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这表示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节气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到来意味着气温回升加快,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湿度逐渐加大,此时养生要顺应自然环境变化,通过人体自身调节使人体内部生理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此时养生要注意清除积热、预防湿邪。谷雨时节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现列举常用  相似文献   

2.
温玉 《开卷有益》2024,(2):40-41
<正>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前后,万物萌动,春天即将到来。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天气也逐渐回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此时气候主要特点为雨水增多,气温仍有起伏,寒潮较多。一、雨水三候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相似文献   

3.
宋华隆 《开卷有益》2023,(11):42-43
<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么介绍小雪节气:“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也。”就是说,天气寒冷,降水的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是,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一、小雪三候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  相似文献   

4.
刘芳 《开卷有益》2024,(1):35-36
<正>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与立春相交接,阳气已逐渐升发,人体应顺应天时,固护精气,滋养阳气,将精气内蕴于肾,化生气血津液,促进脏腑生理功能,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一、大寒三候大寒时节分为三候:“初候鸡乳育;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相似文献   

5.
高帅 《开卷有益》2023,(12):47-48
<正>冬至时逢每年公历的12月21至23日,从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开始。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恪遵宪度抄本》曰:“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冬至时节意味着数九寒天开始。《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  相似文献   

6.
薛单 《开卷有益》2023,(12):46-47
<正>大雪时节,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这一季节,天气开始变得更为寒冷。大风、大雪将会经常出现,气温骤降,患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会比平时多好几倍。这是因为秋冬养阴,而大雪时,天地之间阴气最盛,此后阳气渐升,而阴气渐衰。因此,大雪时节若能因人、因时、因地进行补养,则可使养生的效果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7.
《开卷有益》2024,(3):58-59
<正>一、节气由来春分,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3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在天文学,春分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  相似文献   

8.
靳丽 《开卷有益》2023,(11):46-47
<正>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建始也,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获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季节类节气。立冬,其气候、风雨、湿度、气温等,此时处于转折点上,是由秋季向冬季的转变。一、立冬三候立冬分为三候:1.初候,水始冰。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冰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孙庆 《开卷有益》2023,(1):59-60
<正>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与立春相交接,阳气已逐渐升发,人体应顺应天时,固护精气,滋养阳气,将精气内蕴于肾,化生气血津液,促进脏腑生理功能,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一、大寒三候大寒时节分为三候:“初候鸡乳育;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相似文献   

10.
孙庆 《开卷有益》2022,(7):46-47
<正>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一、小暑三候1.初候,温风至,是指小暑节气之后,天气已经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凉风习习的日子已经远去。这之后即便有风,也都是温风,天地之间都仿佛变成了一个大蒸笼,风吹在身上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11.
刘芳 《开卷有益》2023,(10):51-52
<正>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之后,天气渐冷,初霜出现。霜降是秋收到冬藏的过渡,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一、霜降三候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1.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即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2.二候草木黄落: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3.三候蛰虫咸俯:蛰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  相似文献   

12.
李嘉 《开卷有益》2023,(9):46-47
<正>“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分是24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刚好是秋季90天的中分点。正如谢逸诗中所描述,金秋送爽的秋分,风格外清凉,白露清冷,秋天就过去一半了。秋分后,夜渐长,昼渐短,气温逐渐下降,秋天也越来越深了。一、秋分三候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1.一候雷始收声:秋分后下雨,不再能听到雷声的轰鸣。古人认为雷是由于阳气过剩而产生,到了秋分时节,天气转凉,阴气渐盛,雷也不再盛发,所以雷声的减少也预示着暑天暑气的结束。  相似文献   

13.
孙庆 《开卷有益》2023,(8):46-47
<正>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温度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民间谚语也说“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正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即秋乏,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此时,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节时,应注重一个“和”字,即“调和阴阳”进行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14.
高帅  王斌 《开卷有益》2023,(9):49-50
<正>白露适逢每年公历的9月7~9日,此时太阳位于黄经16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白露提到:“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夏至时阳气达到顶点,至白露时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因此称之为白露。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标志着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相似文献   

15.
孙庆 《开卷有益》2022,(5):58-59
<正>夏季三个月,起于立夏,止于立秋前一天,有六个节气,即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夏季是万物生长,繁荣秀丽的季节,夏季养生正当时,掌握一些夏季养生保健方法,才能让你轻松度过难熬的炎炎夏日。一、立夏分为三候初候,蝼蝈鸣。《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二候,蚯蚓出。蚯蚓即地龙,《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  相似文献   

16.
孙庆 《开卷有益》2022,(6):58-59
<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言道:“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也称为“忙种”,预示着农民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  相似文献   

17.
孙庆 《开卷有益》2022,(7):48-49
<正>“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为养生重点。一、起居养生大暑养生起居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大暑节气讲究“夜卧早起,午间小睡”。人们每天需保证至少7~8个小时的有效睡眠,晚间1 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缺少睡眠易导致肝肾阴虚,  相似文献   

18.
孙庆 《开卷有益》2023,(1):63-64
<正>小寒节气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古人云:“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也。”在古人眼里,寒冷是个不断发展和积累的过程。小寒时节,又正值三九隆冬之际,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出门冰上走”,民间也常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于是,小寒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最冷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孙庆 《开卷有益》2023,(3):65-66
<正>关于“惊蛰”之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出走矣。”古人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为“蛰”。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时,冬眠的动物被惊醒,人们便称这天为“惊蛰”。惊蛰时节,正值冬春交替、乍暖还寒、蛰虫惊醒、万物复苏之时,人与自然相通应,我们经过了冬季的收藏,调整身心,叫醒身体。  相似文献   

20.
孙庆 《开卷有益》2023,(2):63-64
<正>一、雨水三候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1.一候獭祭鱼上一个节气河流解冻,雨水一到,水獭开始捕鱼,将很多鱼摆在岸边,如同陈列祭品。后世用“獭祭鱼”比喻罗列堆砌资料。2.二候鸿雁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