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各种颅内血肿。方法202例各种颅内血肿的患者通过术前定位,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选用适合长度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碎吸针在电钻驱动下于标记点钻颅进入血肿中心,抽吸血肿并注入液化剂,待血肿清除后拔除穿刺针。结果除个别患者外血肿均达到满意清除,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再出血占15%,但多数能够有效止血。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更宽的适应证,是颅内血肿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阴道血肿     
阴道血肿因位置隐蔽难以发现,可致产妇失血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分析了我院近5年来的41例阴道血肿,占同期产妇的0.22%,其中10例发生失血性休克。阴道血肿的发生原因似与侧切缝合不善及产钳术有关。治疗方面,除血肿的切开、缝合止血外,对严重出血病例予以血肿腔及阴道填塞纱条,一般病例行引流,均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脑干血肿     
近来由于 CT 诊断及显微外科的发展,脑干血肿的报告逐渐增多,1980年 Vaguero报告2例桥脑血肿,并搜集手术清除脑干血肿文献报告15例。现将我院收治的脑干血肿5例报告如下:例1 男,44岁。1981年8月29日入院。诉入院前  相似文献   

4.
叶玲  刘玉玲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580-1581
随着脑出血的发病率、病死率增加,加之近年来外伤性脑出血发病数急剧上升,因此,寻求一种治疗效果肯定而且容易掌握开展的新的治疗技术势在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以快速、安全、微创为主要特点,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创伤微小,预后好、费用低,适合医师掌握,更易为广大患者接受.现就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甲下血肿     
<正> 甲下血肿可发生于手指或足趾,临床常见。病因:甲下血肿最常见的原因是指(趾)端外伤,包括挤压伤和重物砸伤。或穿过窄过紧的鞋长途跋涉、登山或运动,有时也可发生足趾甲下血  相似文献   

6.
<正>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处理不当,后果相当严重。现将我院近7年来治疗的9例血肿及2例枕大池急性积液,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9例血肿、2例急性积液中,男8例,女3例。年龄最小者4岁,最大者50岁。11例中,枕部受伤者8例,枕部无伤痕及病史叙述不清者3例。X线平片显示枕部骨折或枕乳缝哆开者9例。伤后,立即陷于呼吸循环衰竭、深度昏迷者2例,其余9例,均有不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脑出血病例中,自发性小脑血肿约占12%,多数发病较急,特征性的症状不多,死亡又较高,因此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力求能够早期施行手术治疗,尽量降低死亡率。二、流行病学此症患者性别上无明显差异,年龄在20—75岁间不等。病因方面:50岁上患者,主要由于动脉硬化,尤其是伴有高血压者易患本病;年轻患者则主要为血管畸形、动脉瘤、血管瘤所引起。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颅内血肿为颇脑损伤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各学者报告不一,大致在2—13.1%之间。如能及时正确诊断,施行手术治疗,对预后好坏起较大作用。我院自1960年至1964年共收颅脑损伤住院患者426例,并发颅内血肿者35例(除2例为慢性颅内血肿外,其余均为急性)。发生率为8.22%。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6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影响术后继发血肿发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继发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发生率为19.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机、血浆凝血酶时间、颅骨骨折为术后继发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浆凝血酶时间、手术时机、颅骨骨折是影响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康复期间的治疗效果,降低继发颅内血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临床较少见。我院从1960-1978年有完整病历材料并经手术治疗的仅10例。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男9例,女1例。年龄6月—68岁,平均26.4岁。坠落伤4例,摔伤3例,车祸2例,碰伤1例。10例均为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脑干血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为逊  周玉颖 《天津医药》1991,19(11):654-657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14例脑干血肿。中脑出血2例,桥脑出血12例,其中3例同时合并有中脑出血,手术治疗3例,共死亡3例。我们报告了1例危重型中脑和桥脑出血者内科治疗成功。在文献中也是罕见的。此外我们描述了原发性脑干血肿的发生率、死亡率、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脑干出血多发生在桥脑或桥一中脑水平,延髓极为罕见。本文也注意到了与隐匿性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胶质瘤,脑梗塞和多发性硬化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再发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梁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2):178-178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脑内血肿的一种常见多发病 ,目前我院多采用YL 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钻孔碎吸引流 ,疗效满意 ,但在治疗中 ,发现再发血肿 6例。现就其原因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为男性 ,年龄 46~75岁。 2例有明显外伤史 ,4例原因不明。受伤至确诊时间1~ 6个月。1 2 临床表现 术前清醒 4例 ,昏迷 1例 ,意识模糊 1例 ,眼底水肿 4例 ,一侧肢体肌力减退 2例 ,一侧肢Babinski征阳性 2例。1 3 术前CT检查  4例为单侧颞顶部 ,中线移位明显 ,2例为双侧额颞部 ,中线移位不明显。1 4 术后症状及…  相似文献   

14.
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多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以锥颅引流为主。我科 2 0 0 0年以来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15例CSDH病人 ,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5例均为“脑血栓形成”收住我科的病例 ,均有一侧偏瘫、头昏头痛症状 ,生活不能自理。男 14例 ,女1例 ;年龄 6 6~ 81岁 ,平均 72岁。头颅CT诊断 :单侧血肿14例、双侧血肿 1例。单侧血肿量 12 0~ 2 6 0ml。平均住院日 9d。1 2 手术器械 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YL 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1 3 手术方法 根据头颅CT定位 ,…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91~2006年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并发其它血肿病人共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41~88岁,平均60.7岁。12例有明确头部外伤史,6例病因不明,病程1~3个月,平均2.2月。头痛8例,一侧肢体无力11例,反应迟钝5例,视力减退2例,复视3例。入院前头颅CT示:双侧血肿7例,单侧血肿11例,低密度9例,等密度或高密度9例;中线结构移位〈1cm8例,〉1cm9例,〉2cm1例。  相似文献   

16.
姚红瑞 《河北医药》2004,26(2):179-179
我院自2001年9月至2003年5月共对63例硬膜外血肿应用YH-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50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感觉异常除3例恢复不明显外其余均明显恢复,各组病例2周后复查气颅及残余积液均消失,2个月后随访亦无复发迹象。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显著,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23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来长  王展  张爱荣  杨亮 《淮海医药》2005,23(3):187-189
目的 探讨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预后及相关因素,提出有关操作的技术改进。方法 对幕上血肿2 3例实施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结果 其有效率达78.3% ,但病人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其发病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脑疝形成情况及术前Glasgow评分等。结论 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临床实施该技术要因人而宜,讲求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与血肿体积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与血肿体积关系初探魏向东(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廊坊市102800)急性脑出血后血肿体积的大小是决定病情轻重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血肿吸收速度又对预后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探讨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与血肿体积的关系,对于研究脑出血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神经内科微创介入脑部血肿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近年来的90例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血肿清除率达95%以上,死亡率为12.3%。结论微创介入脑部血肿手术创伤较小、疗效快、费用相对较低,积极有效的护理工作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