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85年以来,对骶尾部外伤或不明原因引起的骶尾部疼痛,经保守治疗无效者,行尾骨切除术30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30例中男8例、女22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8岁;有明显骶尾部外伤史者28例,原因不明者2例。X片显示尾骨骨折者12例,尾骨脱位者13例,余5例X片无明显改变。骶尾部疼痛病史最长者20年,最短者1年,均行系统药物、理疗及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不见缓解。  相似文献   

2.
正骶尾部肿瘤是位于骶骨尾骨前、侧方的肿瘤,属于临床少见疾病。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单位18例骶尾部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18例骶尾部肿瘤病人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16~82岁,平均48.3岁。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骶尾部疼痛,无意中发现骶尾部肿块,大便变细。所有病人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骶尾部横切口行骶前肿瘤切除的方法,总结其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56例骶前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骶尾部横切口、离断骶尾关节进入骶前间隙,游离肿瘤两侧以及上下极,再游离并离断与盆腔脏器的紧密连接,切除肿瘤,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整切除肿瘤,术中出血平均110(30~200)ml,手术操作时间平均80(60~150)min,住院时间平均8(6~14)d,无盆腔脏器(直肠、膀胱、女性生殖器官等)损伤。术后恢复顺利,无切口感染,无明显骶前积液,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8年以上12例,5年以上18例,3年以上20例,1年以上6例,均未见复发。术后病理诊断:囊肿或上皮样囊肿21例,良性畸胎瘤19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4例,良性间质瘤3例,神经鞘瘤2例,副节瘤2例,淋巴管瘤2例,苗勒氏瘤1例,恶性畸胎瘤1例,恶性间质瘤1例。结论经骶尾部横切口切除骶前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和操作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骶尾部恶性畸胎瘤较少见,是胚胎未分化的上皮细胞组织,多见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常规治疗是手术切除肿瘤和尾骨,但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对3例儿童骶尾部恶性畸胎瘤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chemotherapy,TAIC)2次,结合静脉全身化疗+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骶尾部骨折脱位临床较常见。治疗大多以手法复位较多,临床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 ,2 ] ,但有一些病人因复位不佳,而留下一些后遗症,如顽固性疼痛等,需行尾骨切除术方可治愈。自2 0 0 0年1 0月~2 0 0 2年1 1月对6例骶尾部骨折后翻身、提肛运动时疼痛较剧烈,有直肠刺激症状的骶尾骨骨折脱位明显的患者,用CSLP钢板经后路内固定,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1例,女5例,年龄30~4 5岁。受伤原因均为汽车交通肇事。受伤至手术时间1~5d ,平均2 5d。1 2 手术方法 均采用后方手术入路,骨折部位直切口或横行…  相似文献   

6.
射频毁损骶5脊神经后根节治疗骶尾部疼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应用射频热凝骶 5神经后根节技术 (radiofrequencysacral5 ganglionotomy ,RFS5G)治疗骶尾部疼痛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7例骶尾部疼痛病人 ,男 2例 ,女 5例 ,年龄38~ 71岁 ,体重 4 6~ 6 5kg。前列腺癌术后会阴区痛 1例 ;直肠癌术后肛区痛 2例 ;子宫癌会阴溃烂痛 1例 ;卵巢癌盆腔转移单侧骶尾、下腹及腿痛 1例 ;乳腺癌盆腔转移单侧骶尾部及腿痛 1例和尾骨陈旧骨折痛 1例。疼痛时间最短 10天 ,最长 3年。其中 3例病人已施行结肠腹壁造瘘术。治疗方法1.试验性阻滞 :骶裂…  相似文献   

7.
骶尾部肿瘤因其侵袭位置深在、局部血供丰富,常发生不易控制的大出血和骶神经的损伤,因此该部位肿瘤一直是脊柱外科及普通外科的难题之一,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6~59岁。病程2个月~10年,骶13例,骶2以下6例(其中1例尾骨受侵)。骶1病例分别为脂肪瘤、滑膜肉瘤、骨巨细胞瘤,骶2病例为尤文肉瘤,其他5例为转移癌2例和脊索瘤3例。临床表现:骶尾部及臀部持续性隐痛,双下肢受累3例,单下肢受累6例,二便困难5例,直肠受压5例。所有病例行X线、CT和MRI检查,骶尾椎受累7…  相似文献   

8.
王迪  罗杰  李家东  裴明明  张威 《中国骨伤》2016,29(9):831-835
目的 :观察骶尾手法治疗尾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7月,共纳入184例骶尾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男26例,女65例,平均年龄(39.63±11.62)岁;对照组男31例,女62例,平均年龄(41.47±11.56)岁。治疗组采用骶尾手法治疗,每周治疗3次,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每日2次,2周为1个疗程。在病例筛选入组的当天及之后第2、7、14天和治疗后3个月的5个时间点进行临床观察。通过比较两组的VAS疼痛分值、骶尾痛评分表分值和压痛程度等评价骶尾手法的疗效。结果:骶尾痛VAS分值的组内比较,两组均从第2天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各时点VAS差值的组间比较,治疗组大于对照组,从第2天开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各时点骶尾痛评分表总分差值的组间比较,治疗组大于对照组,从第2天开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各时点压痛程度的组间比较,从第2天开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骶尾手法能够明显改善骶尾部疼痛症状,治疗骶尾痛的疗效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且作用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王权  何亮  王大广 《腹部外科》2009,22(4):215-216
目的探讨骶尾部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间诊治的34例成人骶尾部肿瘤资料,分析其诊断方法、手术方式、术后病理特点。结果全部病例获手术切除;术后5~8d出院,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无死亡病例;28例获随访1~3年,无肿瘤复发。结论骶尾部肿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经骶尾部人路多可满足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成人骶前畸胎瘤临床报道较少,对其手术治疗的经验亦不成熟。我院1990~2004年共收治32例,其中采用经骶尾部切除术治疗共24例(占75%)。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例,女性21例,男∶女=1∶7。年龄16~76岁,平均(34·8±10·4)岁。良性畸胎瘤16例(男性1例,女性15例),占66·7%,平均年龄(31·2±9·5)岁;恶性畸胎瘤8例(男性2例,女性6例),占33·3%,平均年龄(37·6±10·5)岁。1.2临床表现本组中4例无临床症状,查体时发现骶尾部包块,其余病例病程1个月至51年。2例病人被疑诊为卵巢肿瘤入院;2例幼年时发现骶尾部有鸽卵大结节;12例有下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骶尾部入路手术结合VSD引流术治疗骶尾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骶尾部感染性疾病患者28例,其中骶尾部囊肿合并感染12例,骶尾部藏毛窦感染16例,感染病灶最大直径约4.5~14.2 cm,平均(7.4±2.2)cm。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4例,行Kraske术并VSD引流术;对照组14例,行Kraske术并常规负压引流。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出院。组间比较,实验组负压引流时间短,术后3 d和7 d的疼痛评分低(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满意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后随访两组均未出现感染灶复发、伤口未愈及异常神经体征。结论改良Kraske术并VSD引流治疗骶尾部感染性疾病,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愈合,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2.
骶前发育性囊肿22例诊治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骶前发育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2例骶前发育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骶前发育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4例,确诊时年龄18~72岁,中位年龄29.5岁.根据术中测量,囊肿直径(8.3±2.7)cm.包括表皮样囊肿6例,皮样囊肿4例,畸胎瘤12例(2例伴恶变).手术方式为经骶尾部入路18例,经腹手术3例,经腹-骶尾部联合入路手术1例.各术式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分别为:改良Kraske术(142±43)min/(192±149)ml,Mason术(102±27)min/(54±37)ml,经腹手术(147±25)min/(117±76)ml,1例联合入路手术为360 min/1000 ml.并发症为:骶尾部入路组术中骶前静脉丛出血1例(6.3%),术后伤口感染1例(6.3%);联合入路组术后骶尾部伤口感染1例;经腹手术组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0个月(9~92个月).20例良性病例中复发2例,其中经骶尾部入路1例(复发率5.9%),经腹手术1例.结论 骶前发育性囊肿虽生长缓慢,但有一定恶变风险,延迟治疗可增加日后手术切除的难度,故一经发现,应以积极、彻底的手术切除为原则.经骶尾部入路直达肿瘤部位,创伤小,并发症少,必要时可与经腹手术联合应用,是治疗骶前发育性囊肿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经腹部及骶尾部联合切除小儿骶尾部畸胎瘤外科治疗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腹部及骶尾部联合切除的小儿Ⅲ型、Ⅳ型骶尾部畸胎瘤的外科治疗要点,以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经腹部及骶尾部联合切除的小儿骶尾部畸胎瘤12例。结果 本组中3例恶性术后复发,余9例无并发症。结论 术中减少出血,保护输尿管和直肠,避免骶丛神经损伤,完整切除肿瘤和尾骨,并尽量切除“卫星病灶”,是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巨大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特点,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8例巨大骶尾部藏毛窦,总结诊断、于术入路、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藏毛窦完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病理为异物性肉芽肿,随访时间11个月至10年,术后创1:3感染2例,复发1例。结果表明,术前应进行全面评估,蛛网膜下腔或连续硬膜外麻醉、骶尾部入路、低电量电刀剥离是切除巨大骶尾部藏毛窦的最佳方法,彻底手术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手法治疗外伤性尾骨痛8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杰  于栋  赵国东 《中国骨伤》2007,20(1):58-58
外伤性尾骨痛在临床上经常可见,常因臀部跌伤、撞击伤或被踢伤而致骶尾部骨折、脱位、骶尾韧带、软组织损伤及其他肿痛引起[1]。自1998-2005年,采用导师孙树椿教授骶尾部手法,治疗外伤性尾骨痛89例,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入选病例89例中男24例,女65例;年龄16~55岁,平均35.6岁;发病时间为4 h~3·5年,全部病例均有明确外伤史。受伤姿势为仰身跌倒臀部着地,或骑自行车颠簸、滑冰摔倒等,受伤特点均为尾部冲击损伤。1·2症状与体征受伤后2周内就诊者为急性外伤性尾骨痛,有较重尾骨痛症状,伴有典型的坐位疼痛,站坐姿势变换时疼痛加剧…  相似文献   

16.
成人骶尾部表皮样囊肿10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骶尾部囊肿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成人骶尾部表皮样囊肿,总结麻醉方法的选择、手术入路方式、止血方法和治疗效果.首选硬膜外麻醉、右侧卧位、骶尾部入路、低电量电刀逐步剥离,在手术最后阶段剥离囊肿与直肠粘连处.结果本组切除囊肿单发3例,分隔多发7例.病理报告均为表皮样囊肿,平均住院17.6(14~28)d.无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结论硬膜外麻醉、骶尾部入路、低电量电刀剥离是切除骶尾部囊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骶尾骨切除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根据近年来对 6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 ,并且癌组织侵犯骶尾骨 ,癌灶固定的病人 ,进行再手术并骶尾骨切除。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均为男性 ,年龄 32~ 6 1岁 ,平均 46岁 ,Miles手术 (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 ) 2例 ,Dixon手术 (直肠癌骶前切除吻合术 ) 4例 ,术后复发时间 10~ 36个月不等 ,平均 2 0个月。行Dixon手术 4例 ,肛指检查均发现吻合口复发癌 ,癌组织侵犯骶前固定。B型超声、胸片等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 ,所有病人一般情况良好。6例病人均行CT盆腔扫描 ,显示复发癌侵犯第 3~ 5骶骨 ,第 3~ 5骶骨骨质破坏 ,癌灶…  相似文献   

18.
曹猛  牛露伟  宋军  徐为 《腹部外科》2016,(4):289-292
目的探讨原发性骶前肿瘤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56例原发性骶前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35例,年龄23~68岁,平均36.9岁。病程10 d至7年。所有病人术前均经过直肠指检或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定位,其中经骶尾部入路25例,经腹入路24例,经腹经骶尾部联合入路7例。其中6例为腹腔镜下经腹切除。结果本组病人良性34例,恶性22例;肿瘤完整切除39例,部分切除10例,未切除7例。术后发生骶前脓肿2例,切口感染2例,直肠瘘1例。获得随访的病人中,肿瘤切除者,复发4例,死亡1例。肿瘤未切除者全部死亡。结论原发性骶前肿瘤缺乏特异性症状,直肠指检以及B超、CT、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对于其术前诊断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有重要作用。手术治疗是骶前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合理的手术入路选择以及对并发症的充分认识和准备是原发性骶前肿瘤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骶尾部畸胎瘤并非罕见,因其深在,手术切除比较困难,且容易损伤直肠。最近我们应用Localio(洛卡里沃)的经腹骶切除中段直肠癌的手术切口,成功地为1例骶尾部巨大畸胎瘤病人做了手术切除,报告如下。患者女,49岁。以低尾部畸胎瘤住院。局部检查所见:舰尾部可见3个孤文的突出体表的肿物。其一拉于尾骨失上方lOcm;立径5. >cm;其二距尾骨尖上方5cm,直径3.5cm;其三在尾针午侧,直径4.acm,肛诊:距肛缘3.Ocm的直肠后壁可)}Il}仄凸向肠腔之肿物,表面光滑,上极触不到,由外面按压散尾部肿物时,直肠内肺物有波动感。肿物穿刺抽出黄褐色混浊液体,镜检找ri-:1组织细抱和硫磺结品,未找到痛细胞。散骨X线片示饥尾部10 x 10cm肿物,孤尾骨因  相似文献   

20.
带血管筋膜蒂皮瓣在骶尾部褥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卧床的病人 ,由于护理不当常导致骶尾部褥疮 ,经反复换药仍难以治愈 ,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我院近年来应用带血管筋膜蒂皮瓣治疗骶尾部褥疮 14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6例。年龄 2 5~ 70岁 ,病程 2~ 30月 ,平均 9月。致病原因 :脑血管意外长期卧床 5例 ,脊椎骨折截瘫 6例 ,多发性骨折 2例 ,人字石膏外固定压迫软组织 1例。褥疮面积最小 4cm× 6 cm ,最大10 cm× 12 cm。二、手术方法及结果 本组应用腰骶筋膜皮瓣 9例 ,腰臀筋膜皮瓣 5例 ,治疗骶尾部褥疮。(一 )腰骶筋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