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乳痛丸的质最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当归、香附、白术和白芍;采用HPLC法测定了丹参酮ⅡA和芍药苷含量.结果:在TLC中,以当归、香附、白术对照药材为对照能较好地鉴别出制剂中的当归、香附、白术,以芍药苷对照品为对照能较好地鉴别出制剂中的白芍.HPLC法能准确测定出制剂中丹参酮ⅡA和芍药苷的含量,丹参酮ⅡA在0.506 4μxg/mL~5.06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3%(RSD=1.31%);芍药苷在0.504μg/mL~30.8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3%(RSD=1.11%).结论:定性鉴别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迅速,本质量标准可有效的控制乳痛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附炎栓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夏枯草、金银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炎栓中主要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含量在10.096~50.4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n=5),平均回收率为98.19%,RSD=0.8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较全面反映该制剂内在质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健肝消脂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丹参、赤芍、黄芪、山楂和三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层析斑点清楚,分离效果较好.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在0.018 4-0.46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5%,RSD为1.9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较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玉容消痤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制剂中的葛根、连翘、浙贝母;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丹参酮ⅡA在3.2-3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99.51%(RSD=2.7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有效控制玉容消痤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跌打红药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本制剂中的白芷、川芎、当归药材,采用HPLC法测定本制剂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白芷、川芎、当归的特征斑点。HPLC法测定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25 5μg~1.577μg(r=0.9991,n=5)和2.103μg~6.308μg(r=0.9993,n=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4%,2.55%;RSD分别为98.91%,2.62%。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芪句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夏枯草、当归、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可以鉴别黄芪、夏枯草、当归、甘草,薄层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358μg~8.9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7%(n=4),RSD为0.6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肝舒健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人参/三七、虎杖、丹参、白花蛇舌草、当归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虎杖中虎杖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虎杖苷的线性范围为0.038~0.38μg,r=0.9999,平均回收率99.1%,RSD为0.82%(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肝舒健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复方仙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大黄、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中三七特征明显,具有专属性,重现性好。大黄、三七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人参皂苷Rb1在1.045~10.4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2%,RSD=1.45%(n=6)。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仙草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益母生化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木香、炮姜、当归、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母生化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当归、川芎、木香、炮姜,且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品无干扰;阿魏酸含量在0.012,7~0.050,8 m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8.49%(RSD%=1.6%,n=6),本品每袋含当归以阿魏酸(C_(10)H_(10)O_4)计,不得少于360μg。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益母生化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红花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红花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红花配方颗粒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在0.091~3.64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1.79%,n=6)。结论:本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冲洗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当归、苦参、大黄、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冲洗液中大黄有效成分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酸在0.056~0.5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0.77%,n=5);大黄素在0.179~1.7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8.58%(RSD=0.51%,n=5);大黄酚在0.035~0.3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n=5),平均回收率为98.63%(RSD=0.66%,n=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乳肿消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丹参、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良好,专属性强.丹参酮ⅡA在0.08-0.16 μ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9725X-2584,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2.16%(n=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乳肿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壮药依肝达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槲皮素的线性范围为0.058~0.58 μg(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103.82%,RSD =0.84% (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壮药依肝达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安心康颗粒的质量标准及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安心康颗粒处方中黄芪、苦参、丹参等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该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在2~4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7%(n=6),RSD为0.6%。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安心康颗粒进行质量控制,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天香丹胶囊(红景天、丹参、降香)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本制剂中红景天、丹参、降香,高效液相色谱法将本制剂中红景天苷和酪醇同时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同时测定,并以外标两点法计算含量.红景天苷和酪醇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乙腈-0.1%磷酸(5:5:90),检测波长:221 nm.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A)-1%甲酸(B),线性梯度洗脱:A:B=(45:55)洗脱15 min;A:B=(80:20)洗脱15 min,检测波长:270 nm.流速均为1 mL/min,柱温均为(30±5)℃,进样量均为10μL.结果:薄层色谱可鉴别出红景天、丹参、降香的特征斑点;HPLC法测定的红景天苷含量线性范围为0.2~1.0μg(r=0.999 1),平均回收率=99.6%,RSD=4.10%(n=9).酪醇含量线性范围为0.2~1.0μg(r=0.999 3),平均回收率=99.5%,RSD=2.56%(n=9).丹酚酸B含量线性范围为1.98~9.90μg(r=0.999 5),平均回收率=98.6%,RSD=3.09%(n=9).丹参酮ⅡA含量线性范围为0.3-1.5μg(r=0.999 3),平均回收率=100.1%,RSD=2.79%(n=9).结论: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天香丹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醒脑益智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茵茵  李平  李红卫  乔成栋 《中成药》2007,29(3):389-393
目的:建立醒脑益智颗粒(黄芪、丹参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醒脑益智颗粒中的黄芪、丹参、人参、枸杞子、当归、川芎、淫羊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SB-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90∶10),检测波长27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0℃。结果:TLC色谱能明显检出黄芪、丹参、人参、枸杞子、当归、川芎、淫羊藿,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在1.01~28.3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2.5。结论:定性、定量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品质量标准,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吴萍  汝秋明  李春实 《中成药》2006,28(2):188-191
目的:建立愈伤灵胶囊的质量(当归、冰片,三七等)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本制剂中的当归、冰片,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本制剂中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可鉴别出当归、冰片的特征斑点。HPLC法测定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4 6~1.987μg,0.407 6~7.744μg,0.414 8~7.881μg。该方法回收率三七皂苷R1为99.7%(RSD=0.6%)、人参皂苷Rg1为99.5%(RSD=0.5%),人参皂苷Rb1为100.1%(RSD=0.7%)。结论: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多种皂苷,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复方丹芪降酸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黄芪、大黄药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酮II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定性鉴别方法准确,斑点清晰,专属性强;丹参酮ⅡA在0.252~1.2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1.4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复方丹芪降酸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健肾Ⅱ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健肾Ⅱ号胶囊中女贞子、盐锁阳、当归、肉苁蓉、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健肾Ⅱ号胶囊中有效成分红景天苷、儿茶素、阿魏酸同时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红景天苷、儿茶素、阿魏酸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825~495μg·m L~(-1)(r=0.999 4,n=6)、0.567~340μg·m L~(-1)(r=0.999 1,n=6)、0.550~440μg·m L~(-1)(r=0.999 9,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3%、98.16%、98.05%,RSD分别为1.31%(n=6)、1.15%(n=6)、1.78%(n=6)。结论: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健肾Ⅱ号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维吾尔药材无花果叶薄层色谱鉴别及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无花果叶;使用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40∶6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5nm;柱温:25℃;同时测定无花果叶中芦丁和补骨脂素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芦丁和补骨脂素含量测定线性范围分别为0.1024~1.024μg,r=0.9998,n=5;0.041~0.7175μg,r=0.9999,n=5。芦丁平均回收率为103.7%(RSD=0.89%,n=6),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为90.9%(RSD=1.6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无花果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