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双相情感障碍为慢性精神类疾病的一种,以狂躁及抑郁症交替出现为主要特征[1,2]。药物治疗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焦虑、抑郁及物质滥用等症状的复发率仍较高[3]。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初诊至复诊整个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促进患者的恢复。目前,该护理模式是否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病耻感及认知功能具有影响,需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疾病负担2019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达2876万人,其中缺血性卒中占比84%,是我国第三大死亡原因[1]。偏瘫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占比1/3—1/2,严重影响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2]。姿势控制训练以运动控制训练为主,结合视觉、触觉、本体觉训练,强化神经肌肉反应及肢体控制能力,纠正异常运动姿势,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3]。  相似文献   

3.
<正>失语症是脑卒中或脑损伤后语言丧失的体现,表现为听、说、读、写各方面的障碍。其中非流畅失语症是失语症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言语表达能力明显下降、言语不流畅[1]。患者由于语言表达问题、语言沟通障碍导致对疾病康复、对康复的反应和心理社会适应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些心理社会因素直接影响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2]。由于非流畅失语症患者的口语表达障碍突出,但是口语表达训练疗效差异性大,且目前常规的一对一语言训练难以泛化到日常生活中[3]。  相似文献   

4.
<正>广泛性焦虑症系一类常见度较高的精神障碍病种,典型表现为无目标性坐立不安、烦躁、焦虑[1],适用的心理干预技术可提升该类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2,3]。情感交互护理倡导护患双方以互帮互助方式实现情感共鸣与共情,进而实现个体不良情绪的改善目标[4]。自助式认知行为疗法依托现代通讯技术优势应运而生,具备成本低廉、便捷实用治疗优势[5]。本次研究旨在探索情感交互护理与自助式认知行为疗法联用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失语症(aphasia)是由于大脑受损引起的获得性言语障碍,临床表现为理解、表达、阅读、书写、复述、命名等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1-2]。失语症会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属的日常沟通和生活质量,甚至继发双方的情绪障碍[3-5]。患者常常反映他们心知肚明但有口难言,或者内心所想与出口之言存在差异[6]。在一项基于访谈的研究中,超过75%的失语症患者表示,在日常交流过程中他们可以在内心说出他们不能说出口的话[7],此即内部言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活沟通实例模块训练法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9月收治于我院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病人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活沟通实例模块训练法,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杨氏躁狂量表(YM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生活沟通实例模块训练法对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病人施加干预,可显著改善该类情感障碍病人的症状程度,降低社会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创作型绘画填充疗法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收住于我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分别接受创作型绘画填充疗法与普通绘画疗法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主动参与人次、参与时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绘画疗法具备较好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效果,创作型绘画填充疗法较普通型绘画疗法效果更佳,患者的参与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正>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具有高致残率的慢性迁延性疾病,是社区严重精神障碍综合管理的主要病种之一[1],此类患者期望寿命相对较短,心血管疾病是首要死因[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进行生活方式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普通人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3],是心血管疾病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该研究依托杭州市近40年的社区精神障碍管理治疗服务网络[4],以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活方式调查及生活方式管理,对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少数患者甚至出现抗拒治疗或自杀的现象[1,2]。因此,对白血病患者进行相关心理干预尤为重要。绘画疗法是一种遵循大脑左右脑半球分工与心理投射理论的心理治疗技术[3]。俱乐部形式心理干预邀请恢复效果好的患者进行心路历程分享,有利于提高治疗信心[4]。基于此,本次研究将绘画疗法联合俱乐部形式心理干预护理应用于白血病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301例,  相似文献   

10.
<正>老年人骨质疏松易发生下肢骨折[1],又易受机体功能衰退、术后持续疼痛等影响肢体功能恢复。疼痛护理干预以控制患者疼痛为目标[2],在手术全周期进行疼痛控制以促进恢复。研究显示术后早期训练有助于骨折患者身体机能恢复[3]。术后疼痛呈阶段性发展,笼统的康复训练缺乏针对性,不符合疼痛护理理念,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疼痛护理与常规康复训练存在局限性。循序渐进式康复训练是根据患者的恢复与疼痛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的针对性护理,既便于实现疼痛控制,又有助于患者的康复[4]。鉴于此,  相似文献   

11.
<正>突发性耳聋系原因不明、突然而起的感觉神经性耳聋病症,会严重损及发病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1]。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后并不会快速痊愈,需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干预,治疗期内的听力缺损状态极易引发抑郁焦虑等恶劣情绪与心境[2]。专案护理指将某一病种或某一护理问题设立为专案护理主题,护理工作者以主题为指引开展有助于提高该病种护理质量或有利于解决该护理问题的护理方案及举措的探索实践活动[3]。创优护理指针对某病种、某护理问题所开展的优质高效护理项目创建过程[4]。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损害患者的身体功能,导致其独立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1];其次慢性病患者更易出现认知障碍,认知下降会影响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后续导致自理能力下降[2],从而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改善慢性病患者的身体和认知功能尤为重要。研究[3]发现,功能性任务训练是一种可以同时作用于身体和认知的训练方式,最开始应用在老年女性中,旨在探索其与渐进式抗阻训练相比,哪种训练对功能能力、平衡和力量等影响更大;之后,研究侧重于探索该训练对患者身体功能产生的作用[4-5]。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方式逐步应用到认知相关领域,以观察其对决策力、记忆力等的影响[6]。目前功能性任务训练在脑卒中、帕金森等慢性病中得到广泛应用[4-5],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和认知功能都产生积极影响,可以改善疾病导致的双重功能障碍。然而,国内慢性病患者应用该训练方式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综述该干预方式对慢性病患者的功能改善效果,以期为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支持和借...  相似文献   

13.
<正>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为继发性情感精神障碍性疾病,并常伴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等躯体化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3]。PSD常发生于卒中后3-6个月,其发病率为20%-50%。对PSD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PSD多伴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往往会加重抑郁病情,而两症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4]。研究表明[5],约有1/3-1/2的脑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障碍。  相似文献   

14.
<正>卒中后抑郁(Post-Sstroke Depression, 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的情感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卒中症状以外的情绪低落、兴趣缺失,其核心症状为大部分时间闷闷不乐,兴趣减退及精力或易疲劳感减退[1]。有研究指出,PSD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逐年上升,脑卒中后5年内PSD的综合发生率为31%,总体发病率高达40%~50%,其中轻中度抑郁约占PSD患者的90%[2]。PSD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3~4]。  相似文献   

15.
<正>胫骨平台系人体膝关节之重要负荷结构,该部位骨折后会引发骨关节炎性病变,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受损、承受活动障碍困扰[1]。手术治疗是该类骨折患者主要治疗方法,术后患者因疼痛侵袭、并发症困扰、关节功能障碍性活动受限等影响而处于情绪恶劣、生活品质下滑状态,需向其提供积极适用的精心照护[2]。心理护理能让患者重建并维系于良好心境状态[3],康复护理是骨折患者不可或缺的疾控核心内容[4]。本次研究尝试采用心理康复双轨模块干预法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施加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对进行严密监护及抢救的特殊场所,由于病情严重,患者大多处于昏迷状态,无法完成各项行为,需要患者家属作为主要授权人参与一系列临床决策[1]。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能改善家属对患者病情的认识、调节家属心理状态[2]。图例讲解法沟通方式是基于图例讲解法的新型沟通模式,儿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良好[3]。本次研究对ICU患者家属实施图例讲解法沟通方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相抑郁缓解期病人对填充绘画的认同程度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双相抑郁缓解期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填充绘画娱疗,对照组予以为普通绘画娱疗,时间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娱疗参与人次及持续时间等指标评定训练效果。[结果]训练6周后,观察组病人HAMD-17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主动参与娱疗的人次与娱疗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填充绘画娱疗可以提高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疗效,提高病人对工娱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情境式交往训练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心理临床康复中心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精神科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精神科疾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情境式交往训练。干预前及干预8周末,评估患者的抑郁、躁狂、生存质量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抑郁和躁狂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末观察组抑郁和躁狂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及总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末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分及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精神信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境式交往训练可减轻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和躁狂症状,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食道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EV)为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类型,而食道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最常见致死原因之一[1]。近年来患者疾病管理和自我护理能力在疾病康复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作用[2]。护理行为感知模式护理主要是指从患者关怀角度出发而实施护理干预措施[3]。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少年定义为处于青春期的、年龄为10~19岁的、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的人[1]。青少年癌症患者是指年龄在10~19岁的癌症患者。据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统计,每年新增约10.5万例青少年癌症患者[2],且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3-7]。目前随着医疗技术迅速发展,青少年癌症患者病死率有所下降[8],但青少年癌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并不高,一方面是因为青少年癌症患者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其在患病期间具有叛逆性、情绪不稳定性、依赖性等心理特征[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