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栀子的显微特征常数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方法测定栀子粉末中的种皮石细胞的显微特征常数值,采用高效液相法对栀子中指标性成分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用统计方法对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栀子中种皮石细胞的显微特征常数与栀子苷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测定栀子的显微特征常数值,可作为其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野菊花的显微特征常数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法测定野菊花粉末中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值,采用高效液相法对野菊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蒙花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野菊花中总黄酮化学含量进行测定,用统计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野菊花中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与绿原酸、木犀草苷和蒙花苷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与总黄酮含量则无相关性。结论测定野菊花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值,可作为其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菊花的显微特征常数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方法测定菊花粉末中的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值,采用高效液相法对菊花中指标性成分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用统计方法对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菊花中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与绿原酸含量呈中相关,且为正相关。结论:测定菊花的显微特征常数值,可作为其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Chen CH  Kang TG 《中药材》2011,34(9):1373-1376
目的:探讨金银花的显微特征常数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方法测定金银花粉末中的花粉粒、非腺毛的显微特征常数值,采用高效液相法对金银花中指标性成分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用统计方法对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金银花中花粉粒、非腺毛的显微特征常数与绿原酸含量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测定金银花的花粉粒及非腺毛的显微特征常数值,可作为其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白芍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并比较其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对芍药生品、酒制、麸炒、醋制及炒黄品进行芍药苷含量测定,同时采用小鼠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结果:白芍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含量均低于生品,而镇痛作用均强于生品。结论:白芍不同炮制品的镇痛作用与芍药苷含量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槐米的花粉粒显微特征常数及化学成分芦丁含量,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显微定量方法测定槐米粉末中的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槐米中芦丁化学含量进行测定,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数据相关性。结果槐米中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与芦丁含量为显著负相关,即槐米花粉粒越少,芦丁含量越高。结论测定槐米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值,可作为其药材品质评价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菊花的显微特征常数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方法测定菊花粉末中的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值,采用高效液相法对菊花中指标性成分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用统计方法对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菊花中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与绿原酸含量呈中相关,且为正相关。结论:测定菊花的显微特征常数值,可作为其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红花显微特征常数与化学成分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红花花粉粒显微特征常数的测定方法并测定红花中指标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建立评价红花质量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法对红花粉末中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值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法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进行测定,将两组数据用统计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红花中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正相关)。即红花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的数值愈大,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愈大。结论:利用显微定量法测定红花显微特征常数值来评价其质量是科学、可行的。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种基于花粉粒显微特征常数测定的中药材质量评价新方法及技术,可为红花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为其质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6,(11)
目的:对哈药块根芍药Peaonia anomala var.intermedia进行生药鉴定。方法:采用基原、性状和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块根芍药进行了描述。结果:块根芍药块根表面有横向凸起的皮孔及纵沟纹;形成层微波状。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粉末中有石细胞、具缘纹孔和网纹导管,含草酸钙方晶、簇晶和淀粉粒。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哈药块根芍药质量标准的制订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滇黄精草酸钙针晶、导管的显微特征数量与其2种化学有效成分总皂苷,总多糖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滇黄精显微特征数量的测定采用容量分析法;2种化学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滇黄精中的显微特征草酸钙针晶、导管数量与其化学成分总皂苷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与总多糖含量则无相关性。结论 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种基于草酸钙针晶、导管显微特征指数测定的滇黄精质量评价新方法及技术,可为滇黄精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为其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白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白芍样品中芍药苷含量,包括不同地方白芍药材和浙江不同类型白芍药材。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白芍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浙江白芍样品中芍药苷含量都比较高,除了紫红花白芍样品中芍药苷含量为2.600%,其他4个浙江白芍样品中芍药苷含量都高于3.0%,其中"浙芍1号"白芍样品中芍药苷含量为最高,达到3.572%。亳芍和江西白芍样品中芍药苷含量较低,但亳芍和江西白芍样品中另一化学成分含量比较高。结论:不同白芍样品中芍药苷含量有一些差异,除了芍药苷含量,还应该综合其他化学成分来综合评价白芍药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华南远志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华南远志药材茎、叶被柔毛;叶中脉横切面可见草酸钙簇晶和方晶;粉末中可见有角质纹理的上表皮细胞、草酸钙簇晶。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华南远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华南远志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华南远志药材茎、叶被柔毛;叶中脉横切面可见草酸钙簇晶和方晶;粉末中可见有角质纹理的上表皮细胞、草酸钙簇晶。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华南远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0,(10)
目的:研究亳白芍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期亳白芍药材中芍药苷与白芍总苷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4年生亳白芍在9月~10月芍药苷与白芍总苷含量最高。结论:亳白芍生长4年,在9月~10月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5.
一测多评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与芍药内酯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建立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和UPLC法,以芍药苷为内标物,建立其与芍药内酯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进行含量测定,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16批白芍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结果:建立的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采用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对照品缺乏的情况下,以外标法测定芍药苷,利用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对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测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白芍中芍药苷和水分的定量模型。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白芍样品108批,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白芍中水分和芍药苷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以烘干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样品中水分和芍药苷含量,作为参考值,并用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差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芍药苷和水分校正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 6,0.873 1,校正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06,0.264;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99,0.252。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无污染、结果可靠,实现了白芍样品中芍药苷和水分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药显微定量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利用优化的显微定量法作为化学方法的补充来检测中药吴茱萸质量。方法:对吴茱萸选取非腺毛为显微特征,以均匀设计法优化实验条件,采用优化的显微定量法测定不同吴茱萸样品粉末中非腺毛的显微特征常数值大小;采用高效液相法对吴茱萸中的指标性化学成分柠檬苦素进行含量测定;用统计方法对不同吴茱萸样品中的非腺毛的显微特征常数值与化学成分柠檬苦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吴茱萸中非腺毛显微特征常数值与柠檬苦素含量有相关性(P0.01)。结论:采用优化的显微定量法测定不同吴茱萸样品中的非腺毛的显微特征常数大小,可以判断吴茱萸质量的优劣。本研究为吴茱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同时为中药质量检测体系进行有益的充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目前药材市场制川乌、制草乌掺伪现象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1批样品进行检验.结果 薄层鉴别中未检出生物碱斑点的制川乌、制草乌饮片均存在不同程度充伪或掺伪现象,显微鉴别中发现有草酸钙簇晶的饮片采用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均检出芍药苷的斑点.结论 目前药材市场的制川乌、制草乌存在用芍药类药材充伪现象.  相似文献   

19.
采收期和加工方法对杭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对杭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确定合理的采收期和加工方法。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杭白芍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以8月10日采收的杭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最高,达到3.43%;加工方法以先去皮后水煮(5min)含量为最高,达到3.43%。结论:以芍药苷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杭白芍在8月10日左右采收比较合理,加工方法采用去皮水煮(5min)后生晒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来源白芍中芍药苷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其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规格白芍药材和饮片中芍药苷含量,从化学成分上评价其质量差异。结果:白芍药材中野生品中芍药苷含量明显高于栽培品,以安徽亳州芍药中芍药苷含量最高,栽培品为3.82%,野生品为4.91%,经炮制加工后,白芍饮片中芍药苷流失较严重,其平均含量约为2.5%,但符合2010年《中国药典》白芍含量测定项下大于1.2%要求。结论:生长环境和炮制加工方法是影响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