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腓侧切口延迟缝合预防切口间皮坏死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腓侧切口延迟缝合的手术方法。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踝关节功能及Ⅱ期缝合后愈合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优17例,良好2例,不良1例,优良率95.00%。结论采用腓侧切口延迟缝合的手术方式对于预防切口间的皮坏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选取青岛市立医院普外科存在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胃肠道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Ⅳ4组,Ⅰ组采用传统丝线逐层缝合切口;Ⅱ组采用可吸收线逐层缝合切口;Ⅲ组采用丝线结合负压吸引装置缝合切口;Ⅳ组采用可吸收线结合负压吸引装置缝合切口。4组在缝合各层次时脂肪层不缝,对切口愈合情况影响大的糖尿病及低蛋白血症者加用减张缝合法,对比4组切口愈合情况相关指标。Ⅳ组患者较其他患者切口感染率及切口脂肪液化率明显降低(P〈0.05),平均住院时间大大刚氏(P〈0.05),切口裂开率及线结排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引流联合可吸收线缝合有利于胃肠外科存在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患者的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身各处急诊创伤早期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因外伤急诊行美容缝合(采用可吸收线行皮下减张缝合,以6-0或7-0尼龙线缝合皮肤)修复创面的32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3240例患者中,17例患者的伤口感染,经3~5d换药后延期愈合,遗留较明显的瘢痕;1例患者属瘢痕体质,出现明显的增生性瘢痕;25例患者I期愈合后出现局部皮下可吸收线头外露.予以消毒后拆除,无并发症发生。本组中3222例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结论急诊创伤经彻底清创后采用美容缝合修复创面,能明显减少伤口瘢痕及术后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腹部手术应用可吸收缝线行预防性内减张缝合的方法,并评价其优越性.方法 将249例患者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试验组120例,对照组129例.二组均使用人工合成可吸收缝线行分层腹壁筋膜连续缝合法闭合腹壁切口,试验组加用1号Dexon可吸收缝合线行预防性皮下内减张缝合.观察对比二组患者术后切口裂开、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皮下血肿、切口疝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切口裂开、切口疝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9,P=0.037;χ2=8.029,P=0.030);二组切口感染率、脂肪液化率、皮下血肿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771;χ2=0.015,P=1.000;χ2=0.421,P=0.610).结论 Dexon可吸收缝线预防性内减张缝合可以有效地防止切口裂开,减少切口疝,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网状减张小切口缝合法(meshed relaxing short incisions,MRSI)在踝部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皮肤张力高时的应用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30例踝部闭合性骨折患者(AO分型,43-C型12例,43-B型8例,44-B型5例,43-A型3例,42-C型2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出现皮肤张力高时采用MRSI一期闭合切口。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3个月。患者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或骨感染病例。结论在踝部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皮肤张力高时应用MRSI能使切口达到一期愈合,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肤缝合器在跟骨骨折外侧延长L形切口内固定术中切口缝合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4—2016-04采用外侧延长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46例跟骨骨折,采用皮肤缝合器缝合切口,观察术后切口并发症情况。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4(12~16)个月。43例切口一期愈合,未出现切口并发症。1例术后4 d出现切口局部红肿,调整应用抗生素后好转。1例切口表皮发生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引流管均在48 h内拔除,随访期间均无钢板外露、深部感染、骨髓炎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跟骨骨折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采用皮肤缝合器缝合切口对皮肤血运损伤小,缝合时无需穿针、打结、拆线,可以单人操作,缝合速度快,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跗骨窦入路与Allgower-Donati切口缝合技术在糖尿病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9-01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合并糖尿病跟骨骨折(Sanders Ⅱ、Ⅲ型骨折),采用跗骨窦入路复位骨折,侧轴位X线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后根据骨折情况采用钢板或半螺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aum staling drainage,VSD)+髓内钉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18例胫腓骨闭合性骨折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切开减张、负压封闭引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男12例,女6例;年龄23~68岁,平均43.5岁.结果 18例患者经急诊行切开减张、负压封闭引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5~7 d后患者伤侧小腿已明显消肿,伤侧小腿肌肉未发生坏死且肌肉功能良好,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在不明显增加减张切口张力的情况下将减张切口部分缝合,减张切口的其余部分行游离植皮闭合减张切口.术后所植皮片成活,缝合的伤口愈合良好,顺利拆除缝线.出院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胫腓骨骨折愈合良好,患者对患肢运动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髓内钉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能更有效地减张、避免感染、操作简便、骨折固定牢固,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吸收缝线内翻缝合切口联合高真空负压引流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2—2018-09完成80例骨折内固定取出术,40例内固定取出后采用可吸收缝线内翻缝合切口联合高真空负压引流(观察组),40例内固定取出后采用传统丝线单纯间断缝合切口联合硅胶球负压引流(对照组)。结果 80例均获得12周随访。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切口换药次数更少,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周时,观察组瘢痕均为线样一字形,对照组切口瘢痕均呈蜈蚣样,观察组美观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可吸收缝线内翻缝合切口与高真空负压引流联合应用于骨折内固定取出术中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避免术后多次换药带来的痛苦,在保证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局部积液、引流不畅等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免打结倒刺缝线在瘢痕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46例病理性瘢痕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缝合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别纳入试验组(免打结倒刺缝线,n=33)和对照组(传统可吸收缝线,n=13),比较两组患者单位切口长度与单位切除面积内的手术操作时间.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胫前减张切口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术式不同将106例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行胫骨远端内侧小切口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术,观察组行胫前减张切口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前减张切口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切口内逐层连续缝合与切口内逐层间断缝合在老年髋部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4-01—2017-03完成的158例髋部手术,将患者按手术单双日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81例)切口内逐层连续缝合,再行皮内缝合;对照组(77例)切口内逐层间断缝合,最后丝线间断缝合。结果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为(8.5±1.2)min,对照组为(13.4±2.5)min。观察组术后切口渗血(5.2±2.0)ml,对照组为(25.8±5.4)ml。观察组术后至下床时间为(2.8±1.5)d,对照组为(5.6±2.3)d。观察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切口瘢痕;对照组72例切口一期愈合,4例出现线结反应,1例浅表切口感染,4例瘢痕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更短、术后切口渗血量更少、术后至下床时间更短、切口一期愈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手术切口采用可吸收线皮内及皮下连续严密缝合后愈合良好,可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术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3.
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3例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患者,采用病灶清除,灌洗引流,其中8例取出内固定物改外固定架固定,5例保留原内固定物。3例Ⅰ期植骨。Ⅱ期内固定加植骨术7例。术后应用抗生素2-3周。[结果]经8-48个月随访,平均23.5个月。骨折愈合11例。部分愈合1例,不愈合1例。1例出现窦道,2例感染复发。[结论]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存在骨缺损、骨折不愈合或骨愈合不良,需要手术治疗。感染轻者病灶清除后可保留内固定物。感染重或内固定物松动者行病灶清除同时取出内固定物改外固定架固定。X线片表现是诊断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缝合方法的改进,提高高张力切口直接缝合的愈合质量。方法:结合皮肤伸展术原理,采取皮下过度减张的方法,将缝合张力分布在皮下组织深层,使切口表层低张力愈合。结果:早期切口呈外翻隆起,凹陷不平,外形欠佳。后期则逐渐变为平坦,瘢痕轻微。26例均Ⅰ期愈合,2例有线头排斥反应。结论:皮下过度缝合方法是关闭较大张力切口的好方法,切口瘢痕轻微,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青年男性患者四肢闭合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以及探究这类患者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因明确外伤所致四肢闭合性骨折并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的52例HIV阳性青年男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分为切口延迟愈合组和正常愈合组,分别记录患者年龄,骨折部位,切口长度,切口缝合方式,手术时间,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记录这类患者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发生率,比较两组间以上各因素的差异性,探究与切口延迟愈合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52例患者均成功接受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未见明显手术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发生率为26.92%(14例),其中发生切口裂开12例(23.07%),发生切口脂肪液化2例(3.85%)。与正常愈合组相比,延迟愈合组下肢骨折和皮内缝合的比率较高(下肢骨折78.57%vs 44.74%,皮内缝合71.43%vs 39.47%),切口相对较长[(7.79±1.80)cm vs(6.87±1.67)cm],术前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200 cells/mm~3的比率较高(21.43%vs 0%),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低[(5.98±1.78)×10~9/L vs(7.30±1.21)×10~9/L],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34.07±3.60)g/L vs(38.53±4.32)g/L],血红蛋白水平较低[(100.43±9.62)g/L vs 107.08±9.34)g/L]。[结论]HIV阳性青年男性患者四肢闭合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发生率为26.92%,且延迟愈合的发生与手术部位、切口长度、切口缝合方式、术前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心形减张美容缝合术对剖宫产患者切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选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剖宫产患者,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剖宫产手术患者3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腹部切口心形减张美容缝合者180例为心形组,常规缝合者178例为对照组。心形组皮下缝合采用强生8根针剖宫产专用2-0可吸收线行心形减张间断缝合,真皮层采用4-0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美容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2-0可吸收线皮下非减张间断缝合,真皮层采用4-0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美容缝合。比较两组切口缝合时间、平均住院日、切口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瘢痕增生发生率和瘢痕美容度。结果 心形组切口缝合时间稍长,但其切口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较短(均P=0.001)。心形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3.33%(6/1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3%(15/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5,P=0.040);产妇术后42 d复查,心形组切口对合良好、瘢痕平整、无红肿,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22%vs. 88.20%,P=0.002)。对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皮肤减张器对整形外科张力性手术切口愈合及后期瘢痕增生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笔者科室共收治各类张力性手术切口患者110例,通过皮下逐层减张缝合、皮内间断缝合、皮肤美容缝合、皮肤减张器外固定的方法,从皮下、皮内及皮肤表面三个层次来充分减张,使切口低张力愈合,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瘢痕增生情况。结果:110例张力性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红肿及裂开。随访6个月,除2例面部、2例腹部、2例胸部、1例前臂、1例大腿、2例腹股沟区、1例背部瘢痕稍明显外,其余99例瘢痕纤细不明显,4例瘢痕疙瘩切口,均无复发。2例减张缝合器固定部位出现水疱,经处理后痊愈。结论:皮肤减张器能促进整形外科张力性手术切口愈合,减轻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Mason Ⅱ型及部分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 方法 自1999年1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桡骨头骨折患者36例,其中18例采用切开复位.2.0 am或2.7 mm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早期进行肘关节的屈伸及前臂的旋转活动,定期随访患肘正、侧位X线片,观察肘关节屈伸及前臂的旋转活动度.按照Mayo评分评估患者肘关节功能.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8.3个月.18例骨折均获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109°,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平均92°,Mayo评分优良率为88.8%(16/18). 结论 对于Mason Ⅱ型及部分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内减张缝合联合拉力胶外固定对张力性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通过皮下逐层减张缝合、皮内连续缝合及拉力胶外固定的方法,将缝合张力分布于皮下深层组织及切口周围皮肤,使切口浅层组织低张力愈合。结果应用本方法处理的张力性手术切口,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红肿及裂开,愈后瘢痕纤细不明显。结论采用皮内减张缝合联合拉力胶外固定是关闭张力性切口的有效方法,切口瘢痕轻微,美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18-05间舞钢市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80例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切口LCP内固定,观察组实施胫前减张切口联合LCP内固定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消肿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随访12个月,依据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标准(AOFAS),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前消肿治疗时间和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前减张切口联合LCP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能减少术前消肿治疗时间,加快术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