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秋葵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黄秋葵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秋葵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为6-羟基豆甾-4-烯-3-酮(1),6β-羟基豆甾-4,22-二烯-3-酮(2),3β-羟基豆甾-烯-7-酮(3),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4),豆甾-5-烯-3β,7β-二醇(5),豆甾-5,22-二烯-3β,7β-二醇(6),豆甾-4,22-二烯-3,6-二酮(7),豆甾-4,22-二烯-3-酮(8),麦角甾-7,22-二烯-3β-醇(9),环阿尔廷-25-烯-3,24-二醇(10),羽扇豆醇(11),橙酰胺乙酸酯(12),豆甾醇(13),棕搁酸(14).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也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紫红曲代谢产物中的甾体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药食两用紫红曲Monascuspurpureus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紫红曲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3-酮(1),3-oxo-24-methyl-enecycloarane(2),豆甾醇(3),7β-羟基豆甾醇(4),3β-羟基豆甾-5烯-7-酮(5),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6),5a,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7),β-谷甾醇(8).结论:以上8个化合物除化合物3和7外,其余均为首次从红曲菌属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云南美登木内生真菌Botryosphaeria sp.MHF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相、正相等多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应用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云南美登木内生真菌B.sp.MHF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是麦角甾-5-烯-3-醇(1)、麦角甾-4,6,8,22-四烯-3-酮(2)、麦角甾-3β,5α,9α-三羟基-7,22-二烯-6-酮(3)、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4)、麦角甾-5α,8α-环二氧-6,22-二烯-3-醇(5)、fusaproliferin (6)、脑苷脂C(7)和3,4,5-三羟基-四氢萘酮(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以Murashige-Skoog培养基培养的该菌株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程锁明  翟银成  薛芳  王金辉 《中草药》2015,46(24):3630-3636
目的对僵蚕Bombyx Batryticatus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溶剂提取、萃取、反复硅胶柱色谱、ODS、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僵蚕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α,6β)-3-苄基-6-异丙基-4-甲基-2,5-吗啡啉二酮(1)、(3α,6α)-3-苄基-6-异丙基-4-甲基-2,5-吗啡啉二酮(2)、氧麦角甾醇(3)、22E-3β-羟基-5α,6α-环氧麦角甾-22-烯-7-酮(4)、5α,6α-环氧-(22E,24R)-麦角甾-8(14),22-二烯-3β,7α-二醇(5)、7α-甲氧基-(22E,24R)-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β-醇(6)、(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7)、豆甾醇-7,22-二烯-3β,5α,6α-三醇(8)、3β,5α-二羟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6-酮(9)、(22E,24S)-5α,8α-环二氧-24-甲基-胆甾-6,9(11),22-三烯3β-醇(10)、高精氨酸(11)、β-谷甾醇(12)。结论化合物1~11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7,(8)
目的:研究花脸香蘑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等波谱技术结合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结构。结论:从花脸香蘑子实体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分离到10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E,24R)-5α,8α-环二氧-24-甲基-胆甾烷-6,9(11),22-三烯-3β-醇(1)、5α,8α-环二氧-24(S)-甲基麦角甾烷-6,9(11)-二烯-3β-醇(2)、5α,8α-环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3)、(22E,24R)-麦角甾-7,9(11),22-三烯-3β,5α,6β-三醇(4)、(20S,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9α-四醇(5)、(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6)、(22E,24R)-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β,7α-二醇(7)、β-麦角甾醇(8)、豆甾醇(9)、β-谷甾醇(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7,(8)
目的:研究花脸香蘑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等波谱技术结合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结构。结论:从花脸香蘑子实体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分离到10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E,24R)-5α,8α-环二氧-24-甲基-胆甾烷-6,9(11),22-三烯-3β-醇(1)、5α,8α-环二氧-24(S)-甲基麦角甾烷-6,9(11)-二烯-3β-醇(2)、5α,8α-环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3)、(22E,24R)-麦角甾-7,9(11),22-三烯-3β,5α,6β-三醇(4)、(20S,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9α-四醇(5)、(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6)、(22E,24R)-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β,7α-二醇(7)、β-麦角甾醇(8)、豆甾醇(9)、β-谷甾醇(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厚蜂窝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子伟  刘劲松  吴培云  何其伟  项晨  王刚 《中成药》2012,34(7):1304-1308
目的研究厚蜂窝菌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厚蜂窝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经过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角鲨烯(1)、9(Z)-十八烷烯酸(2)、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3)、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4)、过氧麦角甾醇(5)、麦角甾-6β-甲氧基-7,22-二烯-3β,5α-二醇(6)、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7)、8,14-环氧麦角甾-4,22-二烯-3,6-二酮(8)、麦角甾-3β,5α,9α-三羟基-7,22-二烯-6-酮(9)、2,2-二甲基-1-苯并吡喃-6-醇(10)、2-呋喃甲酸(1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佛甲草中甾醇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晓峰  刘霞  潘兰  岐琳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0):1319-1321
目的:对佛甲草Sedum,lineare Thunb.中的甾醇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技术对植物全草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NMR)等现代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佛甲草中分离得到6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7-烯-3β-醇(1),豆甾-3β,5α,6β三醇(2),豆甾-5-烯-3β-醇-7-酮(3),豆甾-5-烯-3β,7α-二醇(4),豆甾-5-烯-3β,7β-二醇(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高宗华  马丽英  沈云修 《中药材》2008,31(9):1343-1347
目的:研究一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海洋真菌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以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N-苯甲酰苯丙氨醇(1)、asperphnamate(2)、酒酵母甾醇(3)、(22E,24R)-6β-甲氧基麦角甾-7,22-二烯-3β,5α-二醇(4)、(22E,24R)-5α,6α-环氧麦角甾-8(9),22-二烯-3β,7α-二醇(5)、(22E,24R)-3β,5α,9α-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6)、(22E,24R)-3β-羟基麦角甾-5,8,22-三烯-7-酮(7)、麦角甾醇(8)、过氧化麦角甾醇(9).结论:化合物(7)为首次从微生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脱皮马勃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明智  罗舟  颜鸣  赵庆春 《中草药》2012,43(4):664-666
目的研究脱皮马勃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脱皮马勃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是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麦角甾-7,22-二烯-3β-酮(2)、麦角甾-5α,8α-环二氧-6,22-二烯-3β-醇(3)、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4)、反式桂皮醇(5)、反式桂皮酸(6)、对羟基苯甲酸(7)、4-羟基苯基乙酸酯(8)、苯丙氨酸(9)、正二十八烷(10)、对苯二酚(11)、棕榈酸(12)。结论化合物4~10为首次从脱皮马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白腐菌三色拟迷孔菌(Daedaleopsis tricolor)的子实体具有抗癌活性。曾从子实体中分离得到麦角甾醇、麦角甾-5,7-二烯-3β-醇和麦角甾-7,22-二烯-3β-醇。在进一步研究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化合物麦角甾-5,8,24(28)-三烯-3β-醇(化合物1)和10个已知成分(化合物2~11),分别为麦角甾-8(14),24(28)-二烯-3β-醇、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4(28)-二烯-3β-醇、(22E)-麦角甾-5,7,22,24(28)-四烯-3β-醇、麦角甾-5,7,24(28)-三烯-3β-醇、(22E)-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6,(7)
目的:研究香泊氏孔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香泊氏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醇(1)、(22E,24R)-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22E,24R)-5α,8α-过氧麦角甾-6,9(11),22-三烯-3β-醇(3)、(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醇(4)、白桦脂酸(5)、(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6)和硬脂酸(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从该菌种子实体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南海多室草苔虫甾醇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i H  Zhou XF  Yang YL  Sun JF  Hu J  Liu YH 《中药材》2011,34(2):180-183
目的:研究南海多室草苔虫(Bugula neritina L.)的甾醇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多室草苔虫石油醚部位分离到10个甾醇类化合物,鉴定为:胆甾-4-烯-3-酮(Ⅰ);胆甾醇(Ⅱ);3β,5α,9α-三羟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6-酮(Ⅲ);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3β,56,β-三醇(Ⅳ);3β-羟基-7-甲氧基-胆甾-5-烯(Ⅴ);过氧化麦角甾醇(Ⅵ);3β-羟基-胆甾-5-烯-7-酮(Ⅶ);6β-羟基-胆甾-4-烯-3-酮(Ⅷ);胆甾-5-烯-3β,7β-二醇(Ⅸ);胆甾-5,22(E)-二烯-3β7,α-二醇(Ⅹ)。结论:化合物Ⅴ~Ⅹ为首次从该种多室草苔虫中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灰毛浆果楝Cipadessa cinerascen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各种波谱方法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灰毛浆果楝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羊毛甾-7-烯-3-酮-22,25-环氧-23,24-丙酮乙缩醛(1)、chisopanin M(2)、3β-羟基-5-烯-豆甾(3)、7α-羟基-4-烯-3-酮-豆甾(4)、3β-羟基-5-烯-7-酮-豆甾(5)、7α-羟基-谷甾醇(6)、22E-7α-甲氧基-5α,6α-环氧-8(14),22-二烯-3β-羟基麦角甾(7)、7β-羟基-4-烯-3-酮-胆甾(8)、3β-乙酰氧基-2β,4β-二羟基-16-酮-孕甾(9)、17α,20R-二羟基-3,16-二酮-孕甾(10)、2β,3β-二羟基-16-酮-孕甾(11)、3β,7α-二羟基-20-酮-孕甾(12)、2α,3β-二羟基-5-烯-20-酮-孕甾(13)、1,4-二烯-3,16-二酮-2-羟基雄甾(14)、5-烯-17-酮-3β,16β-二羟基雄甾(15)、芹菜素(16)和annuionone D(17)。结论除化合物14和17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灰毛浆果楝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半红树植物黄槿中的三萜和甾醇成分(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的化学成分。方法:分离纯化采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结构鉴定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与文献对照确定。结果:从黄槿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1)、粉蕊黄杨二醇(2)、β-粘霉烯醇(3)、羽扇豆醇(4)、日耳曼醇(5)、豆甾-4-烯-3-酮(6)、豆甾-4,22-二烯-3-酮(7)、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8)、β-谷甾醇(9)和豆甾醇(10)。结论:化合物3~5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苟亮  卯锦  刘博超  雷丹  孙河  刘蓉  肖朝江  姜北 《中草药》2024,55(5):1451-1459
目的 研究高寒植物长鞭红景天Rhodiola fastigiata干燥全株的脂肪族类化学成分和抗疟活性。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以及RP-18、MCI、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SYBR Green I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疟活性筛选。结果 从长鞭红景天干燥全株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脂肪族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0α-葫芦-7,24二烯醇(1)、β-香树脂醇乙酸酯(2)、豆甾烷-3-酮(3)、豆甾-4-烯-3-酮(4)、β-谷甾醇(5)、schleicheol 1(6)、豆甾-4,6,8(14),22-四烯-3-酮(7)、(22E,24R)-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8)、豆甾-4-烯-6β-醇-3-酮(9)、3β-羟基豆甾-5-烯-7-酮(10)、6α-羟基豆甾-4-烯-3-酮(11)、豆甾烷-3,6-二醇(12)、正二十二烷醇(13)、二十四烷醇(14)、去氢木香内酯(15)。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表葫芦二烯醇;化合物2、13和14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紫藤瘤(Wisteria sinensis Sweet Caulis)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渗漉提取液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三萜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棕榈酸酯(1)、α-菠甾醇(2)、(22E,24R)-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3)、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4)、(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醇(5)、11α,12α-环氧蒲公英赛醇(6)、羽扇豆醇(7)、白桦脂酸(8)、12-齐墩果烯-3β,24-二羟基-22-酮(9)、12-齐墩果烯-2α,3β,23-三醇(10)、12-齐墩果烯-3,22,24-三醇(11)、12-齐墩果烯-3α,21β-二醇(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苣荬菜的甾体和酚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苣荬菜的甾体和酚类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和植物化学分类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及Rp-18等柱层析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应用波谱解析和理化常数对照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角甾-6,22-二烯-3β,5α,8α-三醇(1),豆甾-5-烯-3β,7α-二醇(2),豆甾-5,22-烯-3β,7α-二醇(3),豆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4),豆甾-6β-羟基-4,22-二烯-3-酮(5),谷甾醇(6),胡萝卜苷(7),异东莨宕葶(8),七叶内酯(9),大黄素(10),洋芹素(11)。结论:化合物1-5,8-10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此类甾体和酚醇可作为该属植物化学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16,(11)
目的:研究喜热灵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薄层制备色谱、高压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喜热灵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运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喜热灵芝中分离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角甾-7,22-二烯-3β-棕榈酸酯(1)、(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醇(2)、灵芝萜烯二醇(3),6,9-环氧麦角-7,22-二烯-3β-醇(4)、灵芝酮二醇(5)、丁二酸(6)、灵芝醇F(7)、赤芝酮(8)、灵芝酮三醇(9)、灵芝醇A(10)、(22E,24R)-麦角甾-7,22-二烯-2β,3α,9α-三醇(11)、泥湖鞘胺醇(12)。结论:其中,化合物1、2、4~7、9~12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暗花金挖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日娜  武海波  王文蜀 《中草药》2012,43(9):1721-1723
目的 研究天名精属植物暗花金挖耳Carpesium triste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NMR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暗花金挖耳全草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α-羟基-9β,10β-环氧-1βH,5αH-愈创木-11(13)-烯-8α,12-内酯(1)、天名精内酯酮(2);6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3)、豆甾醇(4)、5α,8α-环二氧-24(S)-甲基麦角甾-6,22二烯-3β-醇(5)、5α,8α-环二氧-24(S)-甲基麦角甾-6,9(11),22-三烯-3β-醇(6)、β-谷甾醇(7)和β-胡萝卜苷(8).结论 以上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暗花金挖耳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的13C-NMR数据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