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比较了老年及青年精神障碍患者各42例应用氯丙哮、奋乃静后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情况,结果发现青年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可在应用中、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时就出现,与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在应用抗精神病药过程中不应常规合用抗胆碱能制剂来预防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抗精神病药所致急性肌张力障碍的预测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概述了有关抗精神病药致急性肌张力障碍预测因素的献资料。提示: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病情严重度、抗精神病药类型、药物剂量、血清铁浓度、催乳素与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有关抗精神病药致急性肌张力障碍预测因素的文献资料。提示: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病情严重度、抗精神病药类型、药物剂量、血清铁浓度、催乳素与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7年我院全部出院病历,选取其中抗精神病药者,对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和未发生者诸多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肌张力障碍发生率为22.8%。年龄小,男性,病情严重既往有锥体外反应史,应用高效价药物,剂量大,用经早期危险性大;合并抗胆碱能药物者发生率低。结论:精神科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时适当参考以上指标。对预防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生可有衬托  相似文献   

5.
作者随机抽取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各20名,前瞻性对照研究两组使用抗精神病药所致的急性肌张力障碍,发现两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同时对两组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的药量、严重程度及时间进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6.
作者随机抽取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各20名,前瞻性对照研究两组使用抗精神病药所致的急性肌张力障碍,发现两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同时对两组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的药量,严重程度及时间进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7.
药物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碍是用抗精神病药和其它药物治疗时引起的一种副反应,本介绍它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学,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情况,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8.
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庞天鉴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TadiveDystonia,TDtn)以斜颈表现为多,现报告二例以躯干表现为主者。例一系男性,23岁,诊断精神分裂症,曾用氯丙嗪、泰尔登、氟哌啶醇和氟奋乃静癸酸酯等治疗。约4年...  相似文献   

9.
氯丙嗪作为一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其锥体外系副反应颇为多见,其中急性肌张力障碍较常见,国内外献常有报道。而停用氯丙嗪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比较少见,笔遇到2例。  相似文献   

10.
药物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碍是用抗精神病药和其它药物治疗时引起的一种副反应 ,本文介绍它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学、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情况 ,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11.
比萨综合征(Pisa syndrome)是药物,特别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不良反应,目前认为是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亚型。表现为肌张力障碍,躯干向身体一侧强直性弯曲,伴轻度后旋,缺乏其他伴随的肌张力障碍症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多巴胺和胆碱能功能失调、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等。比萨综合征须与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特发性比萨综合征、继发性比萨综合征、转换症状进行鉴别诊断。有关比萨综合征的治疗,停用抗精神病药物、减少剂量或换药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抗胆碱能药物、丁苯那嗪、氯氮平、A型肉毒毒素等药物治疗及脑深部电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肌张力障碍是锥外系统较严重的症状,是应用抗精神病药的常见付反应。据报道长效药所产生肌张力障碍较多且更突出,但以五氟利多为主的安适剂所致以斜颈形式为表现的持久性的运动异常却少有报道。现报道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五氟利多引致的特殊的持久性痉挛性斜颈。  相似文献   

13.
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肌张力障碍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肌张力障碍最早由Keegan于1973年报道。现报告4例经治疗缓解的病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5例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临床及追踪观察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类型、治疗及预后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5例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及追踪观察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类型、治疗及预后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迟发性肌张力障碍7例报告大庆市第三医院(163712)王文仲,马连华迟发性肌张力障碍(tardivedystonia)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一组慢性持久的肌张力障碍,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肌群自主运动困难或因自主运动困难所致姿势变样。本症临床并非罕见,国内尚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神经阻滞剂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查阅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1997年全部出院病历,选取其中应用神经阻滞剂者,对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和未发生者诸多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肌张力归生率为22.8%,年龄小,男性,病情严重,既住有锥体外系副反应史,应用高效价药物,剂量大者发生率高;用药早期危险性大,合并抗胆碱能药物者发生率低。结论 精神科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时适当参考以上指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肌张力障碍(acutedystonia,以下简称AD)是神经阻滞剂治疗中最常见的急性运动异常。AD的易罹因素有男性,年龄<30岁,使用高剂量或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物等[1]。Nasralah等[2](1988)报道了躁狂患者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和震颤麻痹征是敏感病人服任何一种抗精神病药后发生的锥体外系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住往在疗程早期就发生,且在减量或加对抗药物后减轻。服用抗精神病药最近发现一种完全不同的综合征——迟发性运动异常(Tardivedyskinesia)。关于这个综合征的特点、病因、预防和治疗目前尚不清楚。不过,具有这个症状的病人还不少见,有时病情持续一两年或更长时期并无改善。本文目的在于温习有关迟发性运动异常的新近知识并与其它抗精神病药并发的神经病理综合征作比较,希望有助于临床实践中对此综合征的诊断和处理。先述药物所致其他锥外系统障碍。  相似文献   

20.
神经松弛剂具有抗精神病作用,可产生锥外系副作用,包括治疗早期出现的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帕金森氏综合征,这些症状经减药和使用抗胆碱药而缓解;迟发性运动障碍(TD)出现于治疗后期,特征性表现是口—面—咀嚼运动障碍,抗胆碱药不能使这种障碍消失反而会加重。减药时也往往加重,可能是一种不可逆的障碍。撤药性运动障碍是在服神经松弛剂治疗一段时间后突然停药时出现,临床表现常与TD相同,但几天或数周内可自行缓解,应用抗胆碱药效果不大。撤药性的运动障碍可以是TD发展的早期阶段,但仍是可逆的。异成塞平(Amoxapine)属三环二苯氧氮(艹卓)类,是神经松弛剂克塞平的去甲基代谢物,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