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皮素与休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素是由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生物活性多肽,体内广泛分布有其特异性的受体。生理条件下,其血浆水平极低,参与维持血管张力;高水平主要为强烈缩血管和心脏抑制作用。静滴内皮素可以复制动物休克模型,加重失血性休克,感染性和心源性休克时血浆内皮素显著升高。内皮素可能缩血管、心脏抑制以及细胞内Ca^2+负荷引起的组织损害等作用参与休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与血管阻力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RM)与血管阻力变化,探讨ARM在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检测30例休克患血浆ARM浓度,无创胸导生物电阻抗方法测定平均动脉压(MAP)、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心脏指数(CI)。结果:休克组治疗前血浆ARM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ARM与血管阻力变化相关,并参与了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动态观察大鼠烧伤后血浆内皮素(ET)变化,同时应用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大鼠烧伤后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ET-1mRNA的表达及细胞定位。结果显示,烧伤后血浆内皮素浓度迅速升高,伤后6小时达高峰,24小时仍维持较高水平。原位杂交显示,烧伤后主要脏器组织ET-1mRNA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数迅速增加;其表达峰值的次序为肾、肝、肺、心,且表达阳性细胞种类增加。这可能与内皮素发挥其强大的缩血管作用、调节血流再分布有关,对保证供给休克状态下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有其有益的一面,但ET-1mRNA的过度表达则可能加重内脏器官的缺血缺氧性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兔创伤性休克过程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意义及纳洛酮的抗休克作用.方法采用Lamson's法建立家兔创伤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家兔创伤性休克前、休克末及复苏后1h、3h、5h、12h血浆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神经肽Y(NPY)和心钠素(ANP)动态变化,并监测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两组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肽Y、心钠素休克末、复苏后较休克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复苏后治疗组M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休克时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肽Y、心钠素表达上调,纳洛酮可降低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肽Y、心钠素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选择性、非选择性内皮素(ET)受体拮抗剂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后肢创伤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休克组、休克+BQ-123组和休克+PD142893组,分别于创伤前、休克末、复苏后 1、3、5 h检测血浆内皮素及骨骼肌、肝脏、小肠的组织氧分压,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存活时间。结果 3组大鼠休克末及复苏后备时间点血浆内皮素浓度及组织氧分压较伤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休克+BQ-123组于复苏后 1、3 h血浆内皮素浓度显著低于休克组(P<0.05),复苏后肝脏、小肠的组织氧分压较休克组显著升高(P<0.05),其 12、24 h存活率同休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创伤性休克后血浆内皮素浓度显著升高,选择性ETA受体拮抗剂BQ-123可显著改善创伤性休克大鼠内脏组织氧分压,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张晓峰,王晓春,朱起之,黄红健内皮素(ET)是一组新近发现的具有生物功能的多肽,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是影响肾脏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为此我们观察了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伴有高血压和血压正常的血浆ET含量变化。其...  相似文献   

7.
TRH治疗肺挫伤合并休克与一氧化氮/内皮素关系的实验研究蒋国顺蒋耀光胡德耀我们对新型抗休克药物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治疗肺挫伤合并休克的效果与血浆及挫伤肺组织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变化的研究。1.材料与...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休克患者常存在顽同性低血压及儿茶酚胺类药物抵抗现象,导致其治疗困难及高死亡率[1].理论上,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血管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能发挥有效的缩血管作用.2004年拯救严重脓毒症运动会议发表的《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中已将AVP作为二线血管活性药物推荐应用.因此,本研究测定了外科手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AVP浓度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情况的相关性,为AVP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9.
法乐氏四联症围术期血浆内皮素浓度变化的观察刘志伟李敬连龚庆成张朝满张钊庄桂霞内皮素(ET)是目前所知体内最强的内源性缩血管活性肽,在调节血管张力与控制血流分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为探讨法乐氏四联症(TOF)患者围术期血浆ET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对...  相似文献   

10.
内皮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收缩肽,近来已从人和猪的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得到。内皮素对各种血管床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并导致前列环素和内皮衍化松弛因子的释放。实验证实,羊内毒素血症时,其血浆和肺淋巴中内皮素-1样免疫活性物质(内皮素-1-LI)浓度增加,而正常羊则无此现象,其原因可能系内毒素诱导内皮细胞受损所致。有迹象表明,内皮素参与了急性心肌梗塞、尿毒症的发病机理,本文测定了脓毒症患者血浆内皮  相似文献   

11.
脓毒性休克时,由于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血管松弛因子引起全身性血管扩张。但肺、内脏和肾血流由于区域性血管收缩而减少。最近发现内皮细胞能释放一种血管收缩肽,称为内皮素,在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在6例严重脓毒症病人中进行前瞻性研究,测量血浆内皮素浓度及血液动力学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多巴胺浓度、肌酐廓清率和白细胞计数等。病人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病儿血浆ET、CGRP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浆内皮素(ET)具有强烈而持久的血管收缩作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体内最强的舒血管物质之一,两者相互拮抗参与了血管张力的调节。为研究血浆ET、CGRP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关系及调控作用,我们随机选择了33例先心病伴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病儿,观察其血浆ET、CGR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高血压患者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的一种内源性血管调节肽,是人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在高血压、冠心病及休克等病理状态下,ET明显增多,是一种内源性损伤因子。本文研究了高血压病人术后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ET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休克曾被认为是毛细血管灌注不足。多数休克病人的血管强烈收缩(仅心脏和脑除外),结果限制血流从动脉进入毛细血管。缩血管药则更使之加重。静脉补液时,小动脉往往松弛,血中儿茶酚胺浓度下降。但是,有些休克,特别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小动脉则并不舒张,因为毛细血管内有微栓。这样即使经静脉充分补液也无反应。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53例急性胆道系统感染者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主前和术后一周的监测,结果发现,病人血浆中ET-1明显缟一正常对照组,尤其以休克组更为明显。在手术去除病因和抗休克治疗后一周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机体在应激状态下血管内皮系特别是ET-1参与了组织损伤的过程,而ANF术前较正常对照料明显升高(P〈0.01),但术后一周感染组和休克组无明显下降趋势(P〉0.05),可能与机体处于感染时,ANF代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烧伤早期内皮素变化及不同浓度ET-1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动态观察了大鼠30%Ⅲ度烧伤早期血浆内皮素变化规律及其对内皮细胞通透性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血浆ET浓度伤后迅速升高,6小时达峰值,以后虽有所回落,但24小时内仍显著高于基础水平(P<0.01);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单层与0,1,10,100nmol/L ET-1孵育后,其对Hank’s液或白蛋白灌注液的滤过流量、滤过系数均明显增加,而对蛋白渗透压反射系数显著减少,且存在剂量依赖性。提示烧伤后异常增高的ET除发挥其强大的缩血管作用,调节血流分布外,还直接促进了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内皮素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的意义 ,探讨咖啡酸拮抗内皮素对创伤性休克治疗的影响。方法 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 ,根据应用咖啡酸的不同分为A组 (不用药 )、B组(创伤前用药 )、C组 (复苏即刻用药 )及D组 (复苏 3h用药 ) ,检测复苏后 5h血浆内皮素及组织氧分压 ,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并记录存活时间。结果 应用咖啡酸各组于复苏 5h血浆内皮素浓度均较A组低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复苏 5hB组的组织氧分压及平均存活时间较A组明显降低且有显著性 ,而D组同A组相比可明显改善组织氧分压 ,延长平均存活时间。结论 内皮素在休克早期对于维持血压有重要意义 ,早期应用咖啡酸拮抗内皮素反而使模型平均存活时间下降 ,而于休克后期应用咖啡酸拮抗内皮素可明显改善组织氧分压 ,延长模型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8.
内皮素在神经源性肺水肿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内此素在神经源性肺水肿中的意义,我们利用犬硬膜外囊注入生理盐水升高颅内压的模型,升压到8kPa维持6小时,犬血浆内皮素,肺动脉压、全身血管阻力指数、肺血管阻力指数增加,全心功能不全。肺血管通透性和肺含水量明显增加。结果表明,内皮素参与了肺微循环,在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病理生理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烧伤后内皮素变化及其在内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30%Ⅲ度烧伤模型动态观察大鼠烧伤后血浆、心、肝、肺、肾脏内皮素的变化规律及应用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5065对烧伤大鼠内脏损害的作用。结果正常大鼠4种脏器每克组织中内皮素含量以肺脏最高,其次为肾、肝、心脏,血浆、肝、肾、肺脏内皮素含量伤后2小时均明显升高,6小时达峰值,24小时内仍高于伤前;心脏内皮素含量与上述变化类似,但伤后12小时达峰值,且升高幅度较其它脏器低;肝肾内皮素的升高与伤后相应肝、肾血流量减少呈明显负相关。应用PD145065不仅可使肝、肾血流量显著回升,而且明显降低心、肝、肺、肾脏器含水量,减轻内脏损害。结论烧伤后内皮素的异常改变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烧伤早期内脏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烧伤后内皮素变化及其在内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30%Ⅲ度烧伤模型动态观察大鼠烧伤后血浆、心、肝、肺、肾脏内皮素的变化规律及应用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5065对烧伤大鼠内脏损害的作用。结果正常大鼠4种脏器每克组织中内皮素含量以肺脏最高,其次为肾、肝、心脏,血浆、肝、肾、肺脏内皮素含量伤后2小时均明显升高,6小时达峰值,24小时内仍高于伤前;心脏内皮素含量与上述变化类似,但伤后12小时达峰值,且升高幅度较其它脏器低;肝肾内皮素的升高与伤后相应肝、肾血流量减少呈明显负相关。应用PD145065不仅可使肝、肾血流量显著回升,而且明显降低心、肝、肺、肾脏器含水量,减轻内脏损害。结论烧伤后内皮素的异常改变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烧伤早期内脏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