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42只眼球破裂伤,讨论眼球破裂伤的CT表现,提高正确诊断率,指导临床治疗。材料与方法 42只证实的眼球破裂伤,常规螺旋CT轴位或加冠状位扫描,层厚2mm,螺距为1,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条件观察眼眶骨质,眼球结构和眶内软组织。结果71%眼环断裂;43%眼前房加深;48%晶状体缺如。76%球内出血,47%球内有异物;50%眼球突出;38%眼球增大,29%眼球缩小;73%合并眼眶骨折。结论 CT检查是诊断眼球破裂的最好方法之一,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52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诊断晋江市医院CT室李志中,郑秋平晋江市医院骨科王灿阳作者对本院1993~1995年8月经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的219例病人中,临床资料完整并接受手术的52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一、资料和方法52例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窦肿瘤致眼球突出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肿瘤39例,其中筛窦20例(51.3%),额窦11例(28.2%),蝶窦2例(5.1%),上颌窦6例(15.4%),恶性肿瘤6例全部位于上颌窦(100%)。鼻窦肿物的病理检查结果:良性肿瘤共39例,其中粘液囊肿28例,鳞状细胞癌6例,纤维血管瘤2例,乳头状瘤7例,骨瘤2例。恶性肿瘤6例。结论导致单眼突出的病因颇为复杂,如遇到单眼突出患者,应根据临床特点全面分析,常规行鼻科检查和鼻窦X线检查。根据CT值区分肿瘤为囊性或实性;对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的患者眼科查不出病因,应警惕后组鼻窦肿瘤的发生,要及时请耳鼻喉科会诊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情况。方法分析我院影像科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8例临床资料,分别通过螺旋CT检查。结果腰间盘突出CT表现和临床症状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T扫描可以清晰观察椎间盘、椎管及其相邻结构的异常,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地理论参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CT螺旋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101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CT诊断结果分析表明,单侧腰椎间盘最多见,共45例,其次分别为中央腰椎间盘突出、并发性腰椎狭窄椎间盘突出、椎管外突出。CT诊断为腰间椎突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医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东 《贵州医药》1995,19(6):372-373
眼球壁附近的异物定位较复杂,手术难度亦较大,术前作出精确的定位诊断至关重要。X线照片与各种定位器的诊断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采用CT和B超检查提高了诊断定位效果,但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报告2例金属异物CT定位显示异物已部分嵌入后极球壁中,而B超定位异物在近内球壁的球内、后经手术证实异物是在球内。临床资料例1,男,25岁。左眼被铁屑崩伤伴视力下降1天于1994年9月8日入院。左眼视力为光感,眼压Tn,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近角膜线11点30分位角膜有Zmm穿通伤,前房深浅正常,前房房水闪光阴性,11点位虹膜有…  相似文献   

7.
沈女士2年前发现自己右眼看着比左眼大,因为近视又戴眼镜,没有引起重视。1年前,沈女士发现右眼增大更加明显,虽然看东西没有影响,但是为了美观还是到当地医院就诊。医师检查后认为是近视造成的眼球变大,没有作处理。看着增大的右眼,沈女士觉得这个说法并不可信,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治,她选择到一家大医院眼科就诊。眼病专家经检查后认为沈女士存在眼眶内占位  相似文献   

8.
陈雄德 《贵州医药》1990,14(3):138-139
我院骨科自1985年以来对40例腰腿痛疑为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CT检查(其中32例还作了脊髓造影)后予以手术治疗(扫描后未手术者不计于内).本文拟就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面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女,12岁,左眼视物模湖不清1d,患者诉3d前(1999年7月18日)因与一男孩吵嘴,被男孩抓住头发用粗木棒殴打头部,当时剧烈疼痛,但神志清楚,无呕吐及昏迷,今天上午发现头部肿胀,疼痛、眼部红肿、眼球突出,视物模糊不清,即来院就诊.门诊检查:头部外观肿胀,触之疼痛、发软而有波动感.视力:右眼1.5,左眼0.4,右眼各部正常,左眼:眼睑轻度肿胀,睑结膜充血(+++),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尚清亮,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存在,前房(-)虹膜(-)晶体(-),玻璃体(-),眼底:上方视盘边缘稍模糊,网膜反光增强,余均正常,眼压右5.5/6=14.57mmHg,左眼,5.5/5=17.30mmHg.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86例急性脑梗塞的早期 CT 征象.包括①尾状核头部或豆状核模糊;②局部脑质密度轻度减低;③轻度的占位效应,表现为患区脑沟或脑池消失、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④患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密度增高。本组病例在发病24小时内有早期 CT 表现者58例,占总数的67%,结合临床,可做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脑干转移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经CT诊断及临床确认原发灶的脑干转移瘤8例,男7例,女1例,年龄50—71岁,平均60.5岁。采用2060—Q型CT机及Picker—2000S螺旋CT机扫描,分析其脑干转移瘤的临床CT表现特点。结果 7例脑干转移瘤呈低或略低密度影,1例单一结节为略高密度影,伴随脑内其他部位多发转移2例,3例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较度水肿6例,无水肿2例,环池有不同程度受压移位、变形,以及局限性闭塞或增宽。结论 认识脑干转移瘤的CT表现特点有助于其鉴别诊断,尤其是脑干缺血性梗死、脑干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脊柱外伤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脊柱外伤 5 6例 ,其中颈椎 4例 ,胸椎 12例 ,腰椎 37例 ,胸腰椎同时受损 3例。均用Neusoft 30 0 0型CT机进行扫描。结果 :骨折 :单纯屈曲压缩型 15例 ,爆裂型 2 4例 ,安全带型 4例 ,骨折脱位型 5例 ,其他型 8例。并发症 :椎管内血肿 3例 ,椎旁血肿 2 1例 ,椎间盘突出 10例 ,其他 6例。结论 :CT可了解骨折部位、范围、骨折类型、程度及细微改变 ,准确显示椎体、推管形态及狭窄程度 ,了解并发症的情况 ,是脊柱外伤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依据,方法:18例病人中,20个血肿都作了平扫,14例作了增强扫描。结果:平扫可见3种影像,第1种呈高低混合密度;第2种呈凸形的低密度,第3种呈新月形低密度或分隔型低密度。等密度的硬膜下血肿增强扫描:“白质塌陷征”及两侧侧脑室前角内移。结论:上述平扫与增强扫描的CT影像是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腮裂囊肿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腮裂囊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CT表现.结果 CT表现为颈前三角区,沿胸锁乳突肌前内侧,呈上、下走行的囊状密度影,边界清晰,壁薄,其内密度均匀.周围组织受推压、移位.当合并感染时,边界较模糊,囊壁增厚,部分囊壁有明显强化.结论 CT检查对腮裂囊肿可以清晰显示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尤其是冠状及矢状重建图像,病变显示得更加清晰,易于做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70例颅内出血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占80%;脑实质内出血4例,占5.7%;脑室出血3例,硬膜下血肿2例,占2.8%。①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类型,多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生产过程多有轻至中度窒息史;②脑内出血多合并重度窒息史;③脑室内出血多在脑室后角形成血-脑脊液平面;④硬膜下血肿合并皮下血肿,并有产伤史。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常规的颅脑CT检查有利于颅内出血的早期发现与诊断,对临床治疗及推测愈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脏集合管癌的CT特征,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肾脏集合管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均有肉眼血尿及腰痛病史,2例肿瘤位于有肾体部,2例位于左肾上极,1例位于右。肾下极,5例均有肾周脂肪囊受侵犯,境界不清,侵袭性生长,cT增强扫描病变呈中等不均匀强化。结论肾脏集合管癌临床症状明显,以肉眼血尿、腰痛为主,结合临床,CT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但最终诊断还需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8.
胃肠造影、胃镜及胃部CT对胃平滑肌瘤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胃平滑肌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胃镜及胃肠造影初步诊断为胃平滑肌瘤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胃镜表现、胃肠造影表现;并分析其CT表现,其中12例经手术证实.结果 胃肠造影表现:14例在胃底或胃体可见半圆形或边界光整的充盈缺损,胃壁蠕动正常,胃粘膜皱襞展平,3例在充盈缺损表面可见小龛影.胃镜:14例在胃体或胃底部可见粘膜隆起、质韧、边界清晰,其中3例可见胃粘膜表面有小溃疡.CT表现:12例可见在胃体或胃底部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晰,位于胃壁,与周围组织关系分界清晰;2例胃壁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胃肠造影、胃镜及胃部CT对诊断胃平滑肌瘤各有优缺点,胃镜或胃肠造影与胃部CT结合检查,对胃平滑肌瘤的诊断更准确.  相似文献   

19.
探讨CT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价值,本文收集43例的胸腰椎骨折的病例同时行X线平片及CT检查,男32例,女11例,年龄14-71岁,采用岛津TC和3000CT机,仰卧位,图像放大扫描,本组31例为单椎体骨折,12例为多椎体骨折,压缩骨折占53%,爆裂型骨折占36%,骨折脱位型占8%,安全带型占2%,作者认为CT对胸腰椎骨折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清楚显示椎管变形及脊髓是否受损作和受损情况,CT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也具有一定限度,不能正确判断椎体骨折的压缩程度及椎体脱位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的CT、MR临床诊断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疑似肝纤维化患者120例,全部给予CT、MR检查以及活检病理检查,对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CT检查的敏感度为93.18%,CT检查的特异度为71.87%,CT检查的准确度为87.5%;MR检查的敏感度为95.45%,MR检查的特异度为87.5%,MR检查的准确度为93.33%;MR检查在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上均优于CT检查,其中特异度和准确度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T检查和MR检查在肝纤维化临床诊断上均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是临床动态观察肝纤维化病程演变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