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血高甘油三酯与纤溶系统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酶法 ,对 5 1例脑梗塞患者及 5 0例健康对照组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和甘油三酯 (TG)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血高TG、高PAI 1,与低t PA含量变化为脑梗塞患者异常变化特征 ,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高甘油三酯通过改变纤溶活性是诱发脑梗塞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生物学因素  相似文献   

2.
一些研究表明体液中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u 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u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receptor,u PAR )浓度与癌细胞自身分泌和释放的水平及其浸润转移有关 ,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 PA)则与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释放和血管新生有关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 1,PAI 1)则对t PA和u PA起调控作用 ,同时参与癌细胞的转移等过程[1 ,2 ] 。为探讨癌生长和癌扩散转移及血管新生与上述指标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uPA和PAI-1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炎症和纤维化疾病都以炎性细胞和介质的聚集为特征 ,并且细胞外基质及纤溶酶系统均有明显的改变。目前发现 ,纤溶酶原激活系统的改变是肺纤维化发展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研究表明各种肺纤维化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 (BAL)中纤溶酶原活性受到的损害往往是由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缺失 ,以及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物 1(PAI 1)表达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4.
uPA系统与神经胶质瘤局部侵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PA系统包括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ion receptor, uPAR)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它们参与了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的局部侵袭和转移,是目前肿瘤治疗重要的分子靶点。uPA能激活纤溶酶原降解细胞外基质与基底膜,uPAR则能显著提升uPA的激活纤溶酶原的功能,两者结合能够增强肿瘤的侵袭性与转移能力。PAI主要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的局部侵袭,但PAI又可通过抑制uPA-uPAR复合体的生物学活性来抑制肿瘤的局部侵袭。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很少转移到颅外,局部侵袭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发现uPA系统的表达水平与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本文综述了uPA系统对神经胶质瘤局部侵袭的影响及其在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消化系统肿瘤在我国的肿瘤发病率中占第1位.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uPAR)首次被描述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链的细胞表面高亲和性激活剂以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表明:uPA,uPAR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与消化系统肿瘤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对uPA,uPAR及PAI与胃癌、食管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侵袭与转移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对Ⅳ型狼疮性肾炎 (LN)患者血浆中 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浆中PAI 1含量。结果 :①LN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1) ;②LN患者经甲基强的松龙两次冲击治疗后与治疗前分别比较 (P <0 .0 1) ;③甲基强的松龙第二次冲击治疗后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通过干扰纤溶酶原激活物 (PA) 纤溶酶系统 ,使LN病人血浆中PAI 1含量明显降低 ,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皮素(Endothelin-1,ET-1)为体内最强的缩血管多肽。纤溶系统在急性脑梗死(ACI)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水平是纤溶活性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PA/PAI)系统是一个蛋白水解酶激活剂 /激活剂抑制剂系统 ,包括 6种成员 ,即尿激酶型PA(uPA)、组织型PA(tPA)、1型PA抑制剂 (PAI 1)、2型PA抑制剂 (PAI 2 )、3型抑制剂 (PAI 3)及uPA受体 (uPAR) ,其中uPA/uPAR系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成分。uPA/uPAR参与细胞因子和其他因子的激活、黏着键的裂解、细胞外基质的破坏、生物活性介质的失活、细胞内蛋白的水解以及信号的转换等重要活动。它与体内纤溶、生殖、皮肤上皮分化生长和再生过程及肿瘤细胞的转移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特异性抑制剂。对PAI-1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有助于了解PAI-1发挥抑制 作用的机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PAI-1蛋白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的进展,介绍了PAI-1分子中一些区域的作用以及影响PAI-1抑制活性的一些因子。  相似文献   

10.
测定胃肠道恶性肿瘤和肺癌组织中u—PA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测定微量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抗原的ELISA法,检测35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如胃、食道、结肠、直肠癌以及肺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邻近组织的u-PA含量,结果各种癌组织的u-PA明显增高(P<0.05~0.01)。同时测定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原,仅胃癌组织有明显增高(P<0.01),纤溶酶原激活物(PA)的活性增高见于胃、结肠和直肠癌组织(P<0.05~0.001)。提示这些恶性肿瘤细胞产生或分泌PA抗原特别是u-PA增多,使局部纤溶活性增强,是促进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同为纤溶酶原激活系统的主要成员,是一种协调多种信号转导途径的多功能分子,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是其可溶形式。除凝血-纤溶以外,uPAR参与了肿瘤侵袭及炎症等多种疾病过程,而suPAR可能是一种良好的炎性标志物。本文就uPAR及suPAR在炎症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醒脑静能有效抑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炎症递质及促纤溶作用,但是影响纤溶系统活性的作用机制未完全明确。目的:观察醒脑静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5 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10 μg/L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其基因表达,醒脑静组加入不同浓度(5,10,20 mL/L)的醒脑静干预,阳性对照组添加氟伐他汀(1 μmol/L),并设立单纯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的空白对照组。培育24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分泌和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 (P < 0.05),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分泌和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5)。不同浓度醒脑静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分泌和mRNA表达均较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组显著降低(P < 0.05),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分泌和mRNA表达均较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组显著升高(P < 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果证实,醒脑静作用可逆转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所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纤溶活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3.
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PAI-1活性及其m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致血管病变的机制。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细胞上清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细胞原位杂交及辉度扫描检测PAI-1 mRNA水平。结果表明H 驻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后,PAI-1活性随Hcy浓度增加和Hcy作用时间延长而呈递增趋势,PAI-1 mRNA灰度面积积分值随Hy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提示Hcy抑制内皮细胞纤溶能力是Hcy致血栓形成和血管病变的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14.
肝素对大鼠Thy-1肾炎u-PA/PAI-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u-PA/PAI-1)在大鼠Thy-1肾炎病变进展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肝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抗Thy-1单抗成功制备大鼠Thy-1肾炎模型,并用肝素对其进行治疗,分别于1、3、7、14、21、28d处死动物并分别取其肾皮质。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皮质u-PA/PAI-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以观察肝素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RT-PCR法显示肾炎模型组(G组)于3-28d的肾皮质u-PA mRNA和3-21d的肾皮质PAI-1 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肝素治疗组(H组)仅21d时肾皮质u-PA mRNA的表达高于G组(P<0.05),而PAI-1 mRNA的表达于3-28d时均低于G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28d时,G组u-PA和PAI-1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这与RT-PCR检测结果相似;H组肾皮质u-PA蛋白表达量与G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而3-21d时PAI-1蛋白表达量均低于G组(P<0.05或P<0.01)。结论:大鼠Thy-1肾炎肾皮质u-PA与PAI-1的表达均随肾小球病变的进展而增强,肝素治疗可能通过干扰或抑制u-PA和PAI-1的表达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低氧低糖损伤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表达变化,探讨脑缺血后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机制。材料和方法:制备体外内皮细胞低氧低糖损伤模型,利用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tPA、PAI-1表达变化。结果:低氧低糖损伤后,tPA、PAI-1表达均明显增强。结论:成功制备体外内皮细胞低氧低糖损伤模型。内皮细胞低氧低糖损伤可以诱导tPA、PAI-1表达增多,进一步说明脑缺血损伤后tPA、PAI-1表达增加并参与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6.
周宁 《医学信息》2001,14(7):434-434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是一种来源于血管内皮、启动内源性纤溶作用的关键酶 ;作为对血栓性动脉闭塞的反应 ,活性 t- PA急性的释放调解可在数分钟内出现。目的 该项研究旨在观察外科手术对猪冠脉血管床中t- PA释放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麻醉猪 (n=16 ) ,分别于胸骨切开术前、术后 1、 3、 5和 10 min检测冠状动 -静脉血流中 t- PA浓度差和血浆流量 (后者用逆向性热稀释法测定 )。结果 术前 ,冠状动 -静脉中 t- PA净流量 (释放或摄取 )无显著性差别 ,而手术却诱导 t- PA净释放量的快速上升 ;总 t- PA净释放量为 132 .6 ng·…  相似文献   

17.
黄腐酸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腐酸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 (DR)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对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早期给予 0 .5 %黄腐酸钠 3 0mg/kg皮下注射 ,1次 /日 ,共 6个月。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视网膜组织的形态改变 ,同时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PAI 1)活性及循环血中粒细胞表面抗原CD11a、CD11b。结果 :(1)黄腐酸钠治疗组视网膜组织光镜下及超微结构变化较病变组大鼠有明显改善 ,毛细血管基底膜的增厚明显减轻 (P <0 .0 1)。 (2 )治疗组t PA、PAI 1活性的改变较病变组得以纠正 (P <0 .0 1)而接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 (P <0 .0 5 )。基底膜厚度与血浆t PA活性呈显著负相关。 (3 )治疗组CD11a、CD11b的表达受到抑制 (P <0 .0 5 )。结论 :黄腐酸钠对DR的进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与维持血浆t PA、PAI 1平衡而改善纤溶活性 ,减少白细胞粘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登革2型病毒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纤溶系统相关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登革2型病毒(DV2)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表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应用胰酶消化分离HUVEC并进行传代培养,用生长良好的第2.3代细胞进行试验。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DV2感染后细胞活性变化;发色底物法测定感染DV2组和对照组培养液中tPA、PAI-1活性;RT-PCR检测细胞内tPA和PAI-1 mRNA水平。结果DV2感染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DV2组培养液中tPA活性在12~72h显著升高(P〈0.05);DV2诱导HUVEC表达tPA mRNA的水平显著上调,12h达到峰值,以后渐降,72h mRNA表达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DV2感染组培养液中PAI-1活性和PAI-1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V2感染可显著上调HUVEC的tPA mRNA转录,增强内皮细胞tPA蛋白的分泌,而不影响PAI-1 mRNA的转录或改变内皮细胞PAI-1的分泌。结果提示DV2可活化但并不损伤内皮细胞,诱发内皮细胞增强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而致使纤溶系统失衡,引起纤溶亢进,这可能是诱发DHF/DSS患者急性期出血、低血容量性休克等体征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单纯代谢综合征患者36例,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44例和健康人群对照20例。观察一般情况,并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Ins)和血脂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的ISI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血浆PAI-1、Fib等明显升高(P<0.05)。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组PAI-1与Fib、Ins正相关,与ISI、高密度脂蛋白(HDL)负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和纤溶活性异常,同时纤溶活性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血清和尿液纤溶活性物质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28例肾病综合征(NS),36例非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和20例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尿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浓度,同时分析尿中t-PA和PAI-1的水平与血t-PA、PAI-1、血肌酐和24h尿蛋白总量之间相关性。结果慢性肾脏疾病出现血清t-PA、PAI-1升高,尿液t-PA、PAI-1降低,其中尿液t-PA、PAI-1的改变独立于血清,不受血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结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存在纤溶活性物质的异常,其中尿液纤溶活性物质的改变可反应肾脏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