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宏  张国庆  孙光  贺弋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1):963-964
目的探讨酸枣仁合剂对小鼠的镇静、催眠及抑制自主活动的作用。方法采用光电计数仪测定小鼠的活动次数,翻正反射法测定小鼠睡眠时间,观察酸枣仁合剂对正常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酸枣仁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增加入睡小鼠的动物数,明显抑制其自主活动和生理代谢(活动次数、站立次数及排便粒数),明显延长镇静催眠药物(地西泮)对小鼠的睡眠时间。结论酸枣仁合剂对小鼠有明显的催眠效果,对其自主活动和生理代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镇静催眠药物地西泮联用具有延长其睡眠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安神宁胶囊对小鼠镇静、催眠和失血性贫血的影响。方法:观察安神宁胶囊对小鼠自主活动情况、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对小鼠失血前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安神宁胶囊能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缩短阈上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潜伏期及延长睡眠时间,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入睡动物只数,升高失血性贫血小鼠外周血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结论:安神宁胶囊具有镇静、催眠和补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文章归纳和分析了具有镇静催眠作用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特点,为临床治疗失眠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plus课题辅助分析与智能选刊投稿系统等数据库进行具有镇静催眠作用中药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起至2019年1月。同时,结合国内外最近研究,对44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单味中药,分别从实验动物、给药途径、药理作用、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57篇,其中有效文献92篇。调查结果表明,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毒副作用小、疗效好等特点,是镇静催眠先导化合物和新药发现的重要来源。结论目前实验研究仍存在实验方法单一,体现中医药特色的模型少,中药有效成分不明确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分散等问题。该文为系统深入开展中药镇静催眠作用的新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缬草西番莲水提物的镇静催眠作用并确定其活性部位及分析其有效剂量。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缬草西番莲水提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直接镇静催眠作用、及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结果:缬草西番莲水提物能显著增加小鼠睡眠率,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缩短入睡潜伏期,显著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率。结论:缬草西番莲水提物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是其镇静催眠活性的有效组分。  相似文献   

5.
各类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都有抑制作用,其催眠和镇静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量的差别。较大剂量的镇静药可以促进入睡,小剂量催眠药具有镇静效果。常用镇静催眠的药物,如安定、利眠宁、眠尔通、硝基安定等药既有镇静作用,服药后可诱导病人睡眠,又有抗焦虑作用,可用于焦虑症、失眠、紧张不安的治疗,此类药物安全性很大。安眠酮、速可眠、鲁米那等镇静催眠疗效可靠也较安全,但若超过催眠剂量时则安全性较差。而溴化物则只有镇静作用无催眠作用,可用于神经衰弱的治疗。目前常用的这些药物,长期应用可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应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6.
五味子为中医安神药,具有益气生津、滋肾养心、收敛固涩的作用,在其药用历史上至少延续了一千多年,并为许多医家所接受和推崇。本研究将五味子分成果皮和果仁两部分,对五味子全果、果皮和果仁进行镇静催眠比较研究,以确定五味子镇静催眠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为进一步比较三者的差别,建立了梯度洗脱HPLC法,目的为分析五味子全果、果皮、果仁之间化学成分间的差别,为进一步测定三组分含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蜘蛛香镇痛、镇静作用及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蜘蛛香不同极性段的提取物做镇痛、镇静及对胃肠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并与水煎液作比较,观察各极性段的作用并作比较.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辐射热刺激法、活动及举双前肢法、炭末推进法以及家兔离体肠肌法等经典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蜘蛛香水提液组具有非常显著的镇痛、镇静、增加小肠炭末推进率作用,对家兔离体肠肌亦有非常显著的兴奋作用.蜘蛛香萃取液母液对上述指标也有显著的作用,而正丁醇组作用较弱,乙酸乙酯组和石油醚组的作用不明显,或基本无作用.结论:蜘蛛香具有镇痛、镇静作用及对胃肠运动影响的成分主要在大极性段,尤其是水煎液和水层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乌灵参为炭角菌科黑柄炭角菌ylaria nigripes (KI.)Sacc的菌核,据《四川中药志》记载,该药材主产于四川、云南等地,性温,味微苦,能益气补血,民间主要用于镇静、安眠、补肾等[1].乌灵参所含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包括多糖、酚类、萜类及生物碱等[2].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乌灵参除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外,还具有抗氧化[3]、降血糖[4]及抗炎保肝等作用[5].但目前对乌灵参产生镇静催眠作用的具体成分研究较少,其镇静催眠有效部位的研究亦未见报道.为揭示乌灵参镇静催眠作用的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乙醇对乌灵参进行超声提取,并将提取物给予小鼠灌胃,观察小鼠外观行为及与戊巴比妥的协同作用,以期为确定乌灵参镇静催眠的有效部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蜘蛛香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蜘蛛香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橙皮苷为标样,对蜘蛛香中黄酮类化合物采用甲醇超声提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4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总黄酮在5.10-25.5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A=0.0325C-0.0023(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RSD为1.10%)。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延经丸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将小鼠分为3批,分别观察延经丸对小鼠自主活动和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以及急性毒性。结果延经丸能明显减弱小鼠自主活动,对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具有协同作用;小鼠最大给药量为含生药133.3 g/kg。结论延经丸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提示该药按临床剂量短期内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茉莉根醇浸膏戒毒作用的前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观察茉莉根醇浸膏对毒品依赖的戒断提供初步实验依据。方法 :用冰醋酸扭体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 ;用自主活动计数法观察药物的镇静作用 ;用对戊巴比妥钠阈上、阈下剂量观察药物的催眠作用。结果 :茉莉根醇浸膏能够减少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 ,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能够使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减少 ,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对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催眠有协同作用 ,具有一定的催眠作用。结论 :茉莉根醇浸膏具有镇痛、催眠、镇静的作用 ,可对抗毒品依赖者戒毒过程中出现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2.
天麻止眩颗粒的镇静催眠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桂梅  陈宝田  胡琼力 《广东医学》2007,28(10):1599-1600
目的 研究天麻止眩颗粒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 采用天麻止眩颗粒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潜伏期和时间的影响及对网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作用的影响,研究受试药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 天麻止眩颗粒可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缩短小鼠入睡潜伏期,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引起的小鼠入睡率.结论 天麻止眩颗粒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金线莲多糖提取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影响.方法 通过小鼠自主活动实验、直接睡眠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上和阈下剂量睡眠实验,观察金线莲多糖提取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 金线莲多糖提取物能够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致小鼠睡眠时间及缩短其睡眠潜伏期、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致小鼠入睡只数及睡眠发生率,且无直接睡眠作用.结论 金线莲多糖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4.
茉莉根醇浸膏戒毒作用的前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观察茉莉根醇浸膏对毒品依赖的戒断提供初步实验依据。方法:用冰醋酸扭体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髟自主活动计数法观察药物的镇静作用。用对戊巴比妥钠阈上、阈下剂量观察药物的催眠作用。结果:茉莉根醇浸膏能够减少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能够使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减少。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对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催眠有协同作用。具有一定的催眠作用。结论:茉莉根醇浸膏具有镇痛、催眠、镇静作用,可对抗毒品依赖者戒毒过程中出现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5.
交泰丸对PCPA大鼠大脑中逢核5-HT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交泰丸镇静催眠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交泰丸组,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失眠模型,以高效液相检测大脑中逢核五羟色氨(5-HT)含量变化。结论交泰丸可提高模型大鼠大脑中逢核五羟色氨(5-HT)含量,发挥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6.
龙骨,磁石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龙骨、磁石水煎剂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行为药理为方法观察并测定龙骨、磁石对小鼠最大耐受量,对小鼠自发活动及对阈下剂量和阈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结果:ip龙骨、磁石水煎剂200g/kg小鼠最大耐受量倍数为667,龙骨、磁石水煎剂50、25g/kg等均可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纳小鼠的入睡率,可显著缩短戊嘏比妥钠小鼠的入时间并能延长其睡眠时间。结论 1)龙骨、磁石均对小鼠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2)同浓度时龙骨的镇静催眠作用强于磁石。  相似文献   

17.
石仙桃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石仙桃的镇静和催眠作用。方法:观察石仙桃提取液对小鼠自发活动、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影响及其对小鼠电惊厥的影响。结果:石仙桃提取液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增强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且呈剂量依耐性。结论:石仙桃提取液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安眠灵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安眠灵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 :利用抖笼法和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作用的影响等方法对安眠灵的镇静、催眠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安眠灵可使小鼠自主活动明显减少(P <0 .0 1 ) ;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合用可使小鼠入睡个数增加 (P <0 .0 1 )。结论 :安眠灵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高、中、低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7d,观察小鼠自主活动情况。结果:中药复方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复方对小鼠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是普通性中枢抑制药,随剂量由小到大,相继出现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和麻醉作用。10倍催眠量时则可抑制呼吸,甚至死亡。虽然中效的巴比妥酸盐药物,如苯巴比妥和司可巴比妥是强有力的催眠药物,但其毒性作用与新一代药物相比较大,故限制了这类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这类药物的治疗安全范围比较小,有明显潜在成瘾作用、呼吸抑制作用和过量致死作用等。安全性远不如苯二氮类,较易发生依赖性,因此,目前已很少用于镇静和催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