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内三宝与外三宝“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这里的“宝”指的是不能缺少的东西。在内丹家看来,人的精气神是最重要的,人是不能离开精气神的。《养真集》告诫说人的精气神三宝必须充盈:“人有三宝,为精、气、神,老来之精惟恐竭,精竭则死。老来之气惟恐泄,气泄则死。老来之神惟恐离,神离则死。”精气神是炼丹的大药。《入药镜》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修炼内丹不外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而已,依靠精化气、气化神,神气相恋、神气合一而混化成丹。上阳子陈致虚在《上阳子金丹大要》中曾引用宋代理学大家陆九…  相似文献   

2.
内三宝与外三宝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这里的"宝"指的是不能缺少的东西.在内丹家看来,人的精气神是最重要的,人是不能离开精气神的.<养真集>告诫说人的精气神三宝必须充盈:"人有三宝,为精、气、神,老来之精惟恐竭,精竭则死.老来之气惟恐泄,气泄则死.老来之神惟恐离,神离则死."精气神是炼丹的大药.<入药镜>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修炼内丹不外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而已,依靠精化气、气化神,神气相恋、神气合一而混化成丹.上阳子陈致虚在<上阳子金丹大要>中曾引用宋代理学大家陆九渊的话说:"精能生气、气能生神,人的全部身心就在于此.养生的人,首先要保精,精满气就壮,就充实,气壮、气充实了,人的神就旺盛,神旺那么身体就健康,很少生病.体内五脏有很好的充养,皮肤润泽,面色有光彩,耳聪目明,越老反而越健康、越壮实."  相似文献   

3.
苏秋 《养生月刊》2011,32(3):196-198
我国古代医家和养生家对房事的摄养是比较重视的,普遍推崇的就是节欲葆精,古人认为这是防止衰老的重要环节。明朝张景岳说:"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卫一身,莫大乎此。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少病,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  相似文献   

4.
身有四气:精血津气普生论曰:大凡养生,先调元气。身有四气,人多不明,四气之中,各主生死。一曰乾元之气化为精,精反为气。精者连于神。精益则神明;精固则神畅,神畅则生健。若精散则人疲;精竭则神去,神去则死。二日坤元之气化为血,血复为气。气血者通于内。血壮...  相似文献   

5.
养浩然之气     
人到老年,养生乃头等大事。笔者以为,养生之妙者,孟子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也。人有浩然之气,健朗康庄,精爽气顺,百邪不敢侵,百病不近身,可寿逾百年。养浩然之气,古人要求有七:一曰少言语养内气;二曰戒色欲养精气;三日薄滋味养血气;四曰咽津液养脏气;五曰莫嗔怒养肝气;六曰美饮食养胃气;七曰少思虑养心气。人由气生,气由神住,养气全神,可得真道;得真道,浩然之气存矣。“七气”之中,以“养胃气”及“养心气”为要。古人《饮食调治方》云:主身者神,养气者精,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  相似文献   

6.
刘渊 ,字圣泉 ,清代岭南著名医家。其《医学纂要》,成书于清 .乾隆四年 (1 739)。现将其学术思想择要介绍如下。1 论精气神刘氏认为 ,“吾人有生之初 ,秉二五之精英以成形 ,是即所谓真。盖真者 ,精也 ,即人之真气元神也。盖精能生气 ,气能生神。营卫周身 ,灌溉百骸 ,莫外乎精、气神三者而已。”前人称“天有三宝——日月星 ,人有三宝——精气神。”三者互相资生 ,是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刘氏深受景岳的精气学说所影响 ,强调“精养灵根气养神 ,此真之外更无真。则修真之道 ,全在于精、气、神也。善养生者 ,必保其精 ,精盈则气盛 ,气盛则神全…  相似文献   

7.
益寿之人,宜善于保养精力,使精壮而形体健;还须善于保存气力,益气而养心神,善为之,必益于寿。平日要精不妄耗,使身安而养精;气不妄泄,使性和而养气;神不妄散,使心平而养神,长寿自在其中矣。 总之,养寿之人,要善于内养元精藏于内,内养元气聚于内,内养心神静于内。内养则脏腑不弱,外养则形体不衰,善行其道,必有延寿之乐。  相似文献   

8.
正眼者神之牖,鼻者气之户,尾间者精之路。人多视则神耗,多息则气虚,频好内则精竭。务须时时闭目以养神,日逐调息以养气,紧闭下元以养精。精充则气裕,气裕则神完。道家谓之三宝,又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唐代医家孙思邈曾指出:"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因此,保养好精、气、神是我们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古人云:"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这"三寡"是养"三宝"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陶春祥 《养生月刊》2005,26(10):868-871
人在养生祛病过程中,贵在一个“神”字。祖国医学非常重视“神”,《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这里将养生的重要性列在治病之前,而治神又列在养生之前。神由形体产生,精与气为其基础,故将精、气、神称为人之三宝。但神一旦产生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尤其在养生之中,神是精气的综合表现,精气足则神旺,  相似文献   

11.
傅山 ,字青主 ,是明末清初医家 ,在医学上的成就以擅长妇科见称 ,《傅青主女科》一书为其代表作。此书见解独到 ,影响久远。傅青主继承了中医节欲以防病的思想 ,指出妇人在月经期、妊娠期、产后及老年期均宜慎于房事。中医自古重视养生 ,《内经》中将节制房事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千金方》曰 :“恣其情欲 ,则命同朝露。”张仲景认为欲不可纵 ,纵则精竭 ,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 ,气能生神。故善养生者 ,必宝其精 ,精盈则气盛 ,气盛则神全 ,神全则身…  相似文献   

12.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在《上古天真论》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放半百而衰也。"唐代王冰在注释这段著名的论述时引矿成于阳:"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又注道:"乐色田'欲',轻用曰'耗'。乐色不节则精竭,轻用不止则真散。是以圣人爱精重施,髓满骨坚。(老子)曰:'弱其志,强其骨。'河上公日:'有欲者…  相似文献   

13.
1调神概述《灵枢·本神》篇曰:“凡刺三法,先必本于神。”《灵枢·官能》篇亦曰:“用针之要,无忘其神。”这些均说明了针灸治病的原则,先应以患者的神气为根本,更要重视针刺的主要关键──调养神气。祖国医学把“神”与“精”“气”合为人身之三宝。《灵枢·天年》篇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含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反应。神之活动体现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恒动观,故又有“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之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知一则为二,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难…  相似文献   

14.
冬季,万物潜藏,人们也相应地减少活动,这是适应节令的养藏行为。同理,房事调摄也应掌握“养藏”的原则。保精是冬季房事调摄的首要任务。从中医而论,精、气、神是人生三宝,其中尤以精为根基,诚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所以也正如古人所说:“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神全,神全则身健;善保精者多高寿,过损精者必早衰。”冬季是保精的好时机,这与冬令养藏之性相吻合,且阳气已衰,性欲相对减少,因性冲动而导致的性活动也相应减少,有利于保精而不泄精。然而,对不同年龄的人来说,节欲保精也有不同的措施,但均应遵照彭祖…  相似文献   

15.
丹砂论选     
正丹砂,气味降多于升,质重味薄,阴也。心肾者,人身之水火也,天地之用在于水火,水火安,则人身之天地位矣。丹砂色赤质重,可以镇心火;气寒,可以益肾水,水升火降,心肾相交,身体五脏之病皆愈也。心者生之本,神之居也;肾者气之源,精之处也,心肾安则精神交相养矣。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精神交养,则魂魄自安。味甘益脾,脾为后天,气者,  相似文献   

16.
养气诀     
正戒奢欲,养肾气。学静坐,养心气。食清淡,养胃气。忌发怒,养肝气。咽津液,养肺气。弃忧虑,养胆气。顺时令,养元气。守安详,养神气。好运动,养血气。不懈怠,养志气。读诗书,养浩气。明是非,养正气。耐寒暑,养骨气。善忍让,养和气。精艺术,养才气。人体三宝精、气、神,古人是把养气放在首位的。孟子养"浩然之气",嵇康养"狂放之气",李白养"傲岸之气",苏轼养"淡定之气",陆游养"顽仙之气"……  相似文献   

17.
闲暇之际,随手翻阅古医籍《寿世保元》,书中一首七律跃然眼前。诗云“: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热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度百春”。细读详审,此乃养生益寿之诀。诗中“惜气存精更养神”,大意是人欲延年百岁,首先要敛气保精以养其内在精神。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身三宝,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精与气又是神的物质基础,精气足则神旺,精气衰则神衰。神,指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充耗,关…  相似文献   

18.
1饮食五味之过用精气神乃男子之“三宝”,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饮食则是化生精气神之源泉。《灵抠·营卫生会》篇回:“人受气于谷”。《灵枢·五味》篇目:“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精生于谷”,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皆输水谷之充养生化。“人之所受气者,谷也”,“饮食入胃,阳气上行”。(《脾胃论》卷上),水谷化精生气益神,正如《素问·六节胜象论》曰:“五味人D,藏于肠胃,味有所流,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相生。”因而饮食有节,脾胃肠道消化吸收节奏规律,一张一弛,有劳有逸,利于人体…  相似文献   

19.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之“三宝”,不可损也,损之则伤身.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长寿的标志;精亏、气虚、神弱为疾病与衰老之原因.为此,重视保养精、气、神这“三宝”是长寿的秘诀.  相似文献   

20.
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阴阳之气随着四时季节的变化而消长,这也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以养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