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了解人群的麻疹免疫状况,为麻疹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1998-1999年山东省青岛市和泰安市对不同年龄组人群采血,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麻疹血凝抑制(HD)抗体。结果 在沿海(青岛)、内陆(泰安)两市合计检测711份标本,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70%,抗体水平(GMT)为7.36。各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均在90%以上,2-4岁组的GMT较高;麻疹抗体阳性率与CMT沿海高于内陆。结论 山东省麻疹的免疫水平较高,但地区间还存在不平衡,应继续加强麻疹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睢宁县正常人群麻疹免疫水平。 [方法 ] 2 0 0 2年采用微量血常规法对 2~ 4岁、6~ 8岁、13~ 15岁、2 5~ 49岁的 75 6名正常人群检测麻疹血凝抑制抗体 (HI)。 [结果 ]检测 75 6人 ,麻疹HI抗体阳性率为 99 2 1%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3 0 68。抗体阳性率 4个年龄组为 98 69%~ 99 5 4% ;2~ 4岁组GMT较低 ,6~ 8岁、13~ 15岁较高。 [结论 ]睢宁县正常人群中已经形成了可靠的麻疹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睢宁县正常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方法]2002年采用微量血常规法对2~4岁、6~8岁、13~15岁、25~49岁的756名正常人群检测麻疹血凝抑制抗体(HI)。[结果]检测756人,麻疹HI抗体阳性率为99.2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30.68。抗体阳性率4个年龄组为98.69%~99.54%;2~4岁组GMT较低,6~8岁、13~15岁较高。[结论]睢宁县正常人群中已经形成了可靠的麻疹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4.
桑梅  胡筱莛 《卫生软科学》2014,(1):43-44,50
[目的]了解德钦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健康人群360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2013年德钦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总阳性率、总保护率和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96.11%、90.00%和2203.10 IU/ml,德钦县不同年龄组、不同免疫史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德钦县≥14岁组人群麻疹抗体保护率较低;升平镇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T均为最低;随着免疫剂次的增加,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T均增加。[结论]德钦县应在提高常规免疫覆盖率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14岁以上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宣汉县农村健康人群百日咳、麻疹的免疫状况,及时为今后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7年8月在全县74个乡(镇)随机抽取627名健康者分4个组进行了麻疹、百日咳抗体水平检测。[结果]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其抗体阳性率为89.15%,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67,百日咳的抗体水平相对略低,其抗体阳性率为63.64%,GMT为1︰546,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预防接种对保持高抗体水平,降低麻疹、百日咳的发病率至关重要,但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1~10岁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1~10岁儿童麻疹免疫状态。[方法]在全省随机抽取11个县,以1~10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分为10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10人,用ELISA间接法检测1182份末梢血血清标本的麻疹特异性IgG抗体。[结果]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93.3%(87.2%~100%),高于1999年,滴度几何均数(GMT)为1:798。各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86.9%~97.5%,5岁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86.9%,GMT为1:559,低于人群平均水平。[结论]福建省1~10岁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处在较高水平。建议将麻苗第2针次免疫提前到4岁以前,每年进行查漏补种,每隔5年强化免疫1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太原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制措施及为在2012年全市消除麻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方法]2007年4~5月,在太原市辖区内抽取部分3~59岁6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进行麻疹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检测2 648人,麻疹血清抗体阳性的2 557人,阳性率为96.56%,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2 250。抗体阳性率,男性为96.12%,女性为96.98%(P>0.05);抗体GMT,男性为1∶2 034,女性为1∶2 473(P<0.05)。抗体阳性率,3~4岁为95.74%、5~7岁为96.41%、8~15岁为97.75%、16~24岁为95.75%、25~44岁为96.21%、45~59为97.52%(P<0.05);GMT最高为45~59岁(1∶3 169),最低为3~4岁(1∶1 964)和5~7岁(1∶1 589)。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抗体阳性率为96.52%;接种剂次不详者抗体阳性率为96.59%,GMT为1∶2 654(P<0.05)。[结论]太原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但各县区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大连市 1997~ 2 0 0 1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间接法测定特异性麻疹IgG抗体。 [结果 ]调查 811人 ,麻疹抗体阳性 780人 ,阳性率为 96 18%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15 3 8。[结论 ]大连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 ,基本形成了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 ,对控制麻疹的流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淑蓉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688-4690
[目的]为了了解健康人群对麻疹的抵抗力,掌握健康人群的免疫水平。[方法]取受检者耳垂血或指尖血0.2ml分离血清作麻疹血凝抑制试验测其抗体。[结果]受检人群抗体阳性率为93.54%,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8.90,≥1︰16抗体滴度占80.26%,各年龄组抗体水平分布不同。[结论]通过调查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的抗体水平,城乡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种组抗体水平具有城乡差异,提示今后工作应提高有效接种率,重点抓好8月龄~2岁组儿童的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建立应对麻疹入侵的免疫屏障,实现控制和消除麻疹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杨云  张援 《预防医学论坛》2005,11(2):173-174
[目的]了解费县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 年 4 月,在费县城乡分层随机抽取679名2~39岁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法检测麻疹 Ig G抗体。[结果]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7 1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542 77;抗体阳性率6个年龄组均在81%以上,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年龄组的GMT均在1∶3 0以上,2~4岁组最高,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区人群阳性率及 GMT均高于乡村人群;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及 GMT均高于无接种史者。[结论]费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较低水平,应进一步提高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作好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1997~2001年城乡部分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大连市1997~2001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测定特异性麻疹IgG抗体。[结果]调查811人,麻疹抗体阳性780人,阳性率为96.18%,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538。[结论]大连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基本形成了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对控制麻疹的流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和效果,为制定和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0~12月,在广州市荔湾区抽取部分健康人群进行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检测健康人群240人,麻疹抗体阳性的224人,阳性率为93.33%,保护率为65.83%;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044。抗体阳性率,男性为90.40%,女性为96.52%(P>0.05);<1、1~2、3~4、5~6、7~10、11~14、15~19、>20岁分别为81.82%、100.00%、100.00%、100.00%、96.67%、94.29%、86.11%、89.47%(P<0.05);站前街为93.33%,茶滘街为93.33%(P>0.05)。不同年龄组抗体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荔湾区麻疹IgG抗体<1岁组及>15岁组抗体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鹰潭市2008年正常人群麻疹免疫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鹰潭市正常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随机抽取557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方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滴度测定.[结果]557人抗体阳性率为92.9%,保护率为85.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1:1 673.8.<1岁组免疫水平较低,1~2岁组免疫水平较高,常住儿童免疫水平高于流动儿童,男女间免疫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鹰潭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近期不会有麻疹暴发 疫情,但要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还要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或开展麻疹疫苗强化接种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连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策略和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在大连市所辖10个区(市、县)抽取部分健康人群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检测1439人,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7.64%,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4091。麻疹抗体阳性率,男性与女性、7个年龄组均在96%以上(P〉0.05);麻疹抗体阳性率,城区低于城郊结合部和农村(P〈0.01或P〈0.05);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城区和农村低于城郊结合部(P〈0.01)。[结论]2007年大连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城区人群低于农村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烟台市福山区正常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方法采用微量血常规法对2~4岁、6~8岁、13~15岁、25~49岁的905名正常人群检测麻疹血凝抑制反应(HI)抗体。结果麻疹HI抗体阳性率99.0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30.25,抗体阳性率4个年龄组为98.66%~99.19%;2~4岁组GMT较低,6~8岁、13~15岁较高。结论福山区正常人群中已形成了可靠的麻疹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策略、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曲靖市1035人健康人群进行白喉破伤风疫苗免疫史、抗体水平调查。[结果]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59.18%和70.54%,抗体阳性率以1~2岁组最高,16~20岁组最低;白喉和破伤风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T)分别为1︰17.92和1︰23.2;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之间人群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曲靖市健康人群小年龄组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GMT较高,但随着年龄增大,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不同地区免疫规划工作发展不平衡;今后应重视大年龄组人群的白破二联疫苗的加强免疫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做好白侯、破伤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连市1997~2001年健康人群中麻疹抗体水平,在口岸开放城市建立麻疹免疫屏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JSA)间接法测定特异性麻疹IgG体。[结果]本次共调查811人,麻疹抗体阳性780人,年平均阳性率96.18%,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538。[结论]大连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处在较高水平,基本形成了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对控制麻疹的流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泰兴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以利提供控制与消除麻疹监测的依据。[方法]2007年4~5月.在泰兴市辖区内抽取部分7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进行麻疹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检测367人,麻疹血清抗体阳性的327人,阳性率为89.10%.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0.52。抗体阳性率,男性为84.97%,女性为93.68%(P〈0.01);抗体GMT,男性为1:25.52,女性为1:37.23(P〈0.05)。抗体阳性率,1~19岁各组均为100.00%,20~30岁为98.36%,〈1岁为22.00%;GMT最高为3~4岁(1:109.07),最低为1岁(1:2.20)和15~19岁(1:22.33)。〈1~14岁儿童中,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抗体阳性率为97.26%,GMT为1:59.92;无接种史者阳性率为5.71%,GMT为1:1.04(P〈0.01)。[结论]泰兴市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抗体水平较高,〈1岁组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惠州市人群麻疹免疫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惠州市人群麻疹免疫状况 ,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选择本地人口 398人进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监测对象分为 6个年龄组 ,男女比例接近 1∶1;选择 8~ 12月龄婴儿开展麻疹疫苗(MV)免疫成功率及母传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同时调查 4岁儿童麻疹疫苗再免成功率。结果  2~ 4 1岁人群抗体阳性率 92 7%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996 8,不同年龄组人群GMT水平、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婴儿母传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 2 0 0 %和 1∶5 12 ;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和再免成功率分别为 88 0 %和 78 5 %。结论 为加快惠州市的麻疹控制步伐 ,建议提高MV常规免疫接种覆盖率 ,减少免疫空白人群 ,开展 1~ 14岁人群的MV强化免疫活动及育龄期妇女MV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20.
平顶山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有计划地进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了解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05年对6月龄~35岁1193人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调查.[结果]抗体总阳性率为90.2%,其中<8月龄婴儿最低,为5.0%;其余各年龄组均90%,<8月龄组与其他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8,P<0.005).从抗体水平分析:健康人群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10.1,各年龄组GMT介于1:104~1:1955之间,<8月龄婴儿最低,为1:104;1~3岁组最高,为1:1955;其余各年龄组均1:500.[结论]经分析我市目前不会出现大的麻疹暴发流行,但有出现散发和小范围流行的可能,可考虑对15岁以下儿童开展麻疹疫苗的普种工作,以消除麻疹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