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泻黄散载于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方中药物虽平常 ,然用之得当确有立竿见影之效。 1996~2 0 0 0年 ,笔者运用泻黄散加味内服 ,配合珠黄散外用治疗小儿口腔溃疡 61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61例中 ,男 33例 ,女 2 8例 ;年龄 <1岁 16例 ,1~ 3岁 2 7例 ,3~ 6岁 11例 ,6~12岁 7例 ;病程 <3日 2 1例 ,4~ 6日 19例 ,7~ 14日14例 ,15~ 30日 5例 ,>1个月 2例。1.2 临床表现 均可见口腔黏膜有散在或聚集性溃疡 ,少者 2~ 3处 ,多者 7~ 8处 ,小者如针尖、米粒 ,大者如黄豆 ,并波及舌面、颊黏膜、咽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泻黄散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47例用加味泻黄散,共治疗7天。结果:治愈32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结论:加味泻黄散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多年来笔者用泻黄敬加味治疗初发或复发性口腔溃疡取得较好疗效,现将1986年以来治疗的3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1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3例,女1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2岁.以25~45岁居多22例占71%;初发者8例;病程均在1周以内,反复发作者23例,病程1~5年17例,5年以上6例.治疗方法基本处方:藿香6~10g、山桅子6~10g、石膏10~15g、防风10~15g、甘草6~10g、茯苓15~20g、苍术10~15g、半夏6~10g、苡米10~20g、黄芩10~15g、陈皮10~15g.根据病情适当加味.日1剂,煎药液300ml,分3次口服.31例中最少服2剂,最多服9剂, 相似文献
4.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源于宋代名医钱乙之《小儿药证直诀》,本方原治脾热弄舌。笔者在1991~2005年期间,用泻黄散加减治疗慢性口腔溃疡36例,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均为反复、多次发作,病程1个半月~20年;其中男12例,女24例;发病年龄35~61岁。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防风21g,生甘草15g,生石膏9g,山栀6g,藿香12g。兼有心经热盛者合用导赤散;胃有积热明显者,合用清胃散;兼有肾阴虚、虚火上炎者,合用知柏地黄丸加怀牛膝。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治疗结果疗效标准痊愈:溃疡愈合,疼痛消失,饮食正常,半年内未复发;显效:治愈后…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泻黄散加味治疗脾胃湿热型口腔溃疡 6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病人均来自我院门诊 ,其中男 2 6例 ,女 34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6 2岁 ;病程最长 7年 ,最短 3天。临床上表现为口苦 ,疼痛拒食 ,大便干结 ,舌红 ,苔黄腻之象。2 治疗方法本组均采用清泻脾胃湿热之泻黄散加味治疗 ,其药物组成 :生石膏 30 g(先煎 ) 栀子 10 g 防风 10g 藿香 10 g 生甘草 6 g 黄连 6g 苦参 12 g 牡丹皮 10 g 蒲黄 10g(包煎 )。每日 1剂 ,水煎 ,早晚分服。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 有效 :疼痛消失 ,溃疡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泻黄散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可以最大程度地缓解疾病症状,治愈复发性口腔溃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本病发病时间大多较长,且易反复发作,患者多因剧烈疼痛而影响进食和说话。由于目前发病机制尚不确定,其治疗仍以局部对症处理、缓解局部症状、促进创面愈合为主。近年来,中医学辨证论治该病显示出一定优势。2007-01—2008-01,笔者按照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运用中药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0例,并与局部应用冰硼散治疗进行对比,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加味泻黄散,药物组成:生石膏、藿香、山桅、防风、生甘草、菖蒲、黄连、乌梅;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2片10mg/次,3次/d,维生素C片0.2g/次,3次/d。结果:治疗组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明显改善溃疡大小、溃疡数目、溃疡疼痛、烧灼感、口干口渴、大便、舌象等,明显优于西药组,西药组仅对溃疡本身有改善,对反应全身状况的指标无改善。 相似文献
9.
泻黄散加味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建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7):900-901
目的观察泻黄散加味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为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泻黄散加味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维生素B2片、维生素C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黄散加味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常见的口腔黏膜病,临床可见口腔黏膜上圆形或椭圆形溃疡,伴有明显灼痛感,且该病存在复发性、周期性特点,不仅影响日常进食、言语,还可干扰患者工作及生活。该文笔者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在临床辨证基础上予以玉女煎合泻黄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取得良好成效,并分享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1.
刘玉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22):36-36
目的 对我院28例口腔溃疡的患者临床治疗中添加使用具有清热降火、消肿散结作用的加味泻黄散加减配方进行疗效观察.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28例口腔溃疡患者分两组治疗.患者的舌头、上唇等部位均有多个溃疡点,溃疡直径为1~1.5mm左右.观察组15人,使用加味泻黄散加减配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配方治疗.结果 观察组中10例痊愈,2例80%溃疡愈合,3例50%溃疡面愈合;对照组中7例痊愈,无效4例,2例溃疡好转.结论 加味泻黄散加减配方在治疗口腔溃疡中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青黛泻黄散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对35例口腔溃疡患者给予青黛泻黄散口服(青黛、藿香、黄连、炒栀子等),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31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结论:以青黛为主药的青黛泻黄散对中焦湿热型之口腔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泻黄散合导赤芍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维生素B2片及维生素C片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石膏、当归、防风、炒栀子、广藿香、淡竹叶、生地黄、生甘草、木通、黄连、吴茱萸、牡丹皮、金银花、蒲公英、焦三仙)配合局部药物治疗,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泻黄散合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泻黄散合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2、维生素C、华素片及罗红霉素口服,治疗组给予泻黄散合导赤散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30.0%、96.0%,对照组分别为10.0%、80.0%,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患者服用罗红霉素后出现胃肠反应,药物减量及对症治疗后反应消失。治疗组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8.33%,平均出现在停药后9月;对照组2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60.00%,平均在停药后4月左右。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溃疡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8.1±1.2)天,对照组平均(14.5±3.1)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泻黄散合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安全且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李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9)
目的观察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2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方治疗,2组均治疗1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溃疡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降低复发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张娇;赵迎盼;李媛媛;李保双;程正义;刘靖;刘康毅 《中医杂志》2016,57(9):792-793
老年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根本病因在于肾阴亏耗,虚火上炎,治疗应着眼于整体,临床诊疗中多以泻黄散合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加减灵活用药。泻黄散以清泄脾胃伏火为主,六味地黄汤则以滋补肾阴为法,选取典型病例阐述其用药思路,并强调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大便是否通畅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复发性口腔溃疡为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表现为周期性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具"黄、红、凹、痛"特征,每次发作病程约10 d,重者可达月余,具有不治而愈的自限性[1]。间歇期从15 d到数月不等,有的患者可出现此起彼伏、迁延不断的状况。该病发病率高,病程长,患处不固定,且易复发,给患者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20.
泻黄散加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5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泻黄散加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5例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中医院夏云鹤(316100)关键词:泻黄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HFMD),是儿科常见传染病。笔者运用泻黄散加味治疗本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