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感染     
久治不愈儿童期肢体骨折术后感染所致长段骨缺损的重建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伴截瘫的前路手术治疗;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附56例报告)。  相似文献   

2.
骨感染     
游离腓骨皮瓣移植Ⅰ期修复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皮缺损;关节镜下清理、置管及术后大流量短程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封闭负压吸引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严重感染性骨外露;TSRH内固定联合化疗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游离髂骨皮瓣移植一期修复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游离髂骨皮瓣移植一期修复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2001年3月至2004年8月,收治8例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病例,病灶清除后,胫骨外固定器固定,皮肤软组织缺损和骨缺损采用游离髂骨皮瓣移植一期修复。结果 移植髂骨皮瓣全部成活,但术后2例发生静脉危象。创口无感染,移植髂骨均在术后6-12个月内骨性愈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游离髂骨皮瓣移植,可以明显改善受区骨的血运,增强抗感染能力,加速骨的愈合,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是一种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骨感染     
膝关节结核的MRI表现,髓内钉术后长骨干慢性骨髓炎手术方法的改进,后路内固定加前路腔镜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儿童生长期脊柱结核,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糖尿病足足跟溃疡7例,异体骨植骨重建在人工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的应用,复合庆大霉素抗生素骨制备及其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骨外固定另压治疗胫骨干骨不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观察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治疗效果,评价加压外固定对骨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骨外加压固定治疗胫骨干不连49例(男37例,女12例),骨不连时间为7~132个月。其中7例感染性骨不连偏侧性骨缺损者,行病灶清除开放性植骨;5例感染性骨不连行病灶清除、内固定物取向、小腿皮瓣转位;10有不连、骨缺损们伤肢短缩者,行胫骨干骺端截骨或骨骺牵伸延长。结果:植骨全部成活,创  相似文献   

6.
带血管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回顾总结带血管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从2002年8月~2004年8月,应用单边外固定架稳定骨折端,同时行带血管骨皮瓣移植治疗18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男15例,女3例,年龄18~51岁,平均34岁。清创后胫骨缺损3~8 cm,软组织缺损4 cm×3 cm~18 cm×9 cm。14例行带血管髂骨皮瓣移植修复,4例行带血管肩胛骨皮瓣移植修复,术后随访8~30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18例骨皮瓣全部成活,胫骨及软组织缺损Ⅰ期修复,外固定架固定牢固,获得骨性愈合时间8~13个月,平均10个月,3例出现外固定架钉道感染,1例发生取髂骨处疼痛。[结论]带血管骨皮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行之有效的方法,Ⅰ期解决骨及软组织缺损的问题,促进骨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创伤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治疗创伤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损患者20例。随访观察患者骨及软组织缺损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创面术后2周均1期愈合,X线示移植腓骨约3~4个月愈合,患肢关节功能保留完好,骨髓炎病灶消除,无复发,移植腓骨12~18个月胫骨化。结论采用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所致软组织及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治疗因胫骨中、下段1/3粉碎性骨折而致的骨不连、骨缺损。方法:从1997-2001年,对9例胫骨中、下段1/3骨不连、骨缺损进行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本组9例患,6例骨皮瓣顺利成活,2例出现动静脉危象,给予及时适当处理后,骨皮瓣成活。术后随访X线显示:8例16周骨折达骨性愈合;1例远端骨折不连,再行植骨术,术后12周骨折愈合。3年随访伤肢功能活动良好。结论: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是治疗胫骨中、下1/3段因粉碎性骨折而致的骨不连、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游离腓骨移植修复胫骨慢性骨髓炎并长段骨缺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移植一期修复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长段骨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96年3月~2003年12月,采用彻底清除病灶,切除长段死骨,取对侧带血管腓骨游离移植一期修复胫骨缺损的方法,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长段骨缺损患者67例。年龄8~42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2.8年。其中血源性骨髓炎14例,创伤性骨髓炎53例。18例合并同侧腓骨骨折;21例合并皮肤缺损及骨外露,缺损范围2cm×4cm~4cm×10cm;53例合并病理性骨折及骨不连;46例合并1~3个窦道。胫骨死骨长度8~22cm,平均12cm。细菌培养试验均显示阳性。46例单纯切取带血管腓骨瓣,21例携带皮瓣,腓骨切取长度10~28cm,平均15cm;皮瓣切取范围4cm×7cm~6cm×12cm。结果术后67例获随访12~45个月。2周内肢体炎性反应均消退,窦道愈合率达93.5%,窦道不愈合者经二次窦道清除后愈合。移植腓骨瓣骨折2例,经石膏固定2个月后愈合。21例携带皮瓣全部成活。X线片示移植腓骨均愈合,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2个月。按Enneking评价系统,肢体术后功能恢复平均为正常功能的79%。18岁以下患者腓骨增粗较快,可完全胫骨化;18岁以上患者腓骨增粗缓慢。结论对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长段骨缺损患者可行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一期修复骨缺损,该术式能有效控制感染、缩短疗程及减少手术次数。  相似文献   

10.
骨感染     
游离腓骨移植修复胫骨慢性骨髓炎并长段骨缺损;开放植骨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慢性跟骨骨髓;边缘性病灶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经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L5S1椎体结核;前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骶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骨搬移联合皮瓣移植术修复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医源性感染导致皮肤软组织及骨缺损的经验。方法自2009-06—2013-02诊治13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医源性感染而发生骨髓炎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皮瓣进行修复;骨缺损修复二期进行,均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作为牵张和外固定支具。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6~48个月,平均14个月。10例创面一期愈合,3例皮瓣部分坏死,再次行交腿皮瓣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1例成功,2例因感染迁延不愈而截肢。11例骨再生良好,6例骨端一期愈合,5例完成牵张过程后二次手术植骨愈合。结论 Ilizalov技术能很好地促进骨缺损后骨的再生,结合皮瓣移植术治疗医源性感染后发生的骨髓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吻合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髓炎伴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09—2014-09采用VSD结合吻合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治疗12例胫骨骨髓炎伴骨缺损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患者骨及软组织缺损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2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创面术后14 d均一期愈合,X线片示移植腓骨4~5个月愈合,12~18个月腓骨"胫骨化",患肢关节功能活动可,骨髓炎病灶消除,无复发。结论采用VSD结合吻合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髓炎伴骨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贾红伟  吕松峰  任飞 《中国骨伤》2007,20(5):334-335
肱骨骨不连是骨科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治疗方法较多,效果较好。但对于一些复杂类型的肱骨骨不连,如合并感染的肱骨骨缺损,肱骨双节段骨不连等,治疗比较困难。2001年6月-2005年6月,采用胫骨皮瓣游离移植治疗13例肱骨骨不连骨缺损,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4~56岁;左侧8例,右侧5例。肱骨粉碎性骨折术后骨不连、碎骨片坏死9例(开放性7例,闭合性2例),其中采用钢板固定5例;钢板加钢丝捆扎固定4例,有2例演变成骨髓炎。肱骨血源性骨髓炎形成慢性骨髓炎骨缺损合并窦道形成3例,肱骨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再次摔伤致钢板…  相似文献   

14.
慢性骨髓炎常伴有死骨和骨不连,手术切除死骨后将形成并加重骨缺损、骨不连。自2003—10—2010—04笔者彻底切除病灶,切取对侧带血管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并植骨,一期修复胫骨慢性骨髓炎并长段骨缺损9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骨外固定架加压延长修复胫骨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干骺端截骨骨外固定架加压延长修复创伤性及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截骨延长修复创伤性及感染性胫骨骨缺损11例。结果全部病例骨缺损修复,骨感染治愈,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无一例需行骨折端植骨。改良ASAMI骨评定结果优8例,良3例;功能评定结果优6例,良4例,中1例。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骨不连、骨萎缩等并发症,术后不需作内固定和植骨,是治疗创伤性及感染性胫骨长段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肢体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4月采用肢体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慢性骨髓炎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2~62岁,平均4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压砸伤1例,高处坠落伤2例。18例为小腿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B型)外固定支架固定后形成感染性骨缺损、骨髓炎,1例为闭合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既往手术2~5次,平均3次。受伤至骨搬移术时间为3~11个月,平均6.5个月。清创后骨缺损长度为2.0~5.5 cm,平均4.3 cm。术中胫骨短缩后松开止血带检查肢体末梢血运,7例直接闭合创面,5例采用邻近皮瓣修复,5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例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修复,1例单纯植皮修复。选用单臂外固定架或环式外固定架,并在胫骨近侧或远侧干骺端的两排外固定架钉之间完全锯断;1周后以1 mm/d速度进行肢体延长。结果术后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4个月。2例对合端创面延迟愈合,余均顺利愈合。18例对合骨端自然愈合,1例因病灶骨未完全切除致对合骨端发生骨不连。5例发生牵张骨痂生长缓慢,其中4例经"手风琴"技术和注射红骨髓后顺利愈合,1例植骨辅助内固定后对合骨端愈合。骨延长时间为1~3个月,延长指数为1.6~2.7 cm/月,平均2.2 cm/月;骨愈合时间为7~13个月,平均11.1个月。根据胫骨骨折疗效评定系统Johner-Wruhs评分评定疗效:优9例,良8例,中2例,优良率为89.5%。结论采用肢体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慢性骨髓炎,可改善截骨端的直接对合,明显缩短骨对合端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性胫前皮肤缺损骨不连医源性因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伤性胫前皮肤缺损骨不连医源性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36例外伤性胫前皮肤缺损,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医源性因素,提出预防措施,随访治疗效果.采用7种局部转移皮瓣和6种游离皮瓣移植治疗皮肤缺损,骨不连、骨缺损均采用带血管的骨移植.结果136例中121例得到6~28个月随访,平均17个月.局部皮瓣转移全部成活,游离皮瓣移植中7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4例成活,3例失败,二期以带胫后血管的对侧小腿内侧皮瓣为受区血管蒂的皮瓣移植修复治愈.骨不连、骨缺损行骨移植后均在术后3个月愈合,骨髓炎治愈.结论医源性技术缺陷是外伤性胫前皮肤缺损骨不连的重要因素,针对各种不同的因素进行预防、合理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胫骨慢性骨髓炎伴骨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24例,一期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切除长段死骨,二期行对侧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修复胫骨缺损,后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覆盖创面。结果术后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50个月,平均32.3个月。22例患者4周内窦道愈合,愈合率91.7%,不愈合的2例患者二次窦道清除后愈合。24例行骨皮瓣移植患者皮瓣全部存活,存活率为100%。X线片示24例移植腓骨均愈合,愈合率为100%,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4.9个月。按Enneking评价系统对患者进行术后功能评分,平均26分,平均恢复了肢体功能的86.7%。结论对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患者行腓骨骨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进行修复,不仅修复了骨缺损,恢复了肢体的连续性,同时应用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有效的控制感染,缩短了疗程,恢复了患侧肢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的游腓骨骨皮瓣移植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12例因创伤、慢性骨髓炎导致的胫骨骨缺损患者.结果 患者腓骨骨皮瓣携带皮岛血运均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患者恢复行走功能.结论 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骨皮瓣移植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期清创、植骨、皮瓣、肌皮瓣转移或移植治疗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自2000年12月至2005年1月,对8例感染性胫骨骨缺损骨折患者彻底清创,应用皮瓣、肌皮瓣转移或移植覆盖创面,对胫骨骨缺损同时行松质骨植骨及灌注冲洗。结果8例患者转移或移植的皮瓣、肌皮瓣均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植骨在术后7~9个月获得骨性愈合,经术后7个月至4年9个月随访,感染无复发,肢体行走功能及外观满意。结论对感染性胫骨骨缺损行彻底清创、松质骨植骨、皮瓣、肌皮瓣转移或移植、灌注冲洗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