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综合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具有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较长期效果 ,并可在自然条件下提高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方法 ]采用 16种人格因素量表多角度地分析当代医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 ,在此基础上 ,连续 2年先后在全年级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干预活动 .[结果 ]医学生的人格可塑性很强 ,通过多种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 ,完全能改善医学生的某些人格因素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结论 ]心理健康干预活动对于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487名昆明医学院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低于全国常模;男生女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为接近;不同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体质健康测试优秀与良好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及格的学生.结论 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的进行心理卫生指导,也要充分发挥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燕莉  李震 《卫生职业教育》2008,21(21):109-110
目的 了解民族地区中专学校不同民族、性别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及12项心理健康量表对344名民族地区中专医学生进行测定,将结果 与国内常模(青年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民族地区中专医学生SCL-90量表9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藏族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押都、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略高于汉族学生,而汉族学生焦虑、恐怖因子得分略高于藏族学生;男生抑郁、焦虑、恐怖3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结论 民族地区中专学校应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加强文化及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实施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心理干预对于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后,分析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应用心理干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加强心理干预的建议,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医学生社交焦虑的状况,为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和社交焦虑量表(IAS)对16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评。结果:医学生社交焦虑的发生率为24.O%,男生发生率为18.9%,女生发生率为26.9%;性别、家庭住址、家庭氛围等是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结论:应根据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及预防性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生源类型高职医学生心理弹性和学习投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某医学类高职院校1 54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学习投入问卷、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性别、生源地、高中性质、专业对高职医学生心理弹性及学习投入的影响显著。结论 高职医学生心理弹性及学习投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同生源类型高职医学生心理弹性均处于较高水平,学习投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应关注学生生源类型,加强提前招生生源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疆某高等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新疆某高等医学院校在校329名少数民族医学生,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结果少数民族男、女生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和其他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医学生 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维吾尔医学专业学生 SCL-90各因子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结论高等医学院校应根据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心理疾患,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医学生自我效能感现状,为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3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评工具为学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结果医学生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2.58±0.46)分;性别、年龄、小学学校、初中及高中学校级别、幸福感与其总体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相关性(P〈0.01),初中学校、高中学校、专业、家庭收入与总体自我效能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我校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应根据医学生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医学生学习成绩、临床技能,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挖掘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探讨对策。方法通过制订问卷与现场集中调查,分析某高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目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在男女性别间有所差异,但主要可以归结为就业压力、缺乏自信、挫折感、贫困与感情挫折。结论高校应注重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医学生也应着力塑造自身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备受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在医学生中普遍存在,但在不同专业中发生率有所不同。自我能力否定倾向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抑郁、焦虑、心理困扰以及自杀倾向相关,亦与医学生职业倦怠、职业发展减少等密切相关。重视医学生中自我能力否定倾向的普遍性及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对提高医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促进医学生职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