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1月~2000年2月我院应用股四头肌成形术和膝关节康复器治疗膝关节僵硬病人49例,术后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和行主动的肌肉舒缩运动等康复措施,使松解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49例中,男43例,女6例;年龄18~68岁;股骨髁间骨折术后16例,髌骨骨折术后9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6例,股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18例。僵直时间5~3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前膝关节活动范围:屈膝0~30°14例,30~60°29例,60~90°10例,平均屈膝48°;伸膝0~5°29例,5~10°13例,10~20°7例。方法:(1)早期康复:麻醉恢复后主动…  相似文献   

2.
全膝表面置换术术后运用CPM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是结构复杂的关节 ,对运动功能要求较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后要求达到负重、伸屈、外展及旋转稳定性好[1] 。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4月我院采用由捷迈 (Zimmer)公司提供的人工膝关节进行全膝表面置换术 (TKA) 10例 ,术后应用CPM康复治疗 ,临床疗效满意 ,现将手术、护理及康复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0例病人 ,其中男 6例 ,女4例 ,年龄 4 5~ 6 9岁 ,平均年龄 5 6 .9岁。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7例 ,股骨髁粉碎性骨折合并骨关节炎 3例 ,所有患者屈膝 <90° ,其中 3例患者屈膝<70° ,1例屈膝仅 30°…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创伤后屈膝功能障碍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8—49岁,平均32岁;术前全膝关节置换术评分(hospital of special of surgery,HSS)为74分;左侧9例,右侧12例。病因:股骨干及股骨髁上骨折17例,胫骨平台骨折3例,髌骨骨折1例。病程为8—46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活动度10°—55°,平均31°;术前伸膝0—5°,平均0.7°;术前屈膝10°—55°,平均31.7°。1.2治疗方法1.2.1术前康复教育:心理康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肢体功能的康复[1]。术前应向患者解释术后功能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患者真正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肌力训练减轻膝关节骨关节炎肌肉抑制的效果,探讨存在肌群抑制的情况下选择性同等肌力训练可否产生不同的效果。方法1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26膝)进行3~6周每周3次的肌力训练,伸膝肌和屈膝肌训练程度同等。前后测定60°/s、120°/s和180°/s等速运动的峰力矩、单次最佳做功和力矩加速能。结果屈膝肌参数包括60°/s的单次最佳做功、120°/s的峰力矩和力矩加速能及180°/s的峰力矩和力矩加速能,均较伸膝肌有显著增加。结论膝骨关节炎的伸膝肌和屈膝肌训练效果不同,屈膝肌力改善程度好于伸膝肌。  相似文献   

5.
对2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术中松解软组织保护,术后薰洗、按摩,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PM)机使用综合方法治疗。结果表明:屈膝>100°18例,屈膝80°~100°3例,屈膝50°~79°1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泵下CPM机早期活动,并积极配合功能训练,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屈伸肌训练效果的差异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屈、伸膝肌练习效果的差异性。方法 1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6个患膝)进行3~6周、每周3次的肌力练习,伸膝肌和屈膝肌练习的程度相同。练习前、后测定60°/s、120°/s和180°/s等速运动的峰力矩、单次最佳做功和力矩加速能。结果 屈膝肌参数(包括60°/s的单次最佳做功,120°/s的峰力矩、单次最佳做功和力矩加速能,180°/s的峰力矩和力矩加速能)均较伸膝肌参数有显著增加。结论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伸膝肌和屈膝肌的练习效果不同,屈膝肌力改善程度好于伸膝肌。伸膝肌在功能性活动中起的作用更大,必须更注重伸膝肌的练习。  相似文献   

7.
杨声波  陈国龄 《现代康复》1999,3(11):1368-1368
目的:伸直型膝关节僵硬康复。方法:术后2h开始持续被动运动器(CPM机)锻炼。结果:21例屈膝120。7例,屈膝0°~120°12例,屈膝70°~90°2例,患基本恢复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结论:早期采用CPM机手法被动屈膝关节及主动锻炼.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1997年 12月至 1998年 12月我院共收住产科患者 2 34 3例 ,中、重度妊高征 10 0例 ,其发生率占 4 2 7% ,2 1~ 36岁 ,孕周在 32 2 ~ 44 3 周 ,初产妇 74例 ,经产妇 2 6例 ,中度妊高征49例 ,重度妊高征 5 1例 ,(先兆子痫2 9例 ) ,其中同时产前合并贫血 6例 ,产前合并肝损 13例 ,产前合并早期心衰 2例 ,产前合并心衰 1例 ,产后出血 3例 ,产后尿潴留 1例 ,1例未分娩自动出院 ,2例未分娩前转上级医院 ,1例未分娩前治疗好转出院 ,平产 34例 ,产钳 6例 ,剖宫产 5 6例 ,羊水清5 9例 ,羊水Ⅰ°~Ⅲ°混浊 37例。新生儿评 8分以上 5 9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手术松解和术后膝关节伸屈主被动训练治疗膝关节粘连的随访效果。方法:对象为2002-12/2004-08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中心收治的24例膝关节粘连患者,均为经正规保守治疗,膝关节活动度小于90°。所有患者接受膝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前手法推拿松解,了解活动度增加的情况;术中屈曲膝关节对关节内、外间隙及髁间窝粘连进行松解;退出关节镜后轻柔手法松解。手法松解与镜下松解清理交替反复进行,直至膝关节屈曲达110°以上,伸直为0°。再次行关节镜下全面清理及软骨修整。术后行膝关节的主被动屈伸康复训练:①伸膝训练:术后第1~2天,首先行伸膝功能训练,膝关节达到或接近伸直位后,转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股四头肌内侧头的收缩每次维持10s,20次为1组,每天练习3~5组。②屈膝训练:术后第1天开始持续被动活动机功能训练,每天两三次,1.0~1.5h/次,其起始角度设置为术前活动度增加5°~10°,每天增加5°~10°,直至达到或接近术中最大活动度,10d左右。出院后继续每天进行膝关节伸屈主被动训练,连续半年以上。所有病例术后每月随诊1次,记录膝关节的伸屈度数(膝关节活动范围110°~125°为优,90°~109°为良,60°~89°为可,60°以下为差)、行走的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按实际完成处理,2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价:3个月平均活动度从54°(20°~90°)增加至103°(70°~125°),平均增加49°;优8例,良12例,可4例。半年增加至115°(75°~130°),平均增加61°(40°~100°);优10例,良11例,可3例。无一例患者发生再粘连,步态改善,跛行消失,关节无肿痛,能交替上下楼,有22例患者自觉关节不灵活,增加活动后可缓解。②术后并发症:10例患者出现关节腔积血,行关节穿刺治疗;有1例发生关节内感染,在关节镜下冲洗,控制感染后,3周后再次手法松解,膝关节屈曲达95°;无骨折、韧带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松解的方法治疗关节粘连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结合早期膝关节的伸屈主被动训练能有效的维持和巩固手术效果,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预防再次粘连。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及其周围部位的骨折,在其术后很容易造成关节周围粘连,从而引起功能障碍。本院在 1998年 3月~ 1998年 10月对 28例膝关节术后粘连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持续被动活动 (CPM)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 28例均住院病人,其中男 18例、女 10例。年龄 21~ 55岁,平均 31岁。病程 0.5~ 2年。病例:股骨髁上骨折术后 10例,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术后 1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 8例。入院时患膝活动度 0°~ 15° 10例, 0°~ 30° 12例, 10°~ 30° 6例。 1.2方法 (1)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松解…  相似文献   

11.
自1998年1月~2001年12月底采用美国捷迈(Zemmer)公司生产的人工膝关节进行全膝表面置换术(TKA)10例,术后应用持续被动运动(CPM)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0例病人,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46~68岁,平均57.6岁。均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例为外伤术后,所有患者屈膝<90°,其中3例患者屈膝<70°,1例屈膝仅30°。1.2方法(1)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取硬膜外麻醉,膝正中或内侧纵切口,切除全部骨膜,安装美国捷迈公司人工膝关节(Ⅰ/BⅡ后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使用同种异体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术术后实施康复训练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远期效果。方法:选择2000-01/2003-12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9例为观察对象,术前患膝后抽屉试验>10mm,关节镜下确诊为后交叉韧带撕裂,并需要重建。进行同体异体骨-髌腱-骨处理的同时进行关节镜下检查清理,并用同一康复方案进行术后训练。①术后14d,不能行走,采用理疗,被动移位;电刺激,膝关节训练伸直位;股四头肌训练(直腿提高);踝泵活动;髋关节内外旋至最大程度。②术后2~4周,带支具双拐负重行走,采用理疗;被动移动髌骨;下肢功能活动器活动0°~90°,开始训练膝关节伸直位;床上被动屈膝锻炼,本体感觉训练开始,脱鞋行走。③术后4~8周,带支具双拐负重行走,采用理疗;被动移动髌骨;下肢功能活动器活动0°~120°,膝关节伸直位训练。④术后8~12周,带支具单拐行走,采用理疗;被动移动髌骨,膝关节伸直位训练,被动屈膝>120°~140°锻炼。⑤术后12~24周,带支具完全负重行走,采用理疗;固定自行车训练;双膝夹救生圈游泳或游蝶泳,开始训练;双腿下蹲45°至单腿下蹲;上下台阶练习;登楼梯,进行患腿站立,逐渐至金鸡独立。⑥术后半年至1年,逐渐加强下肢力量,逐渐升级在户外平地跨自行车以提高肌力及活动度,当患膝达健膝80%的强度时,可在所有路段跨自行车,并开始跑上楼梯(走下楼梯)和健身房进行抗阻屈膝练习。提高协调性,训练本体感觉。主要观察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手术前后后抽屉试验及X射线照片比对。结果:9例获得平均18个月的随访。①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术前平均46.5分,终末随访平均89.8分;后抽屉试验术前9膝,术前(!)7例、(")2例,术后(+)3例、(-)6例。②术后膝关节屈膝均大于120°,均无伸膝受限。③术后一膝遗留膝关节运动后疼痛、可忍受。结论:经合理的术后康复方案训练后,关节镜下采用同种异体髌腱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患者,能有效地恢复膝关节功能,避免了自体取材的并发症及训练不当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伸直型膝关节僵硬股四头肌肌腱延长术的定量解剖学依据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成年尸体15具,于髌骨上缘以上5 cm处切断股四头肌肌腱,测量屈膝角度(θ')和股四头肌肌腱延长长度(X),并得出经验公式;利用21例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患者对经验公式进行临床验证.结果 所得经验公式为θ=13X+7.66-13/(X2-12X+39)-1.4/(2X-20.5)2.21例行股四头肌肌腱延长,延长范围1.1~4.3 cm(平均3.1 cm).随访半年至10年,屈膝功能改善50°~87° .临床随访结果 与经验公式预测值相符(t=1.342,P>0.05).结论 经验公式可为股四头肌肌腱延长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清理术后早期CPM应用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映雪  曹宝伟  王秀辉  张翼 《现代康复》1999,3(12):1481-1481
膝关节清理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ontinous Passive Mction.CPM)训练.训练两周,28例32膝无1例膝关节强直,14例膝关节届伸120°~130°,8例130°~140°,6例100°~120°.训练半年至一年,膝关节无疼痛,参加工作或日常活动19例,膝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屈伸基本正常9例。CPM训练对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疗教确切、可行。  相似文献   

15.
屈膝功能障碍是股骨、胫骨、髌骨骨折的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以往较多采用主动及被动活动改善功能障碍,但由于骨折后膝功能障碍的病因多为纤维粘连所至,单纯靠功能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功能较困难。试运用针刀疗法治疗本病患者28例,治疗后膝关节屈曲80°~120°,平均改善60°。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活体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功能解剖学的变化。方法:本组30例自愿者,共40侧膝关节,平均年龄23岁。应用三维MRI序列对每个膝关节行5种体位扫描,膝伸直位(屈膝0°)和屈膝位(30°、60°、90°、120°),经斜矢状和斜冠状面图像重建,测量PCL长度及仰角和偏离角的变化,并观察解剖形态学变化。结果:屈膝0°~90° PCL长度随屈膝度增加而增加,屈膝120°时,PCL长度变短。随屈膝度增加偏离角逐渐变小,当屈膝达120°时,偏离角又增大。PCL仰角于屈膝30°时最小,屈膝120°时最大。结论:应用MRI技术可行PCL功能解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月~2000年1月对32例全髋置换术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取效较好,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32例中男26例,女6例;年龄18~66岁,平均46.8岁;32例中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4例。1.2 方法(1)术后3~5d,即指导患者开始做卧位保健操。患肢在牵引架上作趾、踝和膝主动运动,要放松髋部肌肉。(2)术后第2周,增加髋与膝无重力负荷的主动屈伸运动,动作需轻柔。患者坐在床沿,双小腿床边下垂,进行膝与踝、足运动,时间逐步延长到10~15min。(3)保持正确良姿位即患肢外展30°中立位,定时更换体位。每日对全身关节进行…  相似文献   

18.
骨关节炎性肌力减弱训练效果可能有选择性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 观察肌力训练减轻膝关节骨关节炎肌肉抑制的效果,探讨存在肌群抑制的情况下选择性同等肌力训练可否产生不同的效果。方法 1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26膝)进行3—6周每周3次的肌力训练,伸膝肌和屈膝肌训练程度同等。前后测定60&;#176;/s、120&;#176;/s和180&;#176;/s等速运动的峰力矩、单次最佳做功和力矩加速能。结果 屈膝肌参数包括60&;#176;/s的单次最佳做功、120&;#176;/s的峰力矩和力矩加速能及180&;#176;/s的峰力矩和力矩加速能,均较伸膝肌有显著增加。结论 膝骨关节炎的伸膝肌和屈膝肌训练效果不同,屈膝肌力改善程度好于伸膝肌。  相似文献   

19.
我院从1990年至1999年12月共收治因分娩而引起产后阴道血肿10例。9例为第一胎,1例为第二胎,均为足月头位顺产。产妇平均年龄26岁。10例均为院外分娩,因产后发生阴道血肿而入院诊治。血肿发生于阴道右侧4例,左侧5例,会阴侧切部位1例。血肿直径小于5cm 1例,大于5cm9例,其中4例大于10cm,血肿腔内积血量最多的500ml 3例,积血200~400ml 3例,100~150ml 4例。  相似文献   

20.
对2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痢术中松解软组织保护,术后薰洗、按摩,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PM)机使用综合方法治疗。结果表明:屈膝&;gt;100&;#176;18例,屈膝80&;#176;~100&;#176;3例,屈膝50&;#176;~79&;#176;1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泵下CPM机早期活动,并积极配合功能训练,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