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病房是中医院收治病人的场所,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位.病房管理不仅包括医疗、护理等技术工作的组织实施,也有行政和生活等管理.中医院医疗、护理、医技、后勤及行政管理的优劣很大程度可以通过病房反映出来.所以,病房管理是中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病房管理工作的目的,主要在于使病房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保证一个有利于医疗、预防、科研、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促进医疗、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病房医疗管理主要是指对病房诊疗工作组织与实施的管理.病房各项工作的管理与病房医疗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截然分开.但病房医疗管理应是病房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正> 三、中医院工作基本经验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中医院工作的基本经验:我国的中医院从建立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虽然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但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回顾中医院的历史,有以下几点基本经验.1.加强党对中医院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是搞好  相似文献   

3.
<正> (三)医技科室卫生技术人员的编制方法计算公式:编制床位数×床位使用率×每一病人每日所需工作件数×每件所需工作时间(分)/每人每日工作时间(分)+机动数说明:①每一病人每日所需工作件数:放射科工作件数是透视、摄片、治疗等人次;理疗科工作件数是电疗、热疗、光疗;检验科工作件数是指生化、细菌、血清、临床检验等;药剂科工作件数是指处方数而言.②每件所需的工作时间,是指准备时间、操作时间、善后处理时间、病例讨论和查阅文献、下病房、修理机器等一切为此件工作所占用的业务工作时间的总  相似文献   

4.
<正> 四、太阳病误治后的变证与治疗所谓误治,是指不宜用于解表,或与解表背道而驰的一些治疗方法,如火、吐、下、潠灌等。误用了这些方法,其出现的变证,往往比汗后的变证更为严重。现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正> 4、临汗的注意事项欲使疗效圆满,除方剂运用得当外,发汗的具体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现将发汗法简述如下。温覆:凡发汗,必须室内温暖,关闭门窗,根据气候的冷暖,适当地覆盖被褥,不可频频揭视,使其易于汗出。吸粥:桂枝汤是缓汗剂,发汗力轻微,除温覆外,又须吸热粥以助药力。若一服汗不出,可接服二服、三服,乃至二三剂。麻黄汤发汗力猛,勿须啜粥。若服五苓散,则必须多饮暖水以取汗,促使其体内水饮内外分消。汗量:凡发汗,须从容和缓,以遍体湿润,微似有汗,最为适度。若仅局部有汗,即为“汗出不彻”,必不能中病。反之,若汗  相似文献   

6.
三、奇恒之府 (一)脑脑位于颅内,由髓汇聚而成。早在《内经》中,就已认识到脑是一个极重要的器官,为人体生命的中枢,并与视觉、听觉有关。到了明代,李时珍首次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论述,揭示了脑与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清代的王清任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又将记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统归于脑,对脑的功能作了进一步的发挥。然而,为了突出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特点,中医学仍把大脑的功能分属于五脏,并由心起主导作用。又因为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肾精生髓充脑,故临床上大脑的病变又多与心、肝、肾三脏功能失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 (六)病历书写:病历是病人在中医院中进行诊断、治疗经过情况的记录;是教学、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因此,必须重视病历的书写和保管工作,提高病历质量。 1.病历书写要求:(1)书写病历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准确及时。住院病历要求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门诊病历要求当时完成。(2)症状描述要详细。一般要求使用中医名词术语,体现整体观点和辨证论治的理论。(3)病历内容要求完整、精炼,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注意前后病情演变的连贯性和系统性。(4)文字要通顺简洁,不能涂改、剪贴、挖补。病历一律用钢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应按国家规定使用的简化字,不要自造字。(5)病历中所有记录,每页均应有病人姓名、住院号和页序号。日期一律按“年、月、日”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填写。(6)住院病历、入院志、首次病程志,会诊记录、转科记录、出院总结、死亡记录等,应另起一行,标记于上方中央。(7)病历结束时要签全名(正楷);主治医师红笔批阅后,亦应签全名(正楷),以示负责。(8)要按照中医的望、闻、问、切进行系统检查,并附以必要的西医检查及诊断(老中医及无条件者可不要求),但不要割裂中医辨证施治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正> 6、什么叫“顺传”?什么是“逆传心包”?形成“逆传心包”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顺传”和“逆传心包”是温病学中的重要概念。所谓“顺传”是指温邪由上焦手太阴肺开始,可向中焦阳明传变,中焦病不愈,则可传入下焦肝肾,温病这种“始上焦,终下焦”的传变方式称为顺传。王孟英说:“自肺之胃腑,病机欲出而下行,故曰顺。”说明邪在上焦手太阴(一般指肺卫证),内传胃肠,病势下行,邪有出路,病邪易于排除,故称为顺传。王氏还进一步解释说:“吸入之邪先犯于肺,肺经不解,则传于胃,谓之顺传,不但脏病传腑为顺,而自上及中,顺流而下,其顺也有不待言者”。“逆传心包”一般认为是肺卫之  相似文献   

9.
(十二)反诘格无疑而问,不需要回答;字面上肯定或否定,与说话人的真意相反:这是反诘句型的特点。古汉语反诘语气应用很广,句型变化也很复杂,但并不难掌握。41.岂(宁、庸、讵、其、顾)~乎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人员编设的作用中医院的人员编设,就是根据医院的方向、任务和规模,本着精简机构,节约用人,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原则,规定中医院必须配备的各类人员的数量.编制是一种科学用人的标准.是医院在人员安排方面的数量和结构的界限.做好中医院人员编制工作,对于加强中医院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帝內經”里面用了很大篇幅討論关于疾病学各方面的問題,为后世病因、病理、辨証等学說提供了發展的基礎。李念莪氏把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編入內經知要“病能篇”,而所占比重最大,正說明了这一方面的內容是丰富多采的。根据个人不成熟的看法,“病能篇大体上可分的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相当于疾病总論,包括病因、病理以及按系統分类、辨証等。第二部分相当于疾病各論,具体討論了一些常見的病症、如風、厥、伤寒、瘧、咳、喘、膨脹、  相似文献   

12.
三、十二經脈所統病候撮要古代疾病的分类方法,除以病因为主者外,还有以脉腑經絡为主的分类方法,按照这一分类方法,大致可以分为“本病”(由脉腑本身寒热虚实所引起者)及“标病”(本經經脉所过的部位所發現的病)兩大部分,其中又可分为  相似文献   

13.
第三章兽部一龙骨 [概说] 龙骨首载于《本经》上品,是古代巨大动物的骨髂化石。据古生物学家研究,包括多种动物,如古象、古鹿、三趾马等。龙骨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磷酸钙、铁、钾、氟等。《本经》云:“龙骨,味甘平,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验之实际,龙骨无味而涩,仲景主要用重镇安神、化痰熄风,涩精止遗之功。 [运用] 经方中共有七方用及龙骨,主要用治下列诸证。 (一)治烦躁、惊狂、烦惊、惊痫诸证:  相似文献   

14.
第二章人部一乱发 [概说] 乱发,《本经》称“发鬓”,载于上品。乱发之名,首见于《别录》。《本经》云:“发鬓,味苦温。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疗小儿痫,大人痉”。《别录》云:“乱发,微温,主欬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止血,鼻衄烧之吹内立止。”《本经》及《别录》极言其功能主治,经方中仅二方用及,主要取其化淤利水,养血润燥,通利二便之功。 [运用] (一)治小便不利症;《金匮》滑石自鱼散治小便不利症,方中配有乱发炭。周岩说:“滑石白鱼散乃利小便之重剂,病不专在气分,滑石利窍驱湿热,不辅以白鱼乱发血  相似文献   

15.
六滑石[概说] 滑石,《本经》载于上品。今天所用之滑石已查明其主要成分为硅酸镁,有时含有微量的氧化铝或氧化镍等。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滑石,经鉴定为硅酸铝,古人用药重视外观及功效,两者相似,故均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12月5日讯:2018年11月29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承办的第六期"中医医院职业化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式在京举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树江出席结业式并讲话。闫树江充分肯定了本期研修班的课程质量与培训成效。他强调,各级中医医院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  相似文献   

17.
十二寒水石 [概说] 寒水石《本经》称为凝水石,载于中品。日本正仑院所藏唐代之寒水石,经研究证明系方解石,为碳酸钙。近代所用寒水石为红石膏与方解石两种,前者多用于北方。两者功效与石膏略同。《本经》云:“凝水石味辛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别录》云:“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止渴,水肿,小腹痹。” [运用] 经方中仅风引汤一方用寒水石,取其协助石膏清胃热以除生风之源,兼能重镇熄风。  相似文献   

18.
医疗质量是中医医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医疗质量的核心内容是临床疗效.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中医医院只有咬定医疗质量不放松,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正> 虚劳病1、什么是虚劳病?其范围如何?虚劳是由劳伤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患的总称。其范围甚广,凡禀赋不足,后天失调,久病失养,积劳内伤,久虚不复,而表现为各种亏损证候者,都属于本证范畴。其临床辨证不外乎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或阴阳两虚之证。但必须注意,由于淤血不去,新血不生,内有干血者,亦叫虚劳,即所谓“干血劳”;同时因虚易招致外邪,虚劳挟感外邪的所谓“风气百疾”也不容忽视。此外,金匮所讲的虚劳,与后世的“肺痨”(即痨瘵)不能混为一谈,秦汉以前对虚劳和肺痨的界限尚不够清楚,可  相似文献   

20.
痢症第六“湿热伤,赤白痢,①热胜湿,赤痢淀渍,②湿胜热,白痢坠。⑥”“原注”①王认庵论痢专主湿热,其症里急后重,肠痛,欲便不便,脓血秽浊,或白、或赤、或赤白兼半。②胃为多气多血之海,热肠邪也,热胜于湿,则伤胃之血分而为赤痢。③湿阴邢也,湿胜于热,则伤胃之气分而为白痢。“浅说”痢疾是一种由细菌或原虫所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其病理变化主要在结肠或回肓部,其症状特点主要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以及所合并的全身中毒症状,如果仅据症状上的描述来进行中医文献上的分析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