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型肝炎之病因为湿毒之邪,病机演变由卫气而及营血.系湿毒为患,由于湿毒之邪性质多端,毒力强弱亦有转变,临床应根据卫气营血理论及其各自的证候特点,依病变部位及湿毒偏重程度之不同辨证、立法、选方.运用卫气营血理论辨证分型,能够反映病变的浅深层次及其传变规律.治疗以祛湿解毒为主,根据人体正气之强弱、患病脏腑之不同、病变部位之浅深而配合应用疏利透达、芳化醒脾、清泄肝胆、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养肝、健脾、补肾等法.  相似文献   

2.
张田仓  豆双全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55-1956
乙型肝炎之病因为湿毒之邪,病机演变由卫气而及营血。系湿毒为患,由于湿毒之邪性质多端,毒力强弱亦有转变,临床应根据卫气营血理论及其各自的证候特点,依病变部位及湿毒偏重程度之不同辨证、立法、选方。运用卫气营血理论辨证分型,能够反映病变的浅深层次及其传变规律。治疗以祛湿解毒为主,根据人体正气之强弱、患病脏腑之不同、病变部位之浅深而配合应用疏利透达、芳化醒脾、清泄肝胆、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养肝、健脾、补肾等法。  相似文献   

3.
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中医治疗疗效甚佳,而临床工作中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皮肤病的治疗有重要价值。本文分析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其指导下对荨麻疹的舌苔、脉象等辨证要点和临症经验,并主要就卫气营血辨证中的精髓"透热转气"对温邪位置、病机变化、病情发展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选药原则等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目的在于通过对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与荨麻疹的相关性讨论,探究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荨麻疹诊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叶天士治疗温病在辨卫气营血的同时,还善于运用脏腑辨证、三焦辨证、体质辨证。对于湿温、暑温偏于湿热者,以三焦辨证为主,辅以卫气营血和脏腑辨证;对于风温、温燥、温热、暑温偏于热者,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辅以三焦及脏腑辨证。温病病者主要有阴虚、阳虚、气虚、气阴两虚、酒客等体质类型,进行体质辨证,指导临床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温病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理论基础的。因此,本章主要内容是: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一、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为叶天士首创,以指导温病的辨证施治。下面将每一阶段证候表现、基本特征、病理分析、治疗原则等——归纳  相似文献   

6.
林丽珠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30余年,在中医药治疗EGFR-TKI相关性皮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EGFR-TKI相关性皮疹属中医范畴"药毒疹"等,林丽珠教授运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来探讨其病因病机,其根本病机为阴虚血燥在内,毒邪结聚在外,可辨证分为邪入卫分型、邪入气分型、邪入营分型、邪入血分型,治疗上应辨别温病卫气营血发展阶段,予以辛凉解表、泄热利湿、清营透气、凉血敛阴等,并予养阴解毒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7.
卫气营血辨证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艳红 《中国针灸》1996,16(11):58-59
卫气营血辨证在针灸临床的应用卫气营血辨证乃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首创,概括了温病的病理变化及证候类型,是治疗温病的主要辨证方法。人体感受温热病邪,在正气不足、防御功能减弱或病邪的致病力超过了人体防御能力的情况下,病邪就会从口鼻而入侵犯人体而致病,传染...  相似文献   

8.
<正> 1、何谓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在临床上有何意义?应用卫气营血对温病的各种症状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指导治疗的理论,就是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主要有:①卫气营血是温病过程中所表现的四类不同证候的概括,又标志着温病病变过程中四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四个阶段。温邪入侵,引起人体卫气营血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温病依据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血证、血分证。这四类证候各具不同特征,卫分证是温病的初期,气分证是温病的中期,营分证是温病的深重期,血分证是温病的最深重阶段。②概括温病的传变过程,标明温病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温病的传变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表入里,如病发于表的多由卫分传入气分,进而深入营分或血分;一是由里达外,如病发于里的  相似文献   

9.
卫气营血学说是温病学家叶天士所创,该学说为判断温病疾病的发展阶段、证候、治则及其预后转归的辨治的提供了理论依据。乙肝病毒感染主要是血液传播,在中医属湿热疫毒之邪气,病毒性乙型肝炎病变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从宏观表现(患者症状、体征)出发,还是站在微观角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角度)思考,均具有明显的"卫气营血"变化。因此,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思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卫气营血"的辨证思路对疾病的动态评估,特别是在治疗效果和疾病的预后的评估上,则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杂志》2016,(3):199-200
卫气营血理论是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行辨证的一种方法 ,揭示了外感温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中风病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在症状、传变规律、病机等方面与卫气营血传变存在相似之处,因此,本文旨在探析中风病证候特点及传变规律与卫气营血辨证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以卫气营血理论指导中风病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1.
卫气营血辨证揭示了温热病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病情严重程度,但长期以来诸多医家简单将其归为邪气病位的变易,对营分、血分的病机关系意见不一,且临床容易忽视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正邪相争。岭南名医岑鹤龄认为营、血之证均为病邪入血,病机相同,只是病情轻重程度有别。同时他结合正邪相争这一决定疾病发展、转归的决定性因素,提出"犯卫""在气""入血""伤阴""亡阳"的温热病辨证纲领。本文以此温病辨证纲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对卫气营血辨证的现代临床意义及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毒与温病卫气营血病理及其证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敏 《陕西中医》1989,10(2):68-69
<正> 温病病因由邪毒构成。长期以来却详于辨邪而略于识毒。实际上,毒与温病的发生发展、证候的演变及其治疗具有密切联系。为此,笔者拟对毒作如下探讨。一、毒的基本涵义(一) 毒的确立依据:1.辨证求因:温病的发生发展与临床证候具有相似性。如多数温病都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情由轻到重、由实转虚;多循卫气营血之序传变。病理变化皆体现出卫气营血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或实质损害。必具发热见症,且多数热势较高,伴烦渴、舌红、脉数等。病变过程中易化燥伤阴或  相似文献   

13.
《河北中医》2021,43(7)
目的 湿热之邪是当代中医皮肤科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湿热之邪在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中,多表现为气分湿热和血分湿热;三焦辨证是将湿热侵入人体从上到下的具体部位来划分,可有上焦湿热、中焦湿热、下焦湿热。应用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理论辨治皮肤科湿热证,其中舌象改变在临证辨证中尤为关键,明辨清晰,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皮立宏  吴敏 《光明中医》2016,(6):758-760
目的探讨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内涵及外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的关系,并从卫气营血概念、卫气营血辨证的传变及卫气营血辨证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卫气营血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存在理论基础及可行性。结论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为中医论治外感疾病辨证方法之一,是中医辨证体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梯,同时亦存在部分不足之处,其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两者结合存在理论基础及可行性,可以更好阐释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内涵及外延。  相似文献   

15.
第二节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中医诊断学自学考试大纲》对本节的要求是:1.了解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2.了解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主要脉证和证候分析。4.了解三焦辨证的概念。5.了解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的主要脉证和证候分析。6.了解三焦证的传变规律。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都是用于外感温病的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以邪热损耗人体的津液阴血为  相似文献   

16.
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皆是祖国医学外感热病的辨证纲领。温病的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理论基础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意义共同之处是:分析病理变化、明确病变部位,掌握病势轻重、认识病情传变,归纳证候类型,为确立治疗方法提供依据。但两者之治疗角度不同,前者是以营卫气血是温病中的病理变化作为基础来考虑辨证的,后者是以三焦所属腑脏在温病中的病理变化作为基础考虑辨证的,由此可见,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床应用时,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全面地指导温病的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7.
卫气营血辨证临床运用的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气营血辨证是中医温病学辨证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随着近年来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和流行,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运用将更加广泛.卫气营血辨证虽然长于辨析病变的阶段、浅深和轻重,但它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何提高卫气营血辨证在临床运用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值得深思.以下就卫气营血辨证临床运用的构思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学的主要辨证方法,历代医家多将其应用于温病的治疗,临床实践表明在皮肤病的治疗中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亦能收到良好疗效。卫气营血辨证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对归纳证型、概括病理、确定病位深浅、判定病情轻重、阐明证候变化以及确立治法方药等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发掘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探讨“久病入络’’与“温邪入络”的关系,指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中亦蕴含着“久病入络”的理论,温邪亦可入络,卫气营血各阶段皆可见络脉病变,故温邪入经是认识和治疗外感温热病的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卫气营血学说由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等人在前贤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后人广泛应用于内科急性热病及传染病的治疗.皮肤病虽发于外,但其发病原因大多数本于内,故有"有诸内,必形之于外"之说,即<素问·评热病论篇>所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皮肤病的辨证虽源于内科,但又不同于内科,对那些全身症状明显的皮肤病,遵循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遣方用药,对一些全身症状不明显的皮肤病,临床应以皮损辨证为主,内科症状作以参考,仍可运用卫气营血理论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