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杰坤  李敬兰 《天津医药》1997,25(5):308-309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少见的急性血栓性微血管病,死亡率很高。近2年来我院应用以血浆置换(PE)为主的方法治疗了4例病人,取得较好效果。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994年2月~1995年11月我院共收治4例TTP,男女各2例,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32岁)。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主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病案及文献分析;结果及结论:根据临床特征、血小板计数及微血管溶血的检查大部分能获得诊断;应采用综合治疗,尤其注重血浆输注及置换。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41岁。于入院前5d出现畏寒、发热,测体温39℃,伴头晕、恶心、呕吐,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无效。转院前1d突然出现晕厥、抽搐、烦躁不安,同时发现全身皮肤粘膜出血点及出血斑,即查血常规:RBC2.89×1012/L,Hb81g/L,WBC13.4×109/L,N0.824,L0.176,PLT52×109/L;尿常规示:浓茶色,BLD ,PRD ;肾功能、生化正常。拟诊为:①流行性出血热(EHF)?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给予头孢他定、20%甘露醇、西地泮、苯巴比妥等药物抗感染、脱水及镇静治疗5d无效,而急诊转入我院感染科。入院查体:体温38.5℃,血压122/75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8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诊治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8例患者早期误诊6例,未行及仅行1次血浆置换者均死亡,完成血浆置换并辅以血浆输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均获痊愈。结论 TTP的误诊率高,早期正确诊断、早期开始充分的血浆置换可明显改善TTP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13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治疗间期行对症支持治疗。结果3例继发性TTP中2例死亡,1例治愈。10例原发性TTP中9例行血浆置换,8例治愈,2例死亡。病死率30.8%(4/13)。结论本组TTP中以原发性多见,多为急性起病,误诊率高,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的血浆置换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继发性TTP应注重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7.
黄玉瑛  王予川  吴悦 《贵州医药》2007,31(3):261-262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一罕见的微血管血栓性出血综合征.多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科收治2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祁羽鹏  鲁卫华 《安徽医药》2016,20(10):1933-1936
目的 分析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治疗方法,为该类患者成功抢救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运用改良血浆置换联合山莨菪碱、激素及阿司匹林治疗方法,观察TTP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例患者治疗后精神神经症状、肝肾功能和血液学指标[患者一:RBC:(2.17 vs 3.17)×1012·L-1 ,HB:65.00 vs 110.00 g·L-1,PLT:(10.00 vs 257.00)×109· L-1;患者二:RBC(1.98 vs 3.52)×1012·L-1 ,HB:51.00 vs 105.00 g·L-1,PLT:(15.00 vs 128.00)×109· L-1]有明显改善。结论 该治疗方法对于TTP患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闯  张铀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F003-F003
患者,47岁,1月前无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瘀点、瘀斑、逐渐加重的头昏、乏力。入院前3天出现言语混乱,幻视,幻听,两次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在外院用过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静滴等治疗无好转,查血发现贫血,血小板少,转入我院。查体:T37.0℃,BP95/55mmHg,HR90次/分,R20次/分,贫血貌,神清,反应迟钝,双疃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无黄疸,全身无皮肤瘀点、  相似文献   

10.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较少见,特征为消耗性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肾脏和神经系统损害及发热等,用新鲜冰冻血浆(FFP)治疗已使其死亡率从80%降至20%以下。但这一治疗并非经常成功,肾功能不全者较难掌握,且有传播病毒感染的危险。本文作者遇到1例对强化FFP疗法(至少4L/d,持续18天)无效的52岁的男性患者,用长春新碱治疗,5天后血小板计数上升,在后来的6天中有所降低;经再次冲击治疗后又上升,且症状改善。该患者经每周应用长春新碱1次,维持治疗3周,2年后仍存活。基于上述首例结果,作者应用长春新碱治疗另5例TTP患者,年龄20~72岁,均为严重TTP患者,血小板低于50×10~9/L(4~46),血红蛋白低于120g/L(55~117),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例脑病,偏瘫、癫痫各1  相似文献   

1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较少见的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根据美国90年代报告的资料,其发病率为0.37/10万,发现的病例数呈增多趋势。TTP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90%的患在发病数天或数周内死亡。自70年代后期采用血浆置换疗法以后,TTP患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我院1994年1月~2004年1月收治TTP患12例,现将临床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常文秀  高红梅  曹书华 《天津医药》2005,33(12):804-806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ic purpulya,TTP)最初被描述是在1924年,Moschcowitz报道了一例16岁女孩,因贫血、瘀斑、镜下血尿而死亡。1947年Singer正式描述了TTP的典型临床特征:发热、血小板减少、溶血、肾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异常。其发病率较低,但常突然发作且危及生命。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患者的存活率仅为3%,随着对其发病机理的认识进展及血浆置换技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浆置换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PE的实施、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 12例TTP中特发性8例,继发性4例,均有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MHA)表现、血小板显著减少、明显的神经征象、肾脏损害和发热.给予PE、血浆输注(PI)及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11例PI2000(400~5400)ml,PE2~10次(中位数2次),12例PE血浆4900(2900~25000)ml;11例PI PE血浆总量3300~27000ml.2例>20000ml者5(3~22)d起效.生存率83.3%,特发性、继发性各1例死亡(1例与PE相关).结论 重症TTP者应及早行PE或PI PE及联合免疫抑制治疗,以提高缓解率和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TT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选病例中1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2例死亡。结论:TTP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早期易误诊,病死率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血栓性溶血性贫血,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主要临床症状往往不同时出现,病程发展迅速,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易误漏诊。笔者对我院2004年以来诊断为TT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例,均符合TTP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17.
颜云霞  黄赛赛  朱赟  王红  马晓蕾 《江苏医药》2022,48(4):341-343+346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SLE合并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男4例,女9例。其中,5例诊断为SLE后确诊为TTP,8例同时诊断SLE和TTP。3例为SLE中度活动,10例为SLE重度活动。患者均出现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12例)、肾功能损害(11例)和神经系统异常(10例)。7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有效;6例患者接受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有效。6例患者长期随访病情稳定,5例死亡,2例失访。结论 SLE合并TTP患者常伴随SLE中、重度活动。当患者出现肾脏及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检测LDH水平与外周血涂片。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基础上早期联用血浆置换有利于改善SLE合并TTP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19.
就我院1990年8月—1999年5月收治的4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主要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聚集消耗性减少及微血栓形成造成器官损害(如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为特征的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TMA)。TTP是一种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该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异大,易误诊或漏诊,且病死率高。笔者分析了我科收治的3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