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及其合并畸形的诊断、术式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821例,其中补片修复292例,缝合修补529例。合并畸形14种(142例),需行矫正者134例均给予手术矫正。结果 早期死亡16例(1.9%),死因主要为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和心律失常。结论 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强调合理掌握手术指征及围手术期心肺支持与保护;对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和右室双腔心等畸形者强调术前明确诊断,术中详细探查及合理处理。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6 例,死亡2 例。术中防止灌注肺,严密修补室间隔缺损和闭合动脉导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处理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例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处理过程,全部在体外循环下应用涤纶补片修补,术后积极应用肺血管扩张药和正性肌力药物,呼吸机辅助通气13~65h。结果全部治愈,并发3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气胸,残余漏2例,1例肺炎。结论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妥善的手术修补,积极应用肺血管扩张药,适当的呼吸机辅助通气,均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婴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适应症、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  2 0 0 1年 7月至2 0 0 3年 6月本院连续治疗 189例婴儿室间隔缺损。患儿月龄 2~ 12月 (7.2± 3.7月 ) ,体重 2 .5~ 11.0kg(6 .1± 1.7kg) ,其中室间隔缺损位于膜周部 14 1例 ,肺瓣下 4 7例 ,膜周干下型 1例。结果 术后死亡 1例 ,死亡率0 .5 3% ,死亡原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围手术期并发肺部感染 17例 ,肺动脉高压危象 6例 ,心律失常 5例 ,低心排、肺水肿 2例 ,少量残余分流 2例。对 188例存活患儿随访 2~ 4 8月 ,患儿生长发育良好 ,体重增加 ,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无远期死亡。结论 婴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安全 ,效果良好。正确掌握手术时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提高手术技巧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421例,其中补片修复290例,直接缝合修补131例.合并畸形135例,需行矫正者120例均给予手术矫正.结果:早期死亡4例,3例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死于心律失常,术后4个月死亡1例,死于心力衰竭,死亡率1.18%.结论:室间隔缺损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常见病,手术效果好,但对于室缺合并其他畸形者强调术前明确诊断、掌握手术指证,术中详细探查,围手术期心肺支持与保护.  相似文献   

6.
分析影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纠治术的因素,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外科手术治疗57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死亡4例,无晚期死亡。严密修补室间隔缺损并防止损伤心传导束和主动脉瓣、彻底矫正合并畸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是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的处理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室间隔缺损(VSD)伴严重肺动脉高压婴儿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仍偏高,而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对于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我院于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共手术治疗VSD伴肺动脉高压婴儿4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47例患儿围手术期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86例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和手术效果。方法对2001年7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86例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率100%,随访6~24个月,晚期死亡1例。其余病例心功能皆恢复至Ⅰ~Ⅱ级(NYHA)。结论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病人经过围手术期治疗后再行室缺修补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637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特点。严格注意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邵双印 《中原医刊》2009,(15):23-24
目的总结本院自2003年至2008年用自制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型室间隔缺损15例的经验。方法对收治的15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室间隔缺损患者行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本组15例病人无手术死亡,疗效满意,1周时有7例右向左分流,3周时右向左分流消失。随访3个月病人自觉症状改善,肺动脉压下降。结论单向活瓣补片能降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率,降低围术期死亡率,围术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1岁以内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病儿的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2006年11月-2009年8月,我科共手术治疗1岁以内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病儿41例.全组病例均在浅低温或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畸形矫治术.结果 本组病儿无死亡.主要并发症有肺动脉高压危象、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肺不张、张力性气胸、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源性感染等.术后SaO2为93%~98%.随访6~24个月,病儿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病儿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早期手术及良好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病儿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早期手术时机、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问题。方法对婴儿大型VSD合并肺动脉高压60例(VSD膜周型46例,肺动脉瓣下型14例),均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一期根治术。结果术后无死亡,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所有患儿活动量和生长发育改善,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无后遗症。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可提高和改善婴儿大型VSD多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完善围手术期管理是降低并发症、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围手术期处理对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 :结合临床检查胸透、ECG、UCG、血气分析对 2 8例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高压患者进行评价。肺动脉压 70~ 1 1 5/35~ 63mm Hg,Pp/Ps为 0 .89± 0 .1 4,术前给予吸氧、口服 ACEI,静脉给予酚妥拉明、极化液以及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 2~ 3周 ,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缺损及合并畸形 ,术后对病人进行随访。结果 :术终 Pp/Ps为 0 .71± 0 .1 8,住院死亡率为 7.1 % (2 /2 8) ,1例因低心排出量脱机困难台上死亡 ,另一例术后 8d死于右心衰竭 ;在随访过程中有 1例因慢性右心衰竭术后 8个月死亡。结论 :完善的围手术期治疗能提高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高压的手术成功率 ,术后远期疗效尚待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成人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21例成人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1例患者均采用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单向活瓣式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21例患者中死亡1例,死亡率4.76%;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并发症发生率9.52%;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成人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注重术前准备,术中行单向活瓣式补片修补缺损可有效避免术后早期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完善的围术期处理亦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45例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术前认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吸氧、应用血管扩张药物以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肺动脉压 术后合理使用呼吸机,做好气管插管的护理,充分镇静,加强呼吸道管理,持续心电、血氧、有创动脉血压、肺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CVP)监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密切监测体温及尿量,做好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等,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肺动脉压。结果:本组4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监护,是降低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儿童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生 《黑龙江医学》2005,29(6):404-405
目的讨论关于室间隔缺损(室颤)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处理及术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存活。其中,术后1例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在于重视术前研究,明确诊断,估计病变严重程度,明确手术适应证,正确选择病例,改进手术操作技术及进行良好的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7.
黄击修  刘健  付建  林小彬 《四川医学》2006,27(4):393-394
目的总结118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病例。探讨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经右胸外侧腋下小切口手术72例。正中切口46例,不阻断心肌循环手术63例,阻断心肌循环手术55例;直接缝合44例,补片缝合74例。结果手术治愈116例。1例残余分流。死亡1例。结论室问隔缺损诊断不难,但应注意合并畸形的诊断;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但应视患者缺损大小、部位、分流情况及有无肺动脉高压而区别对待;加强围术期处理。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95例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心脏彩超诊断为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82例,室间隔缺损20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率4.9%(5/102)。死亡原因分别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肺高压危象2例,呼吸衰竭2例。其余患者并发肺部感染7例,肺不张5例,胸腔积液1例,肺高压危象2例。所有存活患者肺动脉高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效果满意。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临床上易与单纯室间隔缺损相混淆,术前容易漏诊因而导致术中发生灌注肺。因此,应加强术前诊断及术中探查,以避免灌注肺的产生。同时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肺动脉高压出现早、进展快,易发展成器质性肺动脉高压,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甚至丧失手术机会。所以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一般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从1985年1月~1987年3月共手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88例,其中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者占29.5%,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占13.6%。手术死亡5例(5.6%),死亡原因主要与术前存在重度肺动脉高压有关。存活的83例中随诊半年~2年半者共67例,结果优良者占94.0%,有8例残存心脏杂音,但均无明显症状。本文对室间隔缺损的分型以及手术方法和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幼儿室同隔缺损修补术后围手术期的治疗体会.方法:总结我院1996年5月~2011年2月54例婴幼儿,月龄8~36个月,体质量6~13Kg,均在全麻插管、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同期其他畸形矫正,术后入住ICU围手术期处理的资料.结果:术后死亡1例为重度肺动脉高压合并低心排;术后并发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