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评价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目的探讨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BV)的病原学诊断价值. 方法对237例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直接涂片染色、细菌分离培养、PCR和BV试验等4种方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和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按照Amsel金标准分组:BV组174例,非BV组63例;另设对照组40例为健康体检妇女. 结果BV组174例直接涂片(线索细胞)、细菌培养、PCR和BV试验等4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5%、51.1%、78.2%和89.7%;63例非BV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9.5%、11.1%和28.6%,2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40例健康对照组,只有PCR阳性检出率为12.5%,余均为阴性;23株GV药敏试验结果甲硝唑敏感2株,替硝唑敏感3株,罗红霉素敏感3株,阿奇霉素敏感4株,克林霉素敏感1株.结论阴道加德纳菌在细菌性阴道病中占有主导作用,是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BV诊断试验快速、敏感,适用于BV筛查;涂片染色检测线索细胞简单、易行,且可同时进行真菌、淋菌等检测;细菌分离培养是阴道加德纳菌鉴定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泌尿生殖道感染阴道加德纳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检测阴道加德纳菌的理想方法 ,并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阴道加德纳菌的检出率及体外药敏情况。方法 对 6 9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宫颈分泌物 ,分别用氨试验、直接涂片找线索细胞和分离培养方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 ,并对培养出的阴道加德纳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  3种方法对阴道加德纳菌的检出情况分别为氨试验阳性率 8 7% ,线索细胞阳性率 2 2 6 % ,分离培养阳性率 2 4 3% ,阴道加德纳菌对各种抗生素有不同的耐药性。结论 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阴道加德纳菌的检测 ,分离培养法是最理想的方法。对阴道加德纳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菌必治、羧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等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加德纳菌(GVA)感染及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应用,建立简便的BV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自制加德纳菌选择性培养基对A、B、C 3组宫颈、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与进口的加德纳菌琼脂培养基的试验结果对照,并同时涂片找线索细胞、胺试验、BV试验及白带常规检验。结果自制阴道加德纳菌选择性培养基与进口的加德纳菌琼脂培养基对GVA分离率两者效果相近(P0.05);156例BV患者GVA的总检出率为39.7%,其中100例宫颈炎患者GVA的检出率为41.0%;56例阴道炎患者的GVA检出率为37.5%;健康妇女GVA检出率为8.3%;65株GVA对头孢类、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敏感;而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自制加德纳菌培养基更有效抑制了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的生长,配制简便;GVA的分离率与阴道分泌物的pH值、白细胞数及取材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高倍显微镜观察阴道分泌物查线索细胞、分离培养法、胺试验3种检测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加特纳菌检测中的临床价值,并进行阴道加德纳菌的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分别用超高倍显微镜观察阴道分泌物查线索细胞,分离培养法,胺试验3种检测方法对208例下生殖道感染患者行细菌性阴道病加德纳菌检测,并进行阴道加特纳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BV、非细菌性阴道病(NBV)患者均经线索细胞检查,BV试验和GV培养,BV患者组三种方法检测到的GV均高于NBV组(P0.05);加特纳菌对万古霉素、菌必治、痢特灵敏感性较高。结论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找加特纳菌和线索细胞、细菌分离培养、BV快速诊断等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加特纳菌检测中较PCR、免疫荧光法等简便易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复发性和久治不愈的BV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相关细菌阴道加特纳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YBR Green方法建立了阴道加特纳菌荧光定量PCR方法,评价荧光PCR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并对568例临床分泌物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本实验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准确、特异的检测阴道加特纳菌;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到1拷贝/μl;194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分泌物标本中荧光定量PCR法检出116例(59.79%)阴道加特纳菌;而在374例非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分泌物标本中荧光定量PCR法检出35例(9.36%)阴道加特纳菌;荧光定量PCR法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方法,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4.89,P<0.01。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应该用于临床分泌物标本中的阴道加特纳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泻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属亚种的分类和鉴定.方法 腹泻标本使用麦康凯和SS培养基划线培养,挑取可疑菌落分纯后使用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到亚种;提取菌株的全基因组DNA,以克雷伯菌16S rDNA引物PCR扩增菌株的1500 bp 16S rDNA序列,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 经截取后,使用Blastn程序在GenBank库中搜索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匹配;用PHYLIP程序建立分离菌株及GenBank库中16S rDNA序列的进化发生树并进行分析.结果 113份腹泻标本中,经生化鉴定有25株(分离率22.2%)肺炎克雷伯菌株,其中,肺炎亚种21株(分离率18.6%)、鼻炎亚种4株,未分离到鼻硬结哑种.这些标本中未分离到常见腹泻病原菌.生化鉴定的肺炎亚种菌株均对青霉素G耐药,而对多黏菌素敏感,对呋喃坦叮、头孢噻吩、卡那霉素和妥布霉素有部分耐药.菌株的16S rDNA序列在GenBank库中搜索发现,生化鉴定为鼻炎哑种的4株菌株与沙门菌等肠道致病菌株有最大相似性匹配;16S rDNA序列系统进化树将生化鉴定的肺炎亚种聚为一群,但不能将肺炎克雷伯菌属的3个亚种完全区分开来.结论 16S rDNA序列进化分析在肺炎克雷伯菌的鉴定和分类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孕晚期孕妇阴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耐药基因检测。方法:收集2022年1-9月本院产前检查的孕晚期孕妇阴道分泌物标本,检测大肠埃希菌菌株并分析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耐药基因型。结果:获得的298株孕晚期孕妇阴道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以及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达98.0%~100.0%,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较高,依次为72.8%~38.9%;产ESBLs阳性检出率为47.7%(142/298例),ESBLs阳性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单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等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于产ESBLs阴性菌株(P<0.05)。142株(47.7%)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型分布为CTX-M(81.7%)、TEM-1(59.2%)、SHV(21.1%)和OXA(2.1%)。基因型组合以CTXM-15+TEM-1(21.8%)、CTXM-15+TEM-1(20.4%)和CTXM-15(13.4%)等为主,CTX-M型的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CTX)耐药率高于T...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耐药性及其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方法常规培养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应用微生物分析系统MicroScan AutoScan-4进行鉴定及配套PC12板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34例CNS中,耐药率在50%以上的抗生素有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苯唑西林等8种,其中氨苄西林、青霉素、苯唑西林等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分别为93.3%、92.5%和94.0%;仅对万古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保持敏感,耐药率在10%以下,分别为9.2%和4.5%,而5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与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NS耐药性的改变,可能为其致细菌性阴道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怡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6):5175-5176
目的:探讨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方法:收集95例胚胎停止发育的自然流产妇女(研究组)和91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对照组)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套式PCR-DNA检测,比较两组妇女阴道加德纳菌检出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阴道加德纳菌阳性62.10%,对照组阴道加德纳菌阳性27.47%,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有关,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浙江省上虞地区淋病奈瑟菌临床菌株外膜孔蛋白优势基因型及其G120和A121突变与耐药性关系.方法 建立能同时检测pIA和pIB基因的双重PCR.目的 扩增产物T-A克隆后测序,以分析G120和A121突变情况及证实双重PCR的检测特异性.采用酸性纸片法和二倍琼脂稀释法,分别检测pIA~+和pIB~+菌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以及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多重PCR可准确地对所有受检淋病奈瑟菌临床菌株进行porin I(pI)基因分型,其检测灵敏度为1 ng DNA模板.116株淋病奈瑟菌临床菌株中,30.2%(35/116)为pIA~+菌株,69.8%(81/136)为pIB~+菌株.所有pIA~+菌株出现G120D/A121G双突变(88.6%)或A121G单突变(11.4%),98.8%pIB~+菌株出现G120K/A121D(65.0%)、G120K/A121G或G120N/A121D(13.8%)双突变以及G120D/N/K单突变(21.3%).34.5%(40/116)菌株产β-内酰胺酶,其中pIA+菌株产酶率(20%)明显低于pIB~+菌株(40.7%)(P<0.05).上述临床菌株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耐药率高达75.0%~90.5%,仅有3株菌株对头孢曲松耐药,未发现大观霉素耐药菌株.100%和71.4%不产β-内酰胺酶、G120和/或A121突变pIA~+菌株分别对青霉素和四环素敏感,但不产β-内酰胺酶G120和/或A121突变的pIB~+菌株对该2种抗生素耐药率均为100%.结论 所建立的多重PCR可用于淋病奈瑟菌pI基因快速和准确分型.上虞地区流行的淋病奈瑟菌主要携带pIB基因.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仍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G120和/或A121突变增强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性仅限于pIB~+菌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妊娠妇女阴道加德纳菌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套式PCR法(net-PCR)对妇产科住院的962例不良妊娠病人作为不良妊娠病例(其中不全流产组77例、稽留流产组633例、先兆流产组121例、难免流产组131例),885例正常妊娠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阴道加德纳菌的分子检测.结果 对照组的阴道加德纳菌阳性率为37.06%,不良妊娠人群中不全流产组、稽留流产组、先兆流产组、难免流产组阴道加德纳菌阳性率分别为61.04%、39.02%、38.84%、33.59%,分别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其中不全流产组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间阴道加德纳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全流产与阴道加德纳茵的感染有相关性,但其他不良妊娠与阴道加德纳菌的感染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006~2008泌尿系统感染标本中大肠埃希菌分离、ESBL分布及菌株耐药性情况。方法:按照CLSI标准,对2006~2008年我院泌尿系统感染标本中分离到的525株大肠埃希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并分析菌株分布、耐药性及ESBL分离状况。结果: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和ESBL菌株逐年增加,存在多重耐药菌株。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性发生,并加强抗生素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酸、乙酸、硼酸对嗜酸乳酸杆菌阴道加德纳菌生长及生物被膜形成抑制作用,为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失败原因分析提供依据。方法嗜酸乳酸杆菌阴道加德纳菌1从健康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分离,阴道加德纳菌2、3从细菌性阴道病及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检测经1. 00%、0. 10%、0. 01%乳酸、乙酸、硼酸作用后的4株菌生长及生物被膜抑制情况。结果 1. 00%的乳酸、乙酸、硼酸及0. 10%的乙酸作用后,3株G. vaginalis、L. acidophilus吸光度均明显降低,但浓度降至0. 01%时吸光度变化幅度不大。乙酸、硼酸浓度降至0. 01%时对L. acidophilus的抑制作用较弱,乳酸浓度降至0. 10%时就几乎完全失去抑制作用。1. 00%的乳酸和硼酸、1. 00%和0. 10%的乙酸均可较强地抑制3株G. vaginalis的生长,抑制率多 30%。结论乳酸、乙酸、硼酸均可浓度依赖性抑制嗜酸乳酸杆菌和阴道加德纳菌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其中乙酸能力最强。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久治不愈与细菌生物持续存在和对乳酸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感染性腹泻患者标本与外环境水产品标本的检测,掌握深圳市香港海鸥形菌病原学特征及分子分型。方法用传统方法和荧光PCR法同时检测香港海鸥形菌,阳性菌株用K-B法做药敏试验和PFGE分子分型。结果在329份淡水鱼中共检出7份阳性标本,579份腹泻病人标本未检出。该菌对临床常用的24种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吩、头孢噻腭、头孢哌酮、头孢曲松耐药,头孢西丁为中介,其余均为敏感。7株香港海鸥形菌生化反应阳性的,荧光PCR结果均为阳性。PFGE分子分型表明7株菌不具有同源性。结论本文建立一套完整的对该菌的分离鉴定、基因诊断和PFGE分子分型方法;了解深圳地区主要流行菌型,预测深圳地区该菌的流行趋势,为应对食源性疾病突发事件和水产品安全问题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2003-2009年儿童志贺菌属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掌握细菌性痢疾的流行与分布.方法 收集2003-2009年3所医院收治的腹泻儿童的粪便标本,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分离菌株,血清凝集法进行分型,采用抗生素纸片扩散法(K-B)检测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世界耐药监测网软件(WHONET5.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乌鲁木齐市儿童中志贺菌属主要分布在0~3岁,占54.06%;时间以5~10月居多,占85%:志贺菌属的菌型分布以B群福氏志贺菌为主,其次为D群宋内志贺菌,分别为276,27株;4群志贺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为50%~100%,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耐药率为0~62.6%,对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 乌鲁木齐市儿童菌痢流行型为福氏志贺菌;菌群耐药性存在明显地区差别.  相似文献   

16.
阴道加德纳细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所引起的细菌性阴道病已成为女性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我站性病门诊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对237例女性患者进行该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1998~1999年,临床诊断为阴道炎的患者,用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伸入阴道内3cm处旋转360度,采集阴道分泌物和上皮细胞,进行涂片镜检。1.2 试剂和仪器 阴道加德纳菌特异性诊断试剂盒购于军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实时定量检测方法并进行评价.方法针对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16S rDNA基因设计引物,应用SYBR Green I建立荧光定量PCR( FQ-PCR)反应体系;提取Mtb基因组DNA,PCR扩增16S rDNA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MD-TB16S;检测11份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以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基因组DNA作对照,检验方法特异性,对同一份Mtb DNA模板进行批内和批间检测,计算变异系数(CV).结果靶向Mtb 16S rDNA基因引物能够特异扩增Mtb 16S rDNA基因,对照组细菌基因未见扩增,灵敏度为(Mtb基因组DNA) 1.2 pg/μL,即(38.9 +3.54)拷贝/μL的16S rDNA基因,批内和批间Ct值变异系数分别为0.27%和1.26%.结论以16S rDNA为靶基因的FQ-PCR技术,能够对Mtb进行快速、敏感而特异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8.
曾艳 《中国保健》2010,(8):14-14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由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与某些厌氧菌混合感染收起的,曾称为非臭氧特异性阴道炎(NONSPECIFIC VAGNITIS)、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HAE—MOPHILUS VAGINITIS)。阴道嗜血杆菌也称加德纳菌。故又称为加德纳菌,故又称为加德纳菌阴道炎(GARDNERELLA VAGINITIA)。为了统一起见。1984年确定为细菌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19.
酸奶中乳酸菌对2种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酸奶中乳酸菌对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性,对乳酸菌携带的抗性基因进行检测。方法从市售酸奶中分离并鉴定乳酸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的菌株对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2种抗生素的耐药基因。结果从4种酸奶中分离鉴定出7株乳酸菌,均对氨苄青霉素或四环素耐药。PCR扩增得到5株菌携带对氨苄青霉素产生抗性的基因(Amp)为阳性,所有的菌株对四环素的耐药基因(Tet)均为阴性。结论部分对人体有一定生理功能的乳酸菌表现为耐药性,耐药性可以避免抗生素对菌体的杀灭,但是乳酸菌可能作为耐药性传播中间宿主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0.
王西栋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851-2852
目的:调查滕州市近期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对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78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经分离培养,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培养出病原菌314株,阳性率为39.95%。其中革兰阴性菌185株,占58.92%;革兰阳性菌74株,占23.57%;真菌55株,占17.51%。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分别为47.54%和44.19%;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除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100%外,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底。革兰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到75.0%,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服沙星、万古霉素敏感。结论:鲁南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临床上应注意对这些菌株的检测,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