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范春芳 《全科护理》2011,9(32):2988-2989
从吸痰时机、吸痰管的选择、吸痰方式、吸痰方法及吸痰的影响因素方面对人工气道病人的吸痰护理进行综述,指出目前的人工气道内吸痰研究领域中还存在大量的护理问题,有待深入实践及循证可靠的科学依据支持,使吸痰护理操作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2.
通过气道冲洗吸痰法与常规吸痰法的比较和临床护理实践。说明应用气道冲洗吸痰法,可以控制哮喘的诱发因素,缩短哮喘持续状态的发作时间。达到对哮喘持续状态病人机械通气时的临床护理目的通过气道冲洗吸痰法与常规吸痰法的比较和临床护理实践。说明应用气道冲洗吸痰法,可以控制哮喘的诱发因素,缩短哮喘持续状态的发作时间。达到对哮喘持续状态病人机械通气时的临床护理目的  相似文献   

3.
吸痰在气管插管中应用广泛,在一些长期卧床不能自主咳痰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效的吸痰显得格外重要。临床常用的成人吸痰管约40cm长,有时不能深入到气管甚至支气管吸痰。我们在临床中采用自制吸痰管,增加了吸痰管的长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一些心得,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4.
喉镜在吸痰和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急诊科(411100)李丽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吸痰术和口腔护理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昏迷病人的吸痰和口腔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应用常规的吸痰术和口腔护理技术往往不能达到彻底清除痰液和口腔污垢...  相似文献   

5.
邓秀华 《护理研究》2005,19(8):1605-1605
临床护理工作中,给病人吸痰是常见的护理操作,特别是气管切开病人,要求护士严格掌握无菌操作。而在实际工作中.吸痰结束后,吸痰连接管在与吸痰管分离后,如何保持连接管相对无菌成为护理人员需思考的问题。经临床尝试,认为每次吸痰后将一次性针头套套在吸痰连接管的接头处,避免连接管长时间暴露,减少了外源性感染的机会。这种方法不但方便.而且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6.
用直接口咽部吸痰法护理腭裂全麻术后未清醒患者的体会徐英琪121001锦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我们从30例腭裂全麻修复术后的吸痰护理操作中体会到,对于术后未清醒患者采用直接口咽部吸痰法,效果较好。即把吸痰管直接插到口咽部将痰吸出的方法,其特点:一是减少吸痰管...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适时吸痰的护理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械通气是救治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而吸痰成为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护理任务。吸痰过于频繁可导致不必要的气管黏膜损伤,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加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左心衰;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通畅,通气量降低、窒息、甚至心律失常。现将吸痰时机的判断、吸痰方法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置人工气道吸痰在临床护理中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手段。本文以置人工气道患者为研究出发点,主要从吸痰时机的选择、吸痰方式及操作方法、吸痰的其他影响因素等阐述置人工气道患者的吸痰护理,介绍吸痰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旨在提高吸痰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陈丹 《当代护士》2014,(8):11-13
综述了机械通气患儿人工气道内吸痰的护理进展,包括吸痰时机的判断、气道湿化、吸痰管的选择、吸痰压力和时间、吸痰方式的选择、吸痰管插入深度以及操作方法和吸痰后的护理,认为正确的吸痰技术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技能,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经鼻气管插管吸痰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吸痰方法对经鼻气管插管气道护理的影响,提高经鼻气管插管气道护理质量。方法对120例经鼻气管插管病人根据吸痰方法随机分组为规范组58例和常规组62例,规范组要求:控制吸痰管插入深度,随吸痰管插入深度调节负压,适时吸痰,加强气道湿化,吸痰管金霉素眼膏润滑,加强口腔护理等;常规组按临床一般吸痰方法吸痰。比较观察两组病人痰液性状、痰量、痰痂、痰细菌培养、肺部感染等变化。结果常规吸痰组病人黄色粘稠痰者占69.35%,痰量〉80ml占70.97%,痰痂形成占61.29%.细菌培养阳性占64.52%.肺部感染占51.61%.而规范组病人分别为31.03%,25.86%,5.17%,20.69%,22.41%,P〈0.005。结论规范吸痰,可有效改善痰液性状、减少痰量及痰痂、减少肺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从吸痰对患者的影响、吸痰时机、吸痰管选择、吸引负压、吸痰方式、特殊患者吸痰、操作方法改进、并发症的护理等方面综述了机械通气患者的相关理论及进展,阐明了正确适时吸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人工气道内吸痰的临床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纯  魏瑛琪  苏莉 《护理研究》2006,20(7):1707-1710
从人工气道的湿化方法、湿化液选择、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吸痰时机和技巧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吸痰并发症的护理及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上呼吸道的加湿、加温、过滤功能,使下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建立人工气道后有效的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分泌物不能有效排出。因此,人工气道吸痰至关重要。近年来护理界在吸痰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吸痰时机、操作过程(包括吸痰管选择、负压选择、具体操作方法)、吸痰护理。现就护理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4.
李静  王荃  吴利群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1):1001-1001
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发现,长期需要吸痰的病人,由于吸痰管玻璃接头长期与吸痰管连接,容易造成污染,如果每次吸完痰拔除吸痰装置,又容易损坏吸引接头。为此,我科对80例长期吸痰患者采用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的方法进行吸痰,取得满意效果。1方法取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5.
吸痰作为重要的护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吸痰的过程中,病人常有不适反应,如面色青紫、表情痛苦、憋气、呼吸暂停以及抵抗表现等。如何减轻病人的不适反应提高吸痰质量。是护士应该解决的问胚。自2005年1月-2005年12月,进行了20例气管切开病人吸痰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总结10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改进吸痰方法的体会,即采用密闭式和持续小负压吸痰法相结合,认为使用改良的吸痰方法,可避免因吸痰操作不当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明显提高吸痰安全性、有效性和舒适性,从而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救治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近几年与痰相关护理技术的新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从吸痰、留取痰标本、观察判定标本的护理过程中总结了吸痰技巧、口咽通气管吸痰、留置气道内吸痰管等方法在减轻病患痛苦方面的突出优势,并主张强化护士培训以提高临床观察能力及判定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将纤维支气管镜(FB)吸痰方式结合浅部吸痰方式进行气道管理与传统吸痰管理方式进行对比,旨在探讨对ICU人工气道患者采取不同吸痰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入住ICU并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患者86例进行研究,按照吸痰护理方案不同分为2组,行FB吸痰与浅部吸痰相结合的吸痰护理管理患者为研究组,行常规吸痰护理管理患者为对照组,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第1 d、7 d动脉血气指标及呼吸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统计患者气道粘膜损伤、肺部感染情况的发生率。结果 建立人工气道第1 d两组患者P动脉血气指标及呼吸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人工气道第7 d研究组患者PaO2与SaO2以及PIP显著升高,PaCO2与Pplat、mPaw 、Raw显著降低,且变化范围均远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发生气道黏膜损伤与肺部感染发生率(16.27%、18.6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7.44%、46.51%)(均P<0.05)。结论 采用FB吸痰结合浅部吸痰护理方案对ICU人工气道患者进行干预可提升呼吸道管理质量,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气道黏膜损伤与肺部感染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影响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时舒适度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时的舒适度。方法通过对50例人工气道患者的调查分析,找出影响其吸痰时舒适度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对后续77例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后评价效果。结果经实践后发现提高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时舒适度的有效护理对策为:严格把握吸痰指征,吸痰压力执行三基吸痰标准,选用合适的吸痰管和合适的吸痰深度和时间,改良吸痰手法,操作熟练,吸痰过程中的有效沟通等。结论通过找出影响人工气道患者接受吸痰时舒适度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吸痰装置由中心吸引器或电动吸引器、吸痰护理盘2个分散独立体组成,存在许多弊端,护士抢救患者吸痰时,物品不能一次到位,工作效率低,费力费时,摆放混乱。为方便抢救患者,减少吸痰用物往返取放的时间,我科于2004年8月自行研制出一种多功能中心吸痰护理车,弥补了以上不足。经3年临床试用,效果满意,并在全院范围推广使用,深受广大护理人员欢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