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世幸 《光明中医》2008,23(3):273-274
《金匮要略》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杂病研究专书,祛邪同时,尤重扶正,现就其护阴(津)心旨探述于后: 1清热生津 适用于暑热耗伤津气,“太阳中热,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痉湿脶病脉证并治》及肺胃热盛,“渴欲饮水,口舌干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方用白虎加人参汤。方中重用石膏清热护津同时,以知母、人参、粳米、甘草养阴益气,热除津复,其证可愈。  相似文献   

2.
银翘散加减在儿科的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为治疗‘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剂”为温病名家吴瑭所创立,本方属于“辛凉平剂”,用治“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因认为其有辛凉疏风清热之功,后人以之治疗温病初起,热郁肺胃  相似文献   

3.
对于温病的治疗,早在《内经》中就记载了“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燥淫所胜,以苦下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的基本大法。汉代张仲景虽未为温病立方,但详明治温不可用熏、灸、火攻、发汗等,为后世治疗温病确定了原则。到了清代,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温病学家开始明确提出“以存津液为要旨”。汪讱庵也说:“叶氏必以保津液为要。”吴鞠通继承叶氏思想,并将之系统化、条理化,使保津养阴成为治疗温病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最早阐述外感热病的专书,全书虽详于寒而略于温,但对温病的病因、主证、治则等均有较详论述,后世温病学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日臻完善而自成体系。本文就《伤寒论》对温病学说形成的贡献作以概述。一、对温病病名病因的阐述。温病之名最早见于《内经》,《伤寒论》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阐述较详,如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在《伤寒例》中说:“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至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反证法的应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证法也称排除诊断法 ,用于病证的辨疑辨似。从中医考竟其起源 ,则应上溯至仲景学说。《伤寒论》中的反证法之例不胜枚举 ,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笔者拟对此进行探识 ,以窥其梗概。1 辨病与反证法《伤寒论》重视伤寒与温病的甄别。要点是“太阳病 ,发热而渴 ,不恶寒者 ,为温病”(第 6条 )。然而伤寒、温病两者初起证候颇近似 ,正如尤在泾所说 :“其脉浮身热头痛 ,则与伤寒相似 ,所以谓之伤寒类病”[1] 。况且温邪初袭肺卫 ,亦可微恶风寒 ,容易误诊失治。因此《伤寒论》提出排除方法 :“若发汗已 ,身灼热者 ,名为风温” ,即以辛温解表 ,与热…  相似文献   

6.
寒温统一论     
作者从事伤寒和温病的理论研究近三十年,一贯坚持寒温统一的主张。近几年来,作者的《寒温统一论》在国内外发表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并热切地盼望能够早日读到全书。为此,我们决定予以分期连载,以满足读者要求。本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在总论中包括伤寒和温病的病因病机(外六淫与疫疠、内六淫与体质、伏邪、从内外因结合看伤寒和温病的发生和发展)、伤寒六经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温病三焦和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八纲是伤寒和温病辨证论治的总纲。在各论中包括表寒虚实证治、表热虚实证治、半表半里寒热虚实证治、里热虚实证治、里寒虚实证治。其中所引《伤寒论》和《温病条辨》原文及其序号,悉遵全国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伤寒论讲义》和人民卫生出版社重印本《温病条辨》。作者希望读者对本书及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不断加以修改补充,使之渐臻完善。  相似文献   

7.
《素问·热论》在论述热病的治疗时提出:“治之各通期脏脉”,这个理论对温病证治颇有指导意义.兹探讨如下:[揭示病位病机]“治之各通其脏脉”,是在对藏象学说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正> 温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临床上以起病较急,热象较盛,传变较快,易于化燥伤阴为基本特征。它隶属于广义伤寒范畴,而与狭义伤寒迥然有别,又与温疫在程度上亦有差异。总之,它是性质属热的外感疾病,是除外“伤寒”及烈性传染病的一大类型病。温病起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晋唐医家对此陆续有所研究,后来宋元时期又不断加以补充,到了明清时期,经过历代医家反复实践,对温病的病因和证治等提出了新的见解,使温病学说渐趋成熟,创出了一种新的学派。为了使大家对温病学说的代表人物有所了解,特作以下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汪履秋主任医师治疗痹证,经验丰富,临证详审病机,细辨脉证,区别标本,推判转归,以变应变,随变而治,致许多顽痹得解。现将江老治疗痹证的经验归纳如下。1证治分型,随证加减痹证的形成内为正气不足,外为风寒湿热侵袭。正如《灵枢》云:“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素问》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机体,势必影响卫气营血津液,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气血不和则气滞血瘀。如《素问}}云:“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灵枢})云:“沫得寒则聚”。综述痹证的病因病机,为风寒湿热痰瘀之邪留伏骨…  相似文献   

10.
<正> 阴液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伤阴是温病的重要病机特点,养阴则是治疗温病的根本法则。“温病最善伤阴”。不论是感而即发,还是伏而后发,其机转总趋于化燥伤阴。诚如王孟英所云:“温为阳邪……最善发泄,阳盛必伤阴。”针对这一基本病机特点,温病大师叶天士曾谆谆告诫:“留得一分阴液,便存得一分生机。”可见,养阴在温病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试图就温病养阴的源流、意义、方法及其应用规律作一初步探讨。温病养阴溯源温病养阴作为中医的一种治疗大法,最早见于《内经》一书,书中载道:“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汉朝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首次对温病养阴作了  相似文献   

11.
银翘散出自清代吴鞠通名著《温病条辨》一书。是治疗温热之邪侵袭体表,为风热犯卫证候的代表方剂。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汗出或汗出不畅,头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浮数等症。吴氏宗《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甘苦”之旨,为温病学说充实了辛凉透表法则。因此,本方是治风热表证的常用方剂。  相似文献   

12.
淤血的记载起源于内经,至于“淤血”二字始见于《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篇。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对淤血证治作了一定论述,为后世活血化淤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作出了贡献。至清代温病学说已告形成,对淤血证治也有了一定记载,使活血化淤法的应用又有了新的发展。明确伤寒与温病淤血证的异同,将有助于认识伤寒与温病的关系和活血化淤法,使之更有效、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笔者就伤寒与温病淤血证治的异同,谈一下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3.
“相乘”“相干”即所谓“变化相乘,阴阳相干”。相乘者包括四时五脏之脉相乘与脉证乘侮,其以五行生克乘侮为理论基础;相干者即以阴阳脉法候人体气血阴阳变化,判断疾病的预后,其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纵”“横”为五行学说病理变化的术语,纵为对相乘关系的描述,横为对相侮关系的描述。仲景于《伤寒杂病论》中以“相乘”“相干”之脉法理论辨治“纵”“横”之病,或辨病之“纵”“横”,融阴阳五行理论于脉诊之中,以脉之变化明辨疾病病机及预后,于今之临床脉诊甚具启发,拓展了脉证合参于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 在临床上(特别是夏秋季节),经常看到急性发烧病人有苔腻胸闷等见证而诊断为温热挟湿或湿温病。两者证治不同,在理论与临床上竟究如何区别?现就此谈谈自己临床学习体会。一、温热挟湿的概念与证治温热挟湿,是指温热邪气中夹持湿邪为病。其中热是热,湿是湿,二者并未相合而为一体,以热为主。温热病初起,挟湿者多兼见胸闷、身重、小便不畅苔腻脉濡等见证。赵绍琴教授说:“挟湿者”,“初起必有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而沉重,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等临床表现”。(《温病纵横》)其治疗应在当用方中加入化湿、渗湿之品,叶天士主张在当用方中加入“芦根、滑石之流”,使阻滞于三焦之湿  相似文献   

15.
熟读《临证指南》可以看出,叶天士的温病理论有不少创新之处。可是后来有些从学于叶氏的同志,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而曲解其说,以致造成很多流弊。为了使叶氏的温热学说能够存真并发扬广大,本文拟就三个问题探讨如下: 一、治春温初起用黄芩汤苦寒直清里热,不尽为“辛凉轻清”叶氏治新感温病常用辛凉轻清以解外,治伏气温病则主以苦寒直清里热。叶氏说:“春夏通热之病,必自内而及外。”又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  相似文献   

16.
<正> 伤寒和温病学说的产生由来已久,它们作为祖国医学的主要内容,在各自的理论基础上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医圣张仲景以其丰富的经验著成《伤寒论》一书,提出了较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奠定了伤寒学说的基础。它还对温病初起热象偏盛的临床特点作了简要描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病温,”该书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温病的治疗方法,但论中所述的清热、攻下、养阴等治法与方药确可适应于温病,这对后世温病治疗学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以后金元四大家的出现,活跃了学术空气,有力地推动了温病学的发展。至清代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吴鞠通  相似文献   

17.
疑难杂病重脉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过程中 ,如何根据四诊证据的前后顺序进行分析 ,正确地辨证论治 ,一直是历代医家注视的重要问题。例如 :《内经》在指出辨证论治要四诊合参时 ,强调“欲知其要 ,则色脉是矣”。《难经》中又提出“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伤寒论》、《金匮要略》则提出辨证依据的前后主次序列 ,《伤寒论》六经辨证即明确提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论杂病亦强调“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均以“辨某某病脉证…  相似文献   

18.
从方药组成探讨银翘散的制方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翘散源于清·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是中医学辛凉清解法的代表方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卷一中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又日"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余症悉减者,减其制".虽说《温病条辨》是以桂枝汤为第一方,银翘散为第二方,但实质上仍以银翘散为治疗温病的第一方.一般认为银翘散立方旨在辛凉清宣、透热外达.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亦日"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  相似文献   

19.
银翘散是常用的辛谅解表剂,始见于《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条说:“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指出银翘散是宗《内经》古训“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甘苦”而设,并阐明温热之邪,非辛凉不足以解之的论据,为温病学说充实了辛凉透表法则。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对本方有些粗浅认识,愿提  相似文献   

20.
李云海 《光明中医》2009,24(11):2065-2066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故篇名分别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金匮要略》是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其篇名却非“辨心病脉证并治”、“辨肺经病脉证并治”等,除第七、九、十一及十八篇篇名分别涉及“肺”、“心”、“五脏”及“肠”而外,都以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即《痉湿病脉证治》、《疟病脉证并治》的形式名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