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普恩复(蚓激酶)胶囊联合参麦注射液佐治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34例(治疗组)联用普恩复胶囊和参脉注射液治疗,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32例(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4周前后比较,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治疗组显效率55.9%,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显效率31.3%,总有效率71.9%;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恩复胶囊和参麦注射液联用能降低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粘度,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心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参麦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张金良1贾连旺2慢性肺心病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其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近二年来,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静滴,观察该药对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并探讨对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血液流变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将74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及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00 mL/天,疗程10天.比较两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组在PaO2、PaCO2、全血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效改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血液粘度,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探讨两者在肺心病发病机理,病情发展及诊治过程中的价值,我们对38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38例均为我院内二科1995年12月至1996年12月住院患者,男26例,女12例,年龄36-75岁,平均60岁,病史3至20年,平均8年,符合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方案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入院时均有慢支、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的的典型表现,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参麦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金良  贾连旺 《现代康复》1998,2(3):196-197
慢性肺心病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其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近二年来,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静滴,观察该药对改善患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并探讨对提高肺心病临床疗效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平  尤建立 《临床荟萃》1995,10(8):359-360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常伴有血液流变学参数异常,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我科于1992年1月~1994年1月对24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辅以血液光量子治疗,对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动脉血气分析参数和缓解临床症状,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朱金山 《临床医学》2012,32(10):49-51
目的观察丹参川穹嗪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丹参川穹嗪注射液10 ml,静脉点滴,1次/d,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和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将64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参麦注射液50mL,每天一次,连用14d。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测血液流变学和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差别显著(P〈0.05),血气分析中氧分压提高,二氧化碳分压降低(P值均〈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有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聚集能力和降低血粘度作用,还可提高氧分压和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定期应用可提高老年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万群  张泉  郑黔雯 《新医学》2009,40(10):671-67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佐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6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参麦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予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14d。结果:参麦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93%比78%,P〈0.01),60例中仅有2例发生口干。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老年肺心病血液流变学与血气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血液流变学与血气分析变化关系以及复方丹参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老年肺心病患者100例和健康老人30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和血气分析并对照,并观察50例肺心病应用复方丹参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均处于高粘滞状态;低氧血症与红细胞电泳率呈正相关,与全血粘度和血球压积呈负相关,酸中毒时pH与全血粘度呈负相关,PaCO2与全血粘度呈正相关。结论 缺氧、酸中毒促使并加重肺心病的高粘血症;复方丹参对肺心病有改善部分血液流变学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加黄芪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95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休息、低盐饮食、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2组患者于治疗后2周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均<0.01),且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16%和72.7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χ2=10.86,P<0.01)。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心衰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川芎嗪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选择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及治疗组(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川芎嗪)各50例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于治疗后2周测定血液流变学变化并作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临床表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周后血液流变学参数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川芎嗪治疗安全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2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衰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按内科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ILIB及黄芪注射液静滴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PaO2 、PaCO2 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 (P <0 0 5或 0 0 1)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 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伴呼衰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ILIB及黄芪注射液治疗具有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降低血液粘稠度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病红细胞变形性与血气分析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翟辉  陈光瑾  郭美南  杜文彬  郭仓 《临床荟萃》1999,14(15):676-677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红细胞变色形性变化及其与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激光衍射法测定COPD和肺心病 生发作期的红细胞变形性,同时测定血液流变学和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0年8月-2003年8月,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下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3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属祖国医学“肺胀”、“支饮”、“心水”等范畴,因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所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呼吸衰竭(呼衰)常伴有腹胀、纳呆和便秘等胃肠道功能异常,我们应用通下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64例患者均符合1981年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50~76岁,平均58.0岁;病程5~20年,…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书钧  张华茹 《临床医学》1992,12(4):190-191
为了解慢性肺心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我们于1991年3月~1991年6月对在本科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2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全部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19例,女3例,年龄36~75岁,平均62.8  相似文献   

18.
脉络宁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三宝 《临床医学》2000,20(7):41-42
1997年10月至1999年12月,我们共收治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脉络宁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94例病人均为急性发作期患者,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治疗组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50~82岁,平均66.4岁,肺心病吏7~16年。对照组46例,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51~79岁,平  相似文献   

19.
急性发作期肺心病血液粘滞度与低氧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对32例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粘滞度及血氧分压的观察,证实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除外血沉)普遍提高,发现其血液粘滞度与氧分压关系密切,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三项指标值越高,PaO_2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加黄芪注射液治疗肺泊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并心力衰竭疗效。方法95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体息,低盐饮食,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通畅,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的黄芪注射液。2组患者于治疗后2周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且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