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Lu W  Li Z  Qi Y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2):94-97,W006
目的 探讨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高度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 应用LASIK技术治疗PKP术后高度屈光不正患者10例(10只眼)。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全部角膜植片保持透明,无排斥反应发生;平均等效球镜值由术前的-11.85D降至术后的-3.38D,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散光度由6.75D降至2.70D,差异有显著性(P<0.05),矫正最大散光度为10.00D;平均裸眼视力由0.1提高至0.8,最佳者达1.5;平均最佳矫正视力由0.8提高至1.1。结论 LASIK技术是矫治PKP术后高度屈光不正安全、有效的方法;角膜屈光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可为解决PKP术后高度屈光不正问题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自内障术后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 应用LASIK治疗白内障术后屈光不正5例(9眼),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厚度、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及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6~8个月,5例(9眼)术后裸眼视力均接近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尚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LASIK方式矫治白内障术后屈光不正效果良好。年龄适应症可相对放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薄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应用薄角膜瓣的LASIK技术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35例(35眼)。结果术后随访期间,全部角膜植片保持透明;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高于或等于术前者34眼,占97.14%;而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的1眼,占2.86%;未观察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2行以上的病例。结论应用薄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为解决角膜移植术后高度屈光不正问题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治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屈光回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对PRK术后2年以上、屈光回退且屈光度稳定的患者8例14眼行LASIK,对LASIK术后术眼进行评价。患眼PRK术前屈光度为-6.25~-12.50 D,PRK术后屈光度为-1.50~-6.25 D。随访观察LASIK矫正1年后术眼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和角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所有患眼术后主观症状较轻。LASIK术后1年平均球镜度数为(-0.62±0.94)D。LASIK术后0.5≤裸眼视力〈0.8者4眼,≥0.8者9眼,1眼(7.1%)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4眼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haze,包括2级haze 3眼、3级haze 1眼。应用氟米龙滴眼液1个月后,haze及屈光回退减轻;术后1年,1级haze 2眼,2级haze 2眼,3级haze 1眼。LASIK术前角膜厚度为(467±38)μm,术后为(422±21)μm。结论高度近视PRK术后屈光回退行LASIK矫治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少数患者术后可出现haze,仍需治疗。  相似文献   

5.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屈光不正的护理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配合LASIK治疗屈光不正986例(1746眼)。结果 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配合LASIK矫治屈光不正安全有效,预测性好,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快,1周视力均≥0.5,≥1.0者达79.27%,4周≥1.0者达92.3%,3个月基本稳定。结论 LASIK矫治屈光不正,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对34例67眼高度近视患者进行Lasik手术,分别在术后1周、1月、3月、6月检查视力和屈光度,比较术前、术后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周视力就有十分明显的提高;6月裸眼视力>0.5占83.58%,残留屈光度在1.00D以内者占35.82%。结论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十分有效,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不用眼镜能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角膜胶原交联加固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LASIK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角膜胶原交联加固术联合LASIK治疗(治疗组)50例(100眼),行单纯LASIK治疗(对照组)50例(100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对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透明度及术后角膜胶原交联线等进行研究.结果 两组裸眼视力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各时间点屈光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治疗组术后12个月与术后1个月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1,P=0.070),对照组术后12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7,P =0.010).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63,P =0.327).治疗组术后早期均发生了角膜前基质轻度混浊.术后1个月治疗组角膜胶原交联线厚度为210.00~ 340.00(270.48±37.80) μm,约占角膜中央厚度的63%.治疗组均未发生与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对照组出现角膜瓣皱褶者3眼,角膜瓣移位者1眼.结论 角膜胶原交联加固术联合LASIK矫正屈光不正可以获得良好的术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稳定,无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术后早期出现角膜前基质轻度混浊均不响患者视力,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透性角膜移植可使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但往往导致严重的不规则散光等屈光不正。研究表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矫正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屈光不正安全而有效,本文就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LASIK术的病例选择、术前准备、术后处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Li Y  Zhou F  Zhao GQ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9):541-544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矫治白内障摘除术后屈光参差的疗效。方法 对 2 4例 (31只眼 )白内障摘除术后屈光参差患者行PRK ,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屈光参差度数 ,以及手术并发症的情况。随访时间 12 2个月。结果 PRK术后术眼的视力明显提高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PRK术后术眼的球镜屈光度数为 (1 12± 0 5 5 )D ,散光度数为 (0 4 9± 0 38)D ,均较术前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PRK术后患者双眼的屈光参差度数由术前的 (3 4 4± 1 0 7)D降至 (0 5 8± 0 31)D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 1)。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临床尚无法进一步提高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计算结果准确性时 ,PRK可有效矫治白内障摘除术后的屈光参差 ,且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 治疗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42例49眼施行LASEK,术后随访6mo以上,记录角膜地形图、视力、屈光度数、角膜haze等情况。结果:术后6mo裸眼视力≥1.0者32眼(65.3%),≥0.8者42眼(85.7%)。球镜度数±1.0D内者为45眼(91.8%),±0.5D内者为34眼(69.4%)。柱镜度数±1.0D内者43眼(87.8%),±0.5D内者为31眼(63.3%)。术后6mo 0.5级haze 4眼(8.2%),其余均为0级,无继发性圆锥角膜、继发性青光眼、切削偏中心等并发症。结论:LASEK治疗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氩激光光凝治疗效果及光凝后的远期效果,探讨光凝治疗的时机及影响光凝的因素.方法:采用Zeiss Visulas氩离子眼科激光治疗仪对36例58眼的光凝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眼行广泛视网膜光凝术,16眼行局部视网膜光凝术,其中6眼伴有人工晶状体后囊混浊,先期行Nd:YAG激光切开后囊膜.24眼视力提高1~2行,占42%,其中BDR 16眼,PPDR 8眼;28眼视力无变化,占48%,其中PP-DR24眼,PDR 4眼;6眼视力下降,占10%,均为PDR.3mo后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新生血管大部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结论:适时的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合理及时的激光治疗,是控制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继续恶化的重要手段.FFA是进行正确有效激光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而放置大直径IOL又是完善眼底激光治疗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Epi-LASIK治疗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后的屈光不正患者42例51眼实施Epi-LASIK,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详细的术前检查,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时,裸眼视力>1.0者38眼(74.51%),≥0.8~1.0者9眼(17.65%),48眼(94.12%)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数(-0.39±0.47)D,其中±1.00D以内者48眼(94.12%),±0.50D以内者37眼(7255%);柱镜度数(0.24±0.52)D,其中柱镜度数±1.00D以内者为45眼(88.24%),±0.50D以内者34眼(66.67%)。随访期内4眼(7.84%)出现0.5级haze,2眼(3.92%)1级haze,经治疗角膜均恢复透明;所有患者随访期内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pi-LASIK治疗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后屈光不正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屈光不正患者已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前常规检查后最终未实施手术治疗的原因。方法自2003年1月开展LASIK治疗近视至2005年9月,共检查屈光不正患者1841例,其中185例(10.05%)最终未行LASIK,分析其原因。结果未行LASIK的原因为:角膜厚度不足74例(40.00%),思想顾虑47例(25.41%),社会因素34例(18.38%),视网膜严重病变11例(5.95%),青光眼或可疑青光眼9例(4.86%),矫正视力差7例(3.78%),圆锥角膜或可疑圆锥角膜3例(1.62%)。结论对近视度数相对高、角膜厚度相对薄的病例,LASIK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正确引导LASIK,术前认真检查和宣教,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同时,应减少社会因素对近视手术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状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诱因及防治。方法:对14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的发病时间、诱因、眼部表现及治疗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炎的发病率为3.1%。发病时间最早在术后第二周,最迟在术后1年。糖尿病及风湿病患者的发病率较高。术后用药不规则及局部过早停药、早期过度用眼、过度疲劳可诱发本病。全部病体经局部及全身应用激素治疗后,炎症在一周内完全消退,视力恢复。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葡萄膜炎症反应,正确治疗,预后良好。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其发病率会逐渐降低。术后定期复查及规则用药,炎症消退后局部常规用药1个月,避免早期过度用眼及过度疲劳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刘馨  罗怡 《国际眼科纵览》2012,36(4):271-275
近年来,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摘除后一期植人人工晶状体受到越来越多眼科医生的认可,并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开展。25G玻璃体切除系统在婴儿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新型屈光度计算公式和近视漂移预测公式的发展,提高了人工晶状体屈光度选择的准确性;更适合婴幼儿的人工晶状体和弱视训练方法的发展,提升了术后视功能重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LASEK治疗LASIK术后屈光欠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兵  廉井财 《眼科》2004,13(1):33-35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ASEK)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术后屈光欠矫的疗效。方法 :对LASIK术后屈光欠矫的 11例 (2 0只眼 )施行LASEK。结果 :术后 6个月视力和屈光度趋于稳定 ,术后 3个月角膜Haze 0级者 15只眼 ,0 5级者 4只眼 ,1级者 1只眼。术后 6个月 ,裸眼视力≥ 0 6、≥ 1 0者分别为 2 0只眼 (10 0 % )、14只眼 (70 % )。屈光度≤± 1 0 0D者为 19只眼 (95 % )。结论 :LASEK治疗LASIK术后屈光欠矫安全 ,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植片的影响。方法穿透性角膜移植术6个月后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7例(17眼),随访3~18个月,平均11个月,观察术后角膜水肿情况、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变化、眼压变化、免疫排斥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眼裸眼视力≥0.3,最佳矫正视力≥0.5者8眼。术后角膜水肿3~7d内消退,角膜恢复透明。术前角膜内皮计数平均为(1547±111)个/mm2。术后3月内皮细胞数量稳定,平均为(1275±106)个/mm2,内皮细胞丧失率平均为4.92%。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植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37例46眼施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视力、并发症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血糖控制在10.80mmol/L以下施行手术较为安全,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观察4-43月,视力恢复较满意。术后视力取决于视网膜病变程度和黄斑是否受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渗出、色素播散等。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10.80mmol/L以下施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230眼)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男115例(121眼),女100例(109眼),年龄30~89(平均59.5)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50例(160眼),外伤性白内障15例(15眼),青光眼并发白内障5例(5眼),代谢性白内障30例(35眼),先天性白内障15例(15眼).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5的眼数术后1d,1wk,1mo分别为115眼(52.3%),163眼(74.1%),192眼(87.3%).10眼视力没有提高.主要原因:(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眼;(2)老年性黄斑病变2眼;(3)高度近视眼底改变2眼.结论:此项手术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效果可靠,适应证广,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