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13通过下调核因子—kB活化抑制系膜细胞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3(IL-13)对脂多糖(LPS)引起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核因子-kB(NF-kB)活化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炎作用的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为靶细胞,用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测定NF-kB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系膜细胞IL-1β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LPS可诱导系膜细胞NF-kB活化及IL-1β表达,这作用能被NF-kB抑制剂吡咯二硫氢基甲醋酯(PDTC)抑制。IL-13亦有此抑制作用。结论:IL-13对于系膜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 作用可通过抑制NF-kB活化而实现。 相似文献
2.
核因子—kB在狼疮肾炎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狼疮疮肾炎(LN)肾组织中核因子(NF)-kB的表达并探讨其与LN肾脏病理改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以NF-kB亚基P65单抗为抗体,采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PAAP法)检测LN肾组织NK-kB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其与肾小球内C-myc蛋白表达、LN活动指数、肾脏病理和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狼疮肾炎肾组织中NF-kB表达较正常肾组织显著增高,以WHOⅣ型为最显著。NF-kB在肾小球和肾 相似文献
3.
洛伐他丁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他丁类降脂药物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丁来观察其对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含有或没有洛伐他丁和甲羟戊酸及其代谢产物的10%胎牛血清或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刺激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然后用测定溴化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的整合来评估DNA的合成并测定细胞的数量,结果:洛伐他丁对10%的胎牛血清刺激系膜细胞DNA的合成抑制是剂量依赖性,并且能够抑制细胞的生长,甲羟戊酸,焦磷酸牛儿基牛儿酯能够显著地逆转洛伐他丁的抑制作用。结论:洛伐他丁通过影响甲羟戊酸的合成抑制鼠肾小球第膜细胞的增殖,这可能为治疗系膜增殖性肾小球疾病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rhIL-10)对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增殖的影响及其细胞内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观察MC的增殖反应,采用电泳适移改变法(EMSA)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性。结果:rhIL-10(20ng/ml)抑制LPS刺激的小鼠MC增殖(P<0.05),同时rhIL-10亦显抑制LPS诱导的MC中NF-κB活化,结论:IL-10对LPS诱导的小鼠MC增殖的抑制作用至少部分与其对NF-κB活化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洛伐他汀对高糖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因子—kB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异常与核因子(NF)-kB激活的关系,并探讨洛伐他汀对其改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用高糖刺激HKC细胞,并与洛伐他汀共孵育。发色底物法检测细胞上清中PAI-1和tPA活性;RT-PCR方法观察HKC细胞合成PAI-1和tPA mRNA表达;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F-kB的作用。结果:高糖可激活NF-kB(p65),并使HKC细胞培养上清中PAI-1活性和mRNA表达增加,tPA活性和mRNA表达降低;洛伐他汀可以部分或全部逆转高糖的作用。结论:高糖促使HKC细胞PAI-1和tPA异常表达,可能与NF-kB激活有关。洛伐他汀可以通过非降脂的甲羟戊酸途径逆转高糖对HKC细胞NF-kB和PAI-1与tPA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肿瘤坏死因子与系膜增殖性肾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小川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1995,(4)
系膜增殖性肾炎是肾小球疾患中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目前,它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多认为系多种病因刺激系膜发生病变与炎症、系膜吞噬大分子物质、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发生免疫性炎症反应有关。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细胞因子网络中重要的炎症因子之一,与肾小球细胞及基质增殖、硬化及肾小球损伤密切相关。本文综述近几年文献对肿瘤坏死因子在系膜增殖性肾炎疾病中的作用及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对肾小球肾炎中系膜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邹建洲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7,17(5):227-231
肾小球肾炎发病过程中,系膜细胞占有重要位置。体外研究表明系膜细胞是一代谢活性细胞,能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也可由肾小球内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所分泌。本文综述了这些细胞因子在肾炎动物模型和人类肾脏病中参与的证据。这些细胞因子主要包括基底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转化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和白介素-6。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肺损伤核因子—кB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 (ALI)肺泡巨噬细胞 (PAM)核因子 (NF) κB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及地塞米松 (Dex)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2 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组、Dex干预组。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和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分别检测PAM核提取物中NF κB的活性和PAM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IL) 6、IL 1 0的含量。结果 NF κB活性和TNF α、IL 6、IL 1 0的含量创伤组分别为 (2 987.85± 1 63 .85)ng/L、(2 35 .6± 30 .8)ng/L、(398.8± 2 4 3 .6)ng/L、(2 4 6 .4± 30 .5)ng/L ,较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 <0 .0 1或P <0 .0 5) ;Dex组NF κB(1 968.2 7± 69.42 )ng/L、TNF α为 (1 68.2± 48.8)ng/L、IL 6为 (2 1 0 .3± 2 8.6)ng/L较创伤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1 ) ,但IL 1 0 (2 2 7.2± 38.6)ng/L无明显变化 (P >0 .0 5)。结论 NF κB激活和分泌高水平细胞因子在创伤性AL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Dex发挥抗炎作用与其对NF κB的活性和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胰岛素(INS)对体外培养的Zucker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以及INS诱导的NF-κB活性的变化与Zucker大鼠年龄(即病程)以及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1)分别取Zucker肥胖大鼠(3月龄和10月龄)和Zucker瘦型大鼠(3月龄和10月龄)4组大鼠的GMCs(O_(3m),O_(10m),L_(3m),L_(10m))进行传代培养。(2)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和超迁移率实验(GSA)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相INS对Zucker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以及NF-κB二聚体中p50和p65成分的变化。(3)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胞浆和胞核内NF-κB p65水平。结果 (1)INS诱导后,4组GMC内NF-κB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F=219.65,P<0.01);(2)随着INS刺激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GMC内NF-κB活性相应增强,0.5 mg/L的INS刺激24h时,NF-κB活性强度达最高峰;INS刺激浓度升为5 mg/L,则15h达最高峰;(3)INS主要激活NF-κB二聚体成份中的p65;(4)O_(3m)组NF-κB的活性显著高于O_(10m)组(P<0.01),L_(3m)组NF-κB的活性显著高于L_(10m)组(P<0.01),O_(3m)组显著高于L_(3m)组(P<0.01),O_(10m)组显著高于L_(10m)组(P<0.01)。(5)INS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胞浆内的p65的蛋白水平和上调胞核内p65水平。结论 INS可诱导Zucker大鼠GMC内NF-κB活化,其活化方 相似文献
12.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膀胱癌细胞系中核转录因子kB的表达及对其调控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癌细胞系中核转录因子-kB(NF-kB)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以及药物刺激对其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65、p50、p52、c-Rel、RelB、IkB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65、p50、p52、c-Rel、RelB、IkBα、CyclinD1、白细胞介素(IL)-8、PCNA的mRNA水平。采用人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0μg/L)刺激细胞观察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在EJ、T24细胞系中均见p65、p50、p52、c-Rel、RelB、IkBα、PCNA等的蛋白和mRNA表达,以及CyclinD1、IL-8的mRNA表达,TNF-α(20μg/L)刺激后,NF-kB家族成员的核易位增加,各指标的mRNA表达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结论:膀胱癌细胞系中可见NF-kB家族的表达,TNF-α刺激后其调控基因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3.
凝血酶介导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上调及水蛭素?…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为了阐明凝血酶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采用噻唑蓝掺入法,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荧光,Northern杂交等方法分别观察了凝血酶对系膜细胞增殖和表达ICAM-1蛋白和mRNA的影响,并同时进行了人工重组水蛭素的阻断实验。 相似文献
14.
细胞因子对肾小球肾炎中系膜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建洲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1997,(5)
肾小球肾炎发病过程中,系膜细胞占有重要位置。体外研究表明系膜细胞是一代谢活性细胞,能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也可由肾小球内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所分泌。本文综述了这些细胞因子在肾炎动物模型和人类肾脏病中参与的证据。这些细胞因子主要包括基底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转化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和白介素-6。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内酯醇对AngⅡ介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及MC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GMC,用10^-6mol/L AngⅡ刺激GMC,将培养的大鼠GMC随机分为5组:正常培养对照组、AngⅡ刺激组、AngⅡ和3种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共孵育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ELISA、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GMC内NF-κB p65核易位阳性率、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CP-1水平、GMC内MCP-1 mRNA表达及Ⅰ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呈剂量依赖性下调AngⅡ介导的大鼠GMC内NF-κB p65水平,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GMC MCP-1及MCP-1 mRNA的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GMC内ⅠκBα蛋白表达下调。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GMC ⅠκB的磷酸化降解及NF—κB活化;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GMCMCP-1 mRNA表达MCP-1分泌。 相似文献
17.
羊踯躅根对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观察羊踯躅根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方法复制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设对照组、模型组和羊踯躅根治疗组。分别进行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检测和肾组织学检查;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NF-κB抑制剂IκB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模型组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明显增加,出现异常肾组织学改变;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肾脏病理改变减轻,IκBmRNA降解减少,NF-κB蛋白表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F-κB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羊踯躅根制剂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和表达对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Thy1肾炎大鼠系膜细胞增生及CDK2表达,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其干预作用。方法:设正常组、Tby1。肾炎组及Tby1肾炎+缬沙坦治疗组。分别于各组疾病诱导后第1、3、5、7d取。肾脏行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内PCNA、CDK2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肾小球内CDK2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大鼠系膜细胞CDK2存在低表达,而在肾炎大鼠随系膜细胞增生,其CDK2表达增加。缬沙坦治疗组第3~7d。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扩张程度以及肾小球内PCNA表达低于。肾炎组(P〈0.05),肾小球内CDK2表达也低于。肾炎组相应时间点(P〈0.05)。结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与其CDK2的高表达相关,缬沙坦可抑制系膜细胞CDK2的高表达,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扩张。提示缬沙坦对Thy1肾炎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处理大鼠系膜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指数,吖啶橙荧光活体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率,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免疫印迹法及细胞免疫结合图文分析观察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有明显诱导作用,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并能明显抑制Bcl-2基因表达,促进Bax基因表达,致使两者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洛伐他汀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对凋亡抑制或促进基因的调控,改变Bcl-2/Bax比值而诱导MC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