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分析比较金钗、鼓槌、铁皮和紫皮4种石斛花的氨基酸组分和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石斛花的氨基酸含量,并用4种相关的非生物学指标对其营养价值进行全面评价;通过GC-MS技术分析鉴定石斛花的挥发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4种石斛花均包括人体必需的氨基酸7种,除鼓槌石斛花外,其他3种石斛花均符合理想蛋白的条件。金钗、铁皮和紫皮3种石斛花氨基酸总评分和化学总评分更接近于1,但数值相差不大,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金钗紫皮铁皮鼓槌,综合表明,金钗石斛花营养价值最高,紫皮、铁皮石斛花次之,而鼓槌石斛花最低。从紫皮、鼓槌、铁皮和金钗石斛花的挥发性成分中分别分析鉴定出37、31、26、21种化合物,其挥发性成分分别占总量的53.44%、61.74%、73.72%、63.17%,所含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类、烷烃类、酯类、醇类和含氮化合物,其中金钗石斛花较其他3种差异更明显。结论:金钗石斛花营养价值高于其他3种石斛花,4种石斛花的挥发性成分有较大差异,且部分物质含香气和丰富的药理活性,可为石斛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细辛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细辛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93个化学成分,其中46个化学成分匹配度都在85%以上,占挥发油总量的78.81%。其中含量高于1%的成分有12个,以黄樟醚含量最高(18.18%),其次是甲基丁香酚(15.48%)、3,5-二甲氧基甲苯(11.34%)、3,4,5-三甲氧基甲苯(7.51%)、β-蒎烯(3.24%)、(1S)-(+)-3-蒈烯(3.01%)、(1R)-(+)-α蒎烯(2.54%)、反油酸(2.33%)、肉豆蔻醚(2.00%)、优葛缕酮(1.96%)、桉叶油醇(1.38%)和4-烯丙基苯甲醚(1.33%)。结论:细辛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不饱和烯烃以及醛、酮、酚类等不饱和含氧化合物,且多是15个碳以下的小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时珍国医国药》2017,(9)
目的分析鱼腥草、三白草和裸蒴的叶片挥发性气味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收集分析鉴定挥发性成分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结果从鱼腥草、三白草、裸蒴的叶片挥发物中共鉴定出34种成分。其中鱼腥草叶释放的挥发性成分以β-月桂烯(32.11%)、桧烯(13.70%)、顺式罗勒烯(13.30%)为主,裸蒴叶释放的挥发性成分以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庚-2-烯(34.15%)、二环大根香叶烯(16.79%)、(E,E)-α-金合欢烯(10.21%)为主,三白草叶释放的挥发性成分以大根香叶D(15.84%)、γ-榄香烯(12.23%)、β-榄香烯(11.91%)为主。结论鱼腥草、三白草和裸蒴叶片的挥发油成分存在很的差异。该研究可以为物种鉴定提供指导价值,并为公众认知三白草科奇异气味给予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5.
陈皮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陈皮炮制前后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为探讨炮制原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陈皮炮制品中的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所提取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陈皮蒸制后挥发油含量减少(1.13%→1.06%)。陈皮生品挥发油中检测出33个成分,制陈皮挥发油中检测出30个成分,分别鉴定出24个化合物。其中蒸制前后共有的有15种,蒸制后未检出的有9种,新检出的有9种。相对含量增加的有4种,降低的有10种。结论:陈皮蒸制后挥发油的组分及相对含量都发生了变化,为陈皮炮制后药性改变和不同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3种不同方法提取薰衣草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薰衣草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性。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E)、微波提取法(MWE)、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对薰衣草挥发性成分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鉴定。结果:3种方法共检测出54种化合物,分为17种醇类、11种烯类、11种酯类、3种酮类、2种醛类及其他酚类、胺类以及石竹烯氧化物等10种,其中,具有药理活性的萜类及其衍生物占34种;3种方法共鉴别出7种共有化合物,分别为α-萜品烯、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乙酸芳樟酯、荫品酮、(Z)-β-法呢烯、石竹烯氧化物。不同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又有各自的特有成分:SDE法有6种特有成分,为脱氢芳樟醇、橙花醇、橙花叔醇、枯醇、α-雪松醇、樟脑;MWE法有8种特有成分,主要为α-檀香烯、大根香叶烯、tau-杜松醇、乙酸异龙脑酯、α-环氧-乙酸松油酯等;HS-SPME法有18种特有成分,主要为8-乙酰氧基-芳樟醇、1-羟基芳樟醇、丁酸-3-己烯基酯、柠檬烯氧化物、3,16-二乙酰-伪-澳洲茄胺等。结论:3种方法分别提供了不同挥发性成分的化学信息,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薰衣草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相似文献
7.
8.
三拗汤及其组方药材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三拗汤各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三拗汤及其富含挥发油的组方药材麻黄、苦杏仁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三拗汤挥发油的GC-MS TIC化学信号主要来源于组方药材麻黄和苦杏仁,但是单味药材麻黄和苦杏仁中一些化学信号于复方三拗汤中未检测到。结论:利用GC-MS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三拗汤各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揭示其效应物质基础和配伍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研究果上叶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果上叶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91.448%,其中含量大于2%的分别为Z-9-十八烯醛18.075%、2,4-二叔丁基苯酚3.264%、棕榈酸5.413%、油酸25.079%、二十三烷6.344%、二十四烷3.768%、1-十八烯酸单甘油酯2.146%、亚油酸甘油酯4.953%、二十五烷4.332%、二十六烷3.387%、二十七烷3.841%、二十八烷3.102%。结论: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果上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冬葵(Malva crispa Linn.)粗粉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分离并鉴定出20个化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的分别确定为已醛(hexanal)26.697%,苯基-1-乙醛(benzeneacetaldehyde)10.187%,(E)-壬烯醛[(E)-2-nonenal]5.557%,芳樟醇(3,7-dimethyl-1,6-octadien-3-ol)5.626%,(E,E)-2,4-癸二烯醛[(E,E)-2,4-decadienal]10.372%,1-己醇(1-hexanol)2.361%。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19,(10)
目的:研究华南桂Cinnamomum austrosinense H.T.Chang的挥发性成分。方法: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利用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华南桂中共分离鉴定了13个挥发性单体化合物,分别为:肉桂醛(1)、邻甲氧基肉桂醛(2)、对甲氧基肉桂醛(3)、肉桂酸(4)、邻甲氧基肉桂酸(5)、对甲氧基肉桂酸(6)、3,4-二甲氧基肉桂酸(7)、丁香酚(8)、香豆素(9)、7-甲氧基香豆素(10)、6,7-二甲氧基香豆素(11)、α-copaene(12)、β-石竹烯(13)。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10、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诃子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蒸气蒸馏法测定了诃子挥发性成分含量。并应用气一质联用方法对诃子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测定出顺α—檀香醇、苯甲酸、十八碳二烯酸等十二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越南和中国两地产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及其指纹图谱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藿香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中国和越南两个产地的广藿香挥发油成分,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分析;运用相似度软件对比分析GC-MS指纹图谱的异同.结果 越南产广藿香挥发油总量高于中国产广藿香;经过对两国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及其指纹图谱特征的对比分析,得出其指纹图谱相似度较低,成分含量相差较大.结论 越南产广藿香挥发油含量高于中国产广藿香挥发油含量;两地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在组分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