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原因.对其诊治包括尽早诊断,术前处理,病因治疗及术后处理等多方面.动脉瘤破裂出血属神经外科急症,并需多科协同治疗.  相似文献   

2.
3.
陈高  席桂发 《浙江医学》2009,31(9):1191-1193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hage,SAH)是指非外伤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出血原因为脑动脉瘤破裂,称为动脉瘤性SAH,约占85%。据统计,约20%的动脉瘤性SAH患者易于在早期再次破裂出血,约有50%的患者死于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IⅧ。同时,发生SAH后的脑血管痉挛是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袁峰 《疑难病杂志》2010,9(6):473-475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神经内科常见急症,近年来,该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处理,笔者现对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一类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出血性脑卒中.尽管aSAH临床术前诊断、术中治疗和术后重症监护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aSAH患者的总体预后并无明显改善.2011年, 美国神经危重症协会发布了aSAH患者重症医学处理的推荐意见; 2012年, 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更新了2009年aSAH的诊治指南; 2013年, 欧洲卒中组织制定了欧洲颅内动脉瘤和aSAH诊疗指南; 2014年, 韩国神经介入学会发布了破裂和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指南.2015年,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也发布了重症aSAH管理专家共识.可见, aSAH的诊治成为神经外科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总结上述指南中关于aSAH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重点内容、新进展或更新, 比较各种用于aSAH诊断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 探讨手术治疗和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 以期提高aSAH诊治水平, 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经过.结果:经各种综合治疗后GOS评分:良好48例,轻残8例,重残4例,死亡2例.结论: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其治疗处理关系到病人的最终疗效.急性脑积水主要的治疗方式为...  相似文献   

7.
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作为其中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一个类型,是中外医家探讨和研究的一大焦点。我国传统医学已对其病因病机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而随着近现代医疗设备的完善和检查手段的多样化,aSAH更是作为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为临床医师熟知,正因如此,其治疗手段已然成为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均高度重视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研究具有相当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脑血管痉挛,一旦该并发症发生,患者极有可能发生致残或死亡的情况,影响预后效果。内皮素、NO、炎性反应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为了提高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应当对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与预防予以重视,文中将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13.
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由于SAH后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而导致脑脊液循环梗阻,出现的以脑室和(或)蛛网膜下腔的病理性扩张、脑实质相应减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的临床特点以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脑积水是提高动脉瘤性SAH治愈率和降低并发症及致残率的关键.现对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并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积水的类型、CT表现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84年6月至1997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21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情况,分别对动脉瘤发生部位、大小、SAH次数、Hunt-Hess分级和临床症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治疗后良好14例,轻残2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结论:脑积水是动脉瘤性SAH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预后有直接的影响。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以脑室外引流治疗最为有效,慢性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以脑室腹腔分流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积水的类型、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35例动脉瘤性SAH后并发脑积水情况,分别对动脉瘤发生部位、SAH次数、Hunt-Hess分级和临床症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全组GOS评分良好20例,轻残9例,中残4例,重残2例.结论:脑积水是动脉瘤性SAH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预后有直接的影响.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在处理动脉瘤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治疗为宜.慢性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以脑室-腹腔分流最有效.  相似文献   

16.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是最常见的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幸存者患有严重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严重丧失工作及生活能力。目前,临床上常利用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量表、Fisher评分、改良Fisher评分等量表评估a SAH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由于a SAH后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早期预测血管痉挛和迟发性脑缺血等并发症以及a SAH的临床预后具有挑战性,影像学在a SAH患者的早期评估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包括CT、经颅多普勒超声、CT灌注成像、磁共振成像等,并且在评估并发症和预后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7.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为一种全球性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疾病,这多与其后期并发症相关,其中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pasm,CVS)在aSAH中的发生率达到30%~70%,为SAH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动脉瘤缺血性并发症予以治疗,可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并能改善患者预后。目前有大量基础和临床试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不同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2009年1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评估患者入院时的Hunt—Hess分级、首次CT分型、并发症及出院时MRS评分的情况,并对经DSA检查明确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动脉瘤直径、部位进行分析,对多发动脉瘤的性别、年龄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入院时的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41,P=0.005;②两组cT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628,P=0.000;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动脉瘤好发部位顺位为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以中小型动脉瘤多见,多发动脉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④2组患者并发症主要出现在CT分型2~4型中,2组患者出院时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76,P=0.003。结论非aSAH组患者具有以下特点:临床表现相对较轻,经治疗后颅高压及意识障碍的持续时间短,再出血、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较少,死亡率较低,预后相对好。早期鉴别SAH是动脉瘤性还是非动脉瘤性临床较为困难。SAH患者有条件者应尽早DSA检查明确病因,对入院时CT分型≥2型的首次DSA阴性的患者应及时复查DSA排外“隐形”动脉瘤。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系指脑的表面和脑的底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言。不包括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继发于脑实质出血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现就其病因、发病、症状、分类、循环状态、合并症、预后及治疗等进展情况综述如下。一、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脑动脉瘤,其次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烟雾病,血液病,颅内肿瘤,脑动静脉的炎症性及过敏性疾患等。国内外都认为脑动脉瘤的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但各家统计的比例不一样。美国调查5,8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占51%,有人报告高达89%,  相似文献   

2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病因为脑动脉瘤。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40例动脉瘤性SAH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提出动脉瘤性SAH的发病既有内在原因,亦有外在因素,结合临床看儿童时期发育缺陷起主要作用,而老年人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在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