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1月206例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及窒息与孕周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以同期无新生儿窒息者作对照组。结果表明高危妊娠如先兆子痫,过期妊娠,前置胎盘等及滞产、早产、胎吸产,臀位助产及臀牵引新生儿窒息率均高;因此应作好围产期保健,及时治疗各种妊娠合并症,作好高危妊娠的胎儿监护,并做好产时监护,避免滞产,缩短第二产程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如避免对严重宫内窒息儿施用胎吸助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使用胎儿中心电子监护系统在产时连续胎心监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保健院分娩的孕周≥37周的5 660例孕妇(监测组)利用中心电子监护系统进行产时连续胎心监护,同时选择1999年3月至2001年12月在保健院分娩的孕周≥37周,未行中心电子监护系统产时连续胎心监护的4 210例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死产、新生儿死亡率、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产率.结果 监测组胎儿窘迫检出率升高为244(4.31%),差异有显著性(χ2= 5.653,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下降,轻度窒息96(1.70%), χ2=16.142,重度窒息24(0.42%), χ2=18.919,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总的剖宫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阴道助产手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中心电子监护系统进行产时连续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窘迫,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不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判断胎儿宫内状态的准确性。方法:选择780例在该院妇保科门诊进行胎心监护的孕妇,孕32~36周每两周一次胎心监护,孕36周开始一周一次胎心监护。结果:780例中,孕妇出现NST无反应型41例,变异减速14例,新生儿Apgar评分≤7分5例,发生率12.2%;NST反应型756例,新生儿Apgar评分≤7分15例,发生率2.0%;780例胎心监护显示胎儿窘迫,终止妊娠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高危妊娠密切相关,胎膜早破,脐带脱垂、过期妊娠导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最高(27.3%)。结论:NST是筛选胎儿窘迫的首选监护项目,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敏感度高,在临产前胎心监护发现胎动减少或无胎心加速时,提示存在胎儿缺氧,应及时处理,若有妊娠合并症应尽快结束分娩。  相似文献   

4.
不同孕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8793例新生儿中285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与不同孕周新生儿窒息相关的产科因素及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胎儿宫内窘迫、脐带因素、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因素;非足月妊娠则为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胎盘因素和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高于阴道分娩,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低与产前孕妇存在异常情况少有关。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产前及产时胎儿监护,早期发现与新生儿窒息有关的产科高危因素,并予以防治;把握分娩时机,恰当选择分娩方式,正确处理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可降低产科因素引起的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对湛江市妇幼保健院2000年1月—12月126例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及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与产程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以同期无新生儿窒息作对照组。结果表明:高危妊娠,如先兆子痫、过期妊娠、前置胎盘等及滞产、早产、胎吸助产及臀牵引新生儿窒息率均高。因此,应作好围产期保健,及时治疗各种妊娠合并症;做好高危妊娠的胎儿监护,并做好产时监护;避免滞产,缩短第二产程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如放宽臀位剖宫产指征,避免对严重宫内窒息儿施用胎吸助产。  相似文献   

6.
256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寻找预防措施,避免新生儿窒息、死亡、致残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导致256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结果:脐带异常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羊水过少、胎位不正、产程异常、娩肩及娩头困难、产前出血、早产、妊娠合并症等均为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产前出血、妊娠合并症、早产3个因素发生重度窒息比例最高。结论:新生儿窒息常由多种产科因素引起,为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必须做好产前保健,防治妊娠合并症,加强产时监护,预防并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和难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162例新生儿窒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5722例同期活产新生儿中,发生新生儿窒息162例,新生儿窒息率为0.45%。其中重度窒息12例(占7.41%),因窒息死亡20例(占12.35%)。早产、有妊娠期合并症及胎儿宫内窘迫为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分别占48.77%,37.04%,27.78%,其中同时合并多个窒息因素者所占比例占51.85%。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预防早产,产时对有窒息高危因素的产妇做胎儿重点监护,积极预防胎儿窘迫,预防妊娠期合并症,严密观察孕妇产时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446例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与新生儿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多种监测手段及时、及早诊断胎儿窘迫,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分析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并将其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胎儿窘迫的前3位因素为:脐带异常、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周、胎儿窘迫时间、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产前、产时多种监护,发现胎儿窘迫及时处理,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发生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及与分娩方式、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分娩的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共82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及对母儿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剖官产率为44.5%,早产率为21.5%,新生儿窒息率为7.2%;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31.9%,早产率为4.7%,新生儿窒息率为1.3%,两组间数据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胎膜早破增加难产、剖宫产的发生率,重视胎膜早破发生的病因,消除高危因素,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针对不同孕周发生胎膜早破的患者应积极给予正确处理,加强临床监护,改善围生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晚期使用胎儿电子监护与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分娩的,妊娠晚期常规进行胎儿电子监护的1890例产妇为观察组;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使用传统监护方法分娩的1786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孕妇孕期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情况:观察组胎儿窘迫1015例,占53.70%,对照组601例,占33.99%;分娩结局:观察组在胎儿宫内窘迫、正常围产儿死亡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使用胎儿电子监护监测胎儿可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检出率,及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和缩短宫内窘迫时间,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1.
第二产程胎心监护的意义及与胎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对胎儿酸血症的预测价值,CTG图形与胎儿酸血症类型的关系,异常CTG图形胎儿娩出时限与低Apgar评分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方法:对216例足月、单胎、头位、无阴道分娩禁忌症者第二产程连续电子胎心监护,胎儿娩出后留脐动脉血做血气分析,Apgar评分,并追踪新生儿是否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结果:第二产程连续胎心监护CTG图形正常型对胎儿酸血症的阳性预测值1.23%,可疑型阳性预测值4.00%,异常型阳性预测值40.00%,CTG图形正常型和可疑型,胎儿酸血症类型为呼吸性酸血症,异常型胎儿酸血症类型为呼吸性酸血症、混合性酸血症、代谢性酸血症。新生儿窒息发生在混合性酸血症及代谢性酸血症组,呼吸性酸血症组无新生儿窒息。异常CTG图形胎儿娩出时限与低Apgar评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关。结论:第二产程出现异常CTG图形对胎儿酸血症有预测价值,混合性酸血症及代谢性酸血症对新生儿结局影响较大。出现异常CTG图形后胎儿娩出时限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关,但出现异常CTG图形后应在多长时限内结束分娩能避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尚需更多的病例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应用连续胎儿监护在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周≥37周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监护方式分为连续胎心监护组(实验组)和非连续胎心监护组(对照组),分析两组胎儿窘迫检出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胎儿窘迫检出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胎心监护可及时地反映胎儿在宫内缺氧程度及动态变化,筛查胎儿窘迫,预测围出儿结局,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有利于农村地区产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央胎心监护在产程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1200例孕妇(研究组)进行中央胎心监护系统进行全产程监护,对2006年1月至2006年6月的1456例孕妇(对照组)进行常规多普勒听胎心,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窒息的检出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检出率分别为10.5%、5.2%;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6.25%、10.37%;新生儿重度窒息率分别为0%、0.92%;研究组剖宫产率相对增高,为8.5%,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6.7%。结论产时应用中央胎心监护网络系统对产妇进行全程监护能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检出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胎儿窒息率,相对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第二产程时间与新生儿窒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选择最佳分娩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 433例足月单胎头位阴道分娩的新生儿轻、重度窒息,羊水Ⅰ~Ⅲ度污染,胎心电子监护(EFM)异常的资料,其中产妇第二产程<1 h分娩2 100例,≥1~2 h分娩301例。≥2 h分娩32例。结果:<1 h分娩新生儿轻、重度窒息134例,占6.38%,羊水Ⅲ度污染98例,占4.66%,EFM异常238例,占11.33%;≥1 h~<2 h分娩新生儿轻、重度窒息90例,占29.90%,羊水Ⅲ度污染27例,占8.97%,EFM异常135例,占44.85%;≥2 h分娩新生儿轻、重度窒息17例,占53.13%,羊水Ⅲ度污染13例,占40.6%,EFM异常23例,占71.87%,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第二产程中<1 h分娩新生儿窒息明显减少,>1 h分娩新生儿窒息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建议将第二产程控制在1 h内,以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苏放明  郭晓辉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02-1604
目的:研究胎儿脉搏氧在产时不可靠胎心监护图形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61例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足月、单胎、头位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81例,在胎心电子监护(CTG)的同时使用胎儿脉搏氧监护胎儿的氧合状况,对照组80例行胎心电子监护。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脐动脉pH值与出生前胎儿脉搏氧测定值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为29.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2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4.94%和6.25%(P>0.05);研究组脐动脉pH值与出生前胎儿脉搏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8123,P<0.05)。结论:在产时胎心电子监护出现不可靠图形时,联合应用胎儿脉搏氧监测,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侧卧位分娩与传统仰卧位分娩对产程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产房无合并症的足月初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侧卧位分娩为研究组,100例传统仰卧位分娩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限、会阴损伤、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等母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产妇第二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t=-3.10,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37、5.10,均P<0.05),而两组新生儿锁骨骨折、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75、1.01,均P>0.05).研究组的产妇会阴完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29,P<0.01),且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5,P<0.05).结论 侧卧位分娩能够预防胎儿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减少产妇的会阴撕裂伤,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有利于产后恢复,还能够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孕40周后妊娠结局的分析,了解孕期延长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及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与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孕足月无合并症的初产妇资料进行分析,总例数24210例,其中415例孕周为40~40 6,384例孕周为41~41 6,93例为过期妊娠。结果过期妊娠剖宫产率为73.1%,胎儿窘迫率为69.8%,明显高于其他孕周组;孕41~41 6周胎儿剖宫产率和胎儿窘迫率高于孕41周前孕妇(P<0.01);孕周为41~41 6引产组剖宫产率为51.3%,自然临产组剖宫产率为33.9%,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43.5%和0.9%,33.9%和0,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组宫颈Bishop评分小于4分者剖宫产率为66.6%,高于评分7分以上者剖宫产率为40.8%,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41周后,胎儿在宫内有缺氧的危险,应适时终止妊娠,宫颈条件不成熟者,予促宫颈成熟后引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8.
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4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488例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产妇(观察组)和405例非陪伴分娩产妇(对照组)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12.7%)、产后出血率(0.41%)、新生儿窒息率(1.6%)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87.3%)、患者满意度(98.9%)均高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两组第三产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能显著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产科领域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分娩镇痛配合Doula式分娩及连续胎心监护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小剂量含芬太尼的混合液注入硬膜外腔。配合Doula式分娩及连续胎心监护,用于76例没有产科并发症及麻醉禁忌症进入活跃期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将单纯采用Doula式分娩的89例相同条件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科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催产素使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配合Doula式分娩及连续胎心监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程中胎儿电子监护病理图形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足月妊娠临产、单胎、头位、能观察到全部产程、产时胎儿监护图形资料完整、最终经阴道自然分娩的109例产妇的产时胎儿电子监护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7分的54例为新生儿窒息组(研究组),出生1 min Apgar评分≥8分的55例为正常新生儿组(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产时胎儿监护图形全程资料,比较两组各种病理图形的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窒息组出现病理图形52例,占96.30%,正常新生儿组出现病理图形34例,占61.82%;两组最多见的病理图形是早发减速、晚期减速和心动过缓;两组各种图形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χ2=46.082,P=0.000)。其中早发减速及心动过缓新生儿窒息组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组,晚期减速和混合图形新生儿窒息组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组。结论:产时胎儿电子监护病理图形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应该加强对产科人员培训,提高其对图形的识别能力、统一评价标准及处理方法,科学应用胎儿电子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