性别间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脂血症是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或者是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有研究证明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每降低血胆固醇(TC)1%,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降低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上升,据2004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南京市秦淮区4 510名干部体检血脂四项的调查,得出干部人群中的血脂水平,分析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0年来体检的4 510名南京市秦淮区干部为对象,检测其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结果总体上:男性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在51岁以后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1岁以后女性血脂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结论该人群血脂水平较高,血脂异常检出率与年龄、性别有关,尤其是中老年女性血脂明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应注意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血脂水平,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健脾降脂灵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健脾降脂灵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常及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观察健脾降脂灵对正常大鼠和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 :健脾降脂灵对正常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有降低作用 ,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有升高作用 ,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意义 (P均 >0 .0 5 ) ;而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 TC、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C)均有显著降低作用 (P<0 .0 1或 P<0 .0 5 ) ,对 HDL C有显著升高作用 (P<0 .0 5 )。结论 :健脾降脂灵对正常大鼠及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均有调节作用 ,而以对后者的作用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在45岁以上做健康体检中的成年人中随机抽选出样本数459人,其中男229例,女230例;脂肪肝110例,与非脂肪肝349例,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在此年龄阶段中脂肪肝发生率随着血脂水平、体重指数等检查结果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体重指数、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脂肪肝患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肥胖、高脂血症是中老年脂肪肝的主要病因;减轻体重、饮食控制、有效控制血脂,是防止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兰州市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现状以及影响糖尿病患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兰州市1 525名市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年龄、吸烟史、家族史以及糖尿病患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和静息心率,测定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根据糖化血红白含量、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以及是否有糖尿病患病史,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和糖代谢正常组,研究兰州市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兰州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①兰州市居民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分别为9.44%和14.23%;②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有年龄(P0.05)、糖尿病家族史(P0.05)、体重(P0.05)、高血压(P0.05)、高脂血症(P0.05);③糖尿病组与糖代谢正常组比较,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腰围、糖化血红蛋白、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体重、高血压、高脂血症是兰州市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红曲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体重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红曲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卫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中调节血脂作用检验方法高血脂模型法进行本次研究。结果1.00g/kg体重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胆固醇(TC)含量和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0.17、0.33g/kg体重两剂量组均能明显增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结论红曲具有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氟伐他汀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影响和心血管事件的作用。方法:83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43例)和空白对照组(40例),平均治疗1年随诊患者的血脂及临床情况。结果:氟伐他汀组患者接受降脂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比值结果来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载脂蛋白与各项血脂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免疫比浊法测定671例高脂血症和262例健康人的血清ApoAⅠ、AⅡ、B、CⅡ、CⅢ、E含量,并用比值结果分析高脂血症患者Apo与TC、TG、HDL-C、LDL-C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时,ApoAⅠ/APOAⅡ比值明显降低(P<0.01)。ApoCⅡ/ApoCⅢ、LDL-C/HDL-C、nHDL-C/HDL-C比值明显升高(P<0.01)。LDL-C/ApoB比值在高胆固醇血症组升高,高甘油三酯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组下降(P<0.01)。nHDL-C/ApoB比值高胆固醇血症组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组升高,高甘油三酯组降低。结论用比值结果分析血清载脂蛋白与血脂含量的变化,有助于阐明高脂血症的发病机理以及血脂代谢紊乱与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王建  邵永强  樊丽辉  李江峰 《疾病监测》2015,30(11):940-944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城乡居民血脂异常及其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温州市城乡各2个县(区)18~80岁共13 056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的测量)及实验室检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温州市城乡居民血脂水平(xCI):TC为(5.05,5.01~5.08)mmol/L、HDL-C为(1.38,1.37~1.39)mmol/L、LDL-C为(2.82,2.79~2.84)mmol/L和TG为(1.71,1.68~1.74)mmol/L,各项血脂成分城乡间无差异,TC和LDL-C水平都是女性高于男性;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39.9%,男性低于女性,主要异常类型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 结论 温州市城乡居民血脂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但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防治重点人群仍以中年男性和更年期以后女性为主,在开展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同时,更要加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高金凤 《全科护理》2011,(7):636-636
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健康人有一定的标准水平,如果经常超出标准水平过多,则诊断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