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血清P53-Ab、粪便P53基因突变与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之间关系,以探讨P53基因在大肠癌发生与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34例大肠癌患者及10例健康人血清P53-Ab,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t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分析16例大肠癌患者粪便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同时运用PCR-SSCP与免疫组化法分析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状况。结果:大肠癌中血清P53-Ab阳性率为17.6%,正常对照组为阴性。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率及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2.9%和55.9%,正常黏膜未见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16例P53基因突变的患者其粪便中基因突变率为43.8%。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与P53-Ab存在及临床病理冈素无关。结论:P53基因突变是参与和影响P53蛋白表达的主要因素,P53蛋白表达可诱导P53-Ab产生。大肠癌患者粪便中可枪测出P53基因突变,粪便P53基因及血清P53-Ab检测可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及高危人群的筛检普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进一步明确胃黏膜癌变进程中基因变异的规律。方法 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对18例胃癌组织以及正常胃黏膜中p53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p53基因突变10例(10/18)占55.6%,其中第5外显子突变4例,第7外显子突变3例,第6外显子突变2例,第8例显子突变1例。结论 p53基因结构和产物的变化可以作为肿瘤相关标志,对评估胃癌病人的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ras癌基因、p53抑癌基因突变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的变化过程。其中癌基因突变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 ,K -ras癌基因激活和 p53抑癌基因突变或缺失与大肠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分析法同时检测了大肠癌K -ras、p53基因突变 ,旨在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大肠癌的发病机制。1材料与方法50例大肠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均为本院外科于大肠癌根治术中取材 ,同时以病变旁的正常大肠粘…  相似文献   

4.
马恒  王磊 《肿瘤防治杂志》2000,7(6):600-603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135例大肠癌患者p53基因等5、6、7、8外显子的突变。结果:153例大肠癌患者p53基因的突变率为54.07%,p53基因突变与大肠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年龄均有关。结论p53基因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均有明显的关系。检测p53基因突变既可作为大肠癌的诊断方法。也可作为大肠癌预后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 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在大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已得到广泛研究 ,但伴随着 p5 3基因改变 ,大肠癌患者血清 p5 3抗体状况的研究 ,国内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及免疫组化法 (IHC ) ,分别检测大肠癌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 p5 3抗体及肿瘤组织中 p5 3蛋白表达状况 ,探讨 p5 3抗体作为 1种非侵袭性肿瘤标记物 ,替代组织中p5 3蛋白表达的特异性及其在大肠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肿瘤标本随机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998年 9月~ 1999年 5月间病理活检证实为…  相似文献   

6.
检测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检测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0例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并以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2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人(P<0.05),而正常人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20例肺癌中26例p53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1.7%,而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20例正常人无1例阳性。肺癌者血清p53抗体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P<0.01)。结论:检测血清p53抗体水平有助于肺部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p53抗体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常规分割放疗疗效间关系,以及放疗前后p53抗体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未行手术及化疗的食管癌患者46例为实验对象,并选30例健康人做对照。采集放疗前1d、放疗20、40、60Gy时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p53抗体。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清p53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39%:0;P=0.000),放疗前、放疗20、40Gy的相似(39%、39%、35%,P=1.000、0.666)),放疗前、放疗60Gy的有差别(39%、15%,P=0.010),放疗40、60Gy的有差别(35%、15%,P=0.030)。食管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检测的敏感性为39%,特异性为100%,符合率为63%,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52%(kappa=0.34)。食管癌患者血清053抗体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02、0.014、0.015),与患者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长短、部位无关(P=0.918、0.870、0.102、0.953)。放疗有效患者的血清p53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放疗无效者(61%、100%,P=0.000)。结论检测血清p53抗体水平有助于食管癌的诊断;放疗前后动态测定食管癌患者血清p53抗体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判断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53基因突变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SSCP技术检测 135例大肠癌患者p53基因第 5、6、7、8外显子的突变。结果 :153例大肠癌患者p53基因的突变率为54 0 7% ,p53基因突变与大肠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年龄均有关。结论 :p53基因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均有明显的关系。检测p53基因突变既可作为大肠癌的诊断方法 ,也可作为大肠癌预后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9.
高转移性人肺癌细胞系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波  崔文 《中华肿瘤杂志》1995,17(4):279-282
PG癌系为来自人巨细胞型肺癌的体外细胞系,具有生长快和成瘤率高的特性。裸小鼠移植后,肺和淋巴结的自发转移性频率高,而且稳定。为了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的分子基础,对其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改变作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免疫组化发现p53蛋白的异常高表达;用非同位素PCR-SSCP法检测到第7外显子的单链多态性变化,提示有碱基组成的改变。对该外显子的两条链用热循环DNA测序法分析后,证实第248密码子有CGG→CTT的碱基颠换;同时以上述方法检测了Ki-ras癌基因的点突变,未发现ki-ras突变。结合文献探讨了p53基因突变的生物学意义,这一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53基因与PG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姜达  屈汉廷 《癌症》1995,14(5):331-333
应用检测肿瘤DNA多态性的探针,对15例大肠癌进行了LOH分析。结果,探针p10-5(17p13.1)在检出的8个信息个体中有5例发生了LOH(占62.5%)。而pYNZ22.1(17p13.3),p53,pMS1-37(3p14.2)和DR78(1p21-qter)探针的同源区并未检出LOH。对10例大肠癌还进行了p53mRNA的Northern印迹分析,发现全部被检测样品均有一条2.8kb的p53mRNA杂交带。10例中6例p53mRNA表达水平高于配对的正常组织,3例则降低。本研究提示,p53基因突变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同时还说明17p的LOH可能是大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1.
肺癌p16基因纯合缺失,突变,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6基因的改变与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控制正常细胞对肿瘤组织污染后,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0例肺癌组织P16基因纯合缺失、突变、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小细胞肺癌无P16基因纯合缺失、突变和蛋白表达异常。非小细胞肺癌P16基因纯合缺失率和突变率分别为40.5%和5.7%且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组织类型、转移和预后明显相关。非小细胞肺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42.3%,与p16基因纯合缺失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的缺失符合率为76%。结论P16基因异常和失活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和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p53基因突变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银染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笥分析法(PCR-SSCP),检测了48例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的表达。结果:在48例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为47.9%,,p53基因突变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p53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倍性与大肠癌转移之间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仲毅  史桂英 《肿瘤》1998,18(3):145-148
目的研究大肠癌转移与p53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倍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合成引物对p53基因的有关外显子进行PCR扩增,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15例大肠癌手术标本p53基因的突变;使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其染色体的倍性。结果8例有转移灶大肠癌病人中7例表现有p53基因的突变,而7例未转移大肠癌病人只显示3例有p53基因的突变。异倍体的9例病人中7例有p53基因突变,二倍体的6例病人中有3例有p53基因突变。结论大肠癌转移与p53基因突变细胞染色体异倍性三者相互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胆管癌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胆管癌中p53基因突变,并用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胆管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1例胆管癌中,3例胆管癌样品PCR-SSCP单链电泳带迁移异常,依据DNA单链构象与分子电泳迁移的关系,胆管癌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率为27%;6例有p53蛋白异常表达,阳性率为55%。结论导致p53蛋白异常表达的p53基因突变是胆管癌的一种分子结构改变,可能在胆管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外显子7-8突变与表达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相互关系和意义。方法:免疫组化、PCR-SSCP分析。结果:p53外显子7-8突变与p53蛋白阳性在宫颈癌分别7/49例与24/49例,有显著差异(P<0.01);在宫颈不典型增生是8/51例与16/51例,无显著差异(P>0.01);在宫颈慢性炎症是0/57例与3/57例,未见突变。无论p53一子7-8突变还是p53蛋白阳性在宫颈癌与不典型增生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突变:P>0.9;表达:P>0.1),在宫颈癌与宫颈慢性炎症之间均有显著差异(突变:P<0.02;表达:P<0.001)。同一标本p53外显子7-8突变不一定p53蛋白阳性。结论:p53外显子7-8突变和p53蛋白结构异常都是形成宫颈癌的重要且早期的因素,但在宫颈癌p53外显子7-8突变不是致p53蛋白结构异常而失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胃癌p53基因与细胞凋亡的检测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p53基因与细胞凋亡在胃癌中的检测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53原因杂交、原位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6例胃癌进行检测。结果:56例胃癌p53蛋白表达48.2%,p53原位杂交567.9%,二者的检测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均与胃癌的分期有关。晚期胃癌高于早期胃癌,差异有显著性(P<0.01)。56例胃癌抗凋亡基因bcl-2阳性率为58.9%。TUNEL标记细胞凋亡指数平均为4.78,均与组织学分型和胃癌的分期有关,但又有相反的表达。未发化型腺癌和早期胃癌抗凋亡基因bcl-2高表达,而分化型腺癌和晚期胃癌低表达;TUNEL显示未分化型腺癌和早期胃癌凋亡细胞指数明显高地分化型腺癌和晚期胃癌,差异有显著性(P<0.01)。p53基因与抗凋亡基因bcl-2呈负相关,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结论:胃癌p53基因和细胞凋亡共同参与调节细胞的生存与死亡;二者均与胃癌的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杰  王晖  郭震华 《肿瘤》2000,20(2):133-134
目的 观察膀胱癌中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70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MDM2和p53蛋白的过度表达情况。结果 MDM2核免疫阳笥44.29%(31/70),32例(45.71%)p53核染色体阳性,两者共同阳性9例。MDM2表达是膀胱癌的早期表现,p53蛋白与MDM2相反,两者呈负相关。结论 MDM2和p53蛋白是膀胱癌发生发展的两个早晚基因事件。  相似文献   

18.
p53基因在5—氟尿嘧啶致大肠肿瘤细胞凋亡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p53基因被认为是引起哺乳类动物细胞凋亡的基因,许多抗肿瘤药物是通过引起肿瘤细胞凋亡来发挥其治疗作用的,故p53基因有否突变与化疗药敏的关系较密切.本文通过研究p53基因与5-FU对大肠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旨在探讨p53基因与化疗药物5-FU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手术切除的大肠癌39例标本,用PCR-SSCP法进行p53基因第5~8外显子检测,同时制备肿瘤单细胞悬液,加入5-FU(10μg/ml)和甲酰四氢叶酸钙(5μg/ml,10μg/ml)用TDT法分析5-FU对大肠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全组男性18例.女性21例.Dukes分期:A期4例,B期22例,C期8例,D期5例.结果 大肠癌p53基因突变率为43.6%(17/39例),p53基因突变与Dukes分期,性别,年龄,大体类型等关系不明显.在加入5-FU(10μg/ml)2h,4h,15h于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见典型的调亡小体.药物作用15h后行TDT法分析发现:P53基因突变组细胞凋亡率为16.4±4.89%,而P53基因未突变组(野生型p53基因组)细胞调亡率为26.6±6.80%(P<0.01)结论 5-FU是通过引起肿瘤细胞凋亡来发挥其治疗作用的,p53基因的状态在5-FU作用于大肠肿瘤细胞引起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中国人胃癌P53基因突变情况,应用银染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技术对P53基因第5、6、7、8外显子进行检测。对来自癌组织DNA和癌旁正常组织DNA的PCR-SSCP电泳带迁移作对比分析,发现37例胃癌中,11例胃癌样品电泳带迁移异常,依据DNA单链构象与分子电泳迁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胃癌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率为30%。微波处理ABC法检测突变型P53蛋白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53基因表达蛋白与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p53基因表达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用免疫组织化学的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检测18例肺鳞癌和21例肺腺癌石蜡切片中p53突变蛋白的表达。结果和结论肺鳞癌和腺癌p53突变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和52.4%,两者无显著差异;p53突变蛋白阳性表达与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