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中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 2003年4月-2007年11月,采用PKP治疗OVCF 116例,其中男57例,女59例;年龄65~92岁,平均67.7岁.均为外伤引起的腰背部疼痛,病程1~14 d,平均5.7 d.压缩骨折椎体共159个,单个椎体83例,2个椎体24例,3个椎体8例,4个椎体1例.术前影像学检查示均符合OVCF表现,椎体后壁无破坏,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症状.术中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3.5~7.1 mL,平均4.8 mL. 结果 手术时间30~90 rain,平均48 min.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术后第2天摄x线片复查,病椎复位满意,未见椎体进一步压缩、变形,骨水泥分布均匀.其中有14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至椎体前方4个椎体,至椎体侧方4个椎体,至椎体后方3个椎体,至椎间盘2个椎体,至椎管1个椎体.渗漏原因与患者的选择、术者操作规范程度及骨水泥注入时机等有关.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4个月.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未见医源性椎管狭窄,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 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PKP治疗OVC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严格选择有良好适应证的患者、提高骨水泥黏度及合适的注射剂量,以及术中精确定位等方法 可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3年12月, 采用小剂量骨水泥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6例(58个椎体),测量术前、术后X线片椎体高度变化,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椎体后缘和椎管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疼痛感明显缓解或消失, 42例患者术后生活可自理,3例患者1~3个月逐渐恢复正常生活,1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但疼痛症状改善。术后随访1年,椎体前缘、椎体中部高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小剂量骨水泥PKP治疗老年OVCF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且骨水泥渗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中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行PVP手术治疗的160例(167个椎体)OVCF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121例,年龄为(72.8±7.9)岁(58~93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42例,42个椎体)和无渗漏组(118例,125个椎体),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骨折部位、伤椎皮质缺损情况、椎内裂隙征、椎基静脉孔、伤椎体积、椎体压缩率、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体积比、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丢失体积比之间的差异,将与骨水泥渗漏有关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皮质缺损、椎内裂隙征、椎基静脉孔、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丢失体积比与术后骨水泥渗漏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内裂隙征[OR=5.215,95% CI(2.006,13.159),P<0.001]、椎基静脉孔[OR=3.357,95% CI(1.205,9.356),P=0.021]、骨水泥注入量[OR=2.519,95% CI(1.148,4.477),P=0.002]及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丢失体积比[OR=12.305,95% CI(1.875,80.756),P=0.009]为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图显示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丢失体积比预测骨水泥渗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AUC为0.641,且P<0.01,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丢失体积比预测骨水泥渗漏的Cut-off值为61.82%,敏感度为69.00%,特异性为38.4%。结论 椎内裂隙征、椎基静脉孔、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丢失体积比为术中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时应保持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丢失体积比在61.82%以下,以降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56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应用球囊式椎体扩张器对病椎进行扩张,并用骨水泥进行填充,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s,VAS)及Stauffer-Coventry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椎管内硬膜外渗漏2例,椎间盘渗漏3例,椎弓根穿刺针道渗漏1例,均未引起严重的神经症状及肺栓塞等致命并发症。VAS由术前(7.3±0.6)分降到术后(2.9±0.3)分,随访6个月时(1.9±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效果SC评分,优29例,良16例,可5例,优良率90%。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可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远期疗效可靠,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PVP组和PKP组,PVP组7例单椎体,5例2个椎体、2例3个椎体、1例4个椎体,共27个椎体接受治疗;PKP组9例单椎体、5例2个椎体、1例3个椎体,共22个椎体接受治疗。结果30例患者手术操作全部成功。PVP组8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PKP组10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术后PKP组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与术前比较有改善(P〈0.05)。结论PVP和PKP两种手术方法均具有显著止痛效果,PKP较PVP在椎体高度恢复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4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6例,其中61例82个椎体接受PVP治疗,男21例29个椎体,女40例53个椎体,年龄65~96岁,平均78.3岁;45例55个椎体接受PKP治疗,男17例21个椎体,女28例34个椎体,年龄68~90岁,平均77.1岁。术前及术后1d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测量伤椎高度,随访伤椎高度丢失情况,记录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PVP组术前和术后1d VAS分别为6.7±1.4分和2.1±0.7分,PKP组分别为6.9±1.2分和2.2±0.9分,每组术后VAS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间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55例、PKP组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8个月。PVP组和PKP组术后伤椎高度分别较术前增加2.4±1.8mm和9.2±2.2mm,术后12个月随访伤椎高度分别丢失0.8±0.5mm和1.9±0.8m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术中骨水泥渗漏28例33个椎体,PKP组15例17个椎体,PKP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PVP组(P<0.05)。随访期间PVP组发生相邻椎体骨折9例,PKP组6例,两组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止痛效果均较好;PKP的复位效果优于PVP,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术后椎体高度再次丢失较明显;两者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影响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269椎)行PKP治疗。对可能影响骨水泥渗漏的因素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根据影像学检查将骨折类型分为:N型9椎(3.3%),A型180椎(66.9%),E型25椎(9.3%),H型39椎(14.5%),K型16椎(5.9%)。根据椎体压缩程度分为:轻度压缩188椎(69.9%),中度压缩54椎(20.1%),重度压缩27椎(10.0%)。结果 175椎(65.0%)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椎基静脉型(74椎,42.3%)和节段静脉型(70椎,40%)发生率较高,皮质缺损型(34椎,19.4%)和椎间盘内渗漏型(58椎,33.1%)发生率较低。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及椎体压缩程度与骨水泥渗漏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节段静脉型渗漏,椎体压缩程度是重要的保护因素,而对于皮质缺损型和椎间盘内渗漏型渗漏,骨折类型及椎体压缩程度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骨折类型和椎体压缩程度是骨水泥渗漏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178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局麻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其中男72例,女106例;年龄58~92岁,平均75.3岁。共224节椎体,胸椎93节,腰椎131节。对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6.2个月。发生骨水泥渗漏27例,占15.1%;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15例,其中心脏骤停1例,经心肺复苏,抢救成功,无后遗症;呼吸暂停1例,经抢救恢复;血压下降、心率减慢3例;肠梗阻1例;局部血肿2例;肋间神经痛1例;骨水泥致椎体骨折分离2例;邻椎骨折4例。结论: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不常见,心肺并发症是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风险最大的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其可能原因与骨水泥的毒性、神经反射、脂肪栓塞以及椎体内压力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C臂机透视下行PKP治疗。结果患者均安全耐受手术,手术时间35~65 min。术后24~48 h按WHO标准评价疼痛缓解效果: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9例,轻微缓解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术中骨水泥外渗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患者满意度达96.7%。结论 PKP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症状缓解快,可作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2):2103-210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VAS评分、ODI指数及X线片所测伤椎前缘高度来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1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其中男69例,共80椎,女81例,共100椎。年龄58~92岁,平均70.3岁。[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有4椎出现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VAS评分、ODI指数、椎体前缘高度三项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18例25椎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国产球囊行PKP手术。其中男性6例9椎,女性12例16椎;年龄65~88岁,平均73.4岁;压缩椎体分布:T10椎体1椎,T11椎体5椎,T12椎体9椎,L1椎体7椎,L2椎体3椎。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线及后缘高度变化,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均采用单侧穿刺。本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观察:术后椎体前缘和中线高度恢复明显(P0.05)。骨水泥充填满意。本组有5例6椎出现椎体前缘渗漏,4例4椎出现椎间隙少量渗漏,1例1椎出现椎旁少量渗漏,1例1椎椎前及椎间隙渗漏,无临床症状。结论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2):2050-2054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3)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5例(147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PKP治疗,术中应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均顺利完成。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和ODI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央高度和Cobb角及随访时的并发症。[结果]11例(15椎)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相关神经或脊髓症状。术后平均随访(16.80±3.51)个月(12~23个月)。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6.73±1.03)分降低到术后的(3.58±0.89)分,末次随访时为(1.16±0.85)分(P<0.05)。ODI评分由术前的(69.62±5.07)%降低到术后的(34.44±3.10)%,末次随访时为(16.27±2.79)%(P<0.05)。影像测量方面,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6.24±1.46)mm恢复到术后的(19.38±1.37)mm,末次随访时为(19.36±1.36)mm;伤椎中央高度由术前的(18.01±1.67)mm恢复到术后的(21.10±1.41)mm,末次随访时为(21.09±1.67)mm;椎体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15.76±5.21)°矫正为术后的(9.23±3.95)°,末次随访时为(9.20±3.87)°;术前与术后影像测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与末次随访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有4例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可靠,可迅速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13.
<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s,OVCF)好发于老年人脊柱的T10~L2节段,约占老年人全身骨折的3%[1]。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依靠卧床休息、垫枕复位及止痛、抗骨质疏松药物保守治疗,但往往疼痛缓解效果不佳,且复位高度也不理想[2]。2011年9月~2013年5月,我院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时,椎体骨折损伤程度与术后骨水泥皮质渗漏发生的相关性,为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9年11月—2021年12月接受PKP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25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105例;年龄55~96岁,中位年龄72岁。单节段骨折108例,两节段16例,三节段1例。病程1~20 d,平均7.2 d。术中骨水泥注入量2.5~8.0 mL,平均6.04 mL。基于术前CT图像测算伤椎标准S/H比值(S:伤椎标准椎体横截面最大矩形面积、H:伤椎标准椎体正中矢状位最低高度);基于术后X线片及CT图像,记录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以及皮质渗漏部位术前皮质破裂情况;统计分析伤椎标准S/H比值与皮质渗漏数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伤椎发生血管渗漏67例(123处),皮质渗漏97例(299处)。对应术前CT图像分析,287处发生皮质渗漏部位在术前存在皮质破裂,皮质破裂率9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2004年9月~2009年6月,采用PKP治疗OVCFs患者115例,男24例,女91例,年龄52~83岁,平均68岁;单椎体83例,双椎体24例,3椎体5例,4椎体2例,5椎体1例;术前均由MRI STIR序列确定伤椎节段,T6 1个,T7 2个,T8 2个,T9 8个,T10 9个,T11 24个,T12 44个,L1 41个,L2 18个,L3 5个,L4 3个,L5 2个。回顾总结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115例患者中21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8.2%。其中骨水泥渗漏13例(11.3%),术中球囊破裂3例(2.6%),穿刺入椎管2例(1.7%),取出球囊病椎高度丢失2例(1.7%),术后病椎塌陷1例(0.9%),均无严重神经损害,未出现感染、硬膜外血肿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PKP治疗OVCFs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骨水泥渗漏、球囊破裂、穿刺入椎管、术中病椎高度丢失、术后病椎再塌陷等,术中及术后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分别在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对患者疼痛、镇痛药使用情况、活动能力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36 个月,平均20.4个月,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98±0.61 cm增加到术后的2.23±0.60 cm(P<0.01),最终随访时为2.23±0.53 cm;椎体中部高度由术前的1.92±0.61 cm增加到术后的2.27±0.54 cm(P<0.01),最终随访时为2.26±0.60 cm;椎体后缘高度术前、术后及最终随访无显著性差异(P>0.05).Cobb角由术前24.32°±12.37°,矫正至术后21.85°±11.02°(P<0.05),最终随访时为22.77°±12.01°.术后6个月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的8.20±1.14下降至2.70±1.24(P<0.01);止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的1.59±0.91下降到0.21±0.32(P<0.01),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的2.91±0.75改善到1.30±0.34(P<0.01).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方法简单,安全性高,可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镇痛药依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体前凸成形术(PLP)不同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利用椎体骨折行椎弓根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通过压缩置入骨折椎体两端的套管形成使椎体向前凸的力量,达到增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高度并纠正后凸畸形的目的。对比研究表明,PLP在纠正后凸畸形和维持纠正的畸形方面比PKP更有效,可减少术后发生邻近骨折椎体的未骨折椎体骨折。该文就PLP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手术治疗44例中上胸椎(T8椎体及以上胸椎)OVCF患者。记录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1(14.4±6.0)个月。单个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剂量1.5~3.8(2.4±0.5)ml,手术时间28~110(45.4±13.8)min。术后3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Cobb角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均无神经压迫症状;术后发生3例其他椎体再骨折,其中2例再次行PKP治疗,1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缓解。结论PKP治疗中上胸椎OVCF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治疗86例老年新鲜OVCF患者,观察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VAS评分、ODI、椎体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及中部高度变化等5项指标术后2 d及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未出现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神经或神经根损伤、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KP治疗老年新鲜OVCF疗效确切,手术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