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尿道血管瘤的诊治体会(附6例报告)泉州市福建医学院附属二院[362000]苏学锋尿道血管瘤属尿道非上皮性良性肿瘤,临床上少见,但随腔道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提高。本文报道自1990年2月至1994年11月收集的尿道血管瘤6例,并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男性尿道血管瘤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 3例男性尿道血管瘤患者分别行阴囊血管瘤切除术、血管瘤注射硬化剂治疗和阴囊及尿道外口血管瘤切除术.术后分别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联合泌尿外科护理并积极配合临床医师治疗.结果 全部3例平稳度过围手术护理,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手术成功,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消除患者思想负担,术后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变化,可有效地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尿道血管瘤2例报告陆家平1王敏齐1苏建堂2(1.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扬州2250012.江苏省人民医院)1病例报告例1,女,56岁。因尿道外口出血1周伴轻度尿痛于1994年10月3日入院。排尿时,尿流偏向一侧。骑自行车时,会阴部有疼痛,尿道外口...  相似文献   

4.
尿道血管瘤临床极为少见,本作者自1992年~1997年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18岁。间断性无痛血尿4年。曾6次去医院行B超、IVP及CT检查尿路及双肾膀胱前列腺均未发现异常。膀胱镜检查2次未发现膀胱病变。于1995年3月行膀胱尿道镜检查发现于尿道球部下壁见一红色隆起约0.2~0.2cm大小园形,高出粘膜面,当尿道镜通过隆起再退回观察,见表面  相似文献   

5.
自1985年以来我们改变了尿道肉阜的传统做法,用改良的方法做了1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手术方法局部麻醉。将小阴唇缝向外侧固定于大腿根部皮肤上,向尿道插入弗雷氏尿管注水20ml向外用力牵拉。如是血管瘤型肉阜可用钳钳夹基底部用1~#或3~#丝线用力结扎,术后5天肉阜便可自行脱落。若为广  相似文献   

6.
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真性血管瘤(杨梅状、海绵状及混合性血管瘤),尤其对增生期大型血管瘤有见效快、不良反应代的特点,有效率达93.8%,既能抑制血管瘤的生长,促进消退,又能保持美观。我院血管瘤专科门诊1991年-2005年,采用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治疗真性血管瘤患儿405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颌面部血管瘤中血管密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血管瘤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占全身的60%,由于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增长直接影响面部的美观及功能,所以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成为必要。而判定血管瘤增殖能力的大小,也就是判定血管瘤是否快速生长就成为众多治疗方法选择的关键。在组织学上通过对血管瘤中血管密度的研究,从一个方面探讨血管密度的变化对血管瘤增殖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肝血管瘤是肝脏超声检查中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B型超声的广泛应用,肝血管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为了鉴别肝脏肿瘤的良、恶性,提高肝血管瘤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对116例肝血管瘤进行了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是血管内皮的增生,大多数为先天性,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及混合性血管瘤,其中以毛细血管瘤常见,又称草莓状血管瘤,多发于头面部、眼、耳、鼻、咽喉、口腔。过去手术、注射硬化剂、冷冻及放射治疗,疗效不佳,近几年来我...  相似文献   

10.
张绪生  刘毅  张斌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1021-1022
目的:探讨头面颈部血管瘤的四种外科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①血管瘤切除 皮肤移植或皮瓣转移;②血管瘤部分切除 缝扎术;③血管瘤缝扎 注射平阳霉素;④血管瘤铜针治疗。结果:病例治愈率96%以上,外观恢复满意,皮肤移植与皮瓣移植全部成活。结论:头面颈部血管瘤特别是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对面容的破坏性很大,手术切除中又不能用止血带,欲彻底切除非常困难。所以采用上述几种方法重叠性治疗,更为便利有效。  相似文献   

11.
血管瘤(hemangioma)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虽然部分个体皮肤的血管瘤可以自行消退,但生长部位特殊以及部分未自行消退的血管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能有效地治疗血管瘤,现将有关血管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加以综述。 1 血管瘤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2.
Nd:YAG激光治疗血管瘤959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蓉 《华西医学》2001,16(3):309-309
随访观察,总结分析Nd:YAG激光治疗人体不同部位各种类型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率达96.03%。草莓状血管瘤最佳、海绵状血管瘤次之,再其次是混合型血管瘤,鲜红斑痣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脂肪肝对肝血管瘤显像在超声学上的影响。方法 对每年均来我院常规肝脏B超的40例体检者分3组进行分析.结果(1)一直证实有肝血管瘤,之后合并脂肪肝的患者30例;(2)原检查时无肝血管瘤,有脂肪肝后发现血管瘤8例;(3)有脂肪肝,B超检查无血管瘤,后经CT,MRI检查可发现肝血管瘤4例。结论 脂肪肝对肝血管瘤的超声显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3例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监护室手术室(上海200433)张华董秋红血管瘤在肝内较其他器官多见,肝脏内血管瘤有两种类型:一型是海绵状血管瘤,另一型是真性血管瘤,两者都为良性肿瘤,前者较后者多见。肿瘤常是单发,...  相似文献   

15.
同位素放射治疗血管瘤130例疗效观察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孙志兰血管瘤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可分为四种:鲜红斑痣、单纯性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对130例患者采用锶和磷敷贴器治疗,总有效率为97%。未发现任何病理性后遗症,是一项...  相似文献   

16.
胃血管瘤1例     
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肢体末端皮下及真皮,而胃血管瘤则实属罕见病例。截止1995年,全世界文献报道胃血管瘤仅40例[1]。本文发现1例胃血管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前尿道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a来36例前尿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并对其进行了治疗效果的随访。结果:8例能顺利置入尿管,留置2~4周,3例治愈,5例需尿道扩张,其中1例行尿道内切开术;8例Ⅰ期尿道吻合术,留置尿管4周,拔管后尿道扩张1~6次治愈;20例行尿道会师术,留置尿管4周,10例经6~18个月的定期尿道扩张治愈,5例尿道狭窄严重行尿道内切开术,术后继续行定期尿道扩张3~12个月,2例2次尿道会术后再次失败,行尿道吻合术后治愈,另3例拔尿道后损伤段尿道折叠成角,行成角段尿道切除尿道吻合术治愈。结论:尿道吻合术是治疗前尿道损伤及创伤性狭窄、尿道成角的理想方法,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创伤性前尿道狭窄有一定优势,但拔管后仍需较长时间的尿道扩张,尿道会师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瘢痕形成,其次是损伤段尿道成角。  相似文献   

18.
血管瘤是正常血管的畸形或良性肿物,多于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逐渐变明显。血管瘤分为3种: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瘤。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诊断为左前臂海绵状血管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脏血管瘤是一中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血管瘤较小时常无特殊症状,较大的血管瘤可致肝肿大,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往往体检时才被发现。我院应用彩色超声对16例肝脏血管瘤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尿道损伤早期最佳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早期处理的尿道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前尿道损伤43例,球部尿道断裂26例,尿道破裂及挫伤17例,予尿道修补、对端吻合术21例,尿道镜下成功置尿管入膀胱12例,初次插尿管成功7例,3例单纯膀胱造瘘术行二次尿道修补术,共5例行尿道内切开术。后尿道损伤51例中单纯膀胱造瘘术3例,尿道会师术7例,尿道会师牵引术31例,其中改良尿道会师牵引术10例,对端吻合及修补术12例,共13例后尿道损伤后期再次行尿道内切开术。结论前尿道损伤经尿道镜置管可使病人免除手术,结合尿道内切开术可提高治愈率,尿道对端吻合手术疗效可靠。后尿道损伤改良会师牵引术可作为首选,应尽量避免单纯膀胱造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