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诚  归来  李颖  刘平 《重庆医学》2008,37(2):154-154,156
目的 探讨腭裂上颌前份塌陷的有效矫治方法.方法 5例腭裂术后患者,前颌发育不足,4例植入下颌骨外板,1例植入颅骨外板.术后最长追踪2年.结果 5例患者术后面容改善,面中份塌陷得到不同程度矫正.结论 密质骨植入是腭裂上颌前份塌陷的有效矫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卓雷  汪春兰  赵宇 《安徽医学》2012,33(9):1260-1262
正腭裂不仅有软组织损伤畸形,更重要的是骨组织畸形。颌骨发育不良常导致面中部塌陷、下颌前突,严重者呈蝶形脸,咬合错乱,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面容,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明显。腭裂术后软组织形成的瘢痕牵拉也是上颌骨畸形的重要原因[1]。Macarthy等[2]将牵引成骨(distraction  相似文献   

3.
腭裂治疗的现代观念及新模式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腭裂治疗的原则是采用综合治疗来恢复腭部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但是随着对腭裂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腭裂患者还常伴有听力障碍。另外,腭裂修复术的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许多手术当时解剖结构恢复得好的病人,以后都出现了颌骨的发育受到抑制,这种情况特别是年龄较小的软硬腭都裂开,并且一次完成手术者尤为明显。由此给我们治疗腭裂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在治疗腭裂本身的同时,听力障碍也必须得到纠正,在恢复腭裂解剖形态的同时,要考虑手术本身也可能带来不良影响。我们根据临床提出的新问题,改变了以前治疗腭裂只注重腭…  相似文献   

4.
大龄单纯腭裂患者上颌骨矢状方向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龄未手术单纯腭裂患者上颌骨前后向(矢状方向)的生长发育。方法大龄(〉16岁)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25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分析矢状方向的线距和角度。以同龄单纯腭裂手术后患者和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ANOVA法对所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腭裂未手术组与正常组比较,存在明显的上颌后缩、上颌长度不足以及下颌前突,呈现安氏Ⅲ类倾向。该特征在腭裂术后患者中同样存在。结论单纯腭裂患者上颌骨呈现矢状方向的生长发育缺陷,可能与畸形本身的内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龄未手术单纯腭裂患者上颌骨前后向(矢状方向)的生长发育.方法大龄(>16岁)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25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分析矢状方向的线距和角度.以同龄单纯腭裂手术后患者和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ANOVA法对所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腭裂未手术组与正常组比较,存在明显的上颌后缩、上颌长度不足以及下颌前突,呈现安氏Ⅲ类倾向.该特征在腭裂术后患者中同样存在.结论单纯腭裂患者上颌骨呈现矢状方向的生长发育缺陷,可能与畸形本身的内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7.
正畸治疗对唇腭裂术后患者上颌牙弓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唇腭裂术后作正畸治疗的9例患儿,未作正畸治疗的10例患儿及正常He青少年10例进行牙He模型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正畸治疗组上颌牙弓的长度和宽度明显增长,基本接近正常He未治疗组上颌牙弓的生长受到极度抑制,与正常He组及正畸治疗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提示对唇腭裂术后患者后生长发育期进行正畸治疗能明显改善上颌牙弓形态。  相似文献   

8.
9.
Yan FG  Ping FY  Shan YD  Chen J  Xu X  Yan JL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8):1242-1245
目的 探讨腭裂腭板植骨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 于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腭板骨缺损先天性Ⅱ度腭裂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植骨组,植骨组腭板骨缺损利用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人工骨修复,所有患者年满16周岁时复诊,颌骨CT扫描三维表面重建快速成型制作三维头颅模型,在头颅模型上直观定点、测量,与牙颌模型测量相结合,分析腭板植骨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结果 三维头颅模型与牙颌模型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维头颅模型测量显示:植骨组与对照组在上颌骨长度发育上、高度发育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植骨组与对照组在上颌骨后部宽度发育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7.6 mm±4.3 mm比61.3 mm±4.1 mm、63.5 mm±3.9 mm比57.3 mill±3.1 mm、26.2 mm±1.8 mm比26.4mm±1.9 mm,均P<0.05),植骨组上颌骨后部宽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三维头颅模型上定点测量评价上颌骨生长发育直观、准确,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腭板植骨对上颌骨后部宽度的发育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腭裂序列治疗应考虑对腭板进行植骨修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rtificial bone implantation of hard cleft palat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xilla.Methods From January 1997 to December 1999,40 patients with hard cleft palat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and implantation group(n=20 each).The patients in the implantation group received an implantation of compound artiffcial bone of HA-Bone cement.All pailents had a follow-up since 16 years old.A tllree dimension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rapid prototype technique to analyze the maxilla in three dimension.At the same time,a dentognathic model was employed.Result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results between the three dimensional and dentognathic models.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xilla in length and height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implantation groups.There were marked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xilla in width between two groups(67.6 mm±4.3 mm vs 61.3 1131/1±4.1 mm.63.5 mln±3.9 mm vs 57.3 mm±3.1 mm,26.2 mm±1.8 mm vs 26.4 mm±1.9 mm,all P<0.05).The width of maxilla in the implantation group was markedly wid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xilla is both straightforward and accurate.Bone implantation of hard cleft palate is an obvious boos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xilla in width.It should be included into a comprehensive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hard cleft palate.  相似文献   

10.
上颌骨牵引成骨术对腭裂患者腭咽部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置式上颌骨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对腭裂患者腭咽部结构的影响.方法:唇腭裂术后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20.1岁,所有患者施行上颌高位台阶状LeFort Ⅰ型截骨术后,均采用内置式牵引器前徙上颌骨,术前、牵引完成时、牵引完成后6个月拍摄静止位定位头颅侧位片,定点测量6个腭咽部结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上颌骨DO,平均前徙距离为11.3 mm.牵引完成时及完成后6个月鼻棘点至咽后壁的距离、软腭鼻腔面最突点至咽后壁的距离、软腭长度及软硬腭交角与牵引前相比均有显著增加,而软腭厚度则明显减小,牵引距离与腭咽部结构变化程度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采用内置式DO技术前徙上颌骨治疗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会造成患者腭咽腔深度显著增加,可能会使腭咽闭合功能受损,但腭咽部软组织的代偿性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损害.  相似文献   

11.
12.
牛景荣  朱洪民 《海南医学》1999,10(2):103-104
目的:研究腭裂畸形及修复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揭示腭修复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头影测量及牙颌模型测量方法。通过对69便未经正畸治疗的成年男性腭裂患者上颌骨三个方向测量分析。结果:未手术腭裂患者具有正常人相近的上颌骨发育潜能。而腭修复术后患者上颌骨的发育明显受限,结论:手术创面大量瘢痕组织形成是限制上颌骨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腭裂术后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的手术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采用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配合正颌外科手术矫治腭裂术后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包括23例患者,17例患者实施上颌骨高位台阶状Le Fort Ⅰ型截骨术,其中11例采用内置式牵引器,6例应用外置式牵引器;另外6例患者行高位上颌前部截骨术,其中3例为内置式牵引器,3例为外置式牵引器。13例患者还配合施行了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和颏成形术。术后临床评价颌骨畸形的矫治效果,并分别于术前、牵引完成时、牵引完成12个月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测量A点水平移动量和∠SNA度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DO治疗过程,颌骨畸形矫正效果满意。DO完成时A点水平前徙量平均为7.9 mm,DO完成后12个月时为7.1 mm。∠SNA在术前平均为70.8°, DO完成时平均为81.6°,DO完成后12个月时平均为80.9°。结论:DO可成功矫正唇腭裂术后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长期随访虽有一定的复发,但治疗效果保持得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腭裂患者上颌骨发育不良的原因。方法:收集未行手术成年腭裂患者11例称A组,与其年龄、性别相同,无腭裂的轻度牙列拥挤患者11例称为对照组I(B组),两组进行临床检查、面相、头影测量比较。收集10例2-3岁时已行腭裂手术,现Ⅲ21│12Ⅲ/Ⅲ21│12Ⅲ(8-9a)反He患者称腭裂术后后He组(C组),与C组年龄、性别、反He情况相同,但无腭裂手术史的患者10例称对照组Ⅱ(D组),C、D组在8-9岁应用方丝弓正畸、追踪15岁以上,进行临床检查、面相、头影测量比较。结果:A组无反He、面部协调、咬He关系良好,上颌骨发育良好,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C组反He解除后,上颌骨发育明显较D组迟钝,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腭裂患者上颌骨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潜力,不存在先天性发育不良,外科手术是上颌骨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制成牵张器,利用NiTiSMA的超弹性产生的恒定的张力进行硬腭牵张成骨,达到治疗腭裂骨质缺损,封闭腭部裂隙的目的;研究牵张成骨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12只8周龄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两组动物均手术形成硬腭中部裂隙,建立腭裂的实验动物模型.实验组动物同时放置NiTiSMA牵张器.待硬腭裂隙闭合时及4、8周时分别处死每组两只动物,取标本,组织切片观察.所有动物手术前后及处死前取上、下颌印模,灌制石膏模型,对照分析各时期的咬(牙合)关系变化.[结果]对照组动物腭部裂隙较原裂隙稍增宽,实验组动物腭部裂隙于手术后10~14d闭合,组织学分析实验组腭上颌缝区可见明显的新骨形成,牵张成骨对(牙合)关系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牵张器可产生恒定的牵引力,刺激新骨的形成,是一种理想的牵张成骨用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6.
0 引  言腭裂为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 ,裂隙封闭手术是综合序列治疗中的重要程序 ,我科自 1977年 1月至2 0 0 1年 12月收治 2 5 2例 ,均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在手术治疗的 2 5 2例患者中 ,男 179例 ,女73例 ,年龄为 3~ 32 (平均 10 )岁 ,3~ 6岁 96例 ,6~ 12岁 89例 ,12岁以上 6 7例。1 2 分类 单侧完全性腭裂 (Ⅲ度 ) 99例 ,不完全性腭裂 (深Ⅱ度 ) 74例 ,软腭裂 (浅Ⅱ度及Ⅰ度 ) 2 6例 ,术后复裂 6例 ,双侧腭裂 4 5例 ,隐裂 2例。1 3 治疗方法  2 5 2例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封闭前腭裂及口鼻瘘,重建牙槽突的完整性及稳定的上颌骨骨性支架,利于牙齿的萌出、生长及错位牙的正畸治疗,我们在修复腭裂的同时行自体腭骨颗粒移植修复牙槽突裂。方法 在腭裂修复的同时,设计犁骨黏骨膜瓣与鼻腔黏膜封闭鼻侧面形成植骨床,钳取腭骨边缘骨质修整为颗粒骨,植入牙槽突裂之问,唇黏膜瓣及腭黏骨膜瓣封闭口腔前庭瘘及腭侧面,对位缝合。结果 36例腭裂修复术全部成功,植骨术35例成功,其中4例在植骨区有牙齿萌出。1例因局部感染,植骨外露而失败。结论 腭裂伴牙槽突裂,同期自体腭骨颗粒移植修复在技术和方法上是可行的。对植骨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唇腭裂术后作正畸治疗的9例患儿,未作正畸治疗的10例患儿及正常牙合青少年10例进行牙牙合模型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正畸治疗组上颌牙弓的长度和宽度明显增长(P<0.01),基本接近正常牙合;未治组上颌牙弓的生长受到极度抑制,与正常牙合组及正畸治疗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提示对唇腭裂术后患者于生长发育期进行正畸治疗能明显改善上颌牙弓形态  相似文献   

19.
家兔骨生长诱导修复腭裂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评价牛骨形成蛋白(bBMP)-白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复合材料修复腭裂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家兔腭骨缺损模型,将固化的bFGF复合材料植入骨缺损区,通过其骨诱导作用,诱导新骨生成,修复骨缺损。经X线、组织学观察和钙含量测定。结果 bBMP-白蛋白-bFGF有很强的骨诱导作用,可以诱导骨形成、实验组与对照组X线骨修复分数评估分别为12分,0分,组织学检查实验组骨修复完成,  相似文献   

20.
王洪涛 《广东医学》2000,21(2):91-92
先天性腭裂是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占新生活婴的1.27%,仅我国每年就有2万多名先天性腭裂患儿问世。由于腭部组织的严重缺损,极大地影响了腭裂患者的正常身心发育,导致腭裂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因此,在医学中需要治疗的先天性腭裂较多,而且要特别关注腭裂的语言恢复,这既是需要,也代表了一个国家在这方面的治疗水平。 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唇腭裂中心,几乎都在婴儿期对各型先天性腭裂施行手术,有的中心甚至在新生儿期施行腭裂手术,而且术中采用电外科技术,术后不用抗生素,重视术后止痛,并与其它专业协作进行序列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