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心肌桥压迫对壁冠状动脉内血流、正压力、周向应力、切应力的影响。方法 对原有的壁冠状动脉模拟装置进行较大改进,使其测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从单一应力(正应力)扩展到多种应力,以便更全面准确地模拟在正压力、周向应力、切应力共同作用下的真实血流动力学环境,从而综合考虑在多种应力共同作用下血流动力学规律与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结果 壁冠状动脉模拟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应力的异常主要位于壁冠状动脉近端,随着心肌桥压迫程度加剧,近端的应力平均值与波动值明显增大,正应力平均值升高27.8%,波动值升高139%。结论 心肌桥压迫造成壁冠状动脉近端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对认识冠脉粥样硬化发病的血流动力学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心肌桥的病理影响及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壁冠状动脉与心肌桥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 50例心脏上测量了心肌桥位置的长、宽、厚度 ;并在光镜下观察了壁冠状动脉的结构。发现桥前段血管内膜较桥下、后段的内膜显著增厚 (P<0 .0 1) ,讨论了它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探讨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及相关性,为心血管病临床提供形态依据.方法:解剖100例正常人心脏的冠状动脉,取前室间支桥下段血管(壁冠状动脉)中份及出桥段血管起始部,作石蜡切片HE染色,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下进行观测.结果:心肌桥出现率为85%,桥宽厚各为19.14±10.49mm,1.37±0.65mm.壁冠状动脉管径较其远端血管管径小;管壁较其远端血管壁薄;其形态有圆形、椭圆形、心形、不规则形和线形.相关分析表明;心肌桥的宽度与壁冠状动脉管径呈负相关;桥的宽度和厚度与其远端血管管径呈正相关;桥的厚度与壁冠状动脉内膜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6.
壁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实验模拟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研究、动物实验和模拟试验都证实心肌桥在收缩期的压迫作用,可引起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从而使流量、流速及压力发生变化,导致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异常现象。作者从"水击"理沦的角度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前端的压力和流速变化这一异常现象的力学背景。方法利用心肌桥模拟装置在收缩期中和舒张期初"水击"发生前后对壁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模拟并用一维水击波理论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与正常情况下实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壁冠状动脉近端收缩压的升高幅度、舒张期流速的升高幅度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结论证实了壁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特性异常现象是由扰动引起的"水击"波。 相似文献
7.
基于心肌桥-冠状动脉模拟装置的周向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一种心肌桥压迫冠状动脉的模拟装置,用以研究壁冠状动脉近端与远端周向应力的动态变化,并可实现其独立调节.制作心肌桥-冠状动脉模拟装置,分别改变模拟冠状动脉外压和心肌桥压迫程度并记录周向应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周向应力的异常主要位于壁冠状动脉近端,随着心肌桥压迫程度加剧,近端的周向应力平均值与震荡值(最大值一最小值)明显增大.心肌桥-冠状动脉模拟装置能提供体外研究周向应力对血管影响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双源CT(DSCT)形态学特征,以提高对MB-MCA临床诊断价值的认识。 方法 分析3709例冠状动脉CTA病人,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16段分段法对检出的MB-MCA进行准确定位,对其长度、深度、收缩期管腔压缩程度及其伴随的粥样硬化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3709例病人中发现MB-MCA 638例,检出率约17.20%,共检出654支 MB-MCA,其中426支位于7段(S7)、 72支位于8段(S8)、56支位于6段(S6),其余分别分布于2段(S2)、3段(S3)、4段(S4)、9段(S9)、11段(S11)、 12段(S12)、13段(S13)及16段(S16);MB-MCA平均长度为(20.52±9.84)mm,平均深度为(1.27±0.93)mm;收缩期时MCA管腔呈现不同程度的狭窄,但重度狭窄罕见;92例MB-MCA患者在MCA前存在粥样硬化斑块。 结论 DSCT不仅可直接显示 MB-MCA的解剖形态,还可动态评价其在整个心动周期的变化,为MB-MCA临床意义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移植管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了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移植管内的生理流动。计算模型包括了冠状动脉狭窄,并考虑了由于移植管直径大于冠状动脉直径而在两者缝合时移植管的变形。计算结果分析了缝合区附近的流场、二次流、壁面切应力在心动周期内的时空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缝合前端下游,存在一个低切应力、高切应力梯度的区域,在缝合区底部存在一个高切应力、高切应力梯度的区域。这两个区域都是内皮细胞增生并造成移植管术后再阻塞的危险部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管的局部血流动力学,降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机率,研究一种可以避免血管再狭窄的双移植管搭桥方式。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传统模型和双移植管搭桥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模拟仿真,计算缝合区附近的流场、壁面切应力等血流动力学因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该双移植管搭桥具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分布,明显改善了主搭桥血管与冠状动脉缝合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消除了该部位的涡流和流动停滞点,提高了底面的壁面切应力数值。在辅助搭桥血管与冠状动脉缝合处涡流区长度仅3 mm,与原主搭桥血管缝合处的涡流长度4.5 mm相比明显减小。辅助搭桥管分流了约36%的血液,只有约64%的血液流过了主搭桥管。结论该双移植管搭桥有助于减小内膜增生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2.
Absence of atherosclerosis evolution in the coronary arterial segment covered by myocardial tissue in cholesterol-fed rabbit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Yukio Ishikawa Toshiharu Ishii Noriko Asuwa Shigeru Masuda 《Virchows Archiv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hology》1997,430(2):163-171
The evolution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is suppressed in the intima of the human coronary artery, beneath myocardial bridges.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 we investigated morphological changes using the rabbit coronary artery as a model. Rabbits fed a 1%-cholesterol diet were killed at intervals up to 20 weeks. Two short segments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ies running in the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EpiLAD) and subsequently running in the myocardium (MyoLAD) were compared morphologically. The intima of the EpiLAD had flat endothelial cells with a polygonal shape, and demonstrated raised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with increase in serum cholesterol level. In contrast, the intima of the MyoLAD was free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throughout the study, and the endothelial cells were spindle-shaped and engorged. While ferritin particles reached only the surroundings of the internal elastic lamina in the MyoLAD, they permeated into the media of the EpiLAD. We suggest that myocardial bridges suppress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by an alteration of endothelial permeability, which may be due to changes in haemodynamic force tending towards a higher shear stress. The data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emodynam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肌桥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结果。方法选取2004年3月至2011年1月因冠状动脉肌桥导致冠状幼脉血流堵塞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资料9例,采用胸廊内动脉到前降支进行旁路移植,2例取大隐静脉与其他病变冠状动脉进行旁路移植。结果全组无患者死亡,无术中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至7年,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无心绞痛发生,无心肌梗死及其他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再血管化或死亡等)发生。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有症状的肌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几何构型颈内动脉中的血流动力学因素,分析其构型和动脉狭窄的关系,为颈内动脉狭窄的风险预测和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血流动力学基础。方法对两种常见形状的颈内动脉——U形和V形在定常流条件下的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和粒子成像测速的实验研究。结果在其中较上游的弯曲处,血流动力学因素与弯曲曲率存在单调的相关关系,V形在此处的狭窄风险小于U形。但是在下游的弯曲处,由于两个弯曲的叠加效应,其血流动力学因素与此处的曲率不存在单调的相关关系。结论弯曲动脉的曲率和动脉狭窄的风险成正相关关系。但是在连续多个弯曲的动脉中,则需考虑弯曲的叠加效应。对此叠加效应的研究有助于解释多弯血管内狭窄多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经典的单相牛顿血液流动模型忽略了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血液剪切变稀性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多相的非牛顿模型研究冠状动脉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 把血液考虑为血浆和红细胞的混合体,并用螺旋弯曲血管模型模拟冠状动脉,分析冠状动脉内红细胞的运动以及红细胞体积分数的分布情况,并与单相非牛顿血液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单相和多相血液模型模拟下的截面壁面剪切力平均值差别不明显,但是在两相流模拟中,螺旋弯曲管下底壁面处存在明显的红细胞聚集现象,同时还分布着较低的壁面剪切力。结论 引用多相流数值模拟得到了螺旋弯曲管中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发现红细胞在螺旋弯曲管下底面处聚集的现象,这很容易诱发血栓形成,与临床上所观察到的粥样硬化斑块经常出现在冠状动脉弯曲内侧是相符合的,可进一步说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测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中参附注射液对血流动力学和全身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冠心病择期行OPCABG手术患者5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Ⅲ级,完全随机分为参附组(SF组,29例)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27例).SF组在手术切皮前和吻合心脏血管前各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40 ml,NS组则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漂浮导管和动脉、混合静脉血气分析监测麻醉手术过程中麻醉诱导完成并血流动力学稳定时(T1)、锯胸骨后(T2),吻合血管前(T3),吻合前降支时(T4),吻合后降支或右冠状动脉时(T5),吻合左回旋支或对角支时(T6),血管吻合完成后心脏恢复原位置(T7),闭合胸骨前(T8)及手术结束时(T9)9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和全身氧代谢.结果 在T5和T6时点,两组的心脏指数(CI)和每搏指数(SI)均明显低于T1时点[(2.1±0.6)和(2.0±0.5)比(2.3±0.5)L·min-1· m-2,(1.7±0.6)和(1.8±0.6)比(2.1±0.5)L·min-1·m-2;(24±10)和(23±8)比(32±7)ml·beat-1· m-2,(22±9)和(22±8)比(32±9) ml·beat-1·m-2,P<0.05],其中T2和T5时点,SF组的CI略高于NS组[(2.5±0.7)比(2.1±0.6)L·min-1 ·m-2,(2.1±0.6)比(1.7 ±0.6) L·min-1 ·m-2,P<0.05].整个麻醉手术期间,SF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工作指数(LVWI)和右室工作指数(RVWI)均略高于NS组(P<0.05).两组的pH在手术开始后均呈降低变化,其中SF组术毕的pH明显低于NS组(P<0.05).手术期间两组的碳酸氢根离子(HCO3-)、剩余碱(BE-E)和总二氧化碳(TCO2)均下降,两组间在多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组在麻醉后时点的氧供(DO2)高于NS组,但术中两组间氧耗(vO2)、氧摄取率(O2ext)和体温(T)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AⅡ~Ⅲ级患者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在循环功能和氧供-氧耗相对稳定条件下静脉给予参附注射液,未见对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参数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个性化无创计算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verse,FFR CT )中,流量边界条件的分配准确性往往是一个问题。本文基于种内标度律,提出了一种体积-流量关系的冠脉血流量分配方法进行血流量分配。方法对16例患者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图像进行重建,测量出各分支的体积,再经过标度律的方法将冠脉总流量以体积分配比分配到各分支出口。以临床FFR值和最终计算的血流动力学模拟值作分类对比,比较以往的管径流量模型分配方法和体积流量分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基于体积法计算的FFR CT 误差为10.47%,基于管径法计算的FFR CT 为11.76%,并且体积分配方法与管径分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80%)。结论本文结果可为临床无创检测FFR提出新的计算方法,并推动FFR CT 的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