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番茄汁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抗衰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番茄汁对衰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抗衰老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建立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采用生化、光镜和电镜等方法,观察番茄汁对衰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结果:番茄汁组大鼠大脑丙二醛含量[(3.41&;#177;0.36)μmol/g],与乳糖组[(4.01&;#177;0.27)μmol/g]相比显著降低(P&;lt;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25.06&;#177;1.86]NU/mg]与D-半乳糖组[(20.63&;#177;2.52)NU/mg]相比明显增高(P&;lt;0.0.01);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衰老征象明显减轻。结论:番茄汁可延缓海马神经元的衰老进程,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针对D-半乳糖处理后衰老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0-10/2003-01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完成。选取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14只/组。正常组每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连续6周;模型组每天皮下注射D-半乳糖800mg/kg,连续6周;电针组每天皮下注射同剂量D-半乳糖,第18天开始电针,电针穴位根据动物“针灸穴位图谱”选择百会、大椎,采用电流强度5mA、频率10Hz的断续波,15min/d,至第6周末结束。凋亡细胞以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蛋白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线粒体形态的改变用体视学方法分析。结果:4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脑海马锥体细胞的超微结构比较:正常组核周边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丰富,核大而圆,染色质密度均一,核仁明显。模型组粗面内质网大量增生,线粒体嵴变短、不规则或消失,溶酶体数量增加,细胞内出现自嗜体,核不规则固缩,染色质向核膜凝集成块,有核仁裂解现象,核膜、细胞器膜、细胞膜完整,提示模型组神经细胞有凋亡样形态学改变。电针组与正常组接近,主要表现为线粒体的肿胀不明显,溶酶体数量有所下降,核结构接近正常。②各组大鼠脑海马CA1区线粒体比表面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变小,电针组基本无变化(25.02&;#177;14.66,21.03&;#177;10.75,23.87&;#177;14.00,P〈0.05,P〉0.05)。③各组大鼠脑海马CA1区线粒体平均轴比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变大,电针组基本无变化(1.57&;#177;0.72,2.04&;#177;0.83,1.63&;#177;0.69,P〈0.05,P〉0.05);电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④凋亡阳性细胞率: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电针组略高(0.25&;#177;0.11,1.07&;#177;0.31,0.50&;#177;0.34,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明显降低(P〈0.05)。⑤Bax与Bcl-2阳性细胞数检测结果:与正常组Bax比较,模型组呈过表达,电针组略高(66.4&;#177;12.8,140.4&;#177;41.0,77.1&;#177;18.1,P〈0.05),电针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Bcl-2比较,模型组表达明显降低,电针组略低(157.0&;#177;59.7,56.9&;#177;15.3,108.5&;#177;25.8,P〈0.05),电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⑥Bax与Bcl-2积分吸光度检测结果:与正常组Bax比较,模型组呈过表达,电针组略高(4.2&;#177;2.1,10.6&;#177;5.9,7.5&;#177;5.7,P〈0.05),电针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Bcl-2比较,模型组表达明显降低,电针组升高(8.0&;#177;1.7,1.2&;#177;0.8,13.9&;#177;4.1,P〈0.05),电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D-半乳糖致衰老时,大鼠脑海马组织中存在凋亡阳性神经细胞增加的现象。电针干预后,凋亡抑制基因Bel-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强,线粒体形态得到改善,凋亡阳性细胞率也有所下降,但对促凋亡基因Bax蛋白的调节不很明显。因而推断电针是通过调节Bel-2蛋白的表达来抑制D-半乳糖所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的。 相似文献
3.
电针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针对D-半乳糖处理后衰老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0-10/2003-01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完成。选取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14只/组。正常组每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连续6周;模型组每天皮下注射D-半乳糖800mg/kg,连续6周;电针组每天皮下注射同剂量D-半乳糖,第18天开始电针,电针穴位根据动物“针灸穴位图谱”选择百会、大椎,采用电流强度5mA、频率10Hz的断续波,15min/d,至第6周末结束。凋亡细胞以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蛋白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线粒体形态的改变用体视学方法分析。结果:4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脑海马锥体细胞的超微结构比较:正常组核周边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丰富,核大而圆,染色质密度均一,核仁明显。模型组粗面内质网大量增生,线粒体嵴变短、不规则或消失,溶酶体数量增加,细胞内出现自嗜体,核不规则固缩,染色质向核膜凝集成块,有核仁裂解现象,核膜、细胞器膜、细胞膜完整,提示模型组神经细胞有凋亡样形态学改变。电针组与正常组接近,主要表现为线粒体的肿胀不明显,溶酶体数量有所下降,核结构接近正常。②各组大鼠脑海马CA1区线粒体比表面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变小,电针组基本无变化(25.02±14.66,21.03±10.75,23.87±14.00,P<0.05,P>0.05)。③各组大鼠脑海马CA1区线粒体平均轴比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变大,电针组基本无变化(1.57±0.72,2.04±0.83,1.63±0.69,P<0.05,P>0.05);电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④凋亡阳性细胞率: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电针组略高(0.25±0.11,1.07±0.31,0.50±0.34,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明显降低(P<0.05)。⑤Bax与Bcl-2阳性细胞数检测结果:与正常组Bax比较,模型组呈过表达,电针组略高(66.4±12.8,140.4±41.0,77.1±18.1,P<0.05),电针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Bcl-2比较,模型组表达明显降低,电针组略低(157.0±59.7,56.9±15.3,108.5±25.8,P<0.05),电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⑥Bax与Bcl-2积分吸光度检测结果:与正常组Bax比较,模型组呈过表达,电针组略高(4.2±2.1,10.6±5.9,7.5±5.7,P<0.05),电针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Bcl-2比较,模型组表达明显降低,电针组升高(8.0±1.7,1.2±0.8,13.9±4.1,P<0.05),电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D-半乳糖致衰老时,大鼠脑海马组织中存在凋亡阳性神经细胞增加的现象。电针干预后,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强,线粒体形态得到改善,凋亡阳性细胞率也有所下降,但对促凋亡基因Bax蛋白的调节不很明显。因而推断电针是通过调节Bcl-2蛋白的表达来抑制D-半乳糖所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的。 相似文献
4.
背景:石杉碱甲是中国首创的一种可逆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其对良性记忆障碍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促进啮齿类动物的学习过程和记忆再现。目的:了解石杉碱甲对D-半乳糖拟衰老模型小鼠在跳台及迷宫实验中增强学习记忆行为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新乡医学院药物研究室。材料:实验在新乡医学院生理实验室及药物研究室完成。选择健康昆明种小鼠100只用跳台法实验和电迷宫法实验,每个实验组各50只。石杉碱甲片,由河南竹林众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31001;D-半乳糖,上海试剂二厂出品。干预:D-半乳糖对照组和石杉碱甲治疗组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120mg/(kg&;#183;d)D-半乳糖,连续6周,空白对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同时在以上处理的第37天开始,3个石杉碱甲治疗组分别用0.2mg/kg,0.4mg/kg,0.8mg/kg的3种不同剂量灌胃,空白对照组和D-半乳糖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d。主要观察指标:跳台法主要观察小鼠在跳台上安全区的潜伏时间和5min内小鼠触电次数;电迷宫实验主要观察小鼠逃至右侧电击区的错误次数。结果:跳台法检测结果显示,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潜伏期时间较短,错误次数较多。空白对照组[(9.2&;#177;38.7)s,(4.12&;#177;1.02)次]与D-半乳糖对照组[(49.7&;#177;27.1)s,(5.17&;#177;0.64)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lt;0.05)。石杉碱甲治疗组小鼠的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错误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更明显(P&;lt;0.01)。②电迷宫实验结果显示.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逃至右侧电击区的次数明显增加。与D-半乳糖对照组[(7.02&;#177;1.06)次]比较,空白对照组错误次数[(6.05&;#177;0.70)次]减少(P&;lt;0.05),而石杉碱甲治疗组更明显(P&;lt;0.01),且中等剂量(0.4mg/kg)治疗组错误次数更少[(3.86&;#177;1.80)次]。结论:石杉碱甲能有效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显示出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半乳糖腹腔注射法致大鼠衰老的合适剂量,以复制可靠的大鼠衰老模型.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D-半乳糖低(15mg/kg)、中(30mg/kg)、高(60mg/kg)剂量组和假手术组四组,Y型迷宫测定各组大鼠认知能力;焦油紫染色,TUNEL法检测其海马区细胞形态学变化、神经元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AKt表达水平.结果 和假手术组相比较,其他三组大鼠错误次数增加、时间延长,海马区锥体细胞层损伤严重,可见较多TUNEL阳性神经元,p-AKt活性明显降低,尤以D-半乳糖高剂量组最明显.结论 D-半乳糖高剂量组大鼠认知障碍、海马区细胞凋亡及p-AKt表达障碍最明显,可以复制出与衰老大鼠程度近似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参龙健脑汤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大鼠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参龙健脑汤对D-半乳糖拟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对拟衰老大鼠大脑皮质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大鼠为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参龙健脑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D-半乳糖诱导模型组,采用不同剂量的参龙健脑汤灌胃,分别用游泳水迷宫测定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荧光法测定各组大鼠大脑皮质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模型组大鼠游泳时间延长,游泳正确次数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应用大剂量参龙健脑汤处理6周后.大鼠游泳时间降低,正确次数增加(P<0.05);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的浓度升高(P<0.05).结论 参龙健脑汤能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提高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浓度.上述作用呈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石杉碱甲是中国首创的一种可逆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其对良性记忆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能明显促进啮齿类动物的学习过程和记忆再现. 目的了解石杉碱甲对
D-半乳糖拟衰老模型小鼠在跳台及迷宫实验中增强学习记忆行为的作用.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 单位新乡医学院药物研究室. 材料实验在新乡医学院生理实验室及药物研究室完成.选择健康昆明种小鼠
100只用跳台法实验和电迷宫法实验,每个实验组各 50只.石杉碱甲片 ,由河南竹林众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批号 031001;D 半乳糖 ,上海试剂二厂出品. 干预 D
半乳糖对照组和石杉碱甲治疗组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 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
120 mg/(kg· d)D-半乳糖 ,连续 6周 ,空白对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同时在以上处理的第
37天开始 ,3个石杉碱甲治疗组分别用 0.2 mg/kg, 0.4 mg/kg, 0.8 mg/kg的 3种不同剂量灌胃
,空白对照组和 D-半乳糖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连续 7 d.
主要观察指标跳台法主要观察小鼠在跳台上安全区的潜伏时间和 5
min内小鼠触电次数;电迷宫实验主要观察小鼠逃至右侧电击区的错误次数.
结果跳台法检测结果显示, D
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潜伏期时间较短,错误次数较多.空白对照组
[(9.2± 38.7) s,(4.12± 1.02)次 ]与 D-半乳糖对照组 [(49.7± 27.1) s,(5.17± 0.64)次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石杉碱甲治疗组小鼠的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错误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更明显(
P< 0.01).②电迷宫实验结果显示,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逃至右侧电击区的次数明显增加.与
D 半乳糖对照组 [(7.02± 1.06)次 ]比较,空白对照组错误次数 [(6.05± 0.70)次
]减少( P< 0.05),而石杉碱甲治疗组更明显( P< 0.01),且中等剂量( 0.4
mg/kg)治疗组错误次数更少 [(3.86± 1.80)次 ]. 结论石杉碱甲能有效提高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显示出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自我国的科学家首次提出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后,由于此方法造模时间短,成模容易,重复性好等特点,目前此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大量的文献报道。该模型引起的机体多组织、多器官、多水平损伤符合自然衰老规律,表现出与自然衰老相类似 相似文献
9.
D-半乳糖拟衰老模型大鼠的神经递质受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递质受体在D-半乳糖拟衰老模型大鼠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3月龄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D-半乳糖组20只,每组动物雌雄各半。同期选取18~36月龄雌性非洲爪蟾(购自中国科学院发育所)20只为自然衰老组。对照组大鼠每日于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D-半乳糖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mg/(kg&;#183;d),两组给药体积均为10mL/kg,连续给药6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每只大鼠到安全岛的平均时间。各组大鼠Morris迷宫测定后快速断头取全脑,提取RNA。采用显微注射法,将所提取的RNA注射于成熟的爪蟾卵母细胞中,采用电压钳位方法记录表达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通道电流。
结果:①脑组织总RNA含量:D-半乳糖组、自然衰老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50.1&;#177;51.7,632.0&;#177;45.1,640.5&;#177;49.3,P〉0.05)。②Morris迷宫检测:D-半乳糖组和自然衰老组的潜伏期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延长[(23.1&;#177;6.4)S,(20.7&;#177;6.8)S,(15.4&;#177;5.3)S,P〈0.01]。③脑神经递质受体峰电流检测:D-半乳糖和自然衰老组的乙酰胆碱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06.0&;#177;23.9),(90.9&;#177;14.1),(138.0&;#177;29.0)nA,P〈0.011;D-半乳糖和自然衰老组的5-羟色胺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13.6&;#177;29.6,91.4&;#177;14.2,172.5&;#177;23.5)nA。P〈0.05)。
结论:D-半乳糖拟衰老大鼠和老龄组大鼠脑功能的衰退与其脑神经递质受体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0.
D-半乳糖对幼鼠心肌细胞拟衰老作用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可诱导成纤维细胞、神经元细胞衰老的D-半乳糖对心肌细胞拟衰老的诱导作用.方法:实验于2001-09/2002-09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常规培养心肌细胞.分别用4,8,10,12,16g/L的D-葡萄糖和D-半乳糖作用于幼鼠心肌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跳动的频率、形态,用噻唑兰检测不同浓度D-半乳糖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鉴定细胞衰老的生物学标志β-半乳糖苷酶观察细胞衰老情况.结果: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扁平,跳动频率减缓,后期细胞代谢也减缓.②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年轻心肌细胞胞浆红染,着色均匀,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胞体增大,形状扁平,胞浆区域增大,可见颗粒增多,着色不均.③D-半乳糖诱导心肌细胞90%出现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比例大大高于对照组心肌细胞.结论:D-半乳糖诱导幼鼠心肌细胞后,细胞出现老化形态及特点,提示D-半乳糖可诱导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老化,从而复制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11.
D-半乳糖致脑老化动物模型及其机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D 半乳糖是一种生理性营养成分 ,在正常机体代谢中可转变为葡萄糖 ,参与葡萄糖代谢[1] ,但过量供给会导致代谢紊乱。国外最早将D 半乳糖动物模型用于白内障的研究[2 ] ,我国学者近年来发展并逐步完善了该模型。利用小剂量D 半乳糖建立衰老和脑老化动物模型 ,并逐步由浅入深、从整体水平到分子水平探讨模型发生发展的机制 ,从而对药物在抗衰老和脑老化方面进行药效学评价及阐明其作用机理。目前 ,D 半乳糖模型已成为国内公认的衰老和脑老化动物模型。1D 半乳糖致脑老化动物模型1985年 ,徐黻本等首次在延缓衰老药物疗效实验中使用D 半乳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李氏5号中药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超微结构和磷脂酰肌醇酯3激酶(phosphatidylinoditide-3'OHkinase,PI3K)、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receptorsubstrate-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receptorsubstrate-2,IRS-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2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C)组、D-半乳糖模型(D)组、李氏5号大剂量(L)组、中剂量(M)组、小剂量(S)组、多奈哌齐(A)组。D,L,M,S,A5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糖100mg/kg。L,M,S3个治疗组分别灌胃李氏5号方1.2,0.6,0.3g/(kg·d),A组多奈哌齐0.75mg/(kg·d)灌胃。4个月后,取小鼠海马CA1区组织进行电镜观察,行脑冷冻切片,用PI3K,IRS-1,IRS-2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电镜结构显示,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核固缩,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肿胀,血管足突细胞肿胀,管腔变窄;李氏5号中药保护可以明显改善这种现象。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3种抗体C组深染的阳性细胞在海马广泛分布,D组海马阳性反应细胞着色浅,少有突起,细胞数目少,分别为C组的48.8%,57.0%和60.8%。李氏5号方组染色结果与C组相似,A组亦有相同结果。结论: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CA1区出现明显超微结构病理改变,海马PI3K,IRS-1,IRS-2的表达明显下降;李氏5号中药保护能明显改善CA1区 相似文献
13.
甘草对抗D-半乳糖诱导大鼠糖耐量减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草拮抗D-半乳糖诱导大鼠糖耐量减低作用,分析该作用性别差异性,并与二甲双胍和水飞蓟宾作对照。方法:实验于2003—03/05在广州市中医中药研究所药理研究室的普通级动物室完成。,①选用鼠龄6-8周的SD大鼠103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21)、模型组(n=18)、甘草组(n=22)、二甲双胍组(n=20)、水飞蓟宾组(n=22)。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溶媒代替D-半乳糖连续56d外。其余组大鼠腹腔沣射D-半乳糖150mg/kg,1次/d,连续56d造成糖耐晕减低模型。在后42d造模同时,甘草组:按0.44g/(kg&;#183;d)剂量灌胃甘草混悬液(主要成分:甘草,由广东一方制药厂生产。批号:020315,5g/袋,将甘草颗粒剂刷蒸馏水配成混悬液);二甲双胍组:以0.25g/kg剂量灌胃二甲双胍(由深圳中联制药厂生产,生产批号:200212305,0.5g/片)溶液;水飞蓟宾组:以0.25g/kg剂量灌胃水飞蓟宾(由江苏中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0303,50mg/片)溶液;均1次/d,连续42d。②造模成功后,大鼠称体质量,测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计算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差值。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用t'检验)。结果:大鼠103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接近,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明湿高于正常对照组(t=6.5214,P〈0.01),即糖耐量减低的胰岛素抵抗状态;而甘草组、二甲双胍组、水飞蓟宾组大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与模型组相近(P〉0.0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t=3.585~5.980。P〈0.01),空腹血糖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差值明显低于模型组(t=2.897-6.094,P〈0.01),即改善D-半乳糖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耐量减低。另外,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雄性大鼠各指标组问差异同前。②模型组雌鼠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3.4014,6.858,P〈0.01),即糖耐量减低的胰岛素抵抗状态。甘草组、二甲双胍组雌鼠窜腹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t=2.288,2.301,P〈0.05),水飞蓟宾组雌鼠牵腹血糖与模型组相近(P〉0.05);3个给药组雌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间血糖差值明显低于模型组(t=4.1763-6.3716,P〈0.01),即能改善糖耐量减退。另外,各给药组雄鼠体质量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相近(P〉0.05)。结论:①D-半乳糖可诱导以糖耐量减低为表现的胰岛索抵抗,以雌性大鼠更为明显。②甘草、二甲双胍和水飞蓟宾均能改善D-半乳糖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耐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甘草拮抗D-半乳糖诱导大鼠糖耐量减低作用,分析该作用性别差异性,并与二甲双胍和水飞蓟宾作对照。方法:实验于2003-03/05在广州市中医中药研究所药理研究室的普通级动物室完成。①选用鼠龄6~8周的SD大鼠103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21)、模型组(n=18)、甘草组(n=22)、二甲双胍组(n=20)、水飞蓟宾组(n=22)。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溶媒代替D-半乳糖连续56d外,其余组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mg/kg,1次/d,连续56d造成糖耐量减低模型。在后42d造模同时,甘草组:按0.44g/(kg·d)剂量灌胃甘草混悬液(主要成分:甘草,由广东一方制药厂生产,批号:020315,5g/袋,将甘草颗粒剂用蒸馏水配成混悬液);二甲双胍组:以0.25g/kg剂量灌胃二甲双胍(由深圳中联制药厂生产,生产批号:200212305,0.5g/片)溶液;水飞蓟宾组:以0.25g/kg剂量灌胃水飞蓟宾(由江苏中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0303,50mg/片)溶液;均1次/d,连续42d。②造模成功后,大鼠称体质量,测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计算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差值。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用t’检验)。结果:大鼠103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接近,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6.5214,P<0.01),即糖耐量减低的胰岛素抵抗状态;而甘草组、二甲双胍组、水飞蓟宾组大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与模型组相近(P>0.0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t=3.585~5.980,P<0.01),空腹血糖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差值明显低于模型组(t=2.897~6.094,P<0.01),即改善D-半乳糖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耐量减低。另外,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雄性大鼠各指标组间差异同前。②模型组雌鼠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3.4014,6.858,P<0.01),即糖耐量减低的胰岛素抵抗状态。甘草组、二甲双胍组雌鼠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t=2.288,2.301,P<0.05),水飞蓟宾组雌鼠空腹血糖与模型组相近(P>0.05);3个给药组雌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间血糖差值明显低于模型组(t=4.1763~6.3716,P<0.01),即能改善糖耐量减退。另外,各给药组雄鼠体质量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相近(P>0.05)。结论:①D-半乳糖可诱导以糖耐量减低为表现的胰岛素抵抗,以雌性大鼠更为明显。②甘草、二甲双胍和水飞蓟宾均能改善D-半乳糖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耐量。 相似文献
15.
李氏5号方水提液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级联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李氏5号方水提液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级联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D-半乳糖模型组(D组)、李氏5号方大剂量药物治疗组(L组)、中剂量药物治疗组(M组)、小剂量药物治疗组(S组)。D,L,M,S4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糖65mg/kg。L,M,S3个治疗组分别灌胃李氏5号方0.6,0.3和0.15g/kg,连续3个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WesternBlotting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诱导因子(AIF),Bax细胞色素C(CytC),Bcl-2的表达。结果: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AIF,Bax,CytC的阳性细胞数分别比正常对照小鼠增加4.4倍、6.2倍和4.4倍,而Bcl-2则仅为正常小鼠的12%。李氏5号方水提液3种不同剂量均不同程度使这4种蛋白质表达的异常有所恢复,但未能达到完全正常水平。结论:D-半乳糖老化小鼠的海马神经元存在明显的凋亡级联反应,李氏5号方水提液对改善凋亡级联反应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背景:目前构建衰老动物模型的方法主要有注射D-半乳糖,臭氧损伤,去胸腺,采用老龄动物等.因D-半乳糖造模简单、试验周期相对较短,故目前广泛应用于衰老试验研究.目的:使用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行为学、生化以及免疫等方面的评价.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3/08在南通大学医学院完成.材料:ICR小鼠35只,体质量(18±2)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衰老模型组20只.方法:衰老模型组小鼠用D-半乳糖按120 mg/kg背部皮下注射6周,1次/d,造成亚急性衰老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予药物.主要观察指标:使用Y型电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使用相关试剂盒测定血清中丙二醛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脑中脂褐质含量、单胺氧化酶-B活性以及肝中谷胱廿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化指标;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血清中IgG含量;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γ迷宫显示衰老模型组小鼠记忆功能明显下降,表现为不同时间的正确反应率降低,潜伏期延长;生化指标显示模型小鼠血清中丙二醛及脑中脂褐质含量增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肝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下降,而脑中单胺氧化酶B活力没有明显改变:免疫相关指标显示模型小鼠血清IgG水平下降、脾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的浓度减少,白细胞介素2变化不明显.结论: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记忆功能下降、氧自由基产物增加和抗氧化能力下降、免疫功能降低,可用于行为学、抗氧化、以及免疫等方面的抗衰老药效研究. 相似文献
17.
神经节苷脂GM1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脑海马区神经发生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脑海马神经发生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了D-半乳糖小鼠致衰老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M1干预对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存活和神经元分化的作用。结果:在模型鼠海马DG区的颗粒细胞和CA1、CA3区可观察到锥形神经元的死亡,TUNEL阳性细胞位于神经前体细胞所在的颗粒细胞层和门区的交界处。GM1干预后明显保护海马区新生细胞的增殖和生存。结论:GM1通过对抗D-半乳糖导致的细胞凋亡和促进海马神经发生的途径发挥其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枸杞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完成。①选用纯系Wistar大鼠4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衰老组,枸杞多糖大剂量组,枸杞多糖中剂量组,枸杞多糖小剂量组,每组10只。衰老模型对照组:正常饮食,每日上午颈背部皮下按48mg/kg注射D-半乳糖,同时灌服温开水;枸杞多糖小剂量组、枸杞多糖中剂量组、枸杞多糖大剂量组:每组均正常饮食,除每日上午颈背部皮下按48mg/kg注射D-半乳糖外,同时分别按10,50,100mg/kg灌服枸杞多糖(市售枸杞多糖,用双蒸水分别制成10,50,100g/L溶液),连续给药45d。②用Trizol法提取肝组织核酸,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凝胶成像技术检测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的mRNA表达水平。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大鼠肝脏组织的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mRNA表达水平:枸杞多糖小、中、大剂量组均明显低于衰老模型组(1.129±0.03,0.919±0.044,0.903±0.043,1.233±0.042,P<0.05),且随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枸杞多糖中剂量和大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枸杞多糖可以通过降低氧化损伤,减少DNA损伤,继而使修复酶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的表达下降而发挥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枸杞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肝脏DNA修复酶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枸杞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8-羟基鸟嘌呤糖甘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完成。①选用纯系Wistar大鼠4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衰老组,枸杞多糖大剂量组,枸杞多糖中剂量组,枸杞多糖小剂量组,每组10只。衰老模型对照组:正常饮食,每日上午颈背部皮下按48mg/kg注射D-半乳糖,同时灌服温开水;枸杞多糖小剂量组、枸杞多糖中剂量组、枸杞多糖大剂量组:每组均正常饮食,除每日上午颈背部皮下按48mg/kg注射D-半乳糖外,同时分别按10,50,100mg/kg灌服枸杞多糖(市售枸杞多糖,用双蒸水分别制成10,50,100g/L溶液),连续给药45d。②用Trizol法提取肝组织核酸,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凝胶成像技术检测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的mRNA表达水平。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大鼠肝脏组织的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mRNA表达水平:枸杞多糖小、中、大剂量组均明显低于衰老模型组(1.129&;#177;0.03,0.919&;#177;0.044,0.903&;#177;0.043,1.233&;#177;0.042,P〈0.05),且随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枸杞多糖中剂量和大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枸杞多糖可以通过降低氧化损伤,减少DNA损伤,继而使修复酶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的表达下降而发挥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施普善对D-半乳糖拟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小鼠动物模型,分别用游泳水迷宫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结果:D-半乳糖模型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明显延长犤(44.91±12.86)s犦、正确次数明显降低犤(2.58±1.87)次/d犦,与正常对照组犤(28.11±12.75)s,(4.33±1.72)次/d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694,t=3.258,P<0.01)。应用施普善6周后,其大、中剂量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明显降低犤(28.06±13.06),(27.85±13.21)s犦,正确次数明显增加(4.58±1.66),(4.63±1.81)次/d犦,与D-半乳糖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574,3.508;t=3.416,3.349,P<0.01);并能显著提高脑组织中SOD的活性犤(30232.38±5133.53),(29653.26±4878.64)nkat犦,降低丙二醛含量犤(630.00±59.40),(626.74±49.68)nmol/g犦,与D-半乳糖组犤(22892.74±4540.07)nkat,(749.69±92.80)nmol/g犦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418,3.277;t=3.168,3.337,P<0.01)。结论:施普善能明显的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中SOD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