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X线、CT和MRI表现,提高对浆细胞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总结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16例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年龄36~69岁(平均54岁),男女比例3∶1,1例发生在颈椎,10例发生在胸椎,5例发生在腰椎,病程从半个月到3年不等,病椎附近疼痛是共同的首发症状。X线和CT表现为脊椎单发溶骨性破坏,椎体膨胀性改变,边界清晰,无骨膜反应,可残存较厚的骨嵴。MRI表现为T1低等信号,T2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强化,MRI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软组织肿块,局限性终板骨折,椎管受累及脊髓受压。结论 X线平片表现为单发病变,膨胀性溶骨性破坏,无骨膜反应,X线检查可以作为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初筛。CT和MRI可以明确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病变范围和形态特征,为该病的诊断、鉴别提供更多的信息,溶骨性病变、软组织肿块、椎弓根、椎间盘及相邻椎体受累是病变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颅底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颅底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底骨孤立性浆细胞瘤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 颅底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CT和MRI特点如下:①CT平扫肿瘤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实性肿块,邻近颅底骨质呈溶骨性破坏,无骨质硬化边缘.肿瘤内常见斑片状高密度影,为瘤内钙化或骨质残片.②MRI平扫肿瘤呈等T1或稍短T1、等T2或短T2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颅底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均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结合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X线摄影、CT和MRI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X线摄影、CT和MRI资料,并对其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中,脊柱11例,长管状骨3例,扁骨2例,不规则骨1例。X线摄影及CT检查:不同程度膨胀、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楚。10例周围见少许硬化边。8例见骨嵴影,2例椎体内骨嵴迂曲、硬化构成“微脑征”。8例骨皮质呈虫噬样或穿凿样,2例呈“花边征”。11例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8例合并病理骨折。MRI检查:T1WI 2例呈等低信号,4例呈等信号,1例呈等高信号;T2WI 4例呈等高信号,3例呈高低混杂信号。2例MRI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骨孤立性浆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将X线摄影、CT及MRI相互结合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MR表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总结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MR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了4 例经我院病理证实的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全部病人均在我院行MR检查。结果:4例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中,均只累及单个椎体,3 例位于胸椎,1例位于颈椎。肿瘤以累及一侧椎体附件为主,1 例肿瘤引起椎体压缩骨折。肿瘤多表现为较均匀的等或稍高T1 信号,高T2 信号,注药后均匀强化。肿瘤边界清楚。均可见骨质破坏,但无骨硬化及增生。在本组2例行本周蛋白检查病人,全部表现阴性。结论:浆细胞瘤的MR表现与肿瘤起源部位和浸润范围有着密切关系。MR检查很难确诊脊柱浆细胞瘤,但相应的MR表现能够提示该病及其鉴别诊断。MR能够清楚地显示肿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显示浆细胞瘤及其浸润范围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鼻及鼻咽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及鼻咽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并评价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组织学证实鼻及鼻咽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发生于鼻咽3例,上颌窦2例,鼻腔1例,鼻腔、筛窦及蝶窦1例,鼻腔、额窦、筛窦、蝶窦及上颌窦1例;病变边界较清楚,呈椭圆形3例,分叶状5例;病变最大径20~92mm,平均49mm。CT表现:鼻部病变造成周围骨质变形、变薄、移位、吸收,其中3例伴局部破坏;鼻咽病变位于黏膜下,黏膜表面光滑,邻近骨质未受累。与脑实质比较,平扫7例呈等密度,1例呈不均匀高密度;增强后2例呈中度、较均匀强化,1例呈不均匀高度强化。MRI表现:T1WI、T2WI均呈等信号,其中7例T1WI信号较均匀,T2WI散在细条状略高信号,另1例可见片状短T1、长T2出血信号;增强后病变中度强化6例,显著强化2例,其中7例病变内可见强化更明显的细条状间隔,对应T2WI所示略高信号。3例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均为速升缓降型。MRI均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伴发的炎症及术后的复发。结论鼻部病变所致骨质变形和吸收、鼻咽病变黏膜下生长、MRI平扫等信号和增强后所示间隔强化是鼻及...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颅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资料。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6~68岁。17例行MR扫描,13例行CT扫描。结果:21例颅骨孤立性浆细胞瘤中,17例位于颅底骨,4例位于颅盖骨。CT扫描肿瘤均呈稍高密度影,相应颅骨可见不规则骨质破坏。MR扫描肿瘤多为均匀T1及T2等信号,增强扫面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颅骨孤立性浆细胞瘤具有典型影像表现,掌握其影像学特征可以提高影像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长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四肢长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征象。观察指标包括骨质破坏形态、骨皮质改变、骨膜反应、MRI信号特征、瘤周骨髓水肿、软组织改变以及MRI增强改变等。结果:11例肿瘤发生在肱骨4例,股骨7例。11例在X线片和CT上均呈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有轻度的膨胀,边界较清。10例骨皮质变薄,1例骨皮质增厚。9例可见骨皮质呈虫蚀样或锯齿状骨质破坏,未见骨膜反应。所有病例均未见瘤周骨髓水肿,且均可见软组织侵犯,3例可见明显的软组织肿块。与肌肉信号相比,10例T1WI表现为稍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11例T2WI表现为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大部分病例表现为明显均匀性强化,仅1例中央可见无强化区。结论:四肢长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CT和MRI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四肢长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的MRI表现.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单发病变,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1.6岁,男女比例2:1.1例发生在颈椎、6例发生在胸椎、1例发生在腰椎,1例发生在骶椎.病椎附近疼痛是其共同的首发症状,9例尿本一周氏蛋白均为阴性.MRI显示病变椎体均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7例累及椎体附件,1例椎体压缩性骨折,8例骨质破坏并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软组织肿块明显强化.T1WI、T2WI椎体信号不均匀,无骨髓水肿,相邻椎间隙信号未见改变.5例软组织肿块突入椎管内,椎管变窄并脊髓受压,局部受压3例,肿块环绕脊髓四周者2例呈围管征,增强扫描瘤体及脊膜均明显强化,可显示类似脊膜尾征.结论 脊柱孤立性浆细胞骨髓瘤的MRI表现上具有一定特征.MR能够清楚地显示肿瘤的骨髓侵润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脊髓受压.并有助于与其他单发脊柱肿瘤鉴别.MRI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PB)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SPB患者的影像学征象.结果 肿瘤位于脊柱7例,长骨2例,扁骨5例,斜坡1例.X线及CT上15例均表现为单发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未见骨膜反应.10例形成软组织肿块,5例破坏区见软组织充填,1 例发生病理性骨折,9 例破坏区可见残存骨嵴.MRI信号表现不一,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SPB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仔细分析其影像学征象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SBP)的18 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BP患者的PET/CT图像。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肿瘤均发生于胸椎,分别发生于T4、T6和T11,3例病变均位于椎体,PET/CT表现为椎体膨胀性、穿凿样溶骨性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边缘有硬化带,呈中一高度不均匀葡萄糖代谢增高。结论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好发于中老年,以胸椎为好发部位,PET/CT全身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X线、CT和MRI表现,提高对浆细胞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总结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16例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年龄36 ~ 69岁(平均54岁),男女比例3:1,1例发生在颈椎,10例发生在胸椎,5例发生在腰椎,病程从半个月到3年不等,病椎附近疼痛是共同的首发症状.X线和CT表现为脊椎单发溶骨性破坏,椎体膨胀性改变,边界清晰,无骨膜反应,可残存较厚的骨嵴.MRI表现为T1低等信号,T2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强化,MRI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软组织肿块,局限性终板骨折,椎管受累及脊髓受压.结论 X线平片表现为单发病变,膨胀性溶骨性破坏,无骨膜反应,X线检查可以作为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初筛.CT和MRI可以明确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病变范围和形态特征,为该病的诊断、鉴别提供更多的信息,溶骨性病变、软组织肿块、椎弓根、椎间盘及相邻椎体受累是病变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骨单发性骨髓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8例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单发性骨髓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灶均为单骨发病,发生于胸椎2例,股骨2例,肋骨2例,髂骨1例,锁骨1例,2例确诊2~3年后发生多发性骨髓瘤。2例发生胸椎者呈溶骨性破坏及压缩性骨折改变;发生于锁骨和肋骨等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其中发生于肋骨者骨质破坏周围见较大软组织肿块影;发生于股骨者骨质破坏较局限,边界较清楚,病变周围骨质硬化不明显,有不同程度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块不明显。MR检查病灶边界清楚,T1WI稍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高信号,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骨单发性骨髓瘤常发生于男性,发病年龄比多发性骨髓瘤小,全身症状不明显,病变部位不同表现也各不相同,但病变边界均清楚。CT和MRI能更清楚地显示单发性骨髓瘤,MRI还可无创性评估骨髓浸润,发现X线平片和CT所不能显示的病变。  相似文献   

13.
14.
15.
单发型内生软骨瘤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内生软骨瘤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方法对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型内生软骨瘤11例的临床与X线平片、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掌骨3例,指骨4例,肱骨干1例,股骨干骺端2例,胫骨干骺端1例。掌指骨病灶X线平片表现为囊样、类圆形透光区,瘤内钙化,呈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四肢长骨病灶在CT表现瘤内软组织密度影,内见斑片状钙化;MRI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股骨病灶T2WI周围见低信号带。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本病大多数可做出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放疗后脊柱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放疗后脊柱骨髓MRI的特征。材料与方法;本组55例脊柱放疗后患者,放疗剂量2100-7500cGy,各病例开始放疗后MR检查之间的间隔时间不等,最短的是7周,最长的是20年。结果:MRI表现为:T1WI像椎体呈明显高信号改变,且信号均匀,与非照射野的脊柱分界清晰;G2WI像呈均匀的稍高信号;STIR或T1WI抑脂成像显示椎体呈明显低信号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颅凹底脑膜瘤的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病理证实的前颅凹底脑膜瘤27例,男8例,女19例.年龄13~79岁,平均62岁.均行MRI检查(增强16例);15例行CT检查(增强8例).分析CT、MRI影像,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27例前颅凹底脑膜瘤,起源于嗅沟15例,前颅凹底6例,眶顶4例,鞍结节向前生长2例.多数水肿明显,均匀增强;少数不均匀增强,并出现脑膜尾征,少数伴钙化、坏死、囊变和出血.累及邻近颅骨时引起骨质增生.结论:前颅凹底脑膜瘤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具有诊断价值,MRI优于CT ,但CT观察钙化和骨质改变优于MR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CT、MRI表现特点.11例均为女性.1例仅行MRI平扫,10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例同时行CT平扫.结果:CT表现正常1例.MRI显示额、颞、顶、枕部对称性硬脑膜均匀性增厚9例,伴明显增强11例,合并硬膜下积液6例,硬膜下亚急性期积血3例,"脑下垂"3例.结论:广泛而对称的硬脑膜均匀性增厚、增强是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MRI有助于诊断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