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LV-PSL)技术评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左室心肌做功情况,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42例(甲减组),另选健康志愿者44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获取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左室侧壁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和晚期运动峰值速度(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计算E/A和E/e’;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获取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LV-PSL技术获取心肌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有效做功(GCW)、整体无效做功(GWW),计算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心肌做功指数(MWI)、做功效率(MWE)、有效做功(CW)、无效做功(WW),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 (1)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IVSd、LVPWd均增高,E、A、e’、E/A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LVEF、a’、E/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左室整体心功能参数比较:与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2.
左室肥厚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脏左室壁肥厚,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可行性。方法 对15例非左心室肥厚(对照组:室壁厚度≤11mm)和15例左心室肥厚(LVH组:室壁厚度≥12mm)高血压病人,采用胸骨旁长轴切面测量室间隔(IVS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在心尖四腔切面,常规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及E/A比值。选取室间隔、左室侧壁的二尖瓣瓣环水平为取样点,使用组织多普勒(DTI)测量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及Ve/Va比值。30例受试者均行冠脉造影,测量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VH组的IVSd、LVPWd、LVEDP明显增大,P〈0.01;而E/A、Ve/Va明显减小(P〈0.01)。IVSd和LVPWd与LVEDP呈直线正相关(r分别为0.79和0.77,P〈0.001)。IVSd与V e/Va和E/A呈直线负相关(r分别为-0.77和-0.70,P〈0.001);LVPWd与Ve/Va和E/A亦呈直线负相关(r分别为-0.66和-0.56,P〈0.001)。结论 左室肥厚可以作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简便、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估高龄孕妇左心功能。方法 选取于我院产检的高龄单胎孕妇40例(妊娠年龄≥35岁,高龄组)和同期适龄单胎孕妇35例(妊娠年龄25~29岁,适龄组),分别于早孕期(妊娠第12~14周)、中孕期(妊娠第24~27周)、晚孕期(妊娠第36~39周)采集超声心动图,获取两组各孕期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即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二尖瓣舒张早期和晚期峰值血流速度(E、A)、E/A、室间隔侧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左室侧壁e’、平均E/e’、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以及3D-STI参数即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整体环向应变(GCS)、左室同步性指数(SD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LVEF,比较两组各孕期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 适龄组晚孕期LAD、SV、CO、LVEDV均较早、中孕期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中、晚孕期LAD、SV、CO、L...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 对40例RA患者(RA组)、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Ds)、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二尖瓣口舒张期E峰、A峰、E/A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采集3D-STI图像,并应用4D Auto LVQ软件分析计算出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径向应变(LVGRS)、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圆周应变(LVGCS)、左心室收缩期整体面积应变(LVGAS),比较RA组与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及3D-STI参数的差异。结果 RA组与对照组LVDd、LVDs、 IVSd、LVPWd、E峰、A峰、E/A值、EDV、ESV、LVE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LVGLS、LVGRS、LVGCS、LVG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D-STI技术可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更早地检测出RA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房室重构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对照组111例和MS组85例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窦部内径(LOSd)、左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后壁厚度(PWd)、E/A值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与MS组的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S组的LOSd、LAd、IVSd、PWd、E/A值及LVMI均大于对照组(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S可导致心肌发生重构,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内径增宽,左房增大,左室心肌肥厚,心肌重量增加,舒张功能减低,超声心动图可有效检出以上异常,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sing, 3D-STI)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确诊为SLE的63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6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3D-STI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面积应变(GAS)3D-STI参数。结果两组LVEDd、LVEDs、IVSd、LVPWd、LVEDV、LVESV、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LS、GCS、GRS、GAS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D-STI可以对SLE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进行检测,为临床监测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自动左房定量(LAQ)技术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左房功能。方法选取我院LVEF正常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37例(尿毒症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4例(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和LAQ分析获取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厚度(LVSd)、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和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室间隔及左室侧壁组织运动速度(e’)、E/A、E与室间隔e’和左室侧壁e’均值的比值(E/e’)、肺毛细血管楔压(ePCWP)、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房前后径(LAD1)、左房左右径(LAD2)、左房上下径(LAD3)、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房射血容量(LAEV)、储存期纵向应变(LASr)、管道期纵向应变(LAScd)、收缩期纵向应变(LASct)、储存期周向应变(LASr-c)、管道期周向应变(LAScd-c)及收缩期周向应变(LASct-c),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应变参数与LAEF、LAVImax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毒症组LVEDd、IVSd、LVPWd、A、E/e’、ePCWP、PASP均增加,LVEF、E/A、室间隔e’和左室侧壁e’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E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毒症组二维参数LAD1、LAD2、LAD3、LAVmax、LAVmin和三维参数LAVmin、LAVmax、LAVpreA、LAVImax、LAEV均增加,LAEF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变参数LASr、LAScd、LASct、LASr-c、LAScd-c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LASc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EF与LASr、LASr-c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LAScd、LASct、LAScd-c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LASct-c无相关性;LAVImax与LASr、LASr-c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LAScd、LAScd-c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LASct、LASct-c无相关性。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肌损害早于LVEF异常;实时三维超声LAQ所测左房容积和应变参数能全面、准确地评估其左房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心平律丸对糖尿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8月期间60例糖尿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健心平律丸治疗,均治疗2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变化、B型钠尿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A值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均能改善BNP、LVEDd、IVSd、LVPWd、EF、E/A值,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的更明显(P0.05);两者均能改善心功能,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 (P0.05)。结论:健心平律丸能降低糖尿病心肌心功能不全病患者左室内径、左室后壁和室间隔厚度,有助于心肌重构,同时能升高左室射血分数和E/A值,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整体面积应变(GAS)评价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早期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32例HFpEF患者和32名健康志愿者,采集二维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TDI)与三维斑点追踪(3D-STI)图像,测量左心房收缩末期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室间隔的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速(E)和舒张晚期峰速(A)、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和E/e''比值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LVEF)和GAS;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以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GAS与LVEF间的相关性。结果 HFpEF组LVEDd、E、LVEDV、LVESV及LVEF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FpEF组LAd、IVSTd、LVPWTd、A、E/e''升高,E/A、e''减低(P均<0.05)。HFpEF组左心室GAS峰值[(-18.36±8.48)%]明显低于对照组[(-25.12±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AS值与LVEF呈负相关(r=-0.50,P<0.05)。结论 HFpEF患者在早期LVEF未发生明显变化时即已存在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减低,可通过3D-STI测量GAS而予以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估不同程度代谢综合征(MS)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例MS患者,根据血糖、血压升高的不同程度分为MSⅠ组和MSⅡ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测量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计算E/A和E/e’;VVI技术测量左室各节段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及峰值应变率(SRe),计算E/Ve;比较三组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三组间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MSⅠ组IVSd和LVPWd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SⅡ组IVSd和LVPW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Ⅰ组和MSⅡ组E/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SⅠ组E/e’值亦显著高于MS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SⅠ组左室各节段V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SⅡ组Ve除室间隔心尖段外,其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SⅠ组SRe均低于对照组,MSⅡ组SRe除了后间隔中间段、下壁中间段及前壁中间段外,其余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SⅠ组及MSⅡ组E/Ve值分别为29.20±4.08、23.58±3.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98±3.19),且MSⅠ组显著高于MS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VVI技术可准确敏感地评价MS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观察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前期患者30例(糖尿病前期组)、2型糖尿病患者32例(2型糖尿病组),以及健康成人31例(健康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e’峰、a’峰、s’峰平均值(e’mean、a’mean、s’mean),计算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与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e’峰比值(E/e’mean),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组LAVI、IVSd、LVPWd、s’mean、e’mean和E/e’mea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前期组LAVI、IVSd、s’mean、e’mean和E/e’mea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型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前期组LAVI、IVSd、s’mean、e’mean和E/e’mea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评价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情况,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PW/TDI)同步取样相关技术参数与血浆脑钠肽(BNP)联合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无左心室肥厚组(n=28)和左心室肥厚组(n=24)。同时选取于同期本院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三组入院时均检测血浆BNP水平并接受PW/TDI检查测量相关指数(E/e'、TE-e'E/A),比较三组心脏结构指标[左心室收缩末前后径(LVEDs)、左心房收缩末前后径(LAd),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左室舒张末前后径(LVEDd)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三组LAd、IVSd、LVPwd、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肥厚组LAd、IVSd、LVPwd、LVEDd均大于无左心室肥厚组和对照组,无左心室肥厚组LAd、IVSd、LVPwd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肥厚组E/e'、TE-e'BNP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组和对照组,E/A低于无左心室肥厚组和对照组,无左心室肥厚组E/e'、TE-e'脑钠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NP与E/e'、TE-e'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E/e'、血浆BNP对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具有诊断价值,特异度分别为63.5%,65.2%,灵敏度分别为78.9%,75.1%.两者联合诊断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特异度为66.3%,灵敏度为82.0%。【结论】PW/TDI同步取样技术可较好地评估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其中E/e'比值联合BNP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及合并2型糖尿病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左室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老年高血压门诊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合并2型糖尿病情况分为糖尿病组(38例)和对照组(102例),均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2组受试者入组时血浆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等自主神经功能指标、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等左室结构指标、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等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晚期血流充盈速度(E/A)等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检查结果差异。结果糖尿病组受试者入组时血浆NPY水平、LVEDd、LVESd、IVST、LVPWT及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充盈速度(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浆NT水平、LVEF、FS及部分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包括E、E/A检查结果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会对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左室结构及左室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肌纵向收缩力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HFpEF患者29例(HFpEF组),以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受试者53例(对照组)。应用上臂袖带波技术获取两组动脉波速指数(AVI);超声心动图获取两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A)、E与二尖瓣环侧壁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的比值(E/e’)、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和整体环向应变(GCS),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AVI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HFpEF的危险因素。结果 HFpEF组AVI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FpEF组IVSD、LVPWD、E/e’均增大,E/A、E、e’及GLS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VI与GCS呈负相关(r=-0.241,P<0.05),与E/e’呈正相关(r=0.288,P&...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二尖瓣环的部位不同对组织多普勒(TDI)测量结果及衍生指标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82例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者,于心尖四腔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于心尖四腔、两腔及左心三腔切面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左心室侧壁、前间隔、后壁、前壁及下壁6个位点的TDI舒张期波形,计算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E峰与舒张晚期血流A峰的比值(MV-E/A)、TDI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波与舒张晚期a波的比值(TDI-e/a)及E峰值与二尖瓣环6个位点e波平均值与E峰的比值(E/e-mean),同步记录心电图。结果根据二尖瓣口血流波形E/A比值不同,将182例患者分成两组,组Ⅰ:二尖瓣E/A≥1.0,共76例;组Ⅱ:二尖瓣E/A<1.0,共106例;组Ⅰ中同时有4个位点e/a≥1.0的患者多于组Ⅱ(59.21%,8.49%),而组Ⅱ中二尖瓣环6个位点e/a比值均<1.0的患者明显较多(64.15%,14.47%,P<0.05);即使同一组内,任意两位点之间的E/a比值多有不同或显著差别,测值相近的位点在组Ⅰ、组Ⅱ中分别占28.57%和14.29%,其中组Ⅰ中仅有左心室后壁、下壁2个与E/a-mean相近的位点,而组Ⅱ中则没有与E/a-mean相近的位点。结论临床应用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E峰值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波值比(E/e-ann)与二尖瓣E/A指标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时,需注意二尖瓣环位点不同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而取二尖瓣环6个位点E/e-mean,有助于减少此类指标在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偏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年龄因素对心血管僵硬度的影响。 方法 将447名接受体检者分成6个年龄组,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舒张期内经(LVIDd)和收缩期内径(LVIDs);测量、计算心功能参数:Tei指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速度峰值比(E/A),二尖瓣环舒张早、晚期速度峰值比(e/a),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及瓣环速度峰值比(E/e),射血分数(EF);检测动脉僵硬度参数:心踝血管指数(CAVI)和颈-股脉搏波速度(CFPWV)。对各年龄组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分析。 结果 IVSd及LVPWd随年龄增加而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Tei指数、E/A、e/a、E/e随年龄增加而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脉僵硬参数CAVI和CFPWV随年龄增加而增大(P均<0.001)。动脉僵硬参数CAVI和CFPWV与心脏Tei指数、E/A、e/a、E/e显著相关(P均<0.05);控制年龄偏相关分析显示CAVI与Tei指数、CFPWV与E/A显著相关(P<0.001)。 结论 年龄是动脉、心脏僵硬度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心脏与血管僵硬度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观察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转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影响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临床转归的超声因素。方法观察21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首次检查、随访第2个月和随访1年时超声心动图表现,根据随访1年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否〉35%及临床表现归人病情改善及病情持续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LVEF,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并观察各瓣膜关闭不全。利用单因素分析探索与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临床转归相关的超声因素。结果21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随访1年时15例病情改善,6例病情持续,无患者死亡。病情改善组首次检查、随访第2个月及随访1年时LVEDd及LVESd较病情持续组小(P〈0.05),两组之间首次检查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2个月及随访1年时病情改善组LVEF明显提高(P〈0.01)。随访第2个月、随访1年时病情持续组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随访1年时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检出率较病情改善组增高(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首次检查LVEDd≥60mm和随访第2个月LVEF〈30%患者随访1年时病情持续率较高。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观察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临床转归,首次检查LVEDd≥60mm和随访第2个月LVEF〈30%患者病情常持续,需引起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四维自动左房定量(4D-LAQ)技术评价不同病程阶段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房形态和功能变化并探讨影响T2D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T2DM的患者96例作为病例组, 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1组)和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DM2组)各48例;同期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8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间隔壁e′、侧壁e′), 计算E/A、平均e′、E/e′。应用4D-LAQ技术获得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心房总排空分数(LAEF)、左心房储备期纵向应变(LASr)、左心房管道期纵向应变(LAScd)及左心房收缩期纵向应变(LASct)。比较三组间左心房参数的差异, 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DI)成像技术评价正常左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正常左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高血压病组)和正常成人60例(对照组),使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及E/A值,TDI测量二尖瓣瓣环后间隔与侧壁位点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及e’/a’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组侧壁及后间隔e’、e’/a’明显降低,后间隔a’明显升高(均P0.01)。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不同位点瓣环舒张期运动幅度不同(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在发生左室重构前已有舒张功能异常,TDI技术可快捷、准确地评估早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估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rTOF)中远期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方法:将74例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rTOF患者作为病例组,将7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获取心脏结构及功能参数;应用2D-STI获取左心室收缩功能应变参数,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1)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正常,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77);病例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LVEDD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及室间隔侧二尖瓣前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右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RVEDDI)、肺动脉前向血流峰值速度(P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E/e’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2)病例组左心室整体、3个切面、6个室壁收缩期峰值纵向应(LS)及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CS)均较对照组减低(P<0.005),其中以前间隔LS减低最为明显,且CS由基底段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