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经间期出血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两次月经之间,氤氲之时,发生周期性出血者。经间期出血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的第10~16d,如出血量少,偶然一次不作疾病治疗,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但若反复出血,持续时间长,血量增多,不及时治疗易发展成崩漏,且对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影响受孕或发生自然流产。经间排卵期为氤氲状活动,排出精卵,呈上升状运动;是重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经间期出血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付钧 《吉林中医药》2006,26(7):22-22
经间期出血是指妇女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在两次月经之间,氤氲之时发生周期性的阴道出血现象。临床常见有肾阴不足、湿热扰动、肝郁血滞3型最为常见。笔者自2000年以来,共治疗经间期出血患者5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52例,年龄在16~44岁之间,病程3个月~2年不等。已  相似文献   

3.
王青 《光明中医》2015,30(2):301-302
目的观察清肝止淋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服用清肝止淋汤加减,对照组28例,服用补佳乐,治疗后综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2例,未愈1例,治愈率92.50%,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8例,未愈4例,治愈率57.13%,总有效率85.7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清肝止淋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6年,笔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患者62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1-2006年,笔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患者62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16~35岁,平均25岁;病程0.5~2a。均表现为在两次正常月经中间出现周期性的阴道出血,血量少于月经量,常持续2~7d,可自止,有的伴有下腹部一侧胀痛,腰酸不适,带下增多,  相似文献   

6.
经间期出血为现代医学所述的排卵期出血,临床上以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乐育之时,周期性的阴道出血.其诊断要点为:在月经周期的第10~16天,即月经干净后7天左右出血,临床上又可分为经间前期出血,经间中期出血,经间后期出血3种.  相似文献   

7.
经间期出血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婉萍 《河南中医》2004,24(12):52-53
经间期出血是指在月经周期的中间时间出血,而且是有规律的发作,故现代医学谓之“排卵期出血”,乃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定经汤加减方配合西药人工周期疗法)和对照组(西药人工周期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亲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6%和52.1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经汤加减方配合西药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更明显,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姜彦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3):51-52
经间期出血是妇科月经病中的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排卵期出血。临床上以肾阴虚型多见,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促进阴阳顺利转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经间期出血     
《广西中医药》2009,32(2):62-62
方药:生地12g,泽泻10g,山茱萸12g,川续断10g,当归10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菟丝子10g,丹皮10g,白术12g,白芍12g,阿胶珠15g。  相似文献   

11.
经间期出血是临床妇科的常见病,病因、病机复杂,可发生于月经初潮后至绝经的任何年龄。主要表现为两次月经中间阴道流血或突然暴下,常可继发感染、失血性贫血、继发不孕等,临床病因主要是肾阴虚、湿热及血瘀等,但在临症中发现脾气虚弱也是很多患者发病的病因所在,且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辨证施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间期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经间期出血的患者采用盆炎净胶囊、桂枝茯苓胶囊等药物治疗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对经间期出血合并胃肠炎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消炎利胆片等非妇科药物治疗也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体现了祖国医学辨证施治整体观的精神。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上述疾病16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经间期出血患者,其中子宫附件炎11例,胃肠炎5例;年龄19~39岁,病程1~5个月。11例子宫附件炎患者中均有经间期出血伴腰酸,小腹隐隐不适,偶尔有刺痛,伴有少量黄白带,妇科检查子宫附件有压痛,TCT检查阴性,B超检查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舌苔质微红有瘀血点,两侧有齿凝,考虑为湿热下注夹杂瘀症。5  相似文献   

13.
六味地黄丸治疗经间期出血深圳市沙头角人民医院(518000)黄建章经间期出血,即在两次月经之间,氤氲乐育之时有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其发生与经间期的生理有关。因月经干净后,血海空虚,冲任不足,经气必须逐渐蓄积,阴血必须逐渐滋长,由虚至盛,至二次月经中间阴...  相似文献   

14.
张萍青主任医师治疗经间期出血首重脾肾,肾虚用震灵丹、六味地黄丸加减,脾虚用四君子汤合二至丸化裁.按不同月经周期分期用药,自拟冲任Ⅰ、Ⅱ、Ⅲ号方,以求动中有静,活中有敛,对由湿热、瘀血、肝火引起的出血以实时症候为基准,针对具体个案予以配伍加减,侧重调整阴阳平衡,调经以止血.  相似文献   

15.
姚美燕 《吉林中医药》2012,32(4):357-359
经间期出血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排卵期”出血,其发病原因基本是因为排卵前血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过多或内膜对雌激素波动过度敏感,不足以维持增长的子宫内膜或一批发育中的卵泡夭折引起雌激素的波动而出现少量撤退性的出血.《竹林女科》中有“一月经再行”的记载.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强调个体与整体性的统一,治疗上灵活应用,针对性强.  相似文献   

16.
<正>经间期出血临床特点为两次月经中间,约在周期的第12~16天出现规律性的少量阴道出血,出血持续数日,可伴有腰酸、少腹两侧或一侧胀痛、乳胀、白带增多[1]。1病因病机吴克明教授认为,经间期是月经净后,血海空虚、冲任衰少、经气由衰到盛之转折,由阴转阳之时,精血渐充。女  相似文献   

17.
六味地黄丸治疗经间期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章 《江苏中医》1994,15(8):36-36
  相似文献   

18.
滋补肾阴是经间期出血的基本治法,但单纯地滋补肾阴不见得收获疗效,若再过用清降虚火之药物,会进一步损伤阳气,阻碍经间期重阴转阳的变化而加重出血。经间期重阴转阳的阴阳变化失调是其出血的根本原因,阳虚型经间期出血,因阳气的温煦、推动、兴奋、升发、气化等作用均减弱,治疗时应顺应月经周期的阴阳变化趋势,在滋补肾阴的基本大法上重视助阳法的应用,既能促使精血津液生成代谢,保证血循脉道而行,还可刺激卵泡正常发育及顺利排出,改善黄体功能,达到阴阳平衡,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和。  相似文献   

19.
20.
经间期出血系指两次月经之间阴道出血,亦称排卵期出血。为女科临床之常见病。经间期即经后十四天左右,体内正处于阳消阴长,血气的显著活动为排卵之所需,也即前人所说的氤氲乐育之气,如《女科要旨》引袁了凡语“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此的候也,此时逆而取之则成丹,顺而施之则成胎。”同时此期冲任二脉之气逐渐旺盛,激动血海而至出血,故属正常生理现象,无需治疗,若出血量多或如月经淋漓日久,且伴全身症状者则属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