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8例.用脑循环动力检测仪检测伤后0,1,3,7,14,21 d的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治疗组4~8 h将肛温降至33℃左右,维持3~5 d.分析比较2组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和预后不良(GOS<3分)率.同期选择24例正常人检测其脑循环动力学参数,作为正常组.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伤后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可划分为4个期,而治疗组仅表现出3个期.对照组和治疗组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出现脑血管痉挛变化分别为8例(44.4%)和2例(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得出脑循环动力学参数诊断外伤性脑血管痉挛的参考值.(2)随防3个月时,对照组预后不良率为61.1%(11/18),治疗组为33.3%(6/1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防3年后,对照组预后不良率为55.6%(10/18),治疗组为22.2%(4/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通过稳定重型颅脑损伤后脑循环功能,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从而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陈祥华 《临床医学》2000,20(9):29-30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积水是近期常见的三大并发症,也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近10多年来,我们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57例,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和常规组作治疗对照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段冠民 《临床医学》1996,16(5):27-2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急聚,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尤其流入蛛网膜下腔的血液直接刺激或血细胞破坏释放大量促血管痉挛物质,如5—HT、K~+、TXA_2,可引起脑血管痉挛,合并脑梗塞,加剧脑水肿,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较好地防治SAH并发的脑血管痉挛,成为抢救SAH成功的关键。自1990年5  相似文献   

4.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血管疡挛(CVS)是继发于脑外伤后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常最终致残或死亡。但CVS还末受到临床医牛和研究者的重视。脑血流循环障碍是导致继发性颅脑损伤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因此针对硕脑损伤后脑血流循环状态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我们重点从腩循环动力学临测角度进行了探讨。有以下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尼莫地平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能特异性地阻断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减少细胞外钙离子流向细胞内,在治疗脑缺血性疾病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作者收集近两年来本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44例,应用尼莫地平静脉推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血管痉挛一直被认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严重的并发症,鉴于钙离子超载在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中的重要地位,许多学者致力于钙离子阻滞剂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研究。其中,尼莫地平的疗效确切,被作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推荐药物。现就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而脑血管痉挛(CVS)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常引起严重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塞,成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我院自1998~2002年利用尼莫地平治疗4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法舒地尔、尼莫地平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接收的58例脑动脉瘤栓塞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为参考进行分组,即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行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行尼莫地平+法舒地尔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意识状态(GCS)评分、日常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NFI)评分以及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观察指标基本一致,即对应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成立(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FI评分低于对照组,MCA高于对照组,即组间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法舒地尔、尼莫地平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神经功能,对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而脑血管痉挛(CVS)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常引起严重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塞,成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我院自1998~2002年利用尼莫地平治疗4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最易并发脑血管痉挛(CVS),是患者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尼莫地平(Nimodipine,NMD)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是选择性扩张脑血管作用最强的钙拮抗剂,具有很强的减轻CVS、扩张脑血管及增加脑血流的作用,临床上应用NMD在预防和治疗SAH引起的迟发性血管痉挛具有显著疗效。现就NMD治疗SAH并发CVS的作用机制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康复训练与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宏  范建中  齐志强 《中国康复》2002,17(4):207-208,210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6 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尼莫地平组 38例和对照组 30例 ,2组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液粘度增高 ,血清SOD活力降低且MDA含量增高 (P <0 .0 5 )。治疗后尼莫地平组全血粘度高低切变值和血浆粘度明显改善 (P <0 .0 5 ) ,血清SOD活力增高 (P <0 .0 5 ) ,MDA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 ,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减轻自由基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王华彬 《临床医学》2020,40(1):102-104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宝丰县中医院进行治疗的TSAH后脑血管痉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甘露醇、地塞米松及氨甲苯酸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脑动脉血流速度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处的血流速度均降低,治疗总有效率(94.29%,33/35)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SAH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中应用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SAH患者62例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给予SAH常规治疗;尼莫地平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针剂静脉泵入,20 mg/d,共14 d,之后予尼莫地平片口服,20 mg/次,tid;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压、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尼莫地平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尼莫地平组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明显降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并发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氢溴酸山莨菪碱(654-2)是抗胆碱能药物,并有钙离子通道拮抗作用,大剂量应用可活跃血液微循环。我们选择1993年6月至1996年7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进行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检查,测定大脑中动脉速度(VMCA)与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速度(VICA),当VMCA/VICA〉3时,诊断有脑血管痉挛,共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654-2治疗组各40例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大剂量654-2有  相似文献   

15.
田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6):2244-2245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与硫酸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1例SA H后CVS患者分成尼莫地平组(31例)和硫酸镁组(30例),尼莫地平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硫酸镁组患者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采用彩色头颅多普勒检测患者脑血管内血流速度,比较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CA )、大脑中动脉(MCA )以及大脑后动脉(PCA )收缩峰流速(Vp)。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血压下降、梗阻性脑积水、再出血、胃肠道出血等)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硫酸镁组患者左ACA、右ACA、左 MCA以及右 MCA 的 Vp值分别为(81.2±9.1)、(80.8±12.2)、(122.6±20.7)、(118.4±21.6)cm/s,均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的(70.6±10.2)、(68.6±10.7)、(100.5±16.6)、(101.5±12.7)cm/s ( P<0.05);尼莫地平组患者的脑膜刺激征缓解率为77.4%,明显优于硫酸镁组的50.0%( P<0.05);酸镁组患者血压下降发生率显明显低于尼莫地平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SAH引起的CVS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其疗效优于硫酸镁,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脑外伤患者脑血管痉挛(CVS)对护理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5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动态TCD检查,并结合患者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量(t-SAH)量的多少对其结果进行统计评价。结果TCD检查结果与GCS评分、t-SAH量的多少相关,并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发展相一致,常在伤后1~3 d开始出现,3~7 d达高峰,2周后渐减轻。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CA)180 cm/s或VMCA45 cm/s者预后差。患者症状、体征改变与CVS变化相一致。结论TCD检查是外伤后CVS动态监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指导临床护理观察。  相似文献   

17.
18.
山莨菪碱治疗脑血管痉挛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炜炜  苏兰 《华西医学》1998,13(1):116-117
山莨菪碱治疗脑血管痉挛24例朱炜炜苏兰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山莨菪碱(6542)属莨菪类药物中的一种,属于阿托品类生物碱。我国学者发现这类药物有多种药物作用,应用已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多学科。本文就山莨菪碱治疗脑血管痉挛状况加以报导。1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醒脑静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时患者急性期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从而降低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醒脑静针剂治疗,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患者入院第2、4、7、14、21天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统计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结果 入院第2、4、7、14、21天两组患者脑血流速度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4天差异最为显著.结论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可以降低重度颅脑损伤后颅内血流速度,防治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法舒地尔联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SAH后脑血管痉挛患者92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药组给与尼莫地平治疗,联合组给与尼莫地平联用法舒地尔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 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6.96%,高于单药组的69.56%(P<0.05);2组治疗后GCS评分明显升高,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明显降低(均P<0.05),且联合组改善幅度大于单药组(均P<0.05);治疗后1个月联合组的GOS评分为(4.95±0.73)分,明显高于单药组的(4.02±0.43)分(均P<0.05);2组治疗后的血清NF-κB和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用尼莫地平对SAH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