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扑时,常伴有快速的心室激动,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可诱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导致猝死,特别是房扑持续较久时,猝死发生率明显升高。房扑药物疗效差,常需要电击复律。可由于复律前经常试用过较大量的洋地黄,或是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衰.休克等原因而使电复律难以实施。近年来,国外应用心房超速起搏方法终止房扑日渐增多,并获满意效果。特别是无创性的经食道左心房调搏方法,因具有安全、简便、迅速、有效等显著优点,逐渐为临床医师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3.
4.
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PSVT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建华  李公义 《山东医药》2004,44(28):39-39
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采用食管心房调搏(TEAP)超速抑制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5 6岁。因劳累后胸闷、心悸、气促 10年 ,加重 5d住院。入院诊断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心衰三度。心电图示 :P波消失 ,代之以F波 ,F波间距 0 2 4s,R-R基本整齐 ,频率 63次 min ,F与R比例持续 4∶1。此外 ,RV1 =2 0mV ,RV5=3 0mV ,伴ST -T改变 (图 1A)。心电图诊断 :心房扑动 (AF) ,双室肥大伴劳损。后行食管心房调搏 (TEAP)超速终止AF。患者平卧 ,经鼻孔插入四极食管起搏电极 ,记录食管心电图 ,调整电极位置以记录到最大振幅F波为止 ,调搏电压 2 5V ,心电图监护描记。从高…  相似文献   

6.
报告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 S_1S_2程控扫描刺激,利用 S_1S_2间期、R_2图形变化和程控扫描中前后 S_2R_2的相互关系,共诊断出房室传导的裂隙现象10例。对裂隙现象的诊断进行了讨论,提出应注意和房室旁路、室内差异性传导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8.
采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术诊治病人467例,诱发意外心律失常30例(其中室早11例,房颤7例,>3.9秒心脏停搏5例,房早4例,室速3例),占6.4%。经适当处置,均恢复,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对3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作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治疗。结果 该法可作为PSVT的首选手段,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无并发症、极为有效,值得推广,基层尤其适用。现对38例PSVT者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男18例,女20例。年龄15~56(平均42.6)岁,均经兴奋和刺激迷走神经无效后,即用食管心房  相似文献   

11.
食管心房调搏时食管电极放置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57例受检者实施食管心房调搏过程中,分别在 P 波呈向下、双向及向上3种波形情况下固定电极进行起搏,以探讨最佳起搏部位。发现起搏成功率(依次为87.72%、82.46%、91.23%)及起搏阈值(依次为24.83±4.82,24.07±5.44,23.91±4.24 V)分别相互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进而固定起搏阈值20 V,在食管电极插入过程中记录到 P 波后,边起搏边调整电极位置,所有病例均能成功起搏,且3种 P 波出现机率相等。表明起搏阈值与心电图波形无关,只要食管导联记录到 P 波便可起搏,不必强求一定波形。  相似文献   

12.
13.
经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电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2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及20例健康成年人的心房电生理特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相对不应期延长,早搏刺激的房间传导延缓显著增加。这些异常可能是房颤患者基本的电生理学改变。认为在心房电生理的研究方面,食管心房调搏可望部分代替心内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14.
郑茂清 《心电学杂志》1994,13(2):120-120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通常心电图就可明确,但初发阵发性房颤,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不易捕捉.为探索此病的有效诊断方法,本文对明确诊断阵发性房颤者与正常对照组各30例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诱发房颤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 阵发性房颤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47—72(平均56)岁.病程3天—4.5年,平均1.9年.其中冠心病13例,原发性心肌病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甲亢性心脏病3例,不明原因7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4—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5岁,突发心悸16小时入院。有发作性心动过速史20余年,近一年发作较频,曾于(13与15个)月前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下称室上速)伴反复心脏停搏两次住院,发作最长达20多小时。三次住院均观察到在室上速发作中常间以心脏停搏,每次持续约6—10s(图1见35页)。感胸闷,但无抽搐或意识丧失。此次入院前两周内未服过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自称平日心率偏慢,约50—60/min,发作时心率最快可超过200/min。无心肌炎病史。  相似文献   

16.
食管心房调搏诱发阵发性房颤的心房电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房颤检查的临床价值。回顾食管心房调搏诱发25例阵发性房颤的心房电生理特性。其结果;程序刺激,分级起搏诱发11例房颤,均有明确的房颤 史,猝发电脉冲诱发的14例中10例有明确的房颤史。房颤组25例与正常对照组25例相比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相对不应期区域扩大,最大房间传导时间延长,房间传导延缓更显著,这些可能是食管心房调搏诱发房颤的重要电生理基础。认为食管心房调搏对确定临床  相似文献   

17.
经食管心房起搏转复心房扑动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方胜  康宁宁  刘松 《山东医药》2003,43(28):16-16
近年来 ,许多研究报道经食管心房起搏 ( TEAP)可安全有效地终止心房扑动 (房扑 ) ,或转为窦性心律、心房颤动 (房颤 ) ,且简单易行、无创伤 [1,2 ] 。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3年 3月 ,我们应用 TEAP转复房扑患者 5 0例 ,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房扑患者 5 0例 ,男 34例 ,女1 6例 ,年龄 2 5~ 74岁。均经体表心电图证实为房扑 ,发作时间为 2 4小时至 3个月。其中房扑 型 42例 , 型 8例。合并冠心病 9例 ,原发性高血压 8例 ,风湿性心脏病 7例 ,甲状腺机能亢进 3例 ,心肌炎及先天性心脏病各 1例 ,其余…  相似文献   

18.
食管心房调搏对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患儿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诊断为房室结折返13例。快慢径有效不应期分别为337±59.46ms和278±71.24ms(P<0.05);传导时间分别为220±50ms和308±58.09ms(P<0.05)。旁室旁道折返19例,其中6例为隐性,旁道前向有效不应期200~320ms,与年龄呈正相关,但无显著性。自律性房住心动过速2例。儿童SVT以房室折返为主,测定PV1-PE时距及RPE间期有助于鉴别折返性室上速的类型及旁道位置。房室结折返PV1-PE时距近于零,房室折返为34.29±8.5ms.左侧旁道为正值,右侧为负值。但PV1有时辨认不满意,有局限性。房室结折返RPE间期<70ms.而旁路折返则>70ms。  相似文献   

19.
使用无创伤性食管心房调搏(TEAP)心电生理检查法,对58例原因不明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在非发作期进行程控或非程控心脏刺激,旨在探讨PSVT的发病机制,电生理特征以及TEAP对其临床研究的价值。结果:诱发示PSVT的共47例(折返机制),占81.0%,不能诱发11例(非折返机制),占19.0%。说明折返机制系PSVT的主要发病机制。又根据程控刺激中所表现的不同心电生理特征,47例折返性PSVT又可分为不同机制的折返。其中房室结内折返性23例,房室折返性17例,心房内或窦房折返性7例,说明前两种折返系折返性PSVT的主要折返机制,与国内外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20.
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测窦房结功能时意外事件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心房调搏已广泛应用于窦房结功能检测.虽其为无创性检查,但因操作不当或其他因素也有严重意外事件发生.我院自1985年开展食管心房调搏对可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836例进行窦房结功能测定以来,发生21例严重意外事件,现对其发生机制及处理加以总结.资料和方法836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出现意外事件(占2.3%),年龄44~78(66±11)岁.在窦房结功能检测时,均给予S_1S_1刺激,时程60s,递增幅度10次/min,起搏电压为10~30V.对所测窦房结功能不良者,均给予阿托品2mg静脉推注,于10min后重复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