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48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2次/d,每天早晚各1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1次/d,18 μg/次,于睡前吸入),治疗2w后比较两组肺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沙美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0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行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持续治疗10 d.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血气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无力、心动过速、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均短(P<0.05);治疗10 d,两组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高(P<0.05);治疗10 d,两组PaO2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aO2水平高,PaCO2水平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无创呼吸机可缓解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调节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 6 月医院收治的 90 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 m后炎性指标、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 m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 m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可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提高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刘江海 《医学信息》2019,(20):150-152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FEV1%、FEV1和FVC)。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76%,低于对照组的14.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和FVC均高于对照组[(70.61±14.74)% vs(61.24±13.42)%]、[(2.25±0.77)L vs(1.94±0.63)L]、[(3.46±0.98)L vs(3.07±0.91)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部通气功能,减少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IL-8、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氨茶碱释缓片、噻托溴铵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锻炼,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8、第1s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生理机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康复锻炼对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噻托溴铵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IL-8、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采用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呼吸困难分级、肺功能、生活质量、6min步行距离评分无明显差异(>0.05),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好转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采用噻托溴铵治疗,可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遵医依从,增强生活质量,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7.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氧合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17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肺功能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45例和对照组(多索茶碱治疗)43例,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可改善肺功能、降低机体炎性水平,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APN、IL-10、TNF-α水平、血液流变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COPD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脂联素(APN)、白介素 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APN、IL-10、TNF-α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均上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有助于改善血清APN、IL-10、TNF-α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炎应用噻托溴铵粉联合头孢他啶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 2021 年6 月至 2023 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 98 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9 例.对照组雾化吸入噻托溴铵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静脉注射头孢他啶治疗.两组均治疗 2 w.分析对比两组的肺功能指标、血清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一秒率(Forced expiratory volum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的PEF和FEV1%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IL-4、TNF-α、TGF-β1 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应用噻托溴铵粉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可改善肺功能,降低炎性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罗玉霞 《医学信息》2018,(12):179-181
目的 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78例,所有患者都接受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按照平行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FEV1 占预计值与FEV1/FVC改善情况、并发症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39例患者的喘憋缓解天数、啰音消失天数以及咳嗽缓解天数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FEV1占预计值与FEV1/FVC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3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切口感染,1例患者临近器官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5.13%;对照组39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切口感染,2例患者临近器官损伤,1例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在接受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时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显著,舒适护理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Because additive effects of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and long-acting anticholinergics are unclear, we undertook this study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iotropium alone and tiotropium plus budesonid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either tiotropium 18 microg once daily with or without budesonide 200 microg twice daily for 6 weeks. The efficacy variables were changes in trough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GRQ), 6-minute walk distance (6MWD), and use of rescue medication. One hundred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and 81 completed the study. The mean age was 64.0 yr, and the mean FEV1 was 39.7% predicted. Compared with tiotropium alone (N=40), the tiotropium/budesonide combination (N=41) was related to an improvement in the SGRQ total score (tiotropium -2.8 units and tiotropium/budesonide -5.6 units, p=0.003). 6MWD was improved by 13.5 m in the tiotropium group and by 22.5 m in the tiotropium/budesonide group (p=0.031). Changes in trough FEV1 and the use of rescue medication were similar between two groups. In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iotropium alone, the tiotropium/budesonide combination was related to an improve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These data support that low-dose budesonide may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tiotropium.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补肺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降低气道炎症并改善肺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3 年2 月至2015 年3 月COPD 稳定期患者共100 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吸氧、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1 吸/ 次,2 次/ d)及祛痰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活血汤,疗程均为12 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 1 AT 和IL-8 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哮鸣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FEV1/ FVC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 1-AT 和NO 显著高于对照组,IL鄄8 和TNF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BODE 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COPD 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王晓芳 《医学信息》2019,(19):155-15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55% vs 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56.13±9.07)mmHg vs(62.13±10.01)mmHg]、PaO2高于对照组[(71.06±8.22)mmHg vs (65.38±9.98)mmH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FEV1/FVC分别为(46.57±11.46)L、(42.78±10.45)%,高于对照组的(38.61±10.66)L、(36.22±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提高肺通气量。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膈肌起搏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优化肺康复模式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收集2017年9月~2019年3月长沙市第四医院呼吸内科及康复医学科收治的中度至极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88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A、B、C、D组,A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呼吸训练,B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膈肌起搏器,C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呼吸训练+膈肌起搏器,D组采用单纯常规内科治疗。分析2个月后各组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呼吸困难量表(MRC)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情况。结果:C组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通气量(MVV)水平显著高于A、B、D组,FVC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D组(P<0.05);C组6MWT显著高于其他各组,Borg疲劳评分、Borg喘息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C组MRC评分显著低于D组(P<0.05);C组症状、日常活动情况、疾病影响评分均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联合膈肌起搏器治疗COPD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其呼吸困难情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取得最佳肺康复疗效。 【关键词】呼吸训练;膈肌起搏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  相似文献   

16.
龙有珠 《医学信息》2018,(4):127-129
目的 探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法对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6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23例,参照组患者使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助呼吸功能训练进行联合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高于参照组65.2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FVC(3.6±0.28)L和FEV1(2.89±0.48)L高于参照组(3.01±0.12)L、(2.13±0.51)L,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测量其体质量及身高并检测其肺功能。比较营养不良组(BMI<18.5)、正常组(18.5≤BMI<24)、超重组(24≤BMI<28)、肥胖组(BMI≥28)患者肺功能之间的关系;同时将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4岁),同样方法比较这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检测BMI和年龄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营养不良组和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相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 second, FEV1%)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和超重组、肥胖组相比,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组与超重组、肥胖组相比,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的比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和超重组、肥胖组相比,FEV1/FV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1/FVC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和BMI呈正相关(r=0.22, P<0.01)、FEV1/FVC和BMI呈正相关(r=0.29,P<0.01),年龄和FEV1%无显著相关性(r=-0.12,P>0.05),而年龄和FEV1/FVC呈负相关(r=-0.17, 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FEV1/FVC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和年龄均存在相关性,而体质量指数对FEV1%的影响不及对FEV1/FVC的影响,年龄对FEV1%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